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应用自拟"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证候回顾性研究临床调查表",收集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研究及总结分析患者中医症状分布情况,舌象、脉象特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本组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共出现15个中医症状,尿频、小腹不适、遇劳加重或复发、倦怠乏力、手足心热、尿色黄赤出现频次均明显高于其他症状;腰痠痛、尿频且短、尿热、口干舌燥、小便涩痛症状出现频次较高;欲出不尽、遇冷加重、小腹凉、夜尿频症状出现频次较低。本组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77.37%~94.89%的病例出现舌质红、少津舌象;出现频率较高的舌象还有少苔,为17.52%;舌质淡红、苔薄白出现频率最低,为5.11%。本组137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中44.53%的病例出现脉沉细;23.36%的病例出现脉滑数;脉弦数、脉细数出现频率也较高,分别为15.33%、11.68%;脉细弱出现频率最低,为5.11%。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肾阴不足、湿热下注证,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出现频次最低。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以气阴两虚、湿热下注证多见,应以益气养阴、清热利湿通淋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型、瘀热阻滞型、痰浊阻滞型和肝肾阴虚型4个证型,分析肌骨超声表现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4个证型中,湿热蕴结型占比最高,累及关节最多。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最高,为19.7%,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4)、肝肾阴虚型(P=0.001);瘀热阻滞型关节表面软组织水肿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P=0.048)。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1)。湿热蕴结型滑膜血流阳性率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02)、肝肾阴虚型(P=0.023);其余项目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间半定量分级比较,湿热蕴结型滑膜增生级别高于痰浊阻滞型(P<0.01),其他各证型滑膜增生级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型滑膜血流级别明显高于痰浊阻滞型(P<0.01)、肝肾阴虚型(P<0.05),其他各证型滑膜血流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关节积液、骨侵蚀的半定量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肌骨超声能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依据,可作为中医四诊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江苏省8家医院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辨证分为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统计患者病程、年龄、地区,并检测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总结各证候患者病程、年龄、地域、分期、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湿热蕴结证150例,占33.78%;瘀热阻滞证131例,占29.50%;痰浊阻滞证117例,占26.35%;肝肾阴虚证46例,占10.36%.瘀热阻滞证和肝肾阴虚证病程长于湿热蕴结证和痰浊阻滞证(P<0.05);年龄较轻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蕴结证,较长者主要表现为瘀热阻滞证(P<0.05);急性期以湿热蕴结证为主,间歇期以痰浊阻滞证为主,慢性期以瘀热阻滞证为主(P<0.05);各地域间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证候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患者病程、年龄、地域、分期、炎性指标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痛风中医证型病因病机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用流行病问卷调查发现痛风常见证型及各型所占比例,探讨各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关系。方法:调查146例痛风患者,观察中医证候、血尿酸、血脂结果。结果:调查显示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灼热、活动障碍等。舌苔脉象分别以舌质红、绛,舌苔黄腻、白腻,脉象弦滑、滑数为主。证型以瘀热阻滞、痰浊阻滞、湿热蕴结为主。结论:痛风病位主要在于脾、肾、肝,病机为热毒、湿浊、痰凝、肾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制定证候调查表,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就诊的296例尿石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统计舌象、脉象、症状体征,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证候特点。结果:(1)舌象分布中,出现频率在20%以上的单一舌象为白苔、红舌、厚苔、腻苔、黄苔。脉象分布中,出现频率>20%的单一脉象为细脉、弦脉、滑脉、沉脉。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症状体征共27项,腰腹部疼痛及恶心、尿频、血尿、小便不畅等急性发作期特征症状相对较多,其余以寒热、二便和消化类症状较为常见。(2)14条强关联规则中,5条为阳虚、寒湿类证候表现,4条为阴虚、热证类证候表现,1条为肾虚类证候表现,3条为肾绞痛及伴随症状。(3)因子分析共提取16个公因子,代表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脾肾为主,病性证候要素以阴虚、阳虚、湿、热为主,并常见虚实夹杂。聚类分析共获得6类证候,代表的主要证型分别为肾虚湿瘀、气滞热结、阴虚湿热、脾肾阳虚、脾虚湿热、湿热内蕴。结论:尿石症患者证候表现以寒热、二便、汗出和消化道症状常见,虚证类证候主要为阴虚、阳虚、肾虚、脾虚,实证类证候主要为湿、热,虚实类证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肌骨超声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165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和肝肾阴虚证4个证型,应用肌骨超声分别对关节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单钠尿酸盐(MSU)沉积(痛风石形成或双轨征)进行探测,统计关节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MSU沉积阳性率,同时分析受累关节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半定量分级情况,并探测受累关节血流信号阻力指数,观察分析各探测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瘀热阻滞证血流信号阳性率最高(P 0.05),对于患者受累关节评估,也发现该证型血流级别及血流信号阻力均高于其他3种证型(均P 0.05),湿热蕴结证血流信号阳性率、血流级别及血流信号阻力仍仅次于瘀热阻滞证,且瘀热阻滞证和湿热蕴结证关节积液均较其他2种证型多见(均P 0.05);肝肾阴虚证在滑膜增厚阳性率、MSU沉积阳性率以及受累关节滑膜分级方面明显低于其他3种证型(均P 0.05)。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肌骨超声变化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瘀热阻滞证及湿热蕴结证关节血流较丰富,易产生关节积液,这两个证型可根据血流信号相关指标进行区分;肝肾阴虚证患者关节滑膜增厚发生率较少且程度较轻,同时MSU沉积概率较小,因此,肌骨超声可为急性痛风性关节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通过采集危重症患者初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时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对患者症状、舌脉、证型分布等采用频次描述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结果在79例病例中,症状方面:纳差(58例)、便秘(41例)、腹胀(40例)、少尿(34例)、呕吐(29例)出现频次最多,频率分别为73.42%、52.90%、50.63%、43.38%、36.71%。舌象方面:舌红、腻苔、黄苔、舌淡红、薄苔、厚苔出现频次最高,频率分别为59.49%、48.10%、39.24%、34.18%、32.91%、29.11%。脉象方面以细脉、数脉、弦脉、滑脉出现频次最高,频率依次为46.84%、31.65%、27.85%、24.05%。证型方面:脾胃虚弱证24例,湿热壅滞证共20例,寒湿内盛证共15例,瘀滞胃肠证共15例,肠热腑实证共5例,各自所占比例为30.38%、25.32%、18.99%、18.99%、6.33%。结论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湿、热、瘀,主要证型以脾胃虚弱证、湿热壅滞证较为多见。初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症患者入院时即表现出整体状况不佳,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则以轻中度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16例(湿热蕴结证80例,湿热夹瘀证56例,痰瘀阻滞证57例,肝肾亏虚证23例),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的IL-1β、IL-6及TNF-α水平。结果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阳性率及检测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中医证型间患者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与湿热夹瘀证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其他两证,其中以湿热蕴结证为最高(均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与其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联,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Ⅰ~Ⅲ期结直肠癌初发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统计四诊资料并分析其证候特征。方法:制定《结直肠癌中医证候调查初表》,对65例受访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和中医四诊信息的调查。采取双人核对录入的方法将数据录入Epidata 3.0流行病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和频率等描述性统计,分析常见及新发症状、体征及常见舌脉。结果:在接受临床中医证候调查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出现频率15%的症状19个,其中腹部胀痛、腹胀满、便后不尽、肛门梗阻感、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和肠鸣矢气为最常见的新发症状。出现频率15%的体征12个,其中腹部压痛、大便溏薄、便血紫暗、便中鲜血和大便稍干硬为常见的新发体征。出现频率15%的舌象10个,出现频率15%的脉象3个。患者证候以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1)在结直肠癌中医证候调查中,受访人群的特点对中医证候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2)在结直肠癌中医证候辨识过程中需注重新发症状及病位特点;(3)脾气虚证、湿热内蕴证和血瘀证在Ⅰ~Ⅲ期结直肠癌初发患者中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武汉市第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我院130例COVID-19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候分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130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发热、胸闷、喘气、乏力、咯痰为主,舌象以红舌、白厚苔或黄腻苔多见,脉象以滑数脉、浮数脉多见。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寒邪袭表证、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男、女性患者均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痰热壅肺证为主。≤3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36岁~5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56岁~75岁患者以湿热袭肺证、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较多,≥76岁患者以湿热壅肺证为主。发病时间≤3 d时,以寒邪袭表证为主,在4 d~7 d者以湿热袭肺证和湿热壅肺证为主,在8 d~14 d者以湿热袭肺证为主,发病时间≥15 d时,以湿热壅肺证和痰热壅肺证为主,可出现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讨论:我院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以湿热为主要病机,演变规律为湿邪袭肺向湿热壅肺、痰热壅肺传变,若日久失治,则向疫毒闭肺、气营两燔证传变,治疗应及时将病邪阻断在卫气营,避免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传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中医学认为痛风是系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临床可见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及肝肾阴虚等证型。根据笔者多年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认为痛风虽然有多种证型.但以湿浊瘀阻为其根本病因,以湿热挟瘀型最为多见。故笔者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为主,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研究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中医证型证候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该病研究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48例,统计分析患者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及个人基本资料、症状特征等分布规律.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P=0.022)、年龄(P=0.00)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恶风、关节冷痛、畏寒喜暖、神疲乏力、走窜痛、口干渴、关节酸重、口苦、肢体麻木、四肢不温为RA常见症状;舌红、舌淡、舌暗为常见舌象;苔白、苔薄、苔黄、苔腻、苔厚为常见舌苔;齿痕舌、裂纹舌为常见舌型;脉沉、脉滑、脉细、脉弦、脉弱为常见脉象.分析实验室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证型依次为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病程、年龄可能对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九江地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本地区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各证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活动度指标(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各证型比较,在病程上,肝肾阴虚证与其他各证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血尿酸水平上,肝肾阴虚证与其他各证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血沉、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上,湿热蕴结证与其他各证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病程及疾病活动度指标与该病中医证候有相关性,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7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病历回顾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76例处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中医证型、诊治方案等。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12月处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住院患者76例,提取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转归、临床主症、舌苔、脉象、中医证型、中药方剂等,利用EipData2.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运算。结果:7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化患者经积极治疗后,61例患者能够好转出院,15例患者因病情不能控制过渡到重型肝炎中、晚期。治疗有效率为80.3%。有39例因劳倦所伤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占51.3%,是疾病加重的首要因素。其次为21例外感六淫,占27.6%,无明显诱因者占17.1%,情志、饮食所占比例较小。舌质排在前3位的是红绛舌(35.5%)、暗红舌(19.7%)、紫暗舌(17.1%);舌苔以黄腻苔、黄燥苔、白腻苔所占比例较大;脉象中以弦数脉、弦滑脉、弦细脉所占比例较大。肝郁脾虚证型最多见,占36.2%,其次为脾虚湿困、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证型较多。所有方剂中以逍遥散、藿朴夏苓汤、柴胡疏肝散出现频率较高;解毒化瘀系列方的使用与湿热蕴结、毒热炽盛证候相符。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中医证型复杂,以肝郁脾虚证型为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就诊的345例OSAHS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探讨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1)共收集关于OSAHS的证候及舌脉象等四诊资料75个,总出现频率为7 320次,根据频数分析结果得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头晕头昏、头身困重、形体肥胖5个主要证候,其分布频率均大于65%;根据频数分析得出OSAHS的主要舌象为:舌胖大、舌边齿痕、苔腻、苔滑、舌黯;主要脉象为:脉滑、脉细、脉弦、脉涩。(2)根据聚类分析得出气滞痰瘀证(占32.22%)、痰湿内阻证(占26.75%)、肺脾气虚证(占23.40%)、痰热内蕴证(占10.33%)、肾阳亏虚证(占7.29%)5个中医证型。【结论】 OSAHS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以气滞痰瘀证、痰湿内阻证、肺脾气虚证为主,而且不同证型之间多有兼夹,该聚类分析结果可为OSAHS的临床中医诊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临床肝炎后肝硬化中医主证候及其兼夹证候的分类特征。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表征及生物学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对27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样本进行证候分类建模(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采用Leave-One-Out法完成建模),并以之对临床样本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和预测。结果:278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样本中,有证可辨者共计261例(93.9%)。主证候以瘀热蕴结证(108例)和湿热内蕴证(79例)最多,占71.6%;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证候者215例,占82.38%。其中,主证候为肝郁脾虚证的45例中,兼夹1个次证的29例,包括湿热内蕴证18例,瘀热蕴结证11例。兼夹2个次证的15例,均为瘀热蕴结和湿热内蕴证;主证候为湿热内蕴证的79例中,兼夹1个次证的53例,以兼肝郁脾虚证者为最多(47例,88.7%),其次为瘀热蕴结证。兼夹2个次证的有9例,均为瘀热蕴结和肝郁脾虚证;在主证候为湿热内蕴与肝郁脾虚证的124例病例中,表现为两者复合证候的有76例(62.3%);29例肝肾阴虚主证候中,均兼夹1个次证,均为瘀热蕴结证;同样,108例主证候为瘀热蕴结者中,兼夹1个次证的78例,68例为兼肝肾阴虚证(87.2%)。结论: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复杂,以复合证候为主,且证候相兼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内蕴及瘀热蕴结4个主证候中,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以及肝肾阴虚和瘀热蕴结组合是最常见的兼夹证候组合,反映了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证候多虚实夹杂的特点,也表明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定的临床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10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证候学特点,探讨AIDS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观察100例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皮肤痒、纳呆、皮疹、胸闷等;舌象特征以舌色暗(紫)、苔薄白或白腻最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弦脉、沉脉、细脉等;最常见证型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肝郁气滞。结论AIDS病因不外“正虚”、“邪侵”两端,虚劳和外感疫毒是病机的关键,主要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18.
178例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指导临床辨证.方法在小汤山SARS定点医院观察总结了178例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证候.并进行归纳、总结出恢复期证候特点以指导临床辨证.结果 SARS恢复期患者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夹湿夹热.舌脉体现为气虚湿阻,夹热夹瘀.恢复期患者以肺脾气虚、余邪未尽,夹湿夹热为病机特征.主症表现为乏力、咳嗽、气短、汗出、食欲不振、尿黄、口渴不欲饮,部分患者伴有低热.舌象以淡黯舌、黯红舌,白腻苔、黄腻苔多见.结论热毒、湿浊是SARS的主要发病因素.从症状舌脉观察,伤阴症状不典型,而气虚症状多见.气虚运化无力,湿热瘀滞,故舌象可见瘀点瘀斑,提示瘀也是恢复期的重要病理因素.故恢复期治疗一方面益气扶正,一方面注意余邪未尽,湿热瘀滞,治当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并防止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26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证候表现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型。结果:痊愈185例,显效56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7.33%。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278例急性黄疽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标准观察舌象、脉象,并进行辨证分型,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热重于湿患者胆红素较湿重于热患者明显增高,淡红舌患者白蛋白较绛舌患者明显增高,腻苔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均较薄苔明显升高,弦脉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滑脉患者高。[结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