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移位的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09年12月对1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移位骨折实施手术切除。结果:12例患者均腱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满意。无关节僵硬、术后感染、髌骨脱位等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2年劳累后开始出现患膝疼痛。结论:实施髌骨下极切除可使骨性愈合变为腱性愈合,是治疗髌下极骨粉碎性移位骨折的方法之一,但可能会导致晚期创伤性关节炎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髌骨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5%[1]。临床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对累及到髌骨下极的骨折,有时骨折块较小,常规的固定方法受到了限制,可以考虑使用带线锚钉进行固定,笔者手术治疗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3岁,因"外伤致右膝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h"于2010年1月1日入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减张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4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所有均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并跨髌韧带"8"字钢缆限制环减张治疗,术后早期即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定期复查,采用Bostman评分表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膝关节功能按Bostman评分:优3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5%。结论:改良减张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髌骨下粉碎性极骨折特别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4年4月-1997年12月采用横向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21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16岁—67岁,平均40岁,均为下极骨折,其中16例为粉碎性,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2例。12 手术方法:取髌前横切口,选用25mm克氏针,近侧骨块距骨折面2—3cm处横行穿针,下极骨块于骨及髌腱交界处横向穿针,如有较大骨块可尽量穿过,将两骨折断面对合复位后以钢丝行“8”字形加环形捆扎,或单用横“8”字形捆扎,术后不用外固定,视骨折粉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型骨折的方法。方法:18例髌骨下极粉碎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经髌胫穿针纵向加压外固定、术后内服中药防感染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良好,功能恢复快。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型骨折是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穿骨道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穿骨道钢缆内固定,选择性治疗闭合性粉碎性髌骨下极骨折35例。切开复位后将钢缆自骨折断端予克氏针穿孔,分别于髌骨上下极穿出形成隧道。用钢缆穿过隧道,下端自髌韧带穿出后进入另一侧隧道,在髌骨上级两端穿出后,于髌骨上外方收紧钢缆,以专用束缚器将钢缆固定。结果:35例随访6~24月,平均15个月。伤口均达到Ⅰ/甲愈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钢缆松动滑脱和周围软组织刺激等并发症发生。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优32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穿骨道钢缆内固定对髌骨下极骨折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运用双线锚钉固定结合缝线张力带技术治疗老年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 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共55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双线锚钉固定结合缝线张力带治疗组(A组)和传统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组(B组),A组27例,B组28例。对两组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数据和术后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和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2个月。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Bostman评分和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等指标上,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术前等待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老年髌骨下极骨折运用双线锚钉固定结合缝线张力带技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组和髌骨下极切除组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断端,分别采用带线锚针和髌骨下极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合适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锚钉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 0%,明显优于髌骨下极切除组的80. 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6±1.3)个月,未见血管及神经等损伤,其中锚钉组于术后第7天出现1例锚钉松动脱出,经二次手术置入2枚锚钉固定,术后一期愈合. 髌骨下极切除组出现屈膝困难3例,髌股关节炎4例,后期行保守治疗. 结论: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保留了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的恢复了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髌骨下极切除后缝合和保留髌骨下极的内固定技术,但都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探讨采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8”字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使用带线锚钉治疗1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3~75岁,平均(46.00±19.48)岁;9例闭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Ⅰ型)。在骨折近端拧入2枚锚钉,锚线分别行“8”字缝合和Krackow缝合。术后膝关节伸直位铰链支具保护,鼓励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在铰链支具保护下屈曲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2周在铰链支具的保护下开始部分负重,第6周开始去除铰链支具完全负重。术后定期返院复查,拍摄X线片评估锚钉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90±2.28)个月。切口长度4~7 cm,平均(5.35±0.85) cm。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22~30分,平均(27.10±2.88)分,术后6个月Bostman评分23~30分,平均(28.30±2.21)分。术后6个月摄片提示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 结论 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8”字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早期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无需二次取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技术要点及疗效。  方法   选取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创伤外科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髌骨下极骨折共22例行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的患者21例(对照组),阐述技术要点并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2)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3、6月)均大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术后1、3、6、12月)、KSS评分(术后1、3、6月)均高于对照组(P < 0.05);(3)观察组无1例出现膝前疼痛,而对照组有12例;随访终末期膝关节Bostman评分优良率(1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23%)。  结论   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髌骨下极骨折避免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软组织激惹少,操作简单易行、耗时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术后功能恢复好,远期内置物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采用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了1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36.4±11.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8±1.1)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3例,运动创伤1例。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术后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随访时X线片检查结果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膝前疼痛及其他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X线片检查示10例患者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为132.0°±12.3°;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8.5±1.8)分,优9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术后患者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方法。 方法:51例髌骨下极骨折附加减张钢丝内固定。 结果:本组5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均在术后6周内骨性愈合恢复下肢负重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达到伤前水平43例(与健侧相同);其余8例伸膝达到正常,屈曲65-70°(膝关节伸直位以180°计),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活动时无疼痛发生,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1981),优43例,良8例,优良率100%。 结论:髌骨下极骨折附加减张钢丝内固定,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3.
江海良  孔庆迎  黄轶 《河北医学》2002,8(7):640-640
我们采用内固定加减张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31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1例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17~ 6 3岁 ,平均 4 5岁 ;均为单侧新鲜髌骨下极骨折。车祸伤 13例 ,跌伤 12例 ,坠落伤 6例。2 治疗方法硬膜外麻醉或腰麻 ,仰卧位 ,取髌前纵弧形切口 ,不剥离骨膜 ,先保持膝伸直位 ,以布巾钳夹紧复位 ,然后屈膝 10°~ 2 0° ,电钻钻孔后 ,以 1~ 2枚细松质骨螺丝钉固定。若骨块较小 ,可用细克氏针穿入固定 ,或仅以粗丝线缝扎固定。用直径 0 .3cm钻头 ,在髌骨中间及胫骨结节下分别横向钻孔 ,注意不要进入膝…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治疗髌骨下极骨折10例,并根据陆氏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4-72周,平均36周,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90%达到优良标准,螺钉无松动、断裂,2例钢丝断裂。结论:空心拉力螺钉联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钢丝双褥式缝合治疗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9年3月,我院运用钢丝双褥式缝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38例,其中60岁以上患者21例。本组均为骨折块6块以上,大多数骨折块小于10mm~2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根据王Rockwood髌骨骨折分型均为V型骨折,采用钢丝双褥式缝合进行治疗,根据陆裕朴等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1例老年患者均获得(12~31)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以及软组织激惹,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根据陆裕朴等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对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尤其是髌骨下极粉碎严重,无法行克氏针张力带予以有效固定者,钢丝双褥式缝合法可有效的保留髌骨的长度,避免髌骨下极切除引起伸膝无力,减少髌股关节炎以及(错格)现象的发生,较少的内固定物有效的减轻了软组织激惹。  相似文献   

16.
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为1.05%,其中以中壮年多见,占58.7%,50岁以上占35.5%.而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为髌骨骨折中较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自1992年9月至2003年8月,我科运用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15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希辉  郭荣光 《吉林医学》2014,(9):1849-1849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应用改良张力带方法治疗,对照组则予以钢丝内固定法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行带线锚钉固定治疗与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56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27.6±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实施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髌骨下极切除法,并且创伤更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聚髌器及聚酯纤维线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7年6月43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及聚酯纤维线治疗,术后通过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X线片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期间复查X线片见髌骨恢复正常长度,骨折固定牢靠。术后随访时间12~36周,平均24周,随访率88%,复查X线示骨折愈合良好,髌骨位置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髌骨未出现脱位。术后膝关节100°~135°,平均125°。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胥少汀综合评定方法评定,本组优32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8%。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及聚酯纤维线的联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合并髌韧带损伤疗效确切,早期的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带锚线钉与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带线锚钉及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锚钉组33例: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切除组31例:采用髌骨下极切除髌韧带重建的传统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4个月,锚钉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髌骨下极切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下极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