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检测大鼠肺纤维化时肺组织细胞凋亡及Fas/FasL 基因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TUNEL法、RT-PCR 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率、Fas/FasL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胞凋亡及Fas/FasL基因表达的上调在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Fas/FasL与氧自由基在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 将32只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16只)、模型7d组(8只)及模型28d组(8只),测定博莱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Fas/FasL表达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模型7d组肺组织细胞凋亡增加,Fas/FasL表达增高(P〈0.01),28d组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升高更为明显;模型7d组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28d组MDA含量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凋亡和氧自由基增加;Fas/FasL系统与氧自由基在大鼠肺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Fas/Bcl-2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24只,应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天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组织Fas/Bcl-2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呈现典型的肺泡炎(7天)、肺泡炎与纤维化并存(14天)及稳定的肺纤维化(28天)等表现;同时间段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Fas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从7天开始逐步升高,第28天达最高峰,Fas蛋白与Fas mRNA表达趋势与细胞凋亡相同;模型组Bcl-2蛋白与Bcl-2 mRNA表达在第7天开始下降,第14天达最低峰,第28天略有回升(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肺纤维化的形成有关,可能是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之一;Fas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引起肺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肺纤维化增生.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和Fas/FasL系统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基因调控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1 h、3 h和5 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TUNEL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Fas/FasL系统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尤其是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Fas及FasL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表达明显上调(P均<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Fas、FasL蛋白和Fas及FasL 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59,0.747,0.731,0.759;p均<0.01).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和Fas/FasL系统活化可能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气虚证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复制肺气虚证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动物进行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见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Fas、FasL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Fas、FasL可能参与了肺气虚的发病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水清对IgA肾病大鼠细胞凋亡Fas/FasL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BSA+皮下注射四氯化碳、蓖麻油+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加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的复合法,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并给予金水清治疗,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aspase-9、P5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as、FasL mRNA表达明显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as、FasL mRNA表达明显降低(0.05)。结论金水清能够明显抑制IgA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其可能通过下调P5、Caspase-9及Fas、FasL蛋白和mRNA水平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细胞凋亡和肺组织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G)、BLM组(BG)、中和抗体组(NG)和抗体对照组(IG),经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BLM诱导肺纤维化的形成,假手术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NG和IG小鼠分别从造模前1天每隔3 d通过尾静脉给予抗鼠IL-17单克隆中和抗体或同型对照抗体,SG和BG则给予等量PBS。于造模后28 d,处死各组小鼠,取肺组织,通过Masson染色及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评价各组小鼠肺纤维化程度,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与BG和IG相比,NG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弱(P<0.01),羟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表达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内源性IL-17被阻断后,能显著改善BLM诱导的肺纤维化,降低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表达,表明阻断IL-17对BLM诱导的小鼠纤维化改善与Fas/FasL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和验证Fas/FasL信号途径对海水诱导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海水淹溺型肺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 h海水组和4 h海水组。2个海水处理组大鼠气管内注入4 ml/kg海水,分别作用2 h和4 h,测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Fas、FasL及活化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水可导致典型的肺组织损伤,海水作用下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Fas、FasL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也显著上调(P<0.01)。结论海水可导致大鼠淹溺型肺损伤和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信号途径参与了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Fas/FasL诱导细胞凋亡在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CBM)肾炎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抗GBM肾炎模型,在实验室的2、7、14、21和28 d,行以下处理:收集24 h尿、血清样本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含量;取肾组织经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K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肾组织中Caspase-3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肾炎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Fas、FasLmRNA及其蛋白和Caspase-3mRNA及其蛋白活性均明显增加(P<0.01);肾组织中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且与Fas、FasL及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Fas/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抗GBM肾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孕期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异常与妊娠维持的关系。方法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的发生,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的表达。结果(1)正常早孕41d蜕膜组织细胞大量凋亡,Fas、FasL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强;(2)正常早孕54d凋亡细胞明显减少,Fas、FasL的表达明显减弱;(3)早孕55d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大量凋亡,且Fas、FasL的表达较正常早孕54d显著增强(P<0.05)。结论早孕期蜕膜组织凋亡异常可能是自然流产的机制之一,Fas途径可能是诱导异常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龙血竭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 TGF-β信号通路分子TGFβRⅡ及Smad4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肺纤维化模型组,龙血竭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以博来霉素(5 mg/kg)气管内滴入诱导肺纤维化;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气管内滴入.从第2 d起,治疗组大鼠给予龙血竭(180 mg/kg,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则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大鼠于第29 d早晨处死.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TGFβRⅡ及Smad4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Ⅰ型胶原纤维. 结果模型组肺组织内炎性细胞计数为22243.60±5011.55,治疗组为12913.78±564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龙血竭治疗后大鼠肺内TGFβRⅡ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治疗组Smad4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Ⅰ型胶原纤维表达减弱(P<0.01). 结论龙血竭能有效地减轻肺纤维化大鼠的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内TGFβRⅡ mRNA的表达,从而阻止Ⅰ型胶原过度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体质量250 g左右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博莱霉素模型组、甲基强的松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每组1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经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0.2 mL,其他各组注入博莱霉素 5 mg/kg制备成模型。甲基强的松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分别予甲基泼尼松龙6 mg/kg、阿司匹林10 mg/kg,于第7、14、28天每组各处死5只,取其肺组织作以下测试:HE染色病理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羟脯氨酸、IL-4、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β)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水平;Real Time PCR检测TGF β的mRNA表达。结果  博莱霉素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在第7天时出现明显的出血渗出性炎症反应,在第28天时出现明显的肺组织纤维化;其肺组织的羟脯氨酸、IL-4和TNF-α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TGF-β蛋白和TGF β 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阿司匹林治疗组肺组织病理与博莱霉素模型组比较,第7天时大鼠肺组织的炎性渗出有明显减轻,第28天时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较轻。阿司匹林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的羟脯氨酸、IL-4、TNF-α含量较博莱霉素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其肺组织TGF-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明显低于博莱霉素模型组(P<0.05)。阿司匹林治疗组与甲基强的松治疗组相比较,在第28天时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于甲基强的松治疗组(P<0.01),而IL-4、TNF-α、TGF-β、TGF-β mRN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可抑制炎症细胞分泌TGF-β、IL-4和TNF-α,减轻博莱霉素导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 β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L-17及IL-6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可能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纤维化模型组(M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T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BLM)5 mg/kg,制备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采用气管内灌注生理盐水替代。地塞米松治疗组于次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 mg/kg),隔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肺纤维化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组动物于造模后第3、7、14、28天分批处死。留取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及IL-6的含量。结果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切片表现为逐渐由肺泡炎至纤维化动态改变过程,肺组织内羟脯氨酸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血清IL-17水平、IL-6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血清IL-17及IL-6水平于第7天达到峰值。结论 IL-17及IL-6在肺纤维化模型组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肺纤维化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连翘、麦冬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连翘组、麦冬组和吡非尼酮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5 mg/kg)诱导肺纤维化,正常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第4天,连翘组按生药量1.28 g(kg·d)、麦冬组按生药量1.02 g(kg·d)、吡非尼酮按0.18 g(kg·d)剂量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日等量灌胃生理盐水,给药体积1 mL/0.1 kg。各组分别在给药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随机处死8只大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Ⅰ型胶原蛋白水平,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肺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肺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连翘组、麦冬组MMP-9蛋白表达减少,连翘组肺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麦冬组第28天肺组织TIMP-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但均未恢复正常。结论:连翘、麦冬可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MMP-9和TIMP-1的合成及分泌,调节两者的比值,这可能是其抑制肺纤维化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Sd)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小鼠的干预疗效及其对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博来霉素(BLM)组20只和SSd组20只。时照组给予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BLM组和SSd组予气管内分别注入BLM制备IPF模型;同时给予SSd组小鼠每日腹腔内注射SSd。在第14天和28天,每组分别处死小鼠10只,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TUNEL法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最后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easpasc-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LM组和Ssd组小鼠成功制得IPF模型,SSd组肺纤维化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均明显减轻,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SSd能够部分抑制肺纤维化,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免于过度凋亡并参与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6.
布地奈德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Wistar雄性大鼠一次性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5mg/kg)制成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BLM灌注后隔日1次腹腔注入地塞米松,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3组动物分别于第1、3、7、14、28d处死大鼠(n=6/组),留取肺组织,对其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碱水解法测定其中羟脯氨酸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治疗组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模型组NF-κB和ICAM-1的表达分别于第1、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治疗组NF-κB、ICAM-1在各时间点均表达降低。结论 NF-κB和ICAM-1在IPF病理的早期阶段,可能在肺纤维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麦门冬汤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选取8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20只。空白组予蒸馏水1.1 ml/100 g灌胃;模型组造模24 h后予蒸馏水1.1 ml/100 g灌胃;麦门冬汤组造模24 h后予麦门冬汤(1.1 g?ml-1?100 g-1),1次/d灌胃治疗;泼尼松组造模24 h后予泼尼松(5 mg/kg),1次/d灌胃治疗。每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天处死10只大鼠取肺组织,HE和Masson染色法评估肺组织肺泡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MMP-9、TIMP-1表达水平。结果 麦门冬汤组第7天肺实质内表现为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肿胀,出现空泡变化,呈轻、中度肺泡炎改变;第14天可见炎症、纤维化程度增加。模型组肺组织结构紊乱,小血管周围见深蓝色成熟胶原纤维的显著沉积,在第14天尤为明显,其中肺泡间隔和肺泡壁明显增厚,肺间质中胶原纤维增厚。但麦门冬汤组及泼尼松组第7、14天胶原纤维沉积较为缓慢。第7、14天,麦门冬汤组肺泡炎症积分及纤维化程度均低于模型组,TGF-β1、MMP-9和TIMP-1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泼尼松组无差异(P>0.05)。结论 麦门冬汤在肺纤维化模型大鼠中显示出缓解肺泡炎症和抗纤维化特性,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肺组织中TGF-β1、MMP-9与TIMP-1表达水平,从而调整细胞外基质的异常代谢。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氯沙坦组,经气管插管灌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随后每日用氯沙坦10 mg/kg灌胃进行干预;②模型组,气管内灌注用博莱霉素,灌胃用生理盐水;③对照组,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气管内灌注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5只。取肺组织用Masson胶原染色法及检测羟脯氨酸来评价治疗效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肺纤维化程度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氯沙坦组肺纤维化程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同期模型组,其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在第14和28天均低于同期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肺组织TGF-β蛋白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该组HGF蛋白水平在第7天高于对照组,而第14和28天低于对照组,氯沙坦组在第14和28天肺组织TGF-β蛋白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而HGF蛋白水平均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结论:氯沙坦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β表达和促进H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