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2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14天、第28天与治疗前比较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临床症状治愈率及胃镜下治愈率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胃镜分级改善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具有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征象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近端胃舒张和胃排空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F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莫沙必利组(观察组)和吗丁啉多潘立酮片组(对照组)各51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LOGIQ‐GE‐200型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近端胃舒张和胃排空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底气体评分和近端胃排空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后近端胃排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FD临床效果优于吗丁琳,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近端胃舒张以及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中医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血滞通胶囊为对照药,采用随机、开放、阳性对照的方法将10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例和27例,进行治疗和比较,疗程为6周。结果共有106例完成了试验(观察组80例,对照组26例)。治疗前后,二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实测值历时性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中医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曲美布汀胶囊及乌灵胶囊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70例,单用曲美布汀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上腹胀满、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88.8%)也高于对照组(55.7%)(=P〈0.01)。两组患者均元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FD疗效好、耐受性好,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治疗FD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排空及HAMA及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17.08±6.76)分比(11.60±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23.93±4.74)分比(14.53±3.97)分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P〈0.05)。两组胃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好转,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71.00±8.90)%比(65.23±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能够明显减轻餐后不适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改善的临床症状及胃排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糜汤治疗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消糜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相当,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上,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镜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得出,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肝胃不和证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临床上使用雷尼替丁和消糜汤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消糜汤作为中医辨证方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排空、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72例功能件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一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胃排空、空腹血浆胃动素的检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2周,治疗组给予六味安消胶囊(邦消安)口服2周,然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检测胃排空、空腹血浆胃动素的变化.结果 (1)FD患者口服六味安消胶囊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o(2)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排空率比较:2h、5h胃全排空例数及胃排空率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空腹血浆胃动素相比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改善胃动力,加速胃排空,提高空腹血浆胃动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改善胃动力不足的机理。方法:80例运动障碍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加枳实消痞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吗丁啉和西沙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痞满证分级组间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8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85%。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MTL、GAS含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相应治疗后,其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针刺加枳实消痞汤疗法促进胃动力作用明显优于口服西药吗丁啉和西沙必利治疗,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血液中MTL、GAS含量,兴奋胃肠运动,达到改善胃肠动力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应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4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并与盐酸甲氧氯普胺组进行对照,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显著缩短(P〈0.01),胃动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6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胃舒康胶囊治疗组32例和吗丁啉对照组30例。经1月治疗,治疗组的近期临床治愈率为43.8%,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的16.7%、80%(P<0.01)。且治疗组血清抗的门螺杆菌抗体(抗HPIgG)滴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胃舒康治疗FD取得较好疗效的机制可能在于其具有消除HP和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多潘立酮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 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研究组给予盐酸多塞平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症状评分、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部灼烧感、饭后饱胀、上腹痛以及嗳气等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研究组的胃部烧灼感、饭后饱胀和上腹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塞平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明显且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和胃冲剂对比多潘立酮片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予以中药和胃冲剂,100 mL/次,三餐前半小时口服;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吗丁啉),10 mg/次,三餐前半小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观察两药的临床疗效,此外采用水负荷试验联合B超检测近端胃容积的方法,间接评价受试者的内脏敏感性。结果:试验组痊愈8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7例。试验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7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中药组在改善上腹痛、早饱、嗳气、烧心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腹胀、反酸、恶心、呕吐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负荷联合B超试验结果示,治疗后试验组阈值饮水量(TV)和饱足饮水量(SV)的改善量优于吗丁啉组(P〈0.05),但阈值近端胃容积(SPTV)和饱足近端胃容积(SPSV)治疗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和胃冲剂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且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片(吗丁啉),值得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每日口服3次莫沙必利,每次5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3次阿普唑仑,每次5mg,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67%)(P<0.05);暧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上腹不适等临床症状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总评分(5.80±3.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9.27±5.10)分(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阿普唑仑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综合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4.
靳斌  李蓉  路伟  惠莉  张永红  赵梦云 《医学综述》2013,19(18):3415-3417
目的 对伊托必利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既往有胆囊切除手术病史,临床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7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给予伊托必利片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伊托必利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Z=-1.11,P>0.05);但治疗2、3、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4.56、-4.93,P<0.05).结论 伊托必利片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应用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伊托必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四逆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四逆泻心汤(柴胡、白芍、枳实、半夏、干姜等)加味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胃胆囊排空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的62.86%,2组比较P〈0.05;2组治疗后胃胆囊排空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胃胆囊排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疏肝和胃法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法,对照组采用吗丁啉治疗。经过4周治疗,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饱胀、两胁胀痛、早饱、嗳气、心烦易怒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中药疏肝和胃法可以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感、上腹疼痛、厌食症状积分,其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疏肝和胃法对FD的临床单项症状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吗丁啉对照组,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胃三针配合灵骨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针灸组采用针刺双侧内关和灵骨,温针灸中脘和双侧足三里;西药组采用多潘立酮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针灸组和西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26.7%和10.O%;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灸组患者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和上腹烧灼感的症状积分均下降,而西药组患者除上腹痛症状积分外,其余积分也均下降(P〈0.05)。与西药组比较,针灸组患者上腹痛的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O.05);针灸组患者中,4例针刺穴位处出现血肿。西药组患者中,1例出现一过性皮疹,2例出现便秘。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独特之处,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照组单独口服多潘立酮片,疗程4周。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各组患者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4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联合使用多潘立酮片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有FD症状病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小剂量结合雌激素及安宫黄体酮口服,对照组给予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口服,用药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FD症状评分及Kupperman评分。结果用药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D评分和Kupperman评分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过程及治疗后随访未发现不良情况。结论小剂量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精神症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涛  沈丽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60-61,63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均给予单一多潘立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1d后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47/6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FD具有疗效好、作用快、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FD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