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研究了 11例胸椎黄韧带钙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自 1990年以来受治的 11例胸椎黄韧带钙化的临床表现、影象学特征和手术方法及结果分别进行描述。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 ,符合胸椎黄韧带钙化 ,11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 70月 ,平均 2 0月。所有病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优 6 ,良 2 ,可 1,差 2 ,优良率 72 .7% ,有效率 81.9%。结论 早期减压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钙化的有效方法 ,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胸椎黄韧带钙化最常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用硅橡皮作腰椎间盘替代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法,原采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均因切除了脊椎的重要组成部份,对脊柱的稳定有所影响,目前已不再采用。曾经一时推广的经腹部的手术路径,日前也已不再应用。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经椎板之间进行半侧黄韧带切除,并除去椎板之弧形部份的少量骨质,扩大窗口,经此窗口达到椎间。术中尽可能不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解剖人脊柱腰骶段35例,对黄韧带的后方毗邻及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嵌入作了较细致的观察,同时手术探查无椎间盘突出症者行小切口椎板内聚黄韧带皱褶突出处切除椎管减压术。结果观察的人脊柱腰段35例,对黄韧带的分布,建议使用"盘-黄间隙"一词并对国内外LDH插图提出修改意见。对224例LDH中28例急性腰椎黄韧带皱褶嵌入椎管狭窄症者行手术治疗。随访5~12年,本组治愈率为89.3%。结论探查腰椎无椎间盘突出时,应考虑到由于椎板内聚而致黄韧带皱褶的嵌入所致的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但有合并症者应同时处理。本术式是一种远期疗效较高的安全及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王步云  陈轼 《颈腰痛杂志》2008,29(4):340-341
目的探索一种后路椎间盘镜(MDE)手术更安全、更微创的手术入路。方法将病变椎间隙的黄韧带修整变薄,将其从椎板深面附着点剥离,将黄韧带在侧方小关节处用刮匙轻轻纵行分开,向外侧或者内侧翻转,显露椎管,即可完成手术。必要时在显露了部分椎管后,直视下将上位椎板切除少许,协助进一步显露。结果56例手术顺利完成,48例完整保留椎板,8例椎板下缘深面部分切除3~5mm。全部病例黄韧带保留完整,其中6例黄韧带纵向分开处没有在侧方靠小关节的理想位置,导致黄韧带与椎管小关节之间留有约3~5m m的间隙。术后5天CT显示黄韧带形状正常,无塌陷及外翻(52/52,100%)。黄韧带将椎管完整封闭,椎管内可见少量的小血肿、积气(21/52,41%)。术后3~12月CT显示所有病例黄韧带形状正常(36/36,100%),厚度、CT值与术后5d CT比较没有明显改变(36/36,100%),硬膜外脂肪显示清晰(32/36,89%)、神经根显示清晰(26/36,72%),椎管外瘢痕在黄韧带处终止(34/36,94%)。少数病例椎管内神经根附近显示欠清晰(10/36,28%),黄韧带开口处瘢痕向椎管内延伸(2/36,6%)。随访3~26个月,平均12月,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学组疗效标准(1994年),优53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8%。结论改良经椎板间隙入路可以不切除或有效的减少椎板的切除,并最大限度的保留黄韧带,保持了脊柱解剖学的完整性,使手术的创伤进一步减少。椎管结构的完整保留,有效的减少了椎管内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用田氏骨刀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和优越性.[方法]利用田氏骨刀的不同形状和薄刃特点,自外向内分层切除胸椎的全椎板直达骨化的黄韧带.切除范围:上下各超过1节椎板,两侧至小关节突关节的中份.彻底暴露骨化的黄韧带、硬膜管和脊神经根,再用神经剥离器与尖刀片分离硬膜与赘生物之间的粘连,直至硬膜管与神经根前后的致压物彻底清除干净达到充分减压为止.[结果]2000年1月~2006年1月期间,用田氏骨刀切除椎板减压的10例患者,随访期限2~4年,平均3年,5例术后基本恢复正常,3例有显著改善,2例部分改善.所有病例无术后截瘫或神经症状加重者,无硬膜撕裂、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无术后感染,所有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用田氏骨刀切除椎板减压,是从外向内逐层切除椎板和摘除致压物,无挤压脊髓和硬膜撕裂之虑,避免了用椎板咬骨钳切除椎板时所产生的挤压脊髓的副损伤,使手术效果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
黄韧带防止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黄韧带在脊柱椎板切除后防止硬膜粘连的作用。方法 :实验对象为大鼠 ,分 3组 :(1 )黄韧带完整保留组 ;(2 )黄韧带部分切除组 ;(3)黄韧带完全切除组。术后采用Nussbaum组织学评分标准分别于 4、8周对硬膜粘连程度评分。结果 :术后 4周黄韧带完整组粘连积分明显低于其它 2组 (P <0 .0 5) ,8周时椎板闭合。结论 :完整的黄韧带有防止硬膜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后路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减压术,7例行后路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加前路经胸腔侧前方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3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8个月,平均38个月,疗效参照Epstein标准,优21例、良10例、改善5例、差1例。优良率83.78%。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一旦确诊,尽快手术治疗是唯一选择,手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手术疗效与脊髓损伤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板间隙减压黄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16例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减压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7例,良6例,优良率为81.4%,未出现脊髓损伤、颈椎不稳及术后鹅颈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间减压黄韧带切除术是治疗以黄韧带退变增生为主要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颈椎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椎体后部结构的测量 ,为下腰椎后路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具成人尸体标本 ,测量椎板下缘骨嵴到同位椎体下缘、黄韧带附着点、棘突下缘、棘间韧带外缘的距离。结果 椎板下缘骨嵴位于棘突的头侧 ,L3、4,L4、5椎板遮挡相应的椎间盘 ,L5椎板没有遮挡L5S1椎间盘。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微创手术中 ,切口应以棘突下缘头侧椎板下缘骨嵴为中心。要显露L3、4,L4、5椎间盘 ,需咬除L3 或L4椎板下缘小部分 ,显露L5S1椎间盘 ,不需咬除L5椎板下缘 ,同时切除少部分黄韧带 ,即可显露椎间盘与神经根 ,完成髓核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0.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1994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5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男40例,女16例;年龄43~76岁,平均58.1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13.4个月.通过CT及MR检查观察骨化累及节段、分布特点、骨化巢形态、椎管狭窄程度以及脊髓压迫程度等.患者均采用全椎板整块或分解切除加后外侧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手术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70个月,平均25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25±2.47)分(0~1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7.53±3.20)分(0~11分).术后恢复率为-116.7%~100%;56例中优25例,良20例,可6例,差5例,优良率80.4%.CT扫描显示根据骨化巢形态胸椎黄韧带骨化分为外侧型6例,弥漫型17例,厚结节型33例.6例外侧型患者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手术优良率为83.3%(5/6);弥漫型患者中,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11例、椎板分解切除法6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1.8%(9/11)、83.3%(5/6);厚结节型患者中,采用整块全椎板切除法4例、椎板分解切除法29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50%(2/4)、82.8%(24/29),并各有2例术后疗效差.结论 全椎板整块切除加后外侧融合适用于治疗外侧型、弥漫型胸椎黄韧带骨化,而全椎板分解切除法加后外侧融合适用于厚结节型胸椎黄韧带骨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使用薄刃骨刀作半椎板切除全椎管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在单侧暴露的椎板上应用薄刃骨刀作半椎板切除,根据需要切除1~4节半椎板,包括根管和隐窝的后壁。通过半椎板切除的入路,切除肥厚的黄韧带、椎间盘和椎体后缘骨赘,来达到全椎管减压的目的。[结果]本组100例经过3~10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分为:优、良、可、差4个档次。优40例,良48例,可10例,差2例。随访的优良率为88%。[结论]半椎板切除显然比全椎板切除损伤小,由于保留了棘突和对侧椎板及其附着的韧带、筋膜和肌肉,故稳定性强,病人术后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恢复顺利,为一较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报告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症并手术21例。临床表现多为椎管狭窄引起的胸髓压迫症,其影像学检查具特征性表现,故可对黄韧带骨化进行早期诊断。椎板切除减压术范围应充分,包括切除部分小关节以及骨化灶上下各一椎节的椎板。随访18例,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优良率66.7%,有效率77.8%。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微创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通过对椎体后部结构的测量,为下腰椎后路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具成人尸体标本,测量椎板下缘骨嵴到同位椎体下缘、黄韧带附着点、棘突下缘、棘间韧带外缘的距离。结果 椎板下缘骨嵴位于棘突的头侧,b3、4,L4、5椎板遮挡相应的椎间盘,L5椎板没有遮挡L5S1椎间盘。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微创手术中,切口应以棘突下缘头侧椎板下缘骨嵴为中心。要显露b3、4,L4、5椎间盘,需咬除L3或L4椎板下缘小部分,显露L5S1椎间盘,不需咬除L5椎板下缘,同时切除少部分黄韧带,即可显露椎间盘与神经根,完成髓核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对275例经骨刀法后路椎板减压法、高速磨钻法椎板减压术法、高速磨钻扩大化椎管减压法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平均随访5.2年,采用Frankel分级对三种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骨刀法后路椎板减压组与高速磨钻法椎板减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速磨钻扩大化椎管减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率较前两组明显提高。结论高速磨钻扩大化椎管减压术可以较彻底切除致压物,提高了神经功能的恢复率,且从病变外侧进入,减小了手术风险。因此可作为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一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胸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骨化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一侧小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从1998年11月至2003年11月间收治的胸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肥厚的患者共计22例,获得随访18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及/或运动异常,病变的部位主要在下胸段。手术时均采用经一侧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肥厚黄韧带切除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切除,手术中共计摘除椎间盘22个,6例患者行后路内固定。随访1.2-3.5年,平均1.8年。术后2周,采用Otanni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使用SPSS11.5对临床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一侧小关节突切除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合并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的胸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满意,根据Otanni评分标准,优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临床满意率为88.89%,临床总体效果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症状加重,感觉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但其运动障碍较术前稍有好转;效果可的患者为出现了术后大小便功能改善不明显,经过中医针灸治疗后痊愈。结论经一侧小关节突入路全椎板减压切除肥厚黄韧带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的技术在治疗胸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肥厚和/或骨化方面效果良好,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采用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术手术方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2~72岁(56±13)岁。根据JOA评分标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24例患者获得6~5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术后优16例,良4例,改善4例,优良率83.3%。[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尽早手术治疗,半关节突全椎板切除减压是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目前较好的手术方式,术中彻底减压和实时的脊髓保护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后路减压,即广泛椎板切除并清除骨化组织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治疗价值目前已无异议,而对采用何种手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则尚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主张通过椎板切除从后方间接减压,而另一种主张通过清除骨化的韧带而从前方直接减压。作者的经验支持后一种观点。当后纵韧带和黄韧带同时有骨化时,就会产生脊椎前后同时受压而出现严重的胸脊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椎板切开椎板修复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印坎 《颈腰痛杂志》1998,19(2):110-111
方法:传统的椎板切除是先切除棘突再切除椎板,此时棘突椎板均已破碎,无法利用。新方法是用椎板切开器,将两侧椎板切开,将棘突、椎板和韧带完整取下来,待椎管内操作完毕后,将此棘突,椎板和韧带复合体侧翻过来,覆盖在已经切开的椎管上,缝合固定即可。结论:此手术简便易行,而且安全,可以防止疤痕粘连和压迫,还可以向后扩大椎管。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问盘切除术术中保留腰椎黄韧带的因素,方法选择单节段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53例试行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按是否成功实施保留黄韧带分组(A组:保留组;B组:放弃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分型、椎板间隙大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椎板间隙大小经t检验存在显箸差异,而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经卡方检验无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经t检验无显箸差异.结论 年龄小、病程短及椎板间隙大的患者行MED术时易于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与能否成功保留黄韧带无相关性,保留黄韧带与否小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术中保留腰椎黄韧带的方法、技巧、影响因素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单节段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78例试行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按是否成功实施保留黄韧带分组(A组:保留组;B组:放弃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分型、椎板间隙大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总结手术方法及技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椎板间隙大小经t检验存在显著差异。而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经卡方检验无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VAS及ODI评定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显示硬脊膜囊及神经根粘连轻微。结论年龄小、病程短及椎板间隙大的患者行MED时易于术中保留椎板间黄韧带,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分型与能否成功保留黄韧带无相关性,保留黄韧带与否不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提倡MED尽量保留黄韧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