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心脏病住院患者Brugada心电图征发生率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大量住院的非心脏病患者心电图资料的回顾、分析 ,初步了解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idiopathicBrugadaelectrocardiogrampattern)的发生率 ,获取有关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流行病学的信息。方法 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 ,调查了 2 30 82份近年住院的非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 ,筛选出具有Brugada心电图征特征的心电图 ,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跟踪。 结果 共获 31份具有Brugada心电图征特征的心电图 ,占总数的 1 34‰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1例。初步随访了 6例患者 ,发现其中 3例的家系成员中有晕厥史或Brugada心电图征。结论 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在中国人中并非罕见 ,且男性远比女性多 ,其临床及遗传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继在一个中国人Brugada综合征家系发现了SCN5A基因突变K317N并进行了载体构建之后,为进一步研究Brugada综合征发病的离子、细胞电生理机制,对新的SCN5A基因突变(K317N)进行初步的功能表达鉴定与分析。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稳定表达pGFP-IRES-hβ1质粒的293细胞系,并用G418进行筛选鉴定。然后,分别做pRc/CMV-hH1(hH1)和携带有基因突变K317N的pRc/CMV-hH1(mhH1)的瞬时转染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钠通道电流。实验结果由pClamp软件分析。结果通过G418的抗生素筛选和荧光鉴定,成功地培养出稳定表达hβ1的293细胞系。在未转染质粒的空白细胞对照中,没有发现钠电流。在瞬时转染野生型的hH1的细胞系中,记录到了明显的钠电流,在瞬时转染突变型K317N的细胞系中,没有发现钠电流。结论野生型hH1所表达的钠通道蛋白与正常心肌细胞钠通道电生理特性相似。而突变型K317N的表达则由于突变所造成的氨基酸的改变对心脏电压依赖钠通道蛋白α亚基的关键结构P环产生了影响,钠通道未能正常表达,或者导致细胞上正常钠通道数量的大量减少,这可能是导致在突变型未能记录出钠电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双腔起搏器睡眠功能的设置及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腔起搏器睡眠功能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因病窦综合征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带有睡眠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睡眠时间设在 6~ 8小时。睡眠频率设为 4 0~ 5 0次 /min ,术后行Holter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起搏器睡眠功能均正常工作 ,无 1例患者睡眠时有不适感。结论 双腔起搏器睡眠功能工作可靠 ,更趋生理化 ,并能节省电能 ,是起搏治疗时一项有实用价值的功能设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窦电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641例患者,分为2组:锁骨下静脉组(321例)穿刺锁骨下静脉放置固定弯十极冠状窦电极;股静脉组(320例)穿刺股静脉放置可调弯十极冠状窦电极。比较两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锁骨下静脉组中穿刺成功317例(穿刺成功率98.8%),其中3例术后检查出现气胸,1例因误置入6F鞘管到锁骨下动脉停止手术,气胸患者中1例因面积>30%行闭式引流,另2例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4例患者均未留下后遗症,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该组置入鞘管的320例患者中307例成功放置固定弯冠状窦电极,置入电极成功率为95.9%。13例(4.1%)不成功者改经股静脉途径12例成功置入电极。股静脉组333例(锁骨下静脉组电极置入不成功者也改用股静脉途径,该组实际人数:320+13=333)均穿刺成功,其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未能成功置入冠状静脉电极,置入电极成功率为99.1%。此3例未能置入患者行逆行冠状静脉造影后经股静脉成功置入电极。股静脉组电极置入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99.1%vs.95.9%,P<0.01)。锁骨下静脉组并发症稍多于股静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穿刺成功率和曝光时间[(77±40)s vs.(75±46)s],无显著差异。股静脉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99.1%vs.94.7%,P<0.01]。结论:两种途径放置冠状窦电极成功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股静脉组总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及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e/QT)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因严重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5%,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且既往从未发生过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接受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一级预防的患者68例,对所有的患者随访18~38个月(平均26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本研究以SCD或室颤、室速作为终点事件。术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并分析Tpeak-Tend间期及(Tpeak-Tend)/QT。结果随访过程中,因ICD识别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引发恰当放电的患者共11例,由ICD发现非持续性室速而不需治疗的患者共7例,故高危组患者共18例。从未发生室速或室颤者共50例为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Tp-e)105±15 ms明显高于低危组90±17 ms(P=0.003);(Tpeak-Tend)/QT比值在高危组与低危早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27±0.04 vs 0.22±0.05,P=0.002). TpTe/QT≥0.255预测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2%和65.9%;TpTe≥103 ms预测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67.9%。结论 Tp-e间期、Tp-e/QT比值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密切,Tpeak-Tend间期及Tp-e/QT比值越大,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90例精神分裂症男性病人做了性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测定,并与一组正常人(33例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病人组疗后睾酮(T)水平显低于疗前,其变化与疗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显低于疗前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获取的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病人组疗前和疗后T均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第三个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未婚组疗后BPRS、SANS、SAPS量表分均显高于已婚组和离、丧婚组,而未婚组疗后FSH水平又显低于已婚组和离、丧婚组。  相似文献   
7.
具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阵发孤立性心房颤动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9岁,因心悸发作2h于1999年4月5日收住院。查体:血压140/85 mm Hg(1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心界无扩大,心率102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房颤)、右束支阻滞,V1~V3导联ST段抬高(图1A)。毛花甙丙0.4mg缓慢静脉注射,约5 min后,转为窦性心律,存在一度房室阻滞(图1B)。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核素心肌显像无缺血改变。24h动态心电图:偶发房性…  相似文献   
8.
9.
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例精神分裂症男性病人做了性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测定,并与一组正常人(33例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病人组疗后睾酮(T)水平显著低于疗前,其变化与疗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亦显著低于疗前,均有密切关系,病人组疗前和疗后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未婚者疗后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又显著低于已婚和离婚,丧偶者。  相似文献   
10.
培多普利抑制心肌重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多普利抑制心肌重塑的实验研究陈光辉祝善俊孟素荣袁玉权心肌重塑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CHF关系密切,其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本研究采用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心衰模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