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庆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近期效果,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市选择沙坪坝和江津2个区分别抽取2所中学,在每所学校整群抽取8个班级,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教育。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掌握较好,教育后,各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控制方面,效果尤为明显,且干预前后组内和干预后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学生对HIV/AIDS态度认同率改变,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表现得均较为积极,且干预前后组内和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基本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近期效果明显,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企业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企业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并评价播放影碟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分别对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对非毕业班学生播放健康教育光碟,1 w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两所学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在90%以上。健康教育前,男生对一般知识、预防方法及非传播因素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女生,女生对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男生(包括毕业班),所有学生的正确回答率比除去毕业班学生的正确回答率高3%~13%,高中生和男生在个人行为和对性行为的态度方面比初中生和女生开放。健康教育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正确回答率比教育前普遍提高,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播放影碟这一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但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5所高中1115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率为70.1%,传播途径为81.8%,非传播途径为81.4%,预防知识为75.8%,除传播途径外其他3类艾滋病知识在男女生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除非传播途径外其他3类艾滋病知识在年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较高,年级间差别不明显;艾滋病一些相关危险行为检出率分别为吸烟为15.8%,饮酒为69.4%,早恋为45.8%,性行为发生为6.0%。这些行为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在性别和年级间均有差别,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大中学生性病/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生殖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于1997年6月,对上海某医科大学266名年龄在16~23岁的新生(其中男性130名,女性1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对绝大多数有关性生理、避孕、艾滋病和性病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明显较高。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持更宽容的态度,而对同性恋现象较多地持“应惩罚”的强硬态度。男生手淫、饮酒吸烟率高于女生。女生对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及性生理发育知识的需求大于男生,且较多地认为由专家教授和家长来传播生殖健康知识更合适,而男生更倾向于从同伴处获取信息。男女性行为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别,99%的男女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安全性行为教育。结论在制订生殖健康教育规划时应考虑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性别差异,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大专院校各院系大一、大二学生527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生艾滋病知识总分高于女生。男女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同,为科普书籍、好朋友、报刊杂志及网络,最能接受的性知识传播途径均为同学/同伴、专家、自学。38.7%的男生和12.6%的女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开放,而在安全性行为意向方面,女生显著强于男生。[结论]男女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在今后对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教育中应考虑这种差异,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汪鑫  陈波  饶敏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322-1324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干预效果,为制定高校预防艾滋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抽取的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成两个组,即干预组(实施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认知和行为经同伴教育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教育前大部分都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受教育后与教育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教育前与对照组对一般的生活接触能否传播艾滋病认识比较模糊,经同伴教育后各项均有大幅度提高,与教育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0001)。同伴教育后,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明显增加,与项目开展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01);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在教育后明显改善,“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正常交往”者明显增加,与教育前及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明显(P<0.0001)。结论:同伴教育是提高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模式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干预效果,为制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甘肃省陇东学院教学系2008级新生,每班各自愿参加和推荐10名男生、10名女生,进行为期2天的同伴教育培训,采用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并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前后,大部分学员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对一般的生活接触能否传播艾滋病和预防措施的认识比较模糊,经同伴教育后各项均有大幅度提高,与培训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学员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明显提高 学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改变,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正常交往的人数明显增加,并愿意把自己所掌握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相关知识传授给家人、亲戚、朋友等。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模式是提高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初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2 211名外来初中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以及性行为意向、行为等内容.结果 外来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率总体较低,三大传播途径和主要非传播途径认知率均不高;男生与艾滋病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以及知识总得分均高于女生;年级因素对学生的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有影响;女生的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均分明显高于男生,而不同性别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无差别;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4.2%,有吸烟和喝酒行为的学生分别占2.6%和2.7%.结论 外来初中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干预非常必要.应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校园干预手段,帮助初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和病人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基线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忠虎  季成叶  张冰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03-804,80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基线水平,剖析以往培训的经验与不足,为改进同伴教育者的教育与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大学生同伴教育候选人163名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知识均分为20.78分(满分26分),理论知识较高,但联系生活实际和难度较大题目的得分较低,医学专业学生优于非医学专业者。对HIV/AIDS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不够理想,态度均分为12.38分(满分19分),存在较明显的躲避倾向;女生关爱态度较男生更积极。知识水平与关爱态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知识水平,但需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道德、关爱、伦理教育应成为重点教育内容。医学专业较其他专业学生更适宜成为同伴教育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三明市高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探索和推广可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三明市3 068名高一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总体较低,知识总得分为(18.60±8.12)分,主要三大传播途径答对率为81.3%,而主要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各项知识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重点中学学生均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男生比女生更加开放(P<0.01);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男生比女生宽容(P<0.05),有45.5%的学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患者.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3.6%,职业中学最高为4.6%,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明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该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是医学信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数据提取、分析和应用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多国一直致力于开发、更新和维护此分类与编码。我国此前一直沿袭美国准备在2014年停止使用的ICD-9-CM-3(卷3),中国需要结合国际主流设计思路,根据国情开发出适宜的多轴、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体系。  相似文献   

12.
We conducted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and esophagus in Nebraska, U.S.A.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public drinking water supplies were linked to residential water source histories. Among those using private wells at the time of the interview, we measured nitrate levels in water samples from wells. Dietary nitrate and nitrite were estimated from a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 Among those who primarily used public water supplies (79 distal stomach, 84 esophagus, 321 controls), average nitrate level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risk (highest versus lowest quartile: stomach OR=1.2, 95% CI [0.5-2.7]; esophagus OR=1.3, 95% CI [0.6-3.1]). We observed the highest ORs for distal stomach cancer among those with higher water nitrate ingestion and higher intake of processed meat compared with low intakes of both; however, the test for positive interac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p=0.213). We did not observe this pattern for esophagus cancer. Increasing intake of nitrate and nitrite from animal sources wa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ORs for stomach cancer and with a significant positive trend in risk of esophagus cancer (P-trend=0.325 and 0.015, respectively). Larger studies with higher exposures to drinking water sources of nitrate are warranted to further evaluate N-nitroso compound precursors as risk factors for these cancers.  相似文献   

13.
14.
OBJECTIVE: Dietary nitrit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lioma risk; however, drinking water nitrate has not been extensively evaluated. METHODS: We conducted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of adult glioma in Nebraska. Water utility nitrate measurements were linked to residential water source histories. We computed average nitrate exposure over a 20-year period. A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assess dietary nitrate and nitrite. RESULTS: Increasing quartiles of the average nitrate level in drinking wate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risk (adjusted odd ratios: 1.4, 1.2, 1.3). Risk was similar among those with both higher and lower intakes of vitamin C, an inhibitor of N-nitroso compound formation. Dietary nitrite intak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risk. CONCLUSIONS: Our study does not support a role for drinking water and dietary sources of nitrate and nitrite in risk of adult glioma.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中双酚A的污染及降解去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10年来随着科学与社会的发展,环境雌激素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双酚A是环境雌激素的一种,用途广泛,但具有多方面的毒性。对其毒理、污染及降解去除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该文拟对上述几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主要就引起卵巢黄体功能不健的因素 ,分别从激素调节、细胞因子 (VEGF、TNF α、BFGF、IFN γ、IGF)、C myc、Fas、SGP 2基因调控以及细胞连接、细胞粘附分子、NO等对卵巢功能的调节及对黄体细胞的凋亡影响进行阐述 ,认为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黄体细胞的凋亡与黄体功能不足有密切的关系。且多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产物参与此过程的调控。深入的研究这一调控机制 ,对于进一步了解卵巢卵泡生长发育、卵泡闭锁及黄体细胞凋亡的内在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absorption and excretion in vivo of cholecalciferol or 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25-HCC) were determined in chicks (Gallus domesticus) and turkeys (Meleagris gallopavo). The overall net cholecalciferol or 25-HCC absorption in chicks and cholecalciferol in turkey poults was 66.5 +/- 3.3, 74.9 +/- 3.7 and 83.6 +/- 7.1% of the intake, respectively. The absorption of cholecalciferol or 25-HCC in chicks and turkeys occurr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testine. 25-HCC, esters and non-polar metabolites of cholecalciferol or 25-HCC, and their polar metabolites, were secreted in the duodenum of chicks and turkeys but were partially reabsorb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jejunum.  相似文献   

18.
19.
20.
人事聘用与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试行了以因事设岗、职位分级;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岗位工资、绩效考核为内容的岗位聘用合同制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实践,采取宣传发动、报批方案、分步实施、有序指导的改革措施,促进了该院员工观念的转变.加快了医院发展步伐,推进了“两个文明”建设,获得了诸多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