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Liddle综合征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一家系三代4例同胞兄弟均患高血压,其中2例经临床检验诊断为Liddle综合征。抽取三代所有成员的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上皮钠通道β及γ亚单位(βENaC,γENaC)第13外显子,直接DNA测序法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βENaC基因第13外显子的DNA测序结果显示,4例患病同胞兄弟在该外显子的616号密码子均存在CCC→CTC错义突变,家系中其他成员均未发现基因突变。γENaC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结论 同一个家系中的4例高血压同胞检出βENaC基因突变,在基因水平上确诊为Liddle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疑诊Liddle’s综合征的家系患者中行基因突变筛查,明确患者的遗传型和表型。方法收集疑诊家系,包括临床资料和静脉血,30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候选基因为编码肾集合管细胞上皮钠通道(ENaC)β亚单位基因(SCNN1B,NCBI序列号6338),设计引物对SCNN1B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SCNN1B基因13外显子C1696T突变,其父亲、姐姐也携带同样基因突变,而300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突变。分析提示该突变导致编码蛋白566位出现了编码终止,先证者的表型严重,并且高度类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家系患者表型较轻,其表型异质性有待明确。结论 SCNN1B C1696T突变可引起编码蛋白R566X突变,从而导致Liddle’s综合征,但携带该突变的患者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并且容易误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建议进一步优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流程,并对有条件的患者及早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背景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易导致猝死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与编码心肌钠通道的基因突变有关.目的 研究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的碱基改变情况.方法 对15例先证者及家系进行直接SCN5A基因测序.DNA来源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全部28个外显子通过设计的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在一个家系上发现了一个错义突变,即G5080A(R1628Q),该突变导致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第Ⅳ结构域的第4片段发生改变.在150个正常对照者未发现此碱基改变.结论 G5080A(R1628Q)可能是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体检中发现的两例无症状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SCN5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收集两个家系所有成员的外周血样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心脏电压门控钠通道蛋白α亚单位基因SCN5A的所有编码区序列,并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若有碱基变异,则与200个正常样本进行对照,并分析相应的氨基酸改变。结果在一个患者的一条染色单体上发现SCN5A基因碱基变异:即第1712位密码子的第1个碱基的G→T改变,导致相应编码的甘氨酸(G)被半胱氨酸(C)所取代,而这一基因变异在200个正常人的对照中均未发现。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一个妹妹也具有相同的基因变异,但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结论在一个体检发现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SCN5A基因上发现一个未报道过的碱基变异,该碱基变异可能是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3个家族性HCM的先证者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β-MHC)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序.对阳性测序结果者进行家系中其他成员筛查,并分析患者临床表型特点.结果 在其中1个家系发现Val606Met杂合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属于在我国HCM家系中首次发现.结论 MYH7基因16号外显子Val606Met错义突变为我国家族性HCM的致病基因之一,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HCM的发生及外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基因筛查技术对1个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患病家系进行12个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分析,明确致病突变。方法在符合伦理要求和获得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后,采集该家系中7名患者和1名表型正常个体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Complete Genomics测序平台对先证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已知致病基因:KCNQ1、KCNH2、SCN5A、ANK2、KCNE1、KCNJ2、CACNA1C、CAV3、SCN4B、AKAP9、SNTA1、KCNJ5。对于定位于先证者中的突变,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直接测序法在家系中其他成员中进行测序,最终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结果在该家系患者的KCNH2基因上发现1个移码突变c.2400delC(p.Gly800fs*10),在家系内正常成员和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在1个中国LQTS家系中发现了一个LQTS相关的KCNH2基因新突变(del D1790)。  相似文献   

7.
背景 Brugada 综合征是一种易导致猝死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与编码心肌钠通道的基因突变有关。目的研究中国 Brulgada 综合征患者 SCN5A 基因的碱基改变情况。方法对15例先证者及家系进行直接SCN5A 基因测序。DNA 来源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全部28个外显子通过设计的40对引物进行 PCR 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一个家系上发现了一个错义突变,即 G5080A(R1628Q),该突变导致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第Ⅳ结构域的第4片段发生改变。在150个正常对照者未发现此碱基改变。结论 G5080A(R1628Q)可能是中国 Brugada 综合征患者 SCN5A 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8.
背景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易导致猝死的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与编码心肌钠通道的基因突变有关。目的研究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的碱基改变情况。方法对15例先证者及家系进行直接SCN5A基因测序。DNA来源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全部28个外显子通过设计的4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一个家系上发现了一个错义突变,即G5080A(R1628Q),该突变导致心肌细胞钠通道的α亚基第IV结构域的第4片段发生改变。在150个正常对照者未发现此碱基改变。结论G5080A(R1628Q)可能是中国Brugada综合征患者SCN5A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常见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并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对9例家族性HCM家系先证者进行MYH7、MYBPC3、TNNT2及TNNI3基因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使用Sanger测序法在家系内进行验证。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研究,调查资料包括一般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3.0T心脏磁共振。进行门诊或电话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或至患者死亡。结果:在其中1个家系中发现TNNI3基因第8号外显子Arg186Gln突变,该突变使遗传密码发生G→A转变,从而使其所编码的18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该家系中除先证者外还存在2例HCM患者,先证者为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无临床症状,其父时有胸闷,在研究调查过程中猝死,其祖母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健康对照组中未发现上述基因突变。结论:家族性HCM患者TNNI3基因突变位点为Arg186Gln,携带该突变基因型的HCM患者呈现的临床表型不同,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例老年C型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患者及家系的NPC1和NPC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采集2例NPC患者及家系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引物设计扩增,直接基因测序检测。结果2例患者在NPC1基因6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A644G(H215R),导致第215位氨基酸由His突变为Arg;18号外显子发现1个杂合子位点N931N(C2793T),氨基酸编码没有改变;2例家系其他成员未发现异常。结论 NPC患者具有典型NPC临床特征,在基因水平上发现,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或新的突变位点,但家系基因特征不明显。因此,对于老年NPC患者或存在其他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例DCM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为对照。收集先证者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发病家系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疑致病基因,并通过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对其他家系成员及对照组进行相关基因筛查。结果:对该家系筛查发现包括先证者在内的5例DCM患者,且基因检测发现均存在JPH2基因的c.1846C>T(p.Arg616Cys)突变,另有1例无临床表型的突变基因携带者。余家系成员及对照组相同位点未见异常。在随访过程中先证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本研究发现JPH2基因的p.R616C突变可能导致家族性DCM,且该基因突变可能为恶性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方法: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提取患儿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WASP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及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进行PCR扩增测序,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WASP表达。结果:本例患儿具有典型的WAS表型,并伴有自身抗体ANA阳性,临床评分为3分。患儿为WASP基因第8外显子剪接位点突变:c.777+1GA,编码蛋白质终止于aa246;FCW检测WASP表达阴性。结论:本例男性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具有典型的WAS表型与自身抗体阳性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是由少见的WASP基因剪接位点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13.
Pang QF  Wang Y  Xu M  Ding L  Dong W  Mao PJ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9):665-668
目的调查我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类型。方法以患者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基因的18个外显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分析检测PCR产物,对电泳结果异常者进行DNA测序;错配引物PCR引入Msp Ⅰ酶切位点检测最常见的载脂蛋白B基因突变类型R3500Q。结果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7个先证者有异常电泳条带出现。DNA测序证实,先证者存在9个突变位点。经文献检索发现除C255R外,其余均系尚未报道的新突变类型。在所有FH患者中未检测出载脂蛋白B基因突变。结论中国人FH患者可能存在独特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14.
田莉  张凌  祝建芳  杜戎  柯琴梅 《山东医药》2013,(41):11-12,15
目的 观察Brugada综合征一家系中2例患者的SCN5A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Brugada综合征一家系2例患者,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其SCN5A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该家系中发现1个纯合变异,即SCN5A基因第28外显子上的同义变异(C5457T),其所编码的1819位天冬氨酸密码子没有发生改变.结论 该Brugada综合征家系2例患者的SCN5A基因上存在1个同义变异,但SCN5A基因不是患者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在8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及12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结果 在3个家系及1例散发患中发现β-MHC基因第3号外显子的Ala26Val错义突变,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3个家系临床表型不同。结论 β-MHC基因Ala26Val突变是中国人肥厚型心肌病的热点突变,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对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8个肥厚型心肌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功能区的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阳性结果患者进行家系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1个家系中发现Val606Met杂合突变,而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未见异常。结论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可能是我国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见致病基因之一。Val606Met错义突变位于肌球蛋白重链的肌动蛋白结合位点,该部位系肌球蛋白的重要功能区,其临床表型的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找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垂体性尿崩症(autosomal dominant neumhypophyseal diabetesinsipidus,ADNDⅠ)的致病基因。方法 采集ADNDⅠ家系,抽提基因组DNA,对AVP-NPⅡ基因进行微卫星标记(STR)连锁分析和PCR直接测序。结果 连锁分析结果显示,AVP-NPⅡ基因位点与ADNDⅠ表型连锁,但PCR产物直接测序未发现任何碱基的改变。结论 推测ADNDⅠ存在遗传多样性,很可能有其他致病基因突变影响机体正常水代谢,导致ADND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Chen K  Mu YM  Wang BA  Guo QH  Lü ZH  Dou JT  Lu JM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25-729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患者所在家系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探讨该病的分子诊断方法和发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该家系中3代共6人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和启动子以及载脂蛋白B-100(Apo B-100)基因3500-3531区域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对PCR产物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Gene Bank中该基因的正常序列对比找出突变,结合该家系成员临床表型证实突变。结果在ApoB-100的3500-3531区域未发现突变,而在先证者LDLR基因的第4外显子发现新的点突变685delA杂合性腺嘌呤缺失和386A〉G杂合错义突变,其父存在685delA杂合性腺嘌呤缺失,其母存在386A〉G杂合错义突变。结论证实家系先证者是存在LDLR突变的复合杂合子,发现的新的LDLR基因突变位点386A〉G和685delA分别来源于父系和母系的遗传,可能是该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7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SCN5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 方法 提取7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外周血DNA样本,设计41对引物进行多聚核苷酸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SCN5A基因28对外显子,并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 SCN5A基因外显子部分未发现新的突变位点. 结论 Brugada综合征可能存在除SCN5A基因之外的其他相关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及其4代家系成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探讨该家族FH可能发病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和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PCR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结合DNA测序,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 Bank比对寻找突变;采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apoB100基因R3500Q、R3531C和R3500W位点以及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基因,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和PCSK9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第6号外显子发生Cys276X杂合无义突变,为半胱氨酸改变为提前终止密码子,使终止密码子在第276位提前出现,为致病性突变,国内尚无报道;另外,第15号外显子发生Arg744Arg同义突变.其母未发现上述突变,未检测出患者及其家系apoB100基因R3500Q、R3531C和R3500W突变以及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基因突变.结论:此患者及家系LDL-R基因存在Cys276X无义突变,可能是FH的致病突变,该突变是我国FH患者LDL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