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NIDDM病人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IDDM病人血浆ET、TXB2、6-K-PGF1α的变化。结果NIDDM无血管病变组与NIDDM合并血管病变组ET、TXB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6-K-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有血管病变组ET、TXB2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6-K-PGF1α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P<0.001)。结论血浆ET、TXB2、6-K-PGF1α的改变可反映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0 例50 岁以上NIDDM 患者血清雌二醇 (E2)、睾酮(T) 等性激素水平。结果: 男性患者E2 升高, T呈下降趋势, E2/T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5); 女性患者E2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1), T略高于正常, E2 /T比值平衡失调。E2、E2/T与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FIns) 呈正相关, 与胰岛素敏感性(IS) 呈负相关。认为NIDDM 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胰岛素抵抗, 在“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性激素内环境失衡”之间, 可能有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NIDDM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0例50岁以上NIDDM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等性激素水平。结果:男性患者E2升高,T呈下降趋势,E2/T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女性患者E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略高于正常,E2/T比值平衡失调。E2、E2/T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5~70岁的9450名居民进行了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糖耐量低减(IGT)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25~70岁NIDDM患病率为2.62%,IGT患病率为4.48%,男女性别的NIDDM与IGT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NIDDM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GT患病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NIDDM和IGT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NIDDM和IGT患病率还与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和高体重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果糖胺(Fructosamine,FMN) 与隐性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检测207 例健康体检者,119 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 ,35 例隐性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FBG) 和FMN。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BG) 及FM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而隐性糖尿病组FB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 P> 0.05) ,FM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隐性糖尿病患者糖耐量试验阳性,餐后2 小时血糖增高,FMN与空腹时无差异( P> 0.05) 。结论:FMN是诊断隐性糖尿病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红细胞膜Na+-K+-ATPase及Ca2+-AT-Pase活性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测定77例NIDDM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IDDM组血糖、HbAlc、TC、TG、TC/HDLC、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GSH、SOD、GSHPX、红细胞膜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除GSH的P<0.05外,其他P<0.01);不同HbAlc、TC/HDLC、GSH、LPO、TC组的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有显著性差别。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12.80+0.27(GSH)-0.12(LPO)-0.09(TC/HDLC),红细胞胞膜Ca2+-ATPase活性=108.20+1.  相似文献   

7.
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5 ̄70岁的9450名居民进行了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糖耐量低减(IGT)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5 ̄70岁NIDDM患病率为2.62%,IGT患病率4.48%,男女性别的NIDDM与IGT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NIDDM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GT患病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NIDDM和IGT的患病率均  相似文献   

8.
94例冠心病,93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对94例CHD、93例CHD+NIDDM患者及100例正常人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进行分析对比,并对ApoB与CHD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CHD组及CHD+NID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项血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G、ApoB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其它项血脂(P<005);CHD+NIDDM组与单纯CHD组比较,TG、ApoB有显著性差异(P<001);ApoB与CHD发病危险呈密切正相关(OR=1961,95%可信区间16831~22422,P=00057)。结论:在CHD的发病因素中,脂质代谢异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TG、ApoB对于CHD的判别价值优于其它项血脂,且NIDDM患者CHD发展加速的机制与TG、ApoB也密切相关。因此,应重视对CHD、NIDDM患者TG、ApoB的监测,并及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以降低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NIDDM患者血清唾液酸(SA)浓度与其血压及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该文对52例NIDDM患者及26例正常人群的血清总唾液酸(TSA)、脂质唾液酸(LSA)和血糖、血脂代谢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NIDDM患者血清TSA和LSA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其中.TSA与血压.ApoA1/ApoB100比值分别呈显著性正相关和负相关(P<0.01);NIDDM有视网膜病变组(无论单纯型或增生型)的TSA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结果表明:TSA可作为NIDDM性血管病变与视网膜病变的一项有意义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Ⅱ型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D-二聚体阳性及阴性两组病例的血糖、血脂、肾功、血粘度及尿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二聚体阳性组血浆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全血比及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Fg)均高于阴性组(P<0.01),载脂蛋白A(ApoA)低于阴性组(P<0.05)结果表明,D-二聚体对指导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NO、IL-2和TNF-α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免疫调节情况及NO、TNF-α在其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NO:比色法测定;TNF-α: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结果:NIDDM肾病组的IL-2水平(1.26±0.24)μg/L明显低于正常(P<0.01),而NO(NO-2/NO-3)(91.2±24.3)μmol/L和TNF-α(3.40±1.20)μg/L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无并发症组有相同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NIDDM患者NO、TNF-α、IL-2调节紊乱,而且与NIDDM肾病、感染等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者观察了男性、年龄在55岁以上的非胰岛素赖型糖尿病(NIDDM)而不伴有冠心病表现者127例,不伴糖尿病的冠心病(CHD)患者65例。观察了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动脉硬化指数(AI,即TC-HDL/HDL),结果发现NIDDM组TC明显高于CHD组(P<0.0005),TG也高于CHD组(P<0.05),而HDL、LDL及AI间无统计学差别。本研究提示NIDDM组TC显著高于CHD组,TG也高于CHD组。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肾病之间的关系,应用PCR方法检测100例正常人和156例NIDDM患者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NIDDM患者中61例合并肾病,95例不伴肾病,同时对有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NIDDM肾病组缺失(DD)型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非肾病组及正常人(P<0.05,P<0.01),DD型与NIDDM肾病的发生明显相关(OR1.69,95%可信限1.21~2.65);NIDDM患者DD型的血压较插入(I)型高。提示ACE基因DD型NIDDM患者易感肾病,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有助于NIDDM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葛根素治疗8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TXB2、6-keto-PGF^1α的变化以探讨NID-DM微血管病变的防治。方法 选择1998年1月至10月收住我院的82例NIDDM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仅口服降糖药,B组口服降糖药基因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结果:B组TBX2、TBX2/6-keto-PGF^1α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论 葛根素可能对  相似文献   

15.
24例冠心病患者静脉滴注当归注射液治疗后,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6-酮前列腺素F1α(6-K)和6-K/血栓素B2(TXB2)均升高,丙二醛(MDA)、TXB2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降低(P均<0.05~0.01)。结果表明,当归注射液有增加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低MDA水平,升高PGI2,降低TXA2,调整PGI2/TXA2平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贾兆通 《河北医学》1998,4(5):12-15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伴发冠心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精氨酸兴奋实验及放免法,分别检测了85例病人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2、4、6min钟时的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的变化,并与50例同期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空腹INS及C—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t=2.131~4.971,P<0.001,0.05);L—ARG刺激后无血管病变的及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INS和C—P分泌均在2min时达峰值,NIDDM伴发冠心病组2min、4min、6min时的INS、C—P分泌值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t=2.147~9.773,P<0.001,0.01,0.05);合并冠心病的NIDDM伴肥胖组空腹INS、C—P及L—ARG兴奋后INS、C—P峰值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t=2.485~4.996,P<0.001,0.01,0.05)。结论:伴发冠心病的NIDDM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同时伴有肥胖者更明显,左旋精氨酸刺激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增加;IR及胰岛细胞分泌亢进与NIDDM病人冠心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7.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色法对4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NIDDM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NIDDM伴血管并发症者与无血管并发症者相比,血清NO水平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NIDDM患者血清NO与空腹血糖、果糖胺及病程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NO可能参与了NID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18例老年糖尿病肠病患者和22例糖尿病无肠病者的血小板聚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进行测定,并且与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表明:肠病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肠病组、无肠病组血浆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6-keto-PGF1α则明显降低(P<0.01)。肠病组血小板聚集率、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变化较无肠病组更为明显(P<0.01)。这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间平衡失调可能在老年糖尿病肠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病变机理。方法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4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7例。生长激素水平和胰岛素(INS)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糖用氧化酶法测定。结果NIDDM患者的GH无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3.3±1.2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1.0±1.2μg/L),合并微血管病变者(5.7±1.9μg/L)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病程延长,GH水平越高,微血管病变发病比例也就越高。血清GH水平与血糖呈平行关系(r=0.173),与INS间无显著相关。IDDM患者GH水平(6.6±3.4μg/L)较NIDDM患者(4.6±1.8μg/L)还高,且均为有微血管病变者。结论GH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在用一般降糖治疗后血糖稳定时加用锌剂,检测补锌前后免疫功能和血清锌含量的改变。结果发现:糖尿病组红细胞受体花环(RBC-C3bRR),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锌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8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高于对照组(P<0.01);经补锌治疗一月后,糖尿病组血清锌,RBC-C3bRR,RBC-ICR,CD3,CD4及CD4/CD8达正常值,CD8也接近正常。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NID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锌和免疫功能低下,补锌可作为糖尿病(DM)一种可行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