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祁州漏芦根中共分得14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理化性质与标准图谱及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了其中的11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β-谷甾醇(Ⅰ),牛蒡子酸(arcticacid,Ⅱ),棕榈酸(palmiicacid,Ⅲ),牛蒡子醛(arctinal,Ⅳ),正二十四烷酸(n-tetracosanoicacid,Ⅵ),胡萝卜甙(Ⅶ),蜕皮甾酮(ecdysterone,Ⅷ),蔗糖(Ⅸ),漏芦甾酮(rhapontisterone,Ⅹ),土克甾酮(turkesterone,Ⅺ),麦芽糖(Ⅷ)。其中Ⅱ、Ⅳ、Ⅶ、Ⅺ和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豆酸(Ⅰ),间二羟基苯甲酸(Ⅱ),槲皮素(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Ⅴ),氯原酸乙酯(Ⅵ,氯原酸正丁酯(Ⅶ),胡萝卜苷(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Ⅸ),甲基-O-β-D-葡萄糖苷(Ⅹ),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Ⅺ),芦丁(Ⅻ)。结论 Ⅰ、Ⅱ、Ⅴ、Ⅸ、Ⅺ均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Ⅵ、Ⅶ为首次分得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芷Angelica dahuric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芷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水合氧化前胡内酯(Ⅰ)、比克白芷素(Ⅱ)、异氧化前胡内酯(Ⅲ)、Oxypeucedanin hydrate acetonide(Ⅳ)、珊瑚菜内酯(Ⅴ)、异欧前胡素(Ⅵ)、7H-Furo[3,2-g][1]benzopyran-7-one,9-me-thoxy-4-(3-methyl-2-oxobutoxy)-(Ⅶ)、佛手柑内酯(Ⅷ)、花椒素酚(Ⅸ)、neobyakangelicol(Ⅹ)、豆甾醇(Ⅺ)、胡萝卜苷(Ⅻ)、硬脂酸()、棕榈酸()。结论:化合物Ⅶ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I~X均为线性呋喃香豆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前已报道[1],从五加科植物刺人参QplopanaxelatusNakai中分得4种蒽醌类化合物。我们继续报道从本植物中分得的另外7个化学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紫丁香苷(syringin,Ⅴ)、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Ⅵ)、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Ⅶ)、豆甾醇(stigmasterol,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二十二烷酸(behenicacid,Ⅹ)、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acid,Ⅺ),其中Ⅵ、Ⅷ和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乌藤Uvaris tonkinensis var.subglabr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桂层析,Sephadex LH-20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结果 鉴定为棕榈酸(I)、硬脂酸(Ⅱ)、二十四烷酸(Ⅲ)、β-谷甾醇(Ⅳ)、β-胡萝卜苷(V)、4-烯-3-酮豆甾烷(Ⅵ)、4,22-二烯-3酮豆甾烷(Ⅶ)、甘油(Ⅷ)、4-烯-3,6-二酮豆甾烷(Ⅸ)。结论 化合物Ⅱ、Ⅲ、Ⅵ、Ⅶ、Ⅷ、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从腺梗莶SiegesbeckiapubescensMakino中分得8个化合物,根据IR、1H,13CNMR、2DNMR、MS光谱分析鉴定为莶醚酸(siegesmetlylethericacid,Ⅰ)、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羧酸(ent-16β,17-dihvdroxy-kauran-19-cioacid,Ⅱ)、β-谷甾醇(Ⅲ)、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ovlmononalmltate,Ⅳ)、豆甾醇(Ⅴ)、阿魏酸(ferulicacid,Ⅳ)、奇任醇(kirenol,Ⅶ)、琥珀酸(succinicacid,Ⅷ)。其中Ⅰ为一个新化合物,Ⅳ、Ⅵ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头花蓼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头花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的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头花蓼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三烷醇(Ⅰ),二十五烷醇(Ⅱ),二十二烷酸(Ⅲ),二十四烷酸(Ⅳ),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Ⅴ),二十二烷酸-2,3-二羟基丙酯(Ⅵ),齐墩果酸(Ⅶ),乌苏酸(Ⅷ),二十八烷基-1,27-二烯(Ⅸ),阿魏酸二十二酯(Ⅹ),β-谷甾醇(Ⅺ),二十三烷(Ⅻ),十六烷酸(),亚油酸()。结论:化合物Ⅰ~ Ⅹ为从头花蓼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Ⅸ、Ⅹ为从蓼属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鸡骨草Abrus cantoniens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成分,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羽扇豆醇(Ⅱ)、原儿茶酸乙酯(Ⅲ)、胡萝卜苷(Ⅳ)、原儿茶酸(Ⅴ)、肌醇甲醚(Ⅵ)、7,3′,4′-三羟基-黄酮(Ⅶ)、腺嘌呤(Ⅷ)、腺嘌呤核苷(Ⅸ)、biflorin(Ⅹ)、isobi-florin(Ⅺ)、相思子碱(ⅩⅡ)、N,N,N-三甲基-色氨酸(ⅩⅢ)、大豆皂苷(ⅩⅣ))、槐花皂苷(ⅩⅤ)、去氢大豆皂苷(ⅩⅥ)、abrisaponin So1(ⅩⅦ)、白桦酸(ⅩⅧ)。结论Ⅲ、Ⅴ、Ⅶ~Ⅺ和皆为首次从本属中得到。除Ⅰ、ⅩⅡ、ⅩⅣ~ⅩⅥ外,其余13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荔枝核,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硬脂酸(I)、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Ⅳ)、豆甾烷-22-烯-3,6-二酮(Ⅴ)、3-羰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Ⅵ)、胡萝卜苷(Ⅶ)、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Ⅷ)、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2,3-dihydro-2-oxo,methyl ester(Ⅸ)、乔松素-7-新橙皮糖苷(Ⅹ)、D-1-O-甲基-肌-肌醇(Ⅺ)、半乳糖醇(Ⅻ)、肌-肌醇(ⅩⅢ);从油脂类成分中复写了12个化合物。结论 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从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干燥茎枝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中分得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棕榈酸蛇麻脂醇酯(Ⅰ)、熊果酸(Ⅱ)、β-谷甾醇(Ⅲ)、α-香树脂醇(Ⅳ)、三十烷酸(Ⅴ)和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3.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我院病案利用情况观病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病案资料使用情况和复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总结出病案在五大方面的作用,医院管理决策者和领导可利用病案信息对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并制定发展目标。结论病案资料客观、真实地记录了病人诊疗情况,为医院保险机构、执法部门、医学科研、教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刘晋才  刘阳 《中国病案》2008,9(9):19-20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病历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1)首先网上快速检查每份病历书写的质量情况;(2)针对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病历的管理。结果有效提高了地震伤员病历的内涵质量。结论地震伤员的病历管理以军字一号工程电子病历实时监控管理的方式最好,传统终末病历管理的方法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缝匠肌前移治疗因髌韧带外侧紧张、内侧松弛、Q角大于正常所引起的髌软骨软化症、髌骨半脱位及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游离缝匠肌下1/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建立髌骨向内的可变拉应力,使Q角变小。结果 治疗髌软骨软化症8例10膝,随访7例8膝,髌股关节痛消失;髌骨半脱位7例9膝,随访6例7膝,髌骨无再半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15例18膝,随访12例13膝,髌骨无再脱位。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应髌骨向外侧移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让人民满意是病案管理数码化必须遵循的准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解决医疗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实施“三变”。由“救治”转变为“预防”,由“院内”转变为“社区”,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即由历来的指导思想“抢救治疗”转变为预防在前,使原来的“让部分人恢复健康”转变为全民健康;将医院内救治转变为社区病后、病前的增强抗病能力;将被动的、静止的、孤立的治疗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关联的病案信息网络互动治疗,它是医疗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病案管理的信息基础建设,让病案管理信息复盖社区,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病案信息建设中,必须建立“病案数码化患者信息响应系统”,建好医疗服务信息数据库,建立信息联系的高速通道,使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必须的病患群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