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标记R-S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5种单克隆抗体LeuM1、BerH2、LCA、L26和UCHL1对43例何杰金病的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T、B细胞淋巴瘤各15例作对照研究。结果:非淋巴细胞为主型何杰金病的R-S细胞对LeuM1的阳性率为64.3%,对LCA、L26和UCHL1呈阴性反应;而非何杰金淋巴瘤,LeuM1仅偶在T细胞淋巴瘤呈阳性(6.7%),LCA、L26和UCH  相似文献   

2.
中线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面中线非何杰金淋巴瘤(中线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选用单克隆抗体CK、LCA、UCHL1、L26检测28例中线NHL,4例鼻咽癌(NPC)和2例坏死性鼻腔炎的组织表型抗原。结果:28例中线NHL中,27例阳性表达LCA(白细胞共同抗原);20例(71.4%)UCHL1阳性,为T细胞淋巴列(28.6%)L26阳性,为B细胞淋巴瘤。无1例表达CK(C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的典型何杰金氏病18例,用抗PC_(10)、L_(26)、UCHL-1抗体作S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无一例阴性病例。PC_(10)阳性的HRS细胞百分率与传统分类比较有相关性。L_(26)和UCHL_1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11.3%~21.5%和38.2%~49.5%。表明不存在单一的B或T细胞免疫表达。提示HRS细胞与背景中淋巴细胞之间其细胞来源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PHARMACOKINETICSOFCUPRIC-BIS(SALICYLALDEHYDE-2-FURANTHIOCARBOXY-HYDRAZONATE)DICHLORIDE(CSFTCH)INRABBITS¥GaoYunsheng;ZhuYuyun(...  相似文献   

5.
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C和PCR-SSCP法在48例NHL中研究p53基因外显子5~8中发生突变的类型、频率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以及它们与病理分型、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NHL中的阳性率为41.7%,其中在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为75%,在非DLCL为35%,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NHL中PCRSSCP阳性主要见于DLCL,检出率为15%,在非DLCL中PCR-SSCP均为阴性(P<0.05)。表明国人NHL,尤其在恶性程度很高的DLCL中存在p53基因突变,各型NHL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种抗人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用IL-2诱生患者淋巴细胞2周形成的LAK和TIL细胞的表型。结果:LAK细胞中CD_3 ̄+细胞为(85.0±2.53)%,CD_(16)细胞为(8.3±1.0)%,证实LAK细胞是以T细胞为主,包括有NK细胞的混合群体。双标记表型分析CD_8 ̄+Leu7 ̄-的CTL细胞占81.48%,因而推测LAK细细胞中,抗原特异性和MHC限制性的CTL细胞占有很大比例。TIL细胞中CD_3 ̄+细胞为(64.7±9.7)%,CD_(16) ̄+细胞为(1.6±0.2)%,Leu7 ̄+细胞为(6.8±1.1)%。双标记表型分析CD_8 ̄+Leu7 ̄-的CTL细胞占CD_8 ̄+细胞的86.76%,证实TIL细胞主要是T细胞,NK细胞极少。  相似文献   

7.
HLA-DRB1ALLELESGENOTYPINGINPATIENTSWITHRHEUMATOIDARTHRITISINCHINESEZhaoYan(赵岩);DongYi(董怡);ZhuXilin(朱席林)andQiuChangchun(邱长春)(N...  相似文献   

8.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免疫调节疗法对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T)SMU3(抗CD3)和SMU8(抗CD8)治疗8例苯中毒所致AA,基本治愈4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3例。治疗前CD4/CD8比例倒置,淋巴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增高;治疗后CD4/CD8比例及HLA-DR怕表达恢复正常,无血清病及血细胞减少等严重毒副作用。证明苯中毒所致AA存在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41例食管鳞癌中CD1a阳性Langerhans细胞(LC)和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进行标记。结果:60.98%(25/41)癌组织中可见CD1a阳性LC,63.41%(26/41)有CD4+淋巴细胞,39.02%(15/41)有CD8+T淋巴细胞浸润,经统计学处理发现CD1a+LC与CD4+T淋巴细胞浸润有相关性,与CD8+T淋巴细胞无明显关系。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CD1a+LC可能与CD4+淋巴细胞的激活有关,但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可能存在信号传递的异常,不能有效地激活CD8+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_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RA-DSSC)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_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延长T_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_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_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A-PBMC作用不同时间的抑制率分别为25.54%及40.51%(P<0.01),说明T_4抑制作用可能与作用时间有关。同时T_4亦可抑制RA-DSS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P<0.01),提示T_4有望成为一新的植物性治疗RA药物。  相似文献   

11.
CD-10的B-ALL和NHL以及CLL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免疫表型表达的区别。方法 采用ABC-AP法结合多种B淋巴细胞相关单克隆抗体,对78例初发B-ALL(均为CD^-10的病例)、21例初发NHL和25例初发CL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CD^-10的B-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以CD19和HLA-DR呈高阳性率表达;NHL患者的肿瘤细胞以CD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AA)165例的淋巴细胞比值,用APAAP法和ELISA法测定T138例的T细胞亚群、89例HIJA-DR抗原的表达及16例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SMU3和SMU8治疗了AA患者63例。结果表明,AA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HLA-DR抗原表达增高,TNFα分泌增加;用SMU3、SNU8单抗治疗AA的总有效率为79.3%,且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重复应用仍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T-B淋巴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嗜酸粒细胞(EO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gE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人类组织相关抗原(HLA-DR)百分率表达与气道高反应(AHR)的关系。方法: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口服强的松20mg/d,疗程一周,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最高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并检测外周血EOS、SIL-2R、IgE、CD3、CD4、CD8和HLA-DR百分率。结果:EOS、SIL-2R、IgE水平及CD4、HLA-DR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而反映通气功能的指标PEF,FEV1明显好转(P<0.01)。结论:EOS、SIL-2R、IgE和CD4、HLA-DR百分率表达增强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良的ABC-AP法对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骨髓涂片作免疫学检查,研究ALL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成人以L2型/B-ALL为主(66%),儿童以L1型/B-ALL为主(58%),L3型ALL均为B-ALL。T-ALL经较低成人和儿童T-ALL患者均以男性居多,研究显示,B-ALL以CD10、CD19、CD22和HLA-DR高频率表达为主;T-ALL以CD2、CD3、CD5高  相似文献   

15.
以HLA-DRB基因类扩增为参照,通过HLA-DR2组特异性扩增确定HLADR2携带者,PCR/SSP作亚型分型,并用银染PCR/SSCP分析HLA-DR2等位基因第二外显子单链构象,调查湖南地区汉族群体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8例和健康对照59例HLA-DR2等位基因分布。结果示,HLA-DR2与SLE相关,HLD-DRB1*1501为疾病相关等位基因,该群体中检出的另外两种亚型DRB1*  相似文献   

16.
AGE-OF-ONSETRELATEDHLA-DQA1GENETICHETEROGENEITYOF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ChengHua程桦,ZhangYing张莹,FuZuzhi傅祖植andYanTang...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进行体外培养,以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作为对照细胞,观察低密度脂蛋白(LDL)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LDL与抗癌药物阿克拉霉素(ACM)复合物的入胞作用以及对HL-60细胞株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结果表明:1.LDL对HL-60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2.LDL作为载体可增加ACM进入HL-60细胞的量,但对PBL的影响不明显;3.LDL载体可增强ACM对HL-60细胞的杀伤力,而对PBL无明显影响。提示LDL是脂溶性抗肿瘤药物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8.
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BC和PCR-SSCP法在48例NHL中研究P53基因外显子5-8中发生突变的类型、频率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以及它们与病理分型、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NHLK 的阳性率为41.7%,其中在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为75%,在非DLCL为35%,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NHLK PCR-SSCP阳性主要见于DLCL,检出率为15%,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165例的淋巴细胞比值,用APAAP法和ELISA法测定敢138例的T细胞亚群、89例HLA-DR抗原的表态及16例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SMU3和SMU8治疗了AA患者63例。结果表明,AA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细胞亚群比例换衡,HLA-DR抗原表达增高,TNFα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2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及抗IgM多抗对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表面抗原标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急性非T细胞白血病(Non-T-ALL)为62.50%,急性T细胞白血病(T-ALL)为29.17%,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为4.1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Ⅱ)为4.17%。Non-T-ALL-Ⅰ型以HLA-DP+,Ⅱ型以CD19+,Ⅲ型以CD10+,Ⅳ型以CD20+,Ⅵ型以SIgM+为诊断条件。T-ALL-Ⅰ期以CD7+、Ⅲ期以CD3+、CD4+或CD8+为诊断条件,其它表面抗原变化不定。T-ALL中HLA-DP表达率达42.86%。24例ALL中3例为B-T杂合型白血病,占12.50%,均分布在Non-T-ALL之中。FAB形态学分型符合率为95.65%。非诊断性表面抗原标志的变化是进一步分亚型的依据,也可能与药物敏感性等治疗和预后相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