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肝性脑病患者内毒素、血氨及数字连接试验(NCT)的影响。方法:共选取50例肝硬化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5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煎剂(大黄、乌梅)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在内毒素、血氨及NCT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轻微肝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8级中医学本科生12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取PBL教学法的一班(试验组)和采取LBL教学法的二班(对照组),采用期末进行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两组学生的客观题成绩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接受了PBL教学法的学生在代表学生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应用能力的主观题上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应用能力,能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并分别予解毒化瘀颗粒、乳果糖、安宫牛黄丸干预治疗,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查肝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的表达。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组肝组织凋亡、坏死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的肝脏TNFRⅠ表达量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TNFRⅡ表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通过下调肝组织TNFRⅠ的表达、上调TNFRⅡ的表达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延缓肝脏坏死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36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证候变化,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到重症化病情进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根据证候及其出现的频率变化,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演变规律.结果:随着病情进展,脾虚湿困证、肝胆湿热证、肝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出现几率降低,而瘀血阻络证、毒热炽盛证、热毒入营(血)证、热入心包证、痰浊蒙窍证、寒湿发黄证等6个证候出现几率明显升高,且大多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病情进展,正气耗损、瘀血、水饮、邪毒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OX62、Fas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600 mg/kg联合脂多糖(LPS)20μ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中药组大鼠在造模前5 d即开始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预处理,造模成功后24 h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法检测OX62 m 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OX62、Fas及TNFR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OX62 m RNA,OX62、Fas、TNF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中药组大鼠肝组织OX62 m RNA,OX62、Fas、TNFR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下调OX62、Fas及TNFR1的表达来调控免疫反应,进而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解毒化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赤芍、茵陈、大黄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清晰,分离良好,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0.1284~1.2840 mg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1.3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解毒化瘀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中医肝病内科临床教学中,从循证医学理念的内容与优点、实施过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该理念的具体运用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引入该理念后的教学效果。认为该理念能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了我院中医肝病内科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的中医药治疗NAFLD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方药数据库,统计每味药物使用频次,同时对所有药物的功效、性味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涉及方剂69首,药物179味,共计1038药次。179味药物中出现频数前5位者依次是丹参、泽泻、郁金、茯苓、山楂;按药物功效可分为18类,按频率排前3位的依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药性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寒、温、平;药味频数统计中,前3位依次为苦、辛、甘。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总的治则是祛痰化瘀,同时兼顾肝脾同治,辨证施以健脾疏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中成药护肝退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记录治疗第4周和第8周后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blood 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的变化情况;记录腹水最深度及两组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Bi L、ALT、AS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ALB、胆碱酯酶、MEL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腹水最深度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81.6%,对照组有效率为53.7%,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肝脏切除比例对肝叶切除后肝衰竭大鼠模型存活率的影响,对建立非药物肝衰竭大鼠模型给予直观上的评价。方法:SPF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70%组、80%组、90%组。采用肝叶切除术构建大鼠肝衰竭肝再生模型,分别给与青霉素腹腔给药,并观察大鼠术后96h内存活率。结果:90%肝叶切除术更符合肝衰竭模型的确立。结论:大黄、赤芍注射液具有提高术后大鼠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