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栾蓉  白冰 《齐鲁药事》2003,22(1):44-45
盐酸溴己新为祛痰药 ,其原料药和片剂均为中国药典所收载。在《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二部中 ,盐酸溴己新原料药的鉴别试验共有 4项 :(1)利用其为芳香第一胺类 ,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 ;(2 )利用其经氧瓶燃烧法进行有机破坏后变为无机溴化物 ,经处理后显溴化物的鉴别反应 ;(3)其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4 )利用其为有机碱盐酸盐 ,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相比之下 ,盐酸溴己新片剂的鉴别试验只有 1项 ,即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 ,照分光光度法测定 ,它在 2 4 9nm与 310± 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鉴别试验是用来证明已知药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非那甾胺片剂和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 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三交叉给药 ,分别单剂量口服 15mg试验药非那甾胺片剂、胶囊及非那甾胺片剂对照药 ,采用Wa ters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提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口服 15mg试验药非那甾胺片剂和胶囊及片剂对照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 2ke分别为 4 .38± 0 .90、4 .2 9± 0 .78和 4 .32± 0 .86h ;Tmax 分别为 3.0 4± 0 .88、2 .98± 0 .89和 2 .5 9±0 .86h ,Cmax 分别为 117.5 7± 19.15、118.5 9± 2 0 .2 3和 12 4 .5 3± 19.77μg·L-1;AUC0 -18分别为 897.5 7±185 .0 3、 871.5 7± 139.2 5和 837.5 9±14 9.0 5 μg·h·L-1;AUC0 -∞ 分别为 970 .0 4± 2 11.83、931.5 1 15 1.0 7和 896 .4 1± 16 4.92 μg·h·L-1。结论 :试验药非那甾胺片和胶囊与对照药非那甾胺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0 7.2 7± 9.86 ) %和 (10 5 .0 6± 12 .10 ) %。  相似文献   

3.
洪诤  尹华熙  洪思佳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10):638-640,U001,U002
健康志愿者 9名采用三交叉设计分别口服 50 0 mg国产西安制药厂克拉霉素片剂 A,丽珠制药厂克拉霉素片剂 B(2 50 mg/片 )及进口克拉霉素片 (KL ACID,2 50 mg/片 )。克拉霉素的血药浓度用微生物法进行测定。这三种制剂血药药浓度 -时间过程十分相似 ,符合开放二室模型。片剂 A、B与 KAL CID的药动学参数如下 :Tmax分别为 (2 .0 6± 0 .3 0 )、(2 .11± 0 .42 )及 (1.89±0 .3 3 ) h;Cmax分别为 (2 .47± 0 .3 0 )、(2 .63± 0 .2 5)及 (2 .64± 0 .3 3 ) mg/ L;AUC分别为 (2 1.50± 3 .53 )、(19.10± 2 .3 9)及 (19.92±2 .63 ) mg· h/ L。以 KL ACD作为参考标准 (生物利用度为 10 0 % ) ,A、B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0 7.9%与 95.9%。本试验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日本志愿者相仿 ,但与西方志愿者相比存在很大差异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非那雄胺2种片剂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非那雄胺 2种片剂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 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非那雄胺受试片与参比片 ,剂量均为 5mg ,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中非那雄胺浓度。结果 :非那雄胺受试片和参比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 (5 0±s 11)和 (5 3± 12 ) μg·L- 1,Tmax为 (2 .4± 0 .8)和 (2 .3± 0 .8)h ,T1/2 为 (6 .2± 0 .9)和 (6 .4± 0 .7)h ,AUC0 2 4 为 (317± 91)和 (30 7± 86 ) μg·h·L- 1。非那雄胺受试片对参比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4± 14 ) %。结论 :双单侧t检验显示 2种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国药典收载的消旋山莨菪碱片的托烷生物碱基团的鉴别试验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将消旋山莨菪碱片剂及其原料药的鉴别试验与药典附录Ⅲ(一般鉴别试验)中有关托烷生物碱类的鉴别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消旋山莨菪碱片剂与原料药及附录中有关托烷生物碱基团的鉴别试验方法存在不一致之处。结论应对消旋山莨菪碱片剂鉴别方法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6.
奎尼丁作为心绞痛治疗药已获得广泛应用,其治疗有效血药浓度为2~5μg/ml。通常用其硫酸盐,每6小时服药一次。然而,除硫酸盐外,其他奎尼丁盐类却仅经肠胃道缓慢吸收,能长时间维持有效浓度。奎尼丁葡糖酸盐就是其中的一种长效盐类。作者将奎尼丁硫酸盐与葡糖酸盐进行比较,以服药后,血中奎尼丁浓度为指标,观察疗效,以确定服药次数。在正常的2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交义试验,即在1周的停药期间分别给予奎尼丁硫酸盐(200mg片剂)及葡糖酸盐(324mg片剂)。并在给药后36小时分别采血,用萤光测定法检测血浆中奎尼丁的浓度。在两药投与量不同的情况下,设奎尼丁的体内动态呈线性反应,即可按两者投药量之比对血药浓度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甲基多巴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单剂量口服甲基多巴片 2 5 0mg,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 ,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HPLC -MS)测定。由血药浓度数据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次服用 2 5 0mg甲基多巴片的药动学参数为AUC0→ 10 、Cmax、Tmax分别为 (7± 4 )mg·h·L-1,(1.7±0 .9)mg·L-1,(2 .5± 0 .9)h。结论 :甲基多巴片剂在我国健康人群中的药动学与国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0年版药典二部所收载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氯化物鉴别(2)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鉴别试验(1)所包含的氯化物鉴别(2)与附录Ⅲ一般鉴别试验所收载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以实际操作进行验证。结果盐酸二甲双胍片中以滤液进行氯化物鉴别(2)未呈正反应,而以附录Ⅲ所规定的"供试品"则能呈正反应。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片应直接取药品细粉进行氯化物鉴别(2)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国产加替沙星片剂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4名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随机开放试验设计 ,每名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国产或进口片剂 4 0 0m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结果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和进口加替沙星片剂后体内过程均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平均血药高峰浓度 (Cmax)分别为 4 .4 5± 1.0 4和 4 .0 5±0 .85mg·L-1,平均达峰中位时间 (Tmax)分别为 0 .75(0 .5 ,3)h和 0 .75 (0 .5 ,2 .5 )h ,平均消除半衰期(T1 2 β)为 6 .97± 1.0 8和 7.19± 0 .91h ,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分别为 31.99± 3.80和 32 .11±3.37mg·h-1·L-1。 4 8h内平均累积尿排出率分别为 (79.4 7± 6 .0 0 ) %和 (79.5 9± 5 .89) %。与进口片剂相比 ,两制剂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 ,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74± 7.4 2 ) %。结论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加替沙星片剂 4 0 0mg后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原型药物在尿中排出率高。与进口片剂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考察市售尼群地平口服片剂和软胶囊的溶出度 ,并提出尼群地平溶出度检查的标准。方法用含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醋酸盐缓冲液 (pH 4 5 )为溶出介质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查 ,比较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和尼群地平软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用相似因子法对片剂溶出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 0 3 %SDS醋酸盐缓冲液 (pH 4 5 ) ,除B片和D片之间的 (B片 D片 )相似因子F2 >5 0外 ,其余的F2 ≤ 5 0 ,可以显示出不同厂家生产的尼群地平片的溶出度差异。而用 0 1 %SDS醋酸盐缓冲液可以显示出尼群地平软胶囊与片剂的溶出度差异。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尼群地平片的溶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尼群地平片和软胶囊在溶出度方面整体存在较大差异 ,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尼群地平片剂的溶出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甲壳胺作为片剂辅料对人体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硝苯地平为例作为对照药,同时以甲壳胺为片剂辅料制成的硝苯地平片为受试药,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两种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结果 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即受试药与对照药的T1 /2Ka分别为0. 4和0. 8h,T1 /2Ke分别为2. 6和2. 6h,Tmax分别为1. 6h和2. 0h,Cmax分别为204. 6和170. 4μg·L-1,AUC分别为586. 3和342. 3μg·h-1·L-1。结论 试验方法可信,甲壳胺对药物吸收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食物对氟罗沙星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进食对氟罗沙星片剂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在空腹和进食条件下分别给 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氟罗沙星片剂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药浓度 ,以尿药排泄量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① 60h尿药总排泄率 :空腹条件为 ( 67 13± 4 46) % ;进食条件为 ( 68 48± 4 3 8) % ;两组条件下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②服药后 3h内尿药排泄速率 :空腹条件为 ( 10 47~ 14 5 2 )mg/h ,进食条件为 ( 4 40~ 10 65 )mg/h ,对前3h中的每小时以空腹与进食作配对t检验 ,P均小于 0 0 5。结论 进食对氟罗沙星片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影响 ,但可延缓该药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13.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片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的方法,用于研究盐酸氨溴索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先经碱化,然后用乙酸乙酯提取。采用RP-HPLC法检测。以ODS C18为固定相,PH7.0磷酸盐缓冲液-;(27:73) 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血浆药浓在20-250n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98%,日内RSD=4.5%,日间RSD=6.8%。用本法测定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国产片和进口片的体内经时过程,实验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求得2种片剂药代动力学参数,结论:该法简便,准确,测得的2种片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国产辛伐他汀胶囊和片剂的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口服单剂量 4 0mg辛伐他汀胶囊试验药和辛伐他汀片剂对照药在空腹、健康中国男性受试者中的药动学特点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 (LC MS)联用方法检测血浆中辛伐他汀的浓度 ,利用 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国产辛伐他汀胶囊和片剂的AUC0 t分别是 :(2 7 88± 4 6 6 )h·ng·mL-1和 (2 9 2 0± 6 0 3)h·ng·mL-1;AUC0 ∞ 分别是(30 5 1± 5 17)h·ng·mL-1和 (31 10± 6 37)h·ng·mL-1;cmax分别是 (7 75± 3 6 5 )ng·mL-1和 (8 4 3± 3 30 )ng·mL-1;tmax分别是(2 35± 0 88)h和 (2 2 5± 0 77)h ;T1/ 2 分别是 (4 0 9± 1 84 )h和 (3 84± 1 0 6 )h。结论 :2种国产辛伐他汀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 (SPSS 10 0软件的方差分析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国产辛伐他汀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 97 4 7%。AUC对数转换后的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 ,国产辛伐他汀胶囊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极微量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并研究口服甲钴胺片剂后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采用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 ,并对 2 0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单剂量 15 0 0 μg甲钴胺片剂后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口服甲钴胺片剂后的Cmax为 ( 6 15 .5± 2 49.4) pg·mL-1;血清中甲钴胺浓度增加量的ΔCmax为 ( 334.7± 178.8)pg·mL-1;Tmax为 ( 3.2± 2 .4)h ;t1/2 为 ( 2 5 .1± 10 .5 )h ;ΔAUC0~t为 ( 780 8.4±46 2 8.8)pg·mL-1·h。结论 :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极微量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 ,可用于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产妥舒沙星片与进口妥舒沙星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进行国产妥舒沙星片与进口妥舒沙星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给药 ,分别单次口服 3 0 0mg国产妥舒沙星片与进口片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测定血浆及尿液中药物浓度。经 3p9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计算参数 ,并进行双单侧t检验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 该药体内过程符合口服给药一室模型 ,国产片与进口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1.188± 0 .43 9)和 (1.3 3 2± 0 .5 81)h ,Cmax(1.5 0 1± 0 .5 96)和 (1.3 45± 0 .5 0 6)mg/L ,AUC0 -∞(8.845± 3 .410 )和 (8.971±3 .3 87)mg·h/L ,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0 -t分别为 (10 .13 3± 3 .92 7)和 (9.80 3± 3 .3 43 )mg·h/L ,由AUC0 -t计算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5± 13 .6) %。结论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诺氟沙星药物浓度的方法。 方法  取尿液 1.0 0 m L ,以 5 .0 0 m L乙腈预处理后进样。采用Kromasil C1 8色谱柱 ( 2 5 0 mm× 4.8mm,5μm) ;流动相为 0 .0 2 5 mol· L- 1 磷酸溶液 -乙腈 -三乙胺 ( 70∶ 3 0∶ 0 .2 5 ) ,流速 0 .8m L· min- 1 ;检测波长2 78nm。结果  诺氟沙星的尿药浓度在 0 .3 1~ 2 3 2 .98μg· m L- 1范围内线性良好 ( r=0 .992 1) ,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 .3 1μg· m L- 1。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药物浓度专属性强 ,重现性好 ,省时 ,操作方便 ,可用于诺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尿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8.
2种万乃洛韦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冬梅  兰顺  池泮才  王国深 《中国药房》2001,12(10):607-608
目的 :比较2种万乃洛韦片剂 (A片和B片 )在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根据交叉试验方案口服单剂量 (600mg)2种万乃洛韦片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结果 :A、B片Tmax 分别为 (1 77±0 09)h和 (1 30±0 12)h ;Cmax 分别为 (2 55±0 16) μg/ml和 (2 96±0 21) μg/ml;AUC0~t 分别为 (9 22±0 72) μg/(h·ml)和(9 58±1 17) μg/(h·ml)。A片相对于B片的生物利用度为 (97 46±8 44) %。经配对检验与双单侧t检验 ,结果表明 ,两种片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 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2种万乃洛韦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9.
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致口腔黏膜水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绪玲  刘静  明国林 《河北医药》2003,25(12):934-934
患者 ,女 ,3 6岁。因咽部疼痛 ,口服盐酸环丙沙星片剂 2片(济南东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 2 5 0mg/片 ,批号 :2 0 0 10 0 7)。服药后约 5min ,患者感觉咽部有烧灼感 ,上腭悬臃垂处伴异物感 ,用镜子自己察看发现 ,上腭及咽后壁有花生米和黄豆大小水疱 ,并逐渐增多。因患者本身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怀疑此症状是药物过敏引起 ,立即口服息斯敏 3mg ,VitC 0 .1g并大量饮水 ,0 .5h后烧灼感消失 ,约 2h后口腔黏膜水疱逐渐消失 ,无复发。 1个月后 ,患者因上感需服药 ,回忆对本药的反应史 ,为证实上次反应是否偶然 ,患者试验性口服环丙沙星 2片 (剂…  相似文献   

20.
克拉霉素片剂与胶囊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名健康志愿者交叉空腹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和片剂各 5 0 0 mg后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表明 ,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剂 5 0 0 mg后其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一室模型 ,其血药峰浓度 (Cmax)为 (2 .41± 0 .70 ) mg/ L,达峰时间 (Tmax)为 (1.81± 0 .88) h,药 -时曲线下面积 (AUC)为(2 1.83± 7.0 6 ) h· mg/ L ,2 4h累积尿排出率为给药量的 (36 .6 3± 9.33) % ,克拉霉素胶囊剂药代动力学参数与片剂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以片剂 AUC为标准 ,克拉霉素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0 4± 2 0 .2 7)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剂和片剂后的 AUC经双单侧检验法和 1~ 2 α置信区间法分析 ,结果表明克拉霉素胶囊剂与片剂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