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和肺组织中原癌基因C-fos的影响.方法 -30°尾部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4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d对照组(7d CON)、21d CON、 TS7d和TS21d 4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及肺组织中原癌基因C-fos的动态表达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 TS7d和TS21d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8与对照组(CON)比释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TS7d和TS21d大鼠肺组织C-fos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CON)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可能引起大鼠肺脏一定程度的损伤,并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释放及肺组织C-fos的表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药物组3组,每组6只。制作卵蛋白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中C-fos的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测定3组大鼠肺组织中C-fos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C-fos在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药物川芎嗪干预后,川芎嗪组C-fos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C-fos在肺组织的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P〈0.01),应用川芎嗪药物干预后,哮喘组C-fos在肺组织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减少哮喘肺组织C-fos的表达从而在哮喘中发挥其抗炎和抗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及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黏附分子-1的影响。方法:-30°尾部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40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7 d对照组(7 d CON)、21 d CON、TS 7 d和TS 21 d 4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黏附分子-1(ICAM-1)的动态表达。结果:TS 7 d和TS 21 d大鼠血清中ICAM-1及CON均未检测到。但TS 7 d大鼠肺组织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活化较CON非常显著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TS 21 d大鼠也有升高趋势。结论: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组织ICAM-1的表达产生影响,为了解失重状态肺脏的改变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这一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悬吊模拟失重,分为悬吊7、21 d及相应对照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0只,共5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iNOS的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iNOSmRN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后肺组织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7 d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21 d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iNOS的表达水平亦显著增高(P<0.05),同时血管内皮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1).7 d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iNOS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21 d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iNOS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地塞米松干预后大鼠肺组织iNOS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结论 模拟失重可使肺组织iNOS活性增强,这可能是模拟失重造成肺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地塞米松可用于抑制模拟失重时肺组织一氧化氮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大鼠脑与后肢动脉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在基因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是否发生差别性改变.方法: 以4 wk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对动脉血管的影响.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模拟失重(SUS)组与同步对照(CON)组大鼠基底动脉和股动脉血管组织AT1的两种亚型,即AT1a和AT1b的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印迹分析测定两种动脉组织AT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US组大鼠基底动脉组织AT1a与AT1b的mRNA及AT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股动脉组织的改变恰相反:SUS组AT1a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CON组(P<0.05),AT1b的表达无显著改变;SUS组AT1的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于CON组(P<0.05).结论: 模拟失重可分别引起大鼠脑动脉与后肢动脉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发生增高和降低的差别性改变.以上发现进一步支持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模拟失重引起的动脉血管差别性适应中可能发挥关键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肾小管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失重模型.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及尾吊3d组、尾吊5d组、尾吊7d组、尾吊2周组、尾吊4周组.分别于观察终点处死各组大鼠,处死前留取血尿标本,分别检测肾功能和尿渗透压.剥离肾脏组织,分离肾皮质和髓质.电镜观察肾小管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抗利尿激素(ADH)的水平.结果 ①电镜下尾吊组大鼠肾脏均表现为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尾吊5d组大鼠肾小管损伤最严重.②Western blot显示尾吊组AQP2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尾吊5d组大鼠肾脏AQP2表达最明显(P<0.01).③尾吊5d组尿渗透压显著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ADH及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AQP2蛋白表达量与尿渗透压呈正相关性(r =0.468,P=0.003).结论 模拟失重条件能引起大鼠肾小管AQP2表达上升,以尾吊5d组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模拟失重对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尾悬为模拟失重,分为悬吊7d和21d及对照4组,每组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共40只大鼠。用肺泡毛细血管对异硫氰酸荧光素钠标记的右旋糖苷通透性指数表示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对其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的血管通透因子的改变情况。结果:7d悬吊组模拟失重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指数显著增大(P<0.01),且21d悬吊组模拟失重大鼠肺微血通透性指数仍较大(P<0.05),但同7d悬吊组相比增大程度已明显降低;7d尾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血管通透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21d悬吊组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血管通透因子的表达水平仍较高(P<0.05),但增高程度已明显低于7d悬吊组。结论: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肺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并且随着时间延长增高程度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尾悬吊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尾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尾悬吊组(尾悬吊 7 d 模拟失重)、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尾悬吊第3天开始腹腔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 200 mg/kg,共 5 d)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bcl-2/bax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尾悬吊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尾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bcl-2/baxmRNA的表达也有相应的变化.结论:尾悬吊模拟失重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增高,而N-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36-1040
目的探讨高氧损伤状态下,肺组织内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B(SPB)、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mRNA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肺水肿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大鼠120只依据吸氧浓度(Fi O2)不同分为研究组1(Fi O280%)、研究组2(Fi O260%)、研究组3(Fi O240%)和空气对照组(Fi O221%),每组40只。各组分别于实验后1、3、5、7、14 d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PA、SPB、SPC mRNA,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在实验后1、3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在实验后5、7 d时均较空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1在实验后5、7 d时和研究组2在实验后7 d时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均较研究组3低(P<0.05),研究组1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A mRNA水平在实验后14 d时高表达,较空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B mRNA水平在实验后1、3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在实验后5 d时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B mRNA水平显著低于空气对照组,研究组1在实验后7、14 d时均较空气对照组显著升高,且14 d时较研究组3也明显升高(P<0.05)。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在实验后1、5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研究组3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在实验后3 d时较空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1在实验后7、14 d和研究组2在实验后14 d时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虽有升高趋势,但仍显著低于空气对照组(P<0.05),研究组1新生大鼠肺组织内SPC mRNA水平在实验后7 d时较研究组2低、14 d时较研究组3低(P<0.05)。结论 SPA、SPB、SPC mRNA在高氧肺损伤早期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肺水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和意义。方法:足月新生大鼠生后12h分别持续吸入0.90~0.95的高氧和空气,于1,3,7,14,21d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肺组织MMP-9和TIMP-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MMP-9在高氧3d时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空气组增强(P<0.05,P<0.01);TIMP-1蛋白在高氧组表达高于空气组,3d和7d比较P<0.05,14d和21d比较P<0.01;TIMP-1 mRNA水平高氧组高于空气组,3d和7d比较P<0.05,和14d比较P<0.01,和21d比较无差异。结论:高氧暴露后MMP-9和TIMP-1的表达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不一致,MMP-9/TIMP-1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可能是高氧后胶原异常沉积以及正常肺泡化过程受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ligustrazin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侧脑室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增殖细胞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并对SVZ区BrdU阳性细胞计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表达,并测定吸光度值.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SVZ有少量BrdU阳性细胞,川芎嗪治疗组、对照组SVZ区BrdU阳性细胞再灌注后1 d开始出现,逐渐增加,7 d达到峰值,持续至14 d,在21 d时下降.川芎嗪治疗1 d和3 d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在缺血对侧SVZ也有细胞增殖,川芎嗪治疗组、对照组在各时间点的变化与缺血侧相似.川芎嗪治疗1 d,3 d组nNOS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治疗7 d组与3 d组相比nNOS表达量增加,但与缺血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川芎嗪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VZ区的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nNOS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Asablood activatingChinesedrug ,ligustrazinecanimprovethemicroenvironmentofbonemarrow ,increasetheadherentfunctionofstromalcellsandpromotethegrowthofhematopoieticcells[1] .Toin terprettherolesthatligustrazineplaysinbonemar rowhematopoieticreconstitutionan…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OB-R)表达的变化,探讨失重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只SD大鼠分为模拟失重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0),采用尾悬吊模拟失重28d,用免疫组化ABC方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的定位与表达,并比较两组动物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的差异.结果: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均分布于胃底腺的中下部区域、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主细胞和壁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大鼠胃黏膜瘦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而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虽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28 d的悬吊模拟失重可致大鼠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表达增加,提示瘦素可能参与失重过程中消化道功能紊乱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肺部撞击伤所致异常凋亡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24)、肺部撞击伤模型组(T组,n=24)、川芎嗪治疗组(L组,n=24)。C组无特殊处理,L组在撞击后立即腹腔注射川芎嗪80mg/kg 1次。细胞凋亡原位检测(TUNEL)法测定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检测肺水肿程度和肺血管通透性以检测肺功能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T组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及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增高(均P<0.05);肺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肺水肿程度增加(P<0.05);Caspase-3、Bax、Bcl-2表达较C组升高(P<0.05),Bcl-2/Bax比值降低。L组相对于T组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及肺组织损伤程度降低(P<0.05),肺血管通透性破坏降低(P<0.05),肺水肿程度减轻(P<0.05);Caspase-3、Bax表达下降(P<0.05),而Bcl-2表达增强,Bcl-2/Bax比值增加(P<0.01)。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减轻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提高Bcl-2/Bax的比值,降低Caspase-3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复苏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方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分别应用 TUNEL 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 CA1 区凋亡的神经细胞和 Bcl-2,Bax,C-fos,Fas,p53,Capases 3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24 h 后,凋亡的神经细胞增加(P<0.01),Bcl-2 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减少(P<0.01),Bax,C-fos,Fas,p53,Capases 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增加(P<0.01).结论:脑复苏后,多基因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Bcl-2具有抗凋亡作用,Bax,C-fos,Fas,p53,Capases 3蛋白表达增加可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哮喘平对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蛋白Bcl-2、Bax水平的影响,研究哮喘平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哮喘平低剂量组、哮喘平中剂量组、哮喘平高剂量组。以卵蛋白致敏复制大鼠哮喘模型,成功复制模型21 d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的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给药2周后处死大鼠,解剖大鼠并取出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P0.05,P0.01);与桂龙咳喘宁组比较,哮喘平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降低,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哮喘平可以降低抑凋亡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升高促凋亡基因蛋白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低O2高CO2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低O2高CO24 w组(模型组)、慢性低O2高CO24 w 川芎嗪组(川芎嗪组).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动物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距离和游泳平均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游泳总距离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距离缩短(P<0.01).结论:川芎嗪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Tau(p-Tau)的表达水平,探讨p-Tau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对照组大鼠每天抓取1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1、7、14和28 d分批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水偏好实验,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糖水偏好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1);旷场实验,模型组大鼠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直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1);CUMS后1 d,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7 d后开始高于对照组(P<0.05),14 d时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蛋白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增高,这可能影响微管的稳定性,破坏细胞骨架稳态,从而导致海马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探讨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MSCs。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MSCs(MSCL)和高剂量MSCs(MSC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制备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8周后MSCL和MSCH组大鼠注入相应剂量(3×105和6×105个)MSCs,模型组大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6周后,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右室压(M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右心室系数(VDI);采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PCR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NADPH mRNA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表现。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原代MSCs,MSCs分离纯度>8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VSP、MRVP、MPAP和VDI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MSCL和MSCH组大鼠MRVP和MPAP明显下降(P<0.05),MSCH组大鼠RVSP和VDI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NO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MSCL和MSCH组大鼠肺组织中的NO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MSCH组大鼠血清中NO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ADPH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SCH组大鼠NADPH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SCL和MSCH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同时肺壁未见明显增厚。结论:MSCs具有治疗肺内高压的作用,并且可以抑制NO和TNF-α的产生,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ADPH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甲基苯丙胺 (methamphetamine, METH) 对大鼠海马5-羟色胺 (5-Hydroxytryptophan、5-HT) 、白介素-6 (interleukin-6, IL-6) 及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ETH 1 d组、METH 3 d组、METH 5 d组、METH 7 d组、每组6只.分别在每天9:00和21:00腹腔注射METH[15 mg/ (kg·次) ];每次腹腔注射METH后, 结合刻板行为观察, 对各组进行评分;建立1 d、3 d、5 d、7 d组METH急性中毒大鼠模型.于末次给药24 h后分离海马组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orbent assay, ELISA) 检测实验大鼠海马5-HT、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F-κBp65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METH 1 d、3 d、5 d、7 d组大鼠海马5-HT含量均逐渐减少, 其中5 d组 (P<0.05) 和7 d组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 METH 1 d、3 d、5d、7 d组大鼠海马IL-6的表达含量逐渐升高, 且5 d组 (P<0.01) 、7 d组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F-κB表达含量亦逐渐升高, 与正常组比较, 7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METH可使大鼠海马5-HT含量下降、IL-6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