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制备同时适合于黄芩素、黄连素及大蒜素3种中药成分的自乳化载体体系,并考察这3种自乳化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方法:采用饱和溶解度法、伪三元相图法、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的空白处方组成及基质用量。以Franz扩散池和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采用HPLC分别测定3种自乳化制剂中黄芩素、黄连素及大蒜素的累积透皮渗透量,并分别与黄芩素散剂、黄连素散剂及大蒜素散剂进行比较。结果:最佳处方为油酸乙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聚乙二醇400载体体系,所形成的自乳化制剂粒径适宜,其微观形态呈较规整的球形。透皮吸收10 h,黄芩素、黄连素及大蒜素3种自乳化制剂的药物透皮速率分别为6.898 6,7.600 4,190.040μg·cm~(-2)·h~(-1),累积透皮渗透量分别为71.38,85.54,1 795.16μg·cm~(-2)。结论:成功制备了不同种类中药成分均能使用的自乳化载体体系,且该自乳化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良好,可为后续中药复方自乳化制剂的制备及其透皮给药吸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白脉软膏透皮接收液中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白脉软膏的经皮渗透性和2种促透剂对3种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进行考察。采用HPLC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含量,以立式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小鼠腹部皮肤(处理与不处理)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优选透皮接收液,考察白脉软膏透皮吸收规律及促透剂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收液PG-ET-NS(3∶3∶4),PEG-ET-NS(3∶3∶4),ET-NS(3∶7),以PEG-ET-NS(3∶3∶4)综合溶解能力较好,以其为接收液进行体外透皮实验,24 h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和姜黄素累计透过量分别为5. 73,18. 99,0. 38μg·cm~(-2)。以QEF和ER为促透性能综合考察指标,甘草酸铵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1. 19倍(3%氮酮)=1. 94倍(空白),甘松新酮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1. 28倍(3%氮酮)=1. 37倍(空白),姜黄素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1. 77倍(3%氮酮)≈3. 42倍(空白),2种促透剂对3种成分的综合促透性能为3%聚乙二醇3%氮酮空白。白脉软膏中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透皮吸收曲线符合零级方程,表明3种成分的透皮过程与软膏中各成分的浓度无关,且为扩散过程,该实验为软膏类经皮制剂体外透过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琼脂平皿法对黄芩素和阿斯匹林不同基质软膏的释药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o/w型乳剂基质药物的扩散系数为水溶性基质的3~5倍,油脂性基质7小时内尚未见扩散。用微孔滤膜-转篮法测定黄芩素软膏的释放度,累积释药量o/w型乳剂基质100分与水溶性基质310分相近,前者T50为9分,后者T50为13.2分。  相似文献   

4.
邢建国  赵媛  王新春  薛桂蓬  袁勇  马建红  陈卫军 《中成药》2011,33(10):1718-1721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对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补骨脂、蛇床子、斑鸠菊、何首乌等)3种有效成分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优选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的基质。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离体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考察卡波姆(CP)、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CP+PVP)4种基质对3种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蛇床子素的累积透过量及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 4种基质对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及蛇床子素体外透皮吸收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CP+PVP为基质的体外透皮速率最大。各基质的体外透皮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CP与PVP联用是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的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了三种透皮促进剂对水溶性基质制剂脐中穴给药体外释药的影响,为脐中穴经皮给药新制剂适宜性提供参考。方法:制备不同浓度透皮吸收促进剂的水溶性基质制剂,选择小鼠腹部皮肤,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液中指标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结果:透皮促进剂氮酮组对甘油明胶贴剂有显著的促透作用,水溶性氮酮3%时促透效果最好;二甲基亚砜促透作用不明显。结论:经皮吸收量与时间呈正相关性;透皮促进剂氮酮组与空白组比较,透过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水溶性氮酮组高于相应的脂溶性氮酮组。  相似文献   

6.
双氢青蒿素软膏处方筛选及体外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双氢青蒿素(DHA)软膏处方及促渗剂。方法建立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DHA样品的体外透皮速率进行考察,并以DHA累积透过量作体外透皮曲线,与Higuchi方程进行拟合。结果透皮速率以卡波普水溶性软膏及促渗剂为氮酮的最高,达到27.262μg/(h·cm),Higuchi方程线性较好。结论最佳处方为卡波普水溶性基质的DHA软膏处方,最佳促渗剂为氮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栀子苷立方液晶凝胶与软膏的体外透皮性能与流变特性。方法:体外透皮实验使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比较三种栀子苷制剂(不加促渗剂软膏、不加促渗剂立方液晶凝胶、立方液晶凝胶)的透皮吸收特征;采用DHR-2流变仪考察栀子苷立方液晶凝胶与不加促渗剂的栀子苷软膏的流变特性。结果:以上三种栀子苷制剂24h体外累积渗透量(Qn)分别为149.37、258.8和730.36μg·cm-2,渗透速率(Js)分别为6.07、11.36和29.94μg·cm-2·h-1,透皮性能以栀子苷立方液晶凝胶最优。栀子苷立方液晶凝胶的流变学参数良好,黏度较软膏大。立方液晶凝胶体系为黏弹体,相比于软膏结构更稳定。结论:制备的栀子苷立方液晶凝胶流变性适宜,且透皮性能优于栀子苷软膏,添加促渗剂可促进栀子苷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促渗剂氮酮、冰片、薄荷油对蒿甲醚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使用智能透皮试验仪,选择小鼠腹皮为渗透屏障,对含3种促渗剂及其复配体系的软膏进行体外经皮扩散实验,HPLC测定蒿甲醚的累积透过量和经皮扩散速率。结果:2%氮酮、2%冰片、2%薄荷油,2%氮酮+2%冰片、2%氮酮+2%薄荷油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蒿甲醚软膏的透皮吸收,其促渗效果顺序为2%氮酮+2%薄荷油2%氮酮+2%冰片2%薄荷油2%冰片2%氮酮。结论:薄荷油单用和复配使用对蒿甲醚的体外透皮吸收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复配使用促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舒喘灵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简单小室装置研究了6种不同基质的舒喘灵制剂对小鼠皮肤的渗透吸收,6种制剂24h的透皮吸收率分别是:溶液剂72.2%;水溶性软膏Ⅱ42.9%;亲水性软膏35.7%;水溶性软膏Ⅰ 15.6%;亲油性软膏 4.4%;水溶性软膏 Ⅲ0.73%。结果表明软膏基质可以控制舒喘灵的释放,并且表明基质的组成和比例可以影响药物的释放、渗透和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黄腐酸钠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测定方法。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采用改进 Franz扩散装置 ,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 ,用生理盐水为接受液 ,测定黄腐酸钠的透皮吸收量。结果 :黄腐酸钠在 0 .2~ 8μg.m L- 1 范围内 ,荧光强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2 ) ,平均回收率为99.50 %,RSD为 1 .3 3 %(n=5)。结论 :建立的定量方法可作为黄腐酸钠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测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淫羊藿苷软膏剂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娄志华  刘艳丽 《中成药》2001,23(5):321-323
目的:采用乳剂型软膏基质、水溶性软膏基质、油溶性软膏基质分别制备成淫羊藿苷软膏剂A、B、C对其药物释放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70nm处测定最大吸收值,计算含量。比较了各基质对淫羊藿苷释放速度的影响。结果:3种样品的释药速度快慢依次为:A>B>C。结论:乳剂型软膏基质制成的淫羊藿苷制剂释药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2.
补骨脂素乳膏与凝胶体外释放与透皮吸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芳芳  杨得坡  梁淑明 《中成药》2007,29(3):349-351
目的:比较2种补骨脂素乳膏与补骨脂凝胶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的特点。方法:分别采用溶出试验仪和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实验,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释放液、接收液和皮肤中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三种制剂的体外释放和体外透皮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2种乳膏释放速率无差别;皮肤中补骨脂素的滞留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骨脂素凝胶的体外透皮效果优于乳膏。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prepare and characterize sinomenine liquid crystal gel, stud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in vitro transdermal properties and compare with sinomenine ointment and sinomenine hydrophilic gel. METHODS Sinomenine liquid crystal gel was prepared by using phytanetriol-water system and then characterized b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PLM)and small angle X-ray diffraction(SAXS). Using DHR-2 rheometer,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inomenine liquid crystal gel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inomenine ointment and sinomenine hydrophilic gel. Modified Franz diffusion cell was used for in vitro transdermal experiment and the in vitro transdermal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ith sinomenine hydrogels and ointments. RESULTS The appearance of sinomenine liquid crystal gel was colorless, clear and transparent, and showed dark field under PLM. SAXS showed cubic phase. The rhe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good. The steady-state infiltration rates of sinomenine liquid crystal gel, ointment and hydrophilic gel were 153.93, 119.99, and 106.89 ??g??cm-2??h-1,and their 48 h cumulative permeation amounts(%)were 93.76%,91.55%, and 87.6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LM and SAXS can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liquid crystal gel.The prepared sinomenine liquid crystal gel has good appearance and suitable rheology, and its infiltration rate and 48 h cumulative permeation amount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ointment and hydrophilic gel,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inomenine per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月桂氮艹(上)卓(下)酮对阿司匹林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性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Franze扩散池,选不同浓度的月桂氮艹(上)卓(下)酮(0%,2%,5%)作促渗剂,紫外法测定药物累积释放量(Q)、稳态流量(J)、渗透系数(KP)。结果:含2%和5%月桂氮艹(上)卓(下)酮的乳膏的稳态流量(J)分别比空白乳膏增加14.9%和6.6%。结论:含不同浓度的月桂氮艹(上)卓(下)酮均可促进阿司匹林的透过,药物从乳剂型基质向皮肤的渗透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15.
冠心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冠心凝胶膏剂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进行试验,HPLC测定丹酚酸B含量,考察冠心凝胶膏剂体外透皮吸收行为.结果:24 h内丹酚酸B累积释药率为92.7%,丹酚酸B累积透过率为21.97%,透过速率为71.90 μg·cm-2·h.结论:冠心凝胶膏剂体外释放和透皮行为均满足中药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规律.  相似文献   

16.
香莲软膏剂体外透皮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香莲软膏剂体外透应试验条件.方法:使用药物透皮试验仪进行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接收液、取样量及鼠皮试验时总生物碱的含量,计算其累积透过率,优选香莲软膏剂的体外透皮试验条件.结果:优选的香莲软膏体外透皮试验条件为香莲取样量0.1g,以30%乙醇为接收液,有角质层的大鼠鼠皮为介质;采用UV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波长345 nm.结论:该优选试验方法简便可行、稳定.  相似文献   

17.
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  刘嘉 《中药材》2005,28(11):1026-1029
目的:筛选贴膏的处方、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种类、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用量等.方法:通过对穴贴定喘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采用HPLC法,以木兰脂素为指标性成分,在取样中有效成分相等的情况下,以时间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图,对曲线进行比较.结果:接收液采用40%乙醇溶液,选用以PEG6000为基质的处方,以氮酮为透皮吸收促进剂,氮酮用量为1.8%.结论:以1.8%氮酮为透皮吸收促进剂,以PEG6000为基质的穴贴定喘膏处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儿泻康贴膜中的有效成分——胡椒碱的离体透皮吸收的行为及其定量分析,探讨儿泻康贴膜中的胡椒碱体外透皮的可行性,为中药内病外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碱不同时间对小鼠离体皮肤透皮吸收率。结果:胡椒碱经离体小鼠皮肤的透皮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2 h后胡椒碱的渗透率为78.51%,且保持基本不变。结论:胡椒碱能透皮吸收,且本方法简单,稳定易行,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儿泻康贴膜中胡椒碱的透皮吸收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