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系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程≤2 d的ICVD患者131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1)脑梗死组(梗死灶直径>1.5 cm):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54 ~ 88岁,平均(72.5±9.6)岁.(2)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梗死灶直径≤1.5 cm):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56~87岁,平均(75.6±7.0)岁.(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53~82岁,平均(70.4±9.8)岁.(4)正常对照(NC)组:系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0人,男20人,女20人;年龄64 ~ 85岁,平均(71.2±9.4)岁.各组间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2011-02—2012-08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并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S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2—2012-08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并发抑郁症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39~72岁,平均(51.44±3.24)岁;病程6d~6个月,平均(2.55±0.43)个月;多发性脑梗死17例,左侧脑梗死8例,右侧脑梗死6例,腔隙性脑梗死5例。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脂蛋白、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以了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9—2012-09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8例为观察组,男54例,女24例;年龄47~77岁,平均(60.37±11.58)岁;根据NIHSS评分,轻度31例,中度25例,重度22例;大梗死11例,小梗死46例,腔隙性梗死21例;伴高血压37例,糖尿病28例。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住院的TIA发展至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60.0%),女24例(40.0%),年龄44~87岁,平均(67±12)岁.本组患者最近1次TIA发展至脑梗死均在7d内发生.结果 按照"ABCD"评分1~2分、3~4分和5~6分为3组,进行脑梗死发病时血压、血糖、血脂和表达患者残损程度的NIHSS评分的比较,显示3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之间的性别、年龄、颈动脉斑块、脑梗死家族史、人院时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评分法虽然能够识别TIA后有无近期脑梗死的危险,但是该评分的高低可能与血压、血糖、血脂和表达患者残损程度的NIHSS评分无直接相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某些脑梗死相关因素的差异可能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含量变化,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系2005年9~11月本院收治的病程<48 h的ACI患者45例.符合全同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证实.随机分为2组,(1)丹参酮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57~76岁,平均(66.3±12.1)岁;按改良的爱丁堡-斯堪地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SSS)为(17.23±5.12)分.(2)维脑路通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5~76岁,平均(67.4±10.7)岁;SSS为(16.95±4.91)分.(3)正常对照组:22人,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男13人,女9人;年龄51~74岁,平均(62.2±11.4)岁.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组者排除近2周有感染、创伤、伴发恶性肿瘤、免疫性或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5月采用高压氧 (HBO)综合治疗脑梗死 86例 ,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 76例同类患者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高压氧综合治疗组 86例。男 4 8例 ,女 38例 ,年龄 33~ 84岁 ,平均年龄 6 1岁。全部经头部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其中多发性脑梗死 31例 ,基底节脑梗死 32例 ,腔隙性脑梗死 2 3例。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0~15分轻症 18例 ,16~ 30分中症 5 1例 ,31~ 4 5分重症 17例。临床症状 :头痛、眩晕、偏瘫等。单纯药物治疗组 76例 ,男 4 0例 ,女 36例 ,年龄 4 0~ 82岁 ,平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系2006年1月~200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男38例,女26例;年龄56~78岁,平均65.3岁;病程4~76 h,平均34.8h.其中腔隙性脑梗死1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7例,不伴房颤的脑栓塞11例,伴有房颤的脑栓塞24例,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3~10年.排除肺、肾、肝脏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恶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8.
我科2009-01—2012-12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9-01—2012-12收住我科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53岁,发病到治疗时间6~60h,平均30h。治疗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36~80岁,平均54岁,发病到治疗时间6~62h,平均31h。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病情程度(NIHSS评分)和就诊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抑郁状态对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的192例患者.观察前后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抑郁状态诊断者60例,占31.25%;不符合抑郁状态者132例占68.75%.抑郁状态组入组时NIHSS评分(8.18±2.46),Barthel指数为(53.33±16.46);非抑郁状态组NIHSS评分(8.15±2.48),Barthel指数为(54.51±17.8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病程第90天(研究终点时间)抑郁状态组NIHSS评分(6.97±2.95),Barthel指数(61.83±18.48);非抑郁状态组NIHSS评分(4.78±2.87),Barthel指数(77.12±17.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急性脑梗死抑郁状态对NIHSS与Barthel指数产生不良影响.结论 急性脑梗死抑郁状态明显影响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45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4年3月~2005年9月收治的45例面神经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神经生长因子(NGF,商品名:恩经复)肌肉注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92例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1]特发性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未经任何治疗。分为恩经复组和常规组。恩经复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16~65岁,平均(28.5±10.6)岁;病程5h~10d,平均(59.5±48.7)h。常规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15~68岁,平均(28.7±8.9)岁;病程4.5h~9d,平均(57.5±49.1)h。临床表现两组患者均为单侧完全性面瘫,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负荷与颈总动脉机械动力学指标环壁张力(WT)的相关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入组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首发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27例.对所有患者行常规MR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依据患者MRI上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以及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出现和程度评测患者cSVD负荷.同时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径并计算WT.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颈动脉WT与cSVD负荷的相关性. 结果 6例患者cVSD负荷评分0分,37例患者cVSD负荷评分1分,103例患者cVSD负荷评分2分,61例患者cVSD负荷评分3分,20例患者cVSD负荷评分4分.将患者按照上述cSVD负荷评分成5组(0~4分组),每组的收缩期WT依次为:(5.79±0.24)×104 dyne/cm2、(5.70±0.49)×104 dyne/cm2、(5.89±0.71)×104 dyne/cm2、(7.12±1.19)×104 dyne/cm2、(6.63±0.76)× 104 dyne/cm2、舒张期WT依次为:(3.37±0.31)×104 dyne/cm2、(3.29±0.26)×104 dyne/cm2、(3.50±0.43)×104 dyne/cm2、(3.99±0.49)×104 dyne/cm2、(4.30±0.85)× 104 dyne/cm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颈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末内径、收缩期WT以及舒张期WT在5组患者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期WT[优势比(OR):1.555,95%可信区间(CI):1.203~2.479,P=0.038]及舒张期WT (OR:5.287,95% CI:2.713~10.302,P=0.001)与cVSD负荷有显著关联. 结论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WT是影响cSVD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100例首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本院住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程05~45天,平均25天,全部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治疗前无合并其他较重的心身疾病和精神障碍,均符合脑血管病有关诊断标准,同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或MRI扫描作为诊断的最后依据。随机抽样在全国高血压随机调查中获得100例与患者组同期年龄相配,文化背景相似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83±87)岁。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辅以自行设计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调查表(以下简称调…  相似文献   

13.
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为了观察盐酸纳洛酮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我们作了一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998年7月~199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42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均为首次发病,病程在3日之内,按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均≥31分.分为二组:(1)治疗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8~80岁,平均65.1±10.02岁.其中脑基底节区梗死11例,脑叶梗死3例,多发性脑梗死5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1例.(2)对照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63.55±9.57岁.其中脑基底节区梗死12例,脑叶梗死4例,多发性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前NDS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强化组,75例,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为110 mmHg)和常规降压组(对照组,71例,口服卡托普利,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为130 mmHg).观察治疗后两组血肿体积、血肿扩大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死亡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24 h后强化组血肿平均体积[(11.9±9.5)ml]、血肿扩大率(14.7%,11例)及NIHSS评分[(7.2±5.0)分]与对照组[(13.2±9.9)ml、(31.0%,22例)、(8.9±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30 d后强化组NIHSS评分[(4.6±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7±4.1)分](P<0.01);死亡率(5.3%)较对照组(9.9%)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拉地尔强化降压治疗可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血肿扩大,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报道不多,现报告应用尼麦角林治疗60例本病患者的疗效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系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我科门诊、住院的VBI性眩晕患者120例.均符合VBI诊断标准[1],并经颅脑CT检查排除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1)尼麦角林治疗组(尼麦角林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1~ 73岁,平均(57.8± 8.15)岁;病程2 d~48个月,平均(5.2±3.5)个月.(2)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2岁,平均(56.9±7.33)岁;病程3 d~46个月,平均(5.1±2.9)个月.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可诱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为此,本研究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HGF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脑梗死组:系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6~10月收住院的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11例,女10例;年龄33~87岁,平均(67.5±12.2)岁;病程<12h。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  相似文献   

17.
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0 3~ 2 0 0 3 -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 46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并经CT证实。均为首次发病 ,病程 3d之内 ,按 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均≥ 3 1分。分成二组 :(1)治疗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年龄 46~ 79岁 ,平均 (60± 7 2 )岁。其中脑基底节区梗死 12例 ,脑叶梗死 4例 ,多发性脑梗死 5例 ,脑干梗死 1例 ,小脑梗死 1例。 (2 )对照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47~ 78岁 ,平均(61 3± 6 8)岁。其中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用舒必利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以抑郁临 山东德州解放军第139医院精神病科(253000)床相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对象 病例系1995年6月~1997年6月入院病人。入组条件:①符合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4分;③无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符合条件者4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舒必利组与阿米替林组。舒必利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17~63岁,平均(367±152)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5个月。阿米替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8~59岁,平均(336±26)岁;病…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保护药物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脑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减少,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临床研究证实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1]。我院自2004年7月~2005年2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病例70例,均为发病<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头颅CT确诊。治疗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50~82岁,平均68.5岁;治疗前ESS评分为56.76±16.50分。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52~84岁,平均67.6岁。治疗前ESS评分59.18±14.78。两组资料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