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5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步探讨环孢素A(CsA)短期替代他克莫司(Tac)对移植后新发糖尿病( NODAT)的改善作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19例以Tac为基础免疫抑制剂的NODAT患者的资料.其中7例NODAT诊断明确后将Tac转换为CsA,6个月后再次转换回Tac(转换组);12例诊断为NODAT后继续应用Tac(对照组).结果 转换组空腹血糖(FPG)由人组时的(8.3±3.9)mmol/L降至转换12个月时的(5.6±1.8)mmol/L(P<0.01),对照组入组时和12个月时的FPG分别为(8.1±3.5) mmol/L和(8.0±3.0)mmol/L(P>0.05),组间12个月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入组时的(6.8±0.8)%降至12个月时的(6.1±0.4)%(P<0.05),对照组入组时和12个月时的HbA1c分别为(6.9±0.7)%和(6.8±1.5)%(P>0.05),两组间12个月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转换组中4例(57.1%,4/7)NODAT完全缓解,而对照组中无NODAT缓解病例(P<0.01).转换组血压和血脂水平在转换之后维持稳定.两组间移植物功能以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移植物和受者存活率均为100%.结论 发生NODAT的肾移植受者将Tac短期(6个月)转换为CsA,可明显改善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IR基因错配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111对肾移植供受者的KIR基因和受者术后持续随访>37个月
中急性排斥(AR)以及1、3年人/肾存活率的情况。结果(1)肾移植供、受者中均表达17个KIR基因,其中受者KIR3DS1的频率
显著高于供者组(38.75% vs 24.66%,OR=2.17,χ2=3.94,P<0.05);(2)供受者KIR基因的平均相合率为82.53%;(3)肾移植后AR
组供、受者中KIR2DS1相合率显著高于非AR组(85.00% vs 54.95%,χ2=6.19,P<0.05),供受者KIR基因型为AB型→AB型的比
率显著高于非AR组(33.33% vs 8.00%,P<0.05)。(4)111例受者的1年人/肾存活率为94.59%,3年存活率为82.88%;预后不良组
中供者呈KIR-AB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57.89% vs 29.63%,χ2=8.19,P<0.05),供、受者均为KIR-AB型的比例亦显
著高于预后良好组(36.84% vs 9.78%,χ2=14.87,P<0.05)。结论KIR3DS1可能与尿毒症具有易感关联。供者或受者任何一方
为KIR-AB型可能与增加移植后AR发生率和降低人/肾的1年和3年生存率相关。避免选择KIR-AB型供体将有益于改善肾移
植的近远期效果,这一发现将对活体肾脏捐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医学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肾移植术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对肾移植术后的影响。方法 比较86名HCV感染和86名非HCV感染病人肾移植术后1,3,5年人/肾存活率和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并对死亡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人/肾的存活率分别为:术后1年(94.2%/90.7%和96.8%/96.0%);术后3年(88.4%/79.1%和90.7%/87.2%);术后5年(74.4%/73.3%和87.2%/81.4%)。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3%和21.2%,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2.5%和6.5%。其中HCV感染组5年人存活率低于非HCV感染组(P<0.05),而其他各项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病为感染组的首位死亡原因(36.4%)。结论 HC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存在负面影响,HCV感染应作为肾移植手术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医院经临床表现及病理确诊为CAN的50例患者作为CAN组,50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正常者为对照组.用全血DNA提取试剂盒自两组静脉血标本中提取DNA模板,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两组患者的TGF-β1" 869"和" 915"遗传突变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测定比较.依据文献中基因型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划分患者TGF-β1表现型为高产量及中低产量,为在研究TGF-β1基因多态性对CAN的影响时剔除干扰因素,同时对可能影响CAN的临床因素进行筛选分析.结果 CAN组中TGF-β1基因表现型为高产量者为70%(35/50),对照组高产量者为38%(19/5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10.306,P=0.001).对发生CAN的可能影响因素的比较显示,急性排斥反应在两组间有差异,进行再次分组比较,显示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对CAN组及对照组中TGF-β1的高产量率无影响,CAN组中高产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AN中TGF-β1基因的表现型以高产量为主,高产量率显著高于移植肾功正常患者,提示TGF-β1高产量型与慢性移植肾肾病具有相关性.受者TGF-β1基因型可作为预测肾移植后发生CAN危险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例正常肾组织,46例肾癌石蜡包埋标本中p62的表达,并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得每例肾癌标本p62的表达强度。结果发现正常肾组织标本中p62染色阴性,46例肾癌标本中29例p62染色阳性p62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内,p62的表达强度与肾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1200例肾移植术病人术后有107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急剧减少。经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应用升白细胞药物后,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尿毒症患者的表达.方法 采用PCR-SSP完成55例尿毒症患者KIR基因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表达16个KIR基因,2DL4、3DL2、3DL3、3DPI基因频率1.00,2DL1、2DL3、3DL1、2DS4基因频率0.73~0.87,2DL2、2DS1、2DS2、2DS3、2DS5基因频率0.11~025,2DL5、3DS1、2DP1基因频率0.30~0.41.对尿毒症患者与部分亚洲地区人群的分布频率比较分析中发现,KIR-2DL4、3DL1、3DL2,3DL3、2DS4(GF 0.73~1.00)和KIR-2DL2、2DL5、2DS1、2DS3、2DS5、3DS1(GF0.11~0.34)与韩国人、日本人、南亚人之间相差<0.20;KIR-2DL1、2DL3、2DS2与韩国人、日本人、南亚人群之间相差≥0.20,2DL1低于日本人,2DS2低于南亚人,2DL3高于南亚人.结论 55例尿毒症患者普遍带有结构基因2DL4、3DL2、3DL3、3DP1,其次为2DL1、2DL3、3DL1、2DS4,较罕见为2DL2、2DS1、2DS2、2DS3和2DS5;显示尿毒症患者中14个KIR功能基因频率与亚洲其他人群KIR基因频率接近,但是KIR基因多态性与上述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肾移植后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调整经验。方法分析197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3279例肾移植受者中67例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新发恶性肿瘤中,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最为常见(56.7%)。予以外科手术与免疫抑制剂减至半量或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转换为雷帕霉素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5年患者存活率为30%。结论对于移植后新发肿瘤患者,宜采取外科手术与免疫抑制剂减量或换药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新发恶性肿瘤的预后.方法 分析197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3150例次肾移植受者的资料,其中共有59例患者术后新发恶性肿瘤,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别为:原肾肾癌6例,原肾肾盂输尿管癌4例,膀胱癌14例,前列腺癌7例,肝癌9例,胃癌3例,肠癌2例,胰腺癌1例,乳腺癌4例,宫颈癌3例,皮肤癌2例,肺癌2例,甲状腺癌1例,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1例.将上述肾移植后新发恶性肿瘤的59例患者作为移植人群肿瘤组;另选择同期普通人群中性别相同、肿瘤确诊时年龄相同、肿瘤病理诊断以及病理分期相同的59例患者作为普通人群肿瘤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发生后的存活情况.用Cox风险分析模型对影响移植后新发肿瘤患者存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生率为1.9%(59/3150),以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移植人群肿瘤组和普通人群肿瘤组患者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30%和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病理分期是影响移植后新发肿瘤患者存活率的主要不利因素;外科手术和肿瘤发病时移植肾功能正常则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与普通人群中的肿瘤患者相比,肾移植受者发生恶性肿瘤后的5年存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随访中检测受者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 C)浓度检测能否作为肾移植受者随访中移植肾功能测定的理想指标.方法 选择肾移植术后接受长期随访的受者70例,于随访当日检测受者SCys C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同时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SCys C和SCr与GFR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两者在诊断移植肾功能轻度损伤(GFR<1 ml/s)中的效果.结果 随访的肾移植受者中,SCys C和SCr与GFR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66(P<0.01).SCys C用于诊断移植肾功能轻度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PPV)均高于SCr.SCys C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SCr(分别为0.935和0.8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肾移植术后的随访中,受者SCys C与GFR的相关性比SCr更高,可作为评估移植肾功能的较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