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U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e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OLYM-PUS4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IG)。结果 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计数减低(P〈0.05);PCT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PCT测定值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计数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虽然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血小板参数包括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PLT、MPV和PDW计数,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9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1)SAP组与MAP组相比,PLT、PCT明显下降(P〈0.01),MPV和PDW显著升高(P〈0.05);(2)SAP组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P〈0.01),MPV和PDW明显下降(P〈0.05)。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血小板活性降低,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前列地尔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MAP和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与MAP组比较,SAP组入院时外周血PLT明显下降(P〈0.01),MPV、PDW显著升高(P〈0.01);治疗1周后,MAP组PLT无显著性升高,MPV、PDW升高明显(P〈0.05);SAP组1周后PLT显著性升高(P〈0.05),MPV、PDW变化不明显。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治疗组SAP患者PLT明显上升(P〈0.01),MPV、PDW明显下降(P〈0.01)。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明显不同,可反映不同病情程度。前列地尔治疗后PLT升高,MPV、PDW降低,提示前列地尔对SAP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迈瑞BC-30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及其参数MPV、PDW、PCT差异性。方法收集血小板计数正常、增高和减低的患者标本共433例.分别用迈瑞BC-3000和SysmexXT-2000i两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LT及MPV、PDW、PCT。结果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正常组PLT及MPV、PDW、PCT与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无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增多组的PLT、MPV、PDW、PCT四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减少组的PLT、MPV和PDW有显著差异(PLT,P〈0.05;MPV和PDW,P〈0.01),计数PCT两仪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异常者,应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复核及校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5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抽肘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浆D—D、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Fbg含量升高和MPV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D-D、Fbg、PLT、MPV、PDW及P—LCR的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拜耳ADVIA2120型)分别测定127例肝移植术前患者、81例肝移植术后(90d)无出血患者、12例肝移植术后有出血患者以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肝移植术前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肝移植术前组比较:(1)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相关指标的检测:(1)可配合临床观察肝移植术后疗效以及判断病情的变化。(2)间接反映肝移植术后PLT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进行血液透析,对6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衰病人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LMWH组无1例凝血、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而普通肝素(SH)组出血29例次,两组有明显差异(PMO.01),LMWH组血透前后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变化(P>0.05),而SH组透后APTT、PT较透前明显延长(PMO.of),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MO.001)。本文说明LMWH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影响小、出血危险性小、抗凝作用强,即解决SH抗凝所引起出血的危险,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及其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Sysmex KX-21型多项目血球自动计数仪,测定67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及其参数。结果:与健康组对比,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血小板分部宽度(PDW)及大PLT比率(P—LCR)增高(P〈0.01);随着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升高,PLT明显下降,MPV、PDW、P—LCR明显上升,A、B、C三组之间其PLT、MPV、PDW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PLT及其参数是对临屎判定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出血倾向及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Heparin     
  相似文献   

12.
Heparin Deaths     
Kuehn  Bridget M. 《JAMA》2008,299(20):2379
  相似文献   

13.
Heparin Problem     
Kuehn  Bridget M. 《JAMA》2008,299(12):1417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评价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处理的聚氯乙烯(PVC)材料的肝素释放速率。方法应用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方法,对医用聚氯乙烯材料进行肝素结合处理,同时通过甲苯胺蓝分光光度法评测肝素的释放速率。结果应用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方法所处理的聚氯乙烯材料表面肝素含量为400~700μg/cm2,于生理盐水中浸泡700 h后,聚乙烯亚胺-肝素涂层的PVC表面的肝素脱落率为0.89%。结论聚乙烯亚胺-肝素结合方法涂层的稳定性良好,几乎没有肝素游离脱落,可满足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 (LMWH)与普通肝素 (UF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疗效。方法 :选择 10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作自身前后交叉对照研究 ,先后使用LMWH和UFH各四次抗凝 ,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 ,计算透析器对尿素氮、肌酐清除率 ,测量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KPTT)、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 :与UFH相比 ,LMWH对KPTT影响小 ,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效力高 ,而静脉穿刺点压迫时间短 ,结论 :LMW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剂 ,可代替UFH在血透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Two cases of abruptio placentae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were treated with heparin, and coagulation was monitored by thromboelastography as well as the usual hematology tests. The cases demonstrated the vagaries of DIC and both showed decreased overt hemorrhage after heparin treatment was started. Heparin may be indicat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abruptio placentae where delivery is not imminent, where significant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exists, and when adequate serial coagulation studies are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0.
Clive  Kearon  Jeffrey  S.  Ginsberg  Jim  A.  Julian  James  Douketis  Susan  Solymoss  Paul  Ockelford  Sharon  Jackson  Alexander  G.  Turpie  Betsy  MacKinnon  Jack  Hirsh  Michael  Gent  王春玲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5):259-264
背景:普通肝素用于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时,通常在监测血凝下静脉输注给药,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然而,体重调整后皮下注射固定剂量普通肝素可能既适用于住院也适用于门诊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治疗。 目的:确定皮下注射体重调整固定剂量普通肝素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是否与低分子肝素同样安全有效。设计、地点及患者:随机、开标、裁定者盲法、非劣效试验。708例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来自加拿大和新西兰6所大学附属临床中心,年龄≥18岁。试验于1998年9月至2004年2月进行。在随机分组的患者中,11例从疗效分析中排除,8例从安全性分析中排除。 干预:普通肝素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333U/kg,以后给予固定剂量250U/kg,每12小时1次(n=345)。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或达肝素)按100IU/kg剂量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n=352)。两种治疗均可院外进行,配合华法林治疗3个月。 主要观测指标:随机分组后3个月内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及10天内严重出血情况。结果:普通肝素组有13例患者(3.8%)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复发,而低分子肝素组有12例患者复发(3.4%;绝对差值,0.4%;95%可信区间,-2.6%~3.3%)。开始治疗后10天内普通肝素组有4例患者(1.1%)发生严重出血,而低分子肝素组有5例(1.4%;绝对差值,-0.3%;95%可信区间,-2.3%~1.7%)。院外治疗患者在普通肝素组占72%,低分子肝素组占68%。 结论:对于急性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而言,皮下注射固定剂量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一样安全有效,适于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