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例1 38岁,以上腹部钝器伤后24h上腹剧痛伴胸闷、心慌、气短12h主诉入院。查体及胸透示纵隔、颈、双肩皮下气肿,双侧胸腔积液,观察12h腹痛不减,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见纵隔内有钡剂显示,考虑空肠膈疝,急诊剖胸探查,术中发现食管下段破裂约3cm,给行裂口修补,胸腔清理,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修补裂口再次破裂,第7天患者因双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 例2 62岁,以呕吐后左胸痛14d主诉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拍片示左侧液气胸,给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发现胸腔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存在,经口服泛影葡胺食管造影,确定食管下段破裂入左侧胸腔,转入我院。查体:患者极度衰竭,左侧胸壁皮下可触及捻发感,胸腔引流管内可见到灰黄色食糜样物流出,胸水检查示渗出液伴大量脓细胞。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例1,男,18岁。拖拉机撞伤胸部15h,纵隔和皮下气肿入院。伤后5d,右侧液气胸,食管碘油造影证实食管破裂,右胸闭式引流和空肠造瘘,住院16d,患者感染中毒症状无好转,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例2,男,24岁。摩托车撞伤胸部1h,广泛皮下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伤后5d出现呛咳,食管碘油造影证实食管气管瘘。禁食,静脉营养,伤后43d开胸行食管修补,术后又瘘,第125d二次食管修补成功,痊愈出院。例3,男,27岁。拖拉机撞伤颈部,当时有呼吸困难,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伤后14d进食困难,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少量自发性气胸的胸部平片与CT检查所见征象的差异,以探讨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确诊少量自发性气胸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并与胸部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胸部CT检查显示左侧气胸27例,右侧24例,双侧1例,少量胸腔积液16例,同时显示肺部病变19例;胸部平片确诊气胸36例,疑诊5例,漏诊3例,阴性8例,显示肺部病变9例,少量胸腔积液7例。结论CT不仅能提高少量自发性气胸的诊断率,同时还能较好显示肺部病变,是弥补胸部平片对该病诊断不足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4年12月~1992年10月间治疗1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男性.发病年龄31岁~60岁.均因饮酒后呕吐而突然发病,表现为胸痛、胸闷、胸腔积液.伴有腹痛者3例,吐出物含血者3例,休克2例,颈部皮下气肿1例.误诊为液气胸收治内科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9h.最长15d.破裂长度2.5cm~16cm.食管中段破裂6例,均破向右侧胸腔,食管下段破裂6例,  相似文献   

5.
报告5例非创伤性食管破裂,多发于酗酒暴食所致呕吐之后,主要表现为胸前及上腹部剧痛、气促、皮下气肿,X 线显示纵隔影增宽,1侧或双侧液气胸,食管碘油造影溢出管腔之外即可确诊;行急诊开胸修补,或闭式引流及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气胸并发症的处理:附8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发性气胸是内科急症中较常见的疾病。其并发症较多,如呼吸竭,皮下气肿,液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中呼吸衰竭是气胸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老年患者。皮下气肿产生是与张力笥气胸及引流管的技术处理有关联;并发胸腔积液一般无需特别处理。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食管破裂临床上较少见,早期易被误诊而引起脓胸、纵隔炎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我院1961~1998年共收治8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占同期各种原因引起食管穿孔性病变的47%,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22~70岁);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4.9d(0.5~24d)。发病时均有恶心、剧烈呕吐、憋气,患侧胸痛,高热。X线胸片发现液气胸6例,其中右侧4例,左侧2例;4例并发纵隔气肿,其中2例未破入胸腔仅为单纯纵隔气肿。8例患者全部经食管碘油造影明确诊断,1例同时接受纤维…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食管破裂10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76年以来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 10例 ,9例是误诊或延误治疗 ,死亡 1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2 3~ 6 6岁 ,多为青壮年 .起病时有恶心、腹泻、暴食、汹酒等诱因 6例 ,有晕车史 1例 ,剧烈呕吐后出现胸痛及上腹部疼痛 8例 ,7例有发热 ,体温 38℃~ 4 0℃ ,皮下气肿 3例 ,纵膈气肿 1例 ,胸片早期出现液气胸 7例 ,碘油食管造影注入胸腔 8例 ,行钡剂造影 4例 ,胸腔抽出食物残渣 8例 .发病 2 4 h内确诊 4例 ,予以修补 3例 ,除 1例 2 4 h来我院急诊外 ,余 9例来我院就诊时间在 1wk以上 .3例由于全身情况好 ,经闭式引流后破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对少量气胸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确诊的少量自发性气胸患者的CT、X线胸部平片及超声检查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超声成像对少量自发性气胸的检出率、优势和局限性。结果:临床证实的10例患者,超声成像和X线胸部平片诊断气胸4例,检出率40%,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声另外诊断出胸腔积液2例,颈部皮下气肿1例,胸壁皮下气肿1例,肺部包块2例。结论:超声成像对急症和危重症患者可执行床旁检查,诊断中对设备要求低,可作为少量气胸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邬志勇  陈军 《浙江医学》1997,19(2):110-111
自发性食管破裂较少见,但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死亡。本科自1966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9例,现将急诊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6~55岁,平均39岁。发病时间12小时~30天。全组患者均为突然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7例,胸痛9例,胸闷、气急7例,胸骨后上腹部疼痛5例。体检:患侧呼吸音降低7例,上腹轻压痛及肌紧张5例,气管向健侧移位5例,颈部皮下气肿3例。胸部X线摄片示患侧液气胸7例,纵隔积液、气肿2例。行食管碘油或钡餐造影5例,发现造影剂自食管破裂口外溢。作口服美蓝试验4例,发现胸液蓝染。 全组病例确诊后,经术前准备即行急症开胸手术。食管破裂口长度5~8cm8例,0.5cm1例(该例延误诊断30天)。发生在食管右侧中下段6例,左侧中下段3例。开胸后彻底冲洗,消除炎症坏死物,行食管破裂修补术7例,痊愈6例,修补后尚有小残余瘘1例(发病已1个月),延长胸腔引流后粘连闭合,康复出院。另2例因延误诊断,食管裂口严重炎症水肿而无法缝合修补,作胸腔引流术后病情好转,带胸管出院,失访。  相似文献   

11.
报告对57例食道颈段及上胸段癌经食管床进行手术治疗.该术式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胃体对心肺的压迫和理顺食物排空过程等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全胃经食管上行在充分切除病灶和恢复纵膈的解剖关系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总结了我院1984年6月至1991年10月收治的食管肿瘤799例,除11例良性肿瘤外,其他均为食管癌,良性肿瘤仅占1.38%,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0例为食管平滑肌瘤,1例为食道神经鞘瘤。并对食管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arrett's食管(BE)食管运动功能、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62例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BE患者的资料,对其中21例的食管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37例食管黏膜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以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和23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作对照。结果:BE组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低于RE组及健康对照组,BE组食管远端收缩波幅较RE组及对照组降低(P均<0.05),而食管近端收缩波幅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十二指肠上皮组织中COX-2无表达,而20/24无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12/13不典型增生BE肠化黏膜表达COX-2蛋白,且2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S功能失调是BE主要发病机制,COX-2蛋白的表达是BE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6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例。在解痉、止咳、平喘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20 mg,po b id;西沙必利5 mg,po,tid;6~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42例(7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在2周后缓解,60例(100%)在4周后完全缓解。结论:胃食管反流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反流与咳嗽发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于磊  李建业  蒋俭 《北京医学》2006,28(2):65-67
目的总结高位食管癌不同术式及食管替代器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2年至2001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04例高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选取不同的手术术式和不同的器官替代,观察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切除率为95.2%,手术死亡率为3.8%,5年生存率为27.7%.手术切除的99例中,65例(65.6%)应用胃代食管,20例(20.2%)结肠代食管,14例(14.2%)喉气管瓣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高位食管癌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等.结论高位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侵及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选取具体的手术术式;胃、结肠及气管替代食管各有其利弊,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术者的自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尝试利用肝脏为透声窗,常规超声方法显示腹段食道,并对腹段食管的正常声像图及其壁的厚度进行了观察。20例健康体检者中,18例显示了正常图象,食道壁的正常厚度为2-5mm,20例食道贲门癌患者中,食道壁厚度超过8mm,笔者认为这项检查应列入腹部常规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7.
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胃食管重建术的临床应用和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院自1988年至1994年间采用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高位食管癌23例的结果,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岁,病变位于颈段者11例,上胸段者12例。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5.1%,33.3%。同时介绍了手术要点和该术式的优点,并提出了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14-111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s食管(BE)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4例BE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内镜下氩气凝固术+药物治疗组(C组)各18例,分析各组治疗后的临床总缓解率、内镜下BE黏膜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及C组治疗后临床总缓解率明显升高,C组高于B组(P〈0.01)。A组和B组黏膜未见明显改变,而C组BE黏膜消失。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氩气凝固术+药物是治疗BE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胃代食管术在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其3年生存率为75%,5年生存率为40%。结论胃代食管术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束蛋白(Fascin)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Fascin在食管癌和癌周正常食管组织的表达,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用表达的阳性单位(positive unit,PU)反映其表达强度?结果:Fasc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 < 0.05),而其表达与食管癌临床分期(P < 0.05)?浸润深度(P < 0.05)?淋巴结转移(P < 0.01) 有关,同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 < 0.05)有关?结论:Fascin蛋白在食管癌中高表达,是食管癌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标志,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以Fascin蛋白为靶点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