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阮建平  温国贤  付康才  王晓鸣  张卫 《吉林医学》2006,27(11):1347-1348
目的:总结异体肾移植围术期少尿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1995年5月~2005年5月行异体肾移植术,围术期少尿或无尿患者34例,给予血液透析及调整免疫抑制剂,抗炎、川芎嗪等治疗。结果:移植肾术后早期少尿或无尿患者原因,急性排斥反应55.9%,急性肾小管坏死38.2%,加速排斥反应5.9%。肾功能恢复31例,治愈率91.1%,3例移植肾切除,死亡1例,死亡原因是加速排斥反应。尿量恢复时间,最短术后7d,最长术后5个月,急性肾小管坏死组尿量恢复(15.4±8.3)d,急性排斥组尿量恢复(25.7±4.3)d。结论:合理血液透析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人/肾治愈率,避免肾功能延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分析我国首例心肾联合移植中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58岁男性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施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术,供心和供肾来自同一供体。结果 移植肾立即泌尿,但术后第1天尿量仅800ml,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支持24h后血压逐渐升高,尿量显著增加而脱机。术后第3天移植心、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5天发生移植心、肾急性排斥反应,经处理后移植心肾功能正常至术后38d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不可逆转的心衰合并肾衰是心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移植心功能恢复、循环稳定后开始肾移植;心脏移植术中可能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紧急抢救可采用单纯血液超滤;移植肾血流开放时短时间升高血压然后维持较低水平,以降低移植心负荷,肾功能采用CRRT替代,术后第2天,可升高血压增多尿量,撤除CRRT;应分别对两个移植器官进行排斥反应监测;肺部感染是联合器官移植的重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京  吴雄飞  刘宏  王军霞 《重庆医学》2003,32(6):682-684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治疗中的疗效,并与间断血液速析(IHD)在DGF中疗效作比较。方法 尸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诊断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22例。早期10例行IHD,近期12例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分别采用日间缓慢连续性超波(SCU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DF),观察对比CRRT组和IHD组治疗DGF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量、移植肾超声的变化及1年后血肌酐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肾功能均恢复正常,但CRRT组等待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IHD组。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尸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治疗上优于间断血液速析,能明显提高移植肾短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切除术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7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因严重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别采取日间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AVHDF),每天治疗8小时,治疗前后查血肌酐、尿素氮、观察24小时尿量。结果:17例中11例痊愈(64.71%),3例显效(17.65%),2例无效(11.76%),1例恶化(5.88%)。结论:使用CRRT辅助性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切除术后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移植肾超急排斥反应(HAR)系一种反应最急剧、后果最严重的排斥反应[1].血液透析(血透)可作为肾移植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排斥或移植肾失败后的应急措施.肾移植术后,大多数患者在3~5 d内肾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尿量很少、移植后血肌酐降低很慢,甚至由于高血钾、水负荷过重(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等原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DGF的发生可增加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其发生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肾移植的生存率有明显的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人只要能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绝大多数病人肾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因此,如何鉴别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就显得尤其重要[2].现将肾移植后出现DGF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动脉硬化尿毒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在诊断、手术、术后用药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 因肾血管栓塞切除移植肾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9例,术后半年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均治愈.63例患者至今人/肾存活,肾功能正常.结论 明确的术前诊断、良好的术中血管吻合,正确的术后处理,是减少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前列腺素E1改善移植肾早期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肾移植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1999年11月至2003年12月,对267例肾移植受者术中及术后2周内每天应用前列腺素E1(PGE1)90μg,与同期内282例未使用PGE1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术后尿量、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B超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以及两组肾功能恢复延迟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前列腺素E1的患者术后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肌酐、肾血流阻力指数和肾功能恢复延迟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术中及术后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有利于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但不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或少尿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无尿或少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经治疗,14例在术后8~40 d内肾功能恢复;3例超级排斥反应,于术后3d行移植肾切除;1例加速性排斥反应,于术后1周出现移植肾破裂而切除;1例急性排斥反应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术后1个月因移植肾肾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病肾.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无尿或少尿,应尽快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肾脏是体内合成前列腺素E_2(PGE_2)的重要器官。PGE_2可促进肾脏钠水排泄,扩张肾内小血管,参与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肾脏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研究拟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合成分泌PGE_2的变化及与尿电解质排泄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对照观察了15例肾移植术后半年以上的肾功能稳定者和21例发生急性排斥的肾移植者,以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移植肾功能稳定者尿PGE_2、钠及钾离子含量和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尿中PGE_2浓度和尿钠浓度成正比;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时,尿钠排泌量减少,尿PGE_2浓度明显升高,与尿钠浓度相关性消失。两组肾移植者尿PGE_2与尿钾排泄均无明显卡相关。分析认为移植肾PGE_2分泌改变及其与尿钠排泌相关性的受损,是引起急性排斥时患者水钠潴留及移植肾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近期无尿或少尿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肾移植术后近期无尿或少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经治疗,18例在术后7—42天内肾功能恢复;4例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或术后48小时内行移植肾切除;1例急性排斥患者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肾移植术后近期一旦发生无尿或少尿,应尽快找到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黄维国  陈愉快  余伟清   《四川医学》2018,39(4):431-43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尿毒症伴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63例尿毒症伴心衰患者,收治时间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其中30例在常规血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RRT治疗(CRRT组)、3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血透、内科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血电解质、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CRRT组和对照组的LVEF%、LVEDd、血浆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组患者的LVEF%显著的高于对照组,LVEDd、血浆BNP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RRT组和对照组的BUN、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组患者的BUN、Scr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RRT组和对照组的Na~+、K~+、Cl-、HC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RT组患者的Na~+、K~+、Cl-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HC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对尿毒症伴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心功能功能恢复、调节患者的水电解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龄肝肾联合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附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感染及排斥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l例66岁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体器官采用UW液联合原位灌洗、整块切取。肝移植采用原位非转流移植技术,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置于右髂窝。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醋、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行免疫指标及移植肝、肾多普勒超声监测。结果 移植后肝、肾立即发挥作用,术后24h胆汁380ml,尿量8500ml,第3天肝、肾功化验指标正常,术后第l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调整普乐可复浓度并行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后控制。术后第29天康复出院。随访1年肝肾功能正常,日常生活自理。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同时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组织配型、娴熟的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术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感染及排斥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例66岁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体器官采用UW液联合原位灌洗、整块切取,肝移植采用原位非转流移植技术,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置于右髂窝。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行免疫指标及移植肝、肾多普勒超声监测。结果移植后肝、肾立即发挥作用,术后24 h胆汁380 ml,尿量8 500 ml,第3天肝、肾功化验指标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调整普乐可复浓度并行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后控制。术后第29天康复出院。随访1年肝肾功能正常,日常生活自理。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同时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组织配型、娴熟的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术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2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22 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分别随访29、26、9、6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肝胰联合移植可减少胰腺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大器官移植术中和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心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大器官移植及联合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方法和对人/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PRISMA(Hospal)机器或AK-10(Gambro)单泵机与3台Baxter 6201型流量泵并用,行SCUF、CVVH、CVVHD、CVVH-DF,治疗大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共51例次。结果 全部病例CRRT治疗期间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稳定。治疗6h后电解质及血气明显改善。治疗48h,各脏器功能稳定,大部分移植物功能逐渐恢复。结论 CRRT救治大器官移植术中术后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可明显提高人/移植物存活率,是大器官移植术中及术后良好的肾脏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2例Ⅰ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22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分别随访29、26、9、6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肝胰联合移植可减少胰腺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Two cases of combined liver-kidney transpla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vertransplantationinChinaisstillinitsexploratoryorprimaryapplicationstageatpresentwithitssmallernumberandlowerlongtermsurvivalrateKidneytransplantationisalreadyinaroutineclinicalapplicationstageandhasbecomeausefultreatmentmethodforpatientswithuremi…  相似文献   

18.
同源心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肾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肾联合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 与肾功能衰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受体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特发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供心与肾来源于同一体,在全麻体外循环支持下,行心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应用环孢素A、骁悉、类固醇及赛尼哌组成的四联免疫抑制疗法。结果:手术经过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平稳,至今已经生存18个月,心肾功能正常,生活质量良好。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与严重感染。结论:心肾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与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D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38例,对照组常规血透(HD)32例,观察两组疗效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治疗组38例,显效10例(26.3%),有效18例(47.4%),无效10例(26.3%),总有效28例(73.3%);对照组32例,显效5例(15.6%),有效11例(34.4%),无效16例(50.0%),总有效16例(5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Х^2=3.95,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术后观察。方法:为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胰液肠内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术。结果与结论:通过细致严密的临床观察,可早期发现移植胰血管检塞、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及肠瘘等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