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1年福建省部分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总结2001年福建省流感监测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鸡胚法和MDCK细胞法分离流感病毒,用红细胞凝集及凝集抑制试验对流感病毒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全年分离流感病毒42株,其中甲1型(H1N1)32株,乙型(B)10株,未分离出甲3型(H3N2)流感病毒。[结论] 2001年福建省部分地区全年流感散发流行以甲1型为主,春季(3、4月份)为一个流行高峰,以乙型为主,夏季(8月份前后)为另一个流行高峰,以甲1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港市流感流行型别的变化,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收集2009~2012年贵港市流感或流感样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以鉴定型别。结果2009年8~12月、2010,2011,2012年1~10月贵港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分别为3.81%、2.46%、2.72%、4.20%,按月统计高峰分别出现在11月、7月、5月、7月;2009年8月~2012年10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253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90份,阳性率39.11%。2009年8~12月,检出以新甲H1为主;2010年4~6月流行型别转为B型流感,到7~9月又转为季H3型为主;2011年初又以新甲H1为主,年底及2012年初转以B型为主,2012年3月份后,以季H3为主,到6、7月达高峰。结论2009年8月~2012年10月,贵港市先后发生了新甲H1、B、季H3型流感的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1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以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分布情况,为辖区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2011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家哨点医院监测门诊2011年共接诊病人241 107人次,其中ILI 10 142人次,ILI比例为4.21%。共检测ILI样本446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59份,阳性率为13.23%;其中检出新甲型H1N1流感43份、H3N2流感1份、B型流感15份,分别占72.88%、1.69%和、25.42%。流感优势毒株从4月开始出现转折,从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转为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1月底至2月上旬呈现流行小高峰,峰值ILI比例为7.17%,流行由新甲型H1N1引起。结论 2011年广州市荔湾区流感流行优势毒株亚型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流行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和B型,流感流行整体活跃程度低于历史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4.
郭卫华  冯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11-1612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大同市2011年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积极有效的流感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本年度各流感监测哨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采用Real-TimeRT-PCR法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1年各监测点共送检460人份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检出流感病毒28株,阳性率6.01%。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67.86%;季节性流感病毒A3亚型流感病毒占17.86%,B型流感病毒占14.29%,未检出季节性A1亚型流感病毒。大同市流感流行主要发生在1-3月及10-12月两个阶段。其中,一季度以A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四季度转变为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并存在A3型流感病毒混合流行,流行强度有所下降。患者男女比例1.3:1,年龄以20-49岁为高发人群(46.44%)。结论冬春季是我市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应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造成的流行或暴发,对60岁及以上人群的预防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梅州地区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立监测网络哨点,采集门诊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0年共检测流感标本510份,检出82份阳性,总阳性率为16.08%。其中B型52份,占63.41%;H3型22份,占26.83%;H1N1型8份,占9.76%。结论:2010年梅州市流感以B型为优势毒株,发病高峰在4月-6月份,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是主要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云浮市2010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分析云浮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总结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采集监测哨点医院、学校流感样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或)Real time-PCR方法。结果:2010年共采集鼻咽拭子标本2823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67份,检出率为9.5%;其中B型106份,A1(H1N1)季节性的4份,A3(H3N2)127份,A1(H1N1)大流行的的30份,分别占总检出数的39.7%、1.5%、47.6%和11.2%;病毒检出高峰出现在4月-9月;B、A1(H1N1)季节性的、A3(H3N2)三种型别在0岁~15岁少年儿童中分布最多,而A1(H1N1)大流行的在0~和25~岁组人群中占的比例最多。结论:流感病例中A1(H1N1)大流行的、A1(H1N1)季节性的、B型和A3(H3N2)交替出现,上半年以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下半年则以A3(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应密切注意流感活动情况,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2004~2006年江西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4~2006年江西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分析,以对流感的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方法: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 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04~2006年采集咽拭子标本332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529株,其中H1N1亚型152株,H3N2亚型196株,B型181株;2005年和2006年流感病毒分离率均显著高于2004年(P<0.001);H1N1亚型构成比从0逐年上升;H3N2亚型构成比逐年显著性降低(P<0.001),由优势株变成弱势株;B型由2004年和2005年流行的BY系变为以BV系为主,并在2006年成为优势株;3~4月份、6~7月份为我省流感病毒的活动高峰期,10~11月为低谷期;0~年龄组病毒分离率与60~年龄组病毒分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低于其它各年龄组;省级监测医院的总病毒分离率显著高于市级医院的总病毒分离率。结论:2004年江西省流感流行平稳,而2005年和2006年流感病毒活动较活跃;流行优势毒株由H3N2亚型转变为BV型。加强3~4月份及6~7月份流感疫情的监测,加强对市级医院采样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年-2015年万州区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流感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5年3月万州区国家级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利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2 766份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49份,阳性率为12.6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000.05);分离出186株毒株,其中季节性H3N2型91株、BV系41株、甲型H1N1 37株、BY系17株。流感病毒在各监测年度均有1个冬季流行高峰,以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等混合流行;有3个年度均出现夏季流行高峰,以季节性H3N2型流行为主。结论万州区在2010年4月-2015年3月先后有4种毒株流行,流行强度呈总体下降趋势。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毒株呈现此消彼长、依次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2010年宁波市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人群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疫情监测,在流感流行高峰初期及流行高峰结束后于各县区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流感抗体检测。结果:2009年甲型流感极其活跃,尤其在2009年9月份,季节性甲1、甲3亚型和新甲型H1N1同时出现流行。对分别于2009年7月与2010年3月份所采人群血清的抗体检测结果,季节性甲1、甲3及新甲型H1N1亚型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26%~26.88%、63.34~73.66%和6.99%~29.21%。结论:2009年3种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在同一时间内混合流行。人群双份血清流感抗体测定结果提示,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强度要明显高于季节性甲型流感。  相似文献   

10.
分析广州市儿童流感疫情病原学流行特征,为防控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集广州市儿童流感疫情咽拭子标本3 259份,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累计采集流感病例样本中,B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23.57%),其次为H3N2亚型(7.43%),最低为H1N1亚型(2.49%).在208起儿童流感疫情中,有25起疫情存在不同型别或同一型别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共感染的情况,占12.02%.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每年均有2次流行高峰,大高峰在每年春季3-6月,小高峰在每年冬季12月.大高峰流行期均以B型流感为主,伴有H3N2和H1N1交替出现.不同性别儿童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学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平均为34.88%.9岁儿童流感检测阳性率最高(39.33%).结论 广州市儿童流感疫情具有季节性流行特点,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种类.小学是儿童流感疫情重点监测区域,其中小学二、三年级学生是儿童流感疫情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3 24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8.4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和7月ILI病例数最多;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岁年龄组,占79.4%;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520份,分离出91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7.5%,新甲型H1N1 19株,H1N1亚型7株,H3N2亚型14株,B(Victoria)亚型51株。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1.2%。核酸检测以季节性甲流和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81.2%)。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全年均有流感样病例发生,以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和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舒畅  石鑫  冷焱  许军 《现代预防医学》2021,(10):1880-1882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2017—2020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0监测年度黑龙江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29起,累计报告发病数1 028例,报告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12月份和4月份报告最多,占96.55%;场所分布主要以中小学校为主,占暴发疫情总数的93.10%;暴发疫情规模以10~29例居多,占暴发疫情总数的65.52%;病原学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流行株由A型(H3)转变为A型(新甲H1),之后又为A型(H3)和B型(Victoria)共同流行。结论 黑龙江省流感暴发疫情冬春季高发,集中在中小学校,流感优势株变换频繁,应做好监测并及时控制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5年11月~2006年4月流感爆发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集集中发热疫情病人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实验进行鉴定。结果:共采集标本177份,分离到流感病毒101株,流感病毒分离率57.06%。流感爆发占集中发热疫情的88.46%,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2005年11月~12月,为甲1型流感爆发,2006年3月~4月,为乙型流感爆发。结论:流感爆发是集中发热疫情的主要原因,且以小学流感爆发为主(95.56%)。北京地区3月份仍可出现流感爆发的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2005—2009年陕西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2005—2009年4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和流感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样病例(ILI)占门诊病例的百分比的变化规律以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活动规律。结果陕西省2005—2009年各年的ILI%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2月份~次年的1月份,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2005—2009年度共检测ILI标本2760份,阳性548份;各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株均不相同,2005—2006年度为H1N1、H3N2混合流行,2006—2007年度优势株为B型的Victoria系,2007—2008年度为H3N2、Yamagata系混合流行,2008—2009年优势株为H1N1;流感病毒阳性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次年的1月;流感病毒阳性主要分布在5~15岁和15~25岁年龄组。结论陕西省流感的活动规律较为明显,存在着一定的季节性,流行高峰为每年冬、春两季。2005—2009年陕西省流感的活动较为平稳,流行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南平市流感监测点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平市流感监测点分离的流感毒株,探讨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平市两所流感哨点监测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ILI)呼吸道咽拭子,利用MDCK细胞法分离病毒及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对病毒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分析。结果 2009年采集流感样病例(ILI)样品1 848份,分离到240株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3.0%。其中H1N1型流感病毒株85株,H3N2型流感病毒株42株,B型流感病毒株56株,新H1N1型流感病毒株57株。呈现5-9月和11-12月两个活动高峰。结论 2009年南平市流感病毒优势株在5-9月以A型(H1N1,H3N2)及B型(B-yamagata,B-victoria)共存。11-12月由优势株亚型逐渐过渡为A(新甲型H1N1),少数样品检出B型(B-yamagata,B-victoria)流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04 - 2016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 - 2016年全省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资料,对疫情的时间、场所、病毒型别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6年四川省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数为1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25起,其中168起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流感暴发疫情,主要由甲型H1N1流感(35.12%)和H3N2流感(35.12%)病毒引起。流感暴发疫情数以2004年(141起)和2009年(103起)报告最多,2009年疫情集中在9 - 10月,其他年份主要集中于冬春季,且均在学校寒暑假期间迅速减少。流感暴发的最主要场所为中小学校,报告疫情302起(占92.92%),疫情规模以50 例以下为主。结论 强化监测,在优势毒株更替、毒株变异或新毒株出现初期及时预警,强化疫情防控,减少疾病危害;加强基层人员流行病学基本概念、疫情处置工作培训,以准确收集疫情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0年广州市11个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19—2020年广州市累计报告19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4、5、12月。2019年报告183起,2020年仅1—2月报告14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全市11个区均有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报告超过30起的有花都区、黄浦区和南沙区(分别报告48、47、32起);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中学和托幼机构(分别报告135、39、11起,所占比例分别为68.53%、19.80%、5.58%);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A(H3N2)型124起(62.94%),B(Victoria)型38起(19.29%),A(H1N1)pdm09型15起(7.61%),混合型11起(5.58%),未分型9起(4.57%),A(H3N2)型为2019—2020年绝对优势毒株。 结论 2019—2020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2019年4—5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A(H3N2)为2019—2020年绝对优势毒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极大的抑制了流感的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季节性流行特征,为加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中山市流感监测数据和报告病例数,比较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ILI%)、报告病例数、病毒阳性率、病毒分型以及暴发疫情等特点。 结果 2016-2019年中山市平均ILI%为4.92%(717525/14593406)。2016年ILI%高峰出现在春季,2017年在夏季,2018年在冬季,2019年出现冬季流行高峰和春夏季流行小高峰,流行持续30周。累计报告病例数65535例,6~14岁年龄组占比最大(32.88%),以2019年报告病例数最多。4个年度ILI监测样本的病毒总体阳性率为19.73%(559/7902),其中A(H1N1)占6.59%(521/7902),A(H3N2)占6.81%(538/7902),B亚型占6.30%(498/7902),A(H1N1)和A(H3N2)混合感染占0.03%(2/7902)。2016年流行高峰期的优势毒株为A(H1N1)和B亚型,后转以A(H3N2)为主;2017年流行毒株是A(H3N2);2018年以B亚型和A(H1N1)为主 ;2019年年初冬季阳性标本以A(H1N1)为主,春季开始逐渐进入A(H1N1)、A(H3N2)和B亚型共同流行模式,夏季以B亚型为主,年底冬季以A(H3N2)为主要流行型别。6~14岁年龄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34.09%,317/930),以A(H3N2)为主(13.44%,125/930)。4年累计报告流感暴发疫情42起,多发生在冬春季,小学是主要暴发场所(66.67%,28/42)。ILI%与报告病例数、流感病毒阳性率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3和0.745,P均<0.001)。结论 2016-2019年中山市出现了由不同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季节性流行,其中2019年出现了多个型别流感病毒共同轮换、流行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流行。加强监测和推广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防控多样化的流感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