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带教班级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模拟病人见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结合病例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教师自评、问卷调查、成绩分析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历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良好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的及格率与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良好率与优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应用于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肝病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临床专业的128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模式。同时,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实践考核、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估及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在综合能力自我评价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中心”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专业见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双中心”教学模式)和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三站式临床实践考核评估2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前预习时间长,翻阅书籍多,辛苦程度也较高,但实验组在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巩固理论知识及增强个人成就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实验组的案例分析题得分、采集病史及临床思维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体格检查方面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双中心”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儿科见习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典型病例短缺、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等问题,应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临床情景模拟病人及病情变化,进行情景式教学;检验教学效果。方法收集临床典型病例的资料(病史、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患者视频等),采用计算机合成,设计出计算机临床情景模拟病人。选取我院2008级学生216人,按学号单双数分为2组。针对实验组(108人)采用计算机临床情景模拟病人教学;而对照组按传统进病房临床见习。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考核成绩和问卷结果行t检验。结果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在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引导学生的临床逻辑思考与判断、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课堂吸收率、喜欢程度、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平均考核成绩(82.8±8.1)高于对照组(76.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计算机临床情景模拟病人教学,较贴近临床实际,可明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并避免了医疗风险;但需要与病房见习教学方式加强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课间见习”教学模式改革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病例分析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从临床医学一系大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班(56人)即实验组,采取临床理论课程与“课间见习”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另外5个班即对照组仍采用集中理论教学然后集中见习的教学模式。一年后进行理论、技能、病例分析能力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理论和技能考核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分析能力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了“课间见习”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结论:“课间见习”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本科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基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影像学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48人为研究对象,分成10组,随机抽取组号分为实验组(n=73)和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应用胶片教学);实验组利用PACS资源,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分为3个步骤。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调查表和测验成绩评价教学效果。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更多的实验组学生认为,基于PACS资源的病例导入式教学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组测试成绩90~100分及80-89分的学生百分比(14%、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6%)(χ^2=17.932,P= 0.000)。结论基于PACS的病例导入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临床能力,也让教师及时补漏订讹,使影像学见习教学收到更大的实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程春霞  薛敏  徐大宝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21-2722
目的:了解模型及内窥镜监视系统在临床见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56名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模型、内窥镜教学法及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应用课堂随机问答、考核成绩分析、课后问卷调查三种方式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结果:课堂随机问答、考核成绩优秀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良好率与及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模型、内窥镜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曹光磊 《中国病案》2013,(12):59-61
目的探讨在骨科见习带教中应用骨科常见疾病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仿真互动教学软件教学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床见习阶段的7年制临床专业学生60人,按照是否使用软件进行教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教学结果。结果使用教学软件组的理论和临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软件在骨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骨科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消化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方法将本院公共卫生专业实习学生42人,分为实验组(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及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用传统教学法讲授完核心知识后采用PBL教学,对照组则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每组各21人。采用临床病例分析考试的形式,评价两组临床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病例分析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6±8.25)VS(76.92±9.30),P〈0.05];实验组在病例分析题中的鉴别诊断部分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4.76±3.24)VS(30.25±5.04),P〈0.05],诊断和治疗部分成绩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22±2.80)VS(31.60±3.47),(16.96±2.13)Vs(16.35±2.87),P〉0.05]。结论在消化科教学中通过对临床病例分析的考核提示PBL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2006级和2007级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007级学生,共56人)和对照组(2006级学生,共49人)。2006级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07级学生采用病例导入式PBL进行实习授课。统计采用SPSS11.0软件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考核和问卷调查情况汇总,实验组学生考核平均分高于对照组(82.84±12.35vs.72.95±11.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P〈0.01);实验组学生对实习课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实习满意度也由60%提高到89%。结论病例导入式PBL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提高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指导临床见习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方法 实验组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两种方法运用于2004级精本学生的课间见习中,采用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临床技能测试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把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运用于临床见习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小组讨论结合床边教学在妇产科见习课中的应用,提高妇产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0级妇产专业本科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用传统的见习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小组讨论与床边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阶段见习结束后,随机抽取试题对两组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阶段性考试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学生测试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题型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基础知识得分无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内容(能否更好的结合理论与临床、能否更好消化课堂所学内容、能否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能否激发学习兴趣、能否提高学习效率、能否提高妇产科临床实践能力、赞成目前教学方法)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小组讨论结合床边教学的教学方案,可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临床实践工作中,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四位一体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差异。方法选择第四临床医学院2007、2008级七年制临床见习生各35人为研究对象,2007级见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级见习生为实验组,采用四位一体教学法。见习结束后,对出科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核结果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带教满意度采用r检验。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9±7.7)分,对照组为(76.5±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为(87.6±6.9)分,对照组为(75.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调查问卷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四位一体教学法有利于妇产科见习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基本临床技能操作,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面对病人的自信心,并初步建立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罗祎  赵纯全  唐良萏 《医学教育探索》2012,11(12):1235-1238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将2006级8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分为2组(每组40人),分别采用病例导入PBL教学和传统方式教学。采用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笔试和问卷调查进行评估;样本率的比较行,检验。结果在理论测试中,病例导入PBL组的学生成绩虽然高于传统教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0.241,P〉0.05)。在技能操作考核中,病例导入PBL组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6.229,P〈0.05)。问卷结果显示,在调查项目中除“学习系统性”之外,病例导入PBL组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病例导入式PBL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提升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留学生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模拟病人见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应用教师自评、问卷调查、成绩分析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病历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良好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种方式的及格率与优秀率,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良好率与优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学生儿科临床见习中应用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讨论式教学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医学专业普外科见习生21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人,实验组采用讨论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见习结束后,组织考试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r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88.6%和70.5%(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80.3±9.2)分和(74.5±11.3)分(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及格率分别为97.1%和88.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优秀率分别为24.8%和12.4%(P〈0.05);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讨论式教学在提高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讨论式教学是有效的普外科见习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内科护理见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方法实验组:选取2007级本科护理专业1班29人,实施一系列新的见习措施,包括:①见习前师生充分准备;②开展临床病例讨论、理论一实践一体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③课后答疑、跟踪见习和书写病历报告。对照组:2班28人,采用传统方法见习。结果实验组学生病例分析题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新的见习措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拓展其视野,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和应付方式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对77名2001级临床医学系学生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定期考核,见习期间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平均见习成绩82.27±5.61,病例分析平均成绩30.56±4.29。艾森克N、E、P、L量表T分与见习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无相关性(P〉0.05)。采取解决问题应付方式与见习成绩呈正相关性(r=0.240,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亦呈正相关(r=0.289,P〈0.05)。结论: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无相关性,采取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见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索引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影像学见习的教学效果。方法以178名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1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实验组,使用“索引式”教学法;65名麻醉医学专业学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以见习考核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定量及定性评价“索引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见习考核成绩(80.3±16.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3±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值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结论“索引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影像学诊断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该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结合“准住院医师”模式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见习学生按单双学号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应用PBL结合“准住院医师”模式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带教。教学效果评价从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两方面来进行;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80.22-4-5.34)分,对照组为(76.53±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PBL结合“准住院医师”模式的8项评价指标的总体满意度为93.00%,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的8项评价指标的总体满意度为73.75%。实验组学生在教学方式灵活性、能提高学习兴趣、能培养查阅文献能力及能提高独立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准住院医师”模式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具有较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