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骨侧严重骨缺损(Paprosky ⅢA型)翻修中应用髓内打压植骨结合广泛多孔涂层长柄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9月,对38例(38髋)Paprosky ⅢA型股骨骨缺损患者行翻修重建,其中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岁.翻修原因:骨溶解、无菌性松动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感染二期翻修6例,假体周围骨折3例(Vancouver B3型).股骨侧干骺端骨缺损采用同种异体颗粒骨髓腔内打压植骨进行修复,股骨柄采用全涂层长柄假体(7~10英寸).术后定期随访,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采用X线片及CT观察:假体柄有无松动下沉、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情况、植入的异体颗粒骨与宿主骨整合情况.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3.4个月(23~62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32~4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6分(69~95分).无患者发生脱位、假体周围骨折.1例术后感染,行再次二期翻修;1例假体柄在术后6个月内下沉4.24 cm,再次翻修时选择更粗的假体柄,末次随访时假体柄稳定;其余所有患者假体柄均牢固固定.3例出现轻-中度应力遮挡.15例近端皮质骨密度及厚度有增加,厚度平均增加约1.8 mm(0.7~3.5 mm),植入骨与宿主骨逐渐整合并增加了骨缺损区的骨质储备.结论严重骨缺损(Paprosky ⅢA型)的股骨翻修中,采用髓内颗粒骨打压植骨可以很好的修复股骨中上段骨缺损,重建股骨干骺端.依靠广泛多孔涂层长柄假体在远端的牢固压配固定,结合股骨干骺端髓内紧密打压植骨,使假体柄在股骨中上段及远端均能获得较好的初始稳定性,近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在近端骨缺损股骨翻修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04年1月,对16例(17髋)非感染性股骨假体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其中2例为再次翻修,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结合干燥同种异体骨植骨。男7例,女9例,年龄58~77岁,平均63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个月(18~56个月)。翻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全髋关节置换12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间隔时间最短7年,最长16年,平均13.5年。股骨骨缺损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8髋,Ⅱ型6髋,ⅢA型3髋。翻修用假体:MP(Link)1髋,AML(DePuy)9髋,Full—coated(Zimmer)5髋,Enchelon(Smith—Nephew)股骨距替代型假体2髋。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7分改善至术后平均88分,无患者发生再次松动。术后X线片显示植入骨愈合良好,假体部位骨皮质密度和厚度明显增加。结论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可以在股骨远端髓腔内获得可靠的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性,干燥异体骨植骨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恢复骨量,骨愈合率高,两者结合运用于伴有近端骨缺损的股骨翻修术中,中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48-1853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进行髋关节股骨侧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4年5月,行非感染性假体松动股骨侧翻修11例(骨水泥假体10例,非骨水泥假体1例)。所有患者采用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结合股骨近端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其中7例同时应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65.3岁(48~79岁);左侧7例,右侧4例。初次置换原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股骨颈骨折3例,骨性关节炎2例。翻修距原手术时间平均12.8年(3~21年)。依据Paprosky分型,Ⅱ型4例,ⅢA型4例,ⅢB型3例。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翻修用假体:Restoration(Stryker)3髋,MP(Link)8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防时间12~75个月,平均29个月。1例术后出现切口渗液,15d后愈合;1例术后6年并发假体周围螺旋形骨折(Vancouver分型B1),假体未松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期内X线片显示移植骨均愈合良好,假体稳固,周围未见透亮带及松动、下沉征象;术前6例双下肢不等长患者均得到矫正(长度差1 cm);无感染、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无假体再翻修病例。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0.3±7.2)分提高到最后评估时的平均(82.4±5.9)分,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1.8%。[结论]在伴有广泛骨质缺失的股骨翻修中,远端固定生物型假体是较好的选择。术中采用股骨近端颗粒骨打压植骨重建干骺端骨缺损,并在股骨干部皮质薄弱或缺损时结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可使假体柄远近段均获得较好的初始稳定性,且中短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进行翻修的患者中,PaproskyⅢ型和Ⅳ型股骨骨缺损的患者股骨干骺端存在严重骨缺损,不能为假体柄提供有效的近端支撑固定,单纯使用全涂层非骨水泥柄力学失败率较高.同种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可作为生物接骨板提供机械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使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结合长柄翻修PaproskyⅢ型和Ⅳ型股骨骨缺损23例,其中21例获得1~3年的随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股骨假体翻修术的原因及其疗效。[方法]对2003年5月~2007年11月于本院行股骨翻修手术并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40例(42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分析假体稳定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获得随访者共23例(25髋),其中采用骨水泥固定8例(8髋),采用非骨水泥固定的15例(17髋),平均随访41.7个月(25~71个月)。翻修的原因包括感染2例,假体周围骨折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1例,假体松动17例(19髋)。按Paprosky分型:Ⅰ型2髋;Ⅱ型11髋;ⅢA型8髋,ⅢB型3髋;Ⅳ型1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8.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2.9分,其中优良14例(15髋),一般6例(7髋),差3例(3髋),其中1例为再翻修病例。骨水泥固定假体中可能松动的有3例,其余均无松动;非骨水泥固定假体中1例为纤维性固定,其余为骨性固定。术后2例患者发生伤口渗液,考虑为异体骨反应,无感染、骨折、脱位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股骨假体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假体松动,其近期随访结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髓外柄断裂的有限翻修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例患者行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发生假体髓外柄断裂,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25岁、51岁和52岁。原发肿瘤部位及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别为股骨远端骨肉瘤、股骨远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及股骨近端软骨肉瘤。假体髓外柄断裂分别发生于术后11个月、34个月和28个月,均无明显外伤史,为行走时发生假体断裂。假体断裂处位于股骨远端假体髓外柄结合部和股骨近端假体的股骨颈基底部。依据假体断裂后髓内柄固定牢固及髓外柄残留足够长度的情况,为避免常规翻修手术中较困难的原假体髓内柄及骨水泥取出,设计了股骨近端和远端翻修假体进行有限翻修,该翻修假体由套筒部和关节部组成,材质及关节部外形与原假体相同,翻修时保留原假体髓内柄,将翻修假体套接于残留的髓外柄,骨水泥及挤压螺钉固定,同时更换磨损的配件,从而完成有限翻修。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定期随访观察翻修假体稳定性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者假体断裂原因为股骨远端假体髓外柄结合部、股骨近端假体股骨颈基底部疲劳断裂各1例,股骨远端假体髓外柄结合部松动、锁钉断裂1例。翻修术后分别随访1个月、103个月和110个月,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生软组织内肿瘤复发而再行肿瘤切除术。至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翻修假体固定牢固、无松动。MST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66.7%、86.7%和83.3%。结论 定制肿瘤型关节假体由于疲劳或结构失效可发生断裂,套接式翻修假体可保留固定牢固的原假体髓内柄而行有限翻修,降低了手术难度,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型组配式锥形柄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5月至2011年5月因假体无菌性松动、股骨侧骨缺损而采用生物型组配式锥形柄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排除肿瘤、假体感染及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共收录37例(39髋),其中采用利马股骨翻修柄19例(21髋),林克(LINK)MP翻修柄18例(18髋)。初次置换至翻修时间为4~15年,平均(10±4)年,均为首次翻修。股骨侧骨缺损分型按Paprosky标准:Ⅲa型28髋,Ⅲb型11髋。摩擦界面均使用陶瓷-陶瓷界面。Harris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骨缺损程度分型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6年,其中11例随访6~10年,26例随访超过10年,平均(11.6±2.3)年。两种假体翻修时股骨缺损程度未见明显差异(χ2=0.434; P>0.05)。术前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为(43±10)分,末次随访为(90±3)分(t=32.334,P<0.05),两种翻修假体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1,P>0.05)。X线随访显示翻修柄骨性稳定者38髋(97.4%),纤维稳定者1髋(2.6%)。假体平均下沉(2.1±2.3) mm(0~10 mm)。随访期间无1例因假体松动或其他原因需行再次翻修。 结论采用生物型组配式锥形柄假体行伴有Paprosky Ⅲa和Ⅲb型骨缺损的股骨侧假体翻修,可获得理想的初始稳定和永久生物学固定,中、远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使用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MP)在股骨翻修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采用MP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翻修患者的影像及临床效果,平均随访2年以上,影像上术前、术后及每次随访时均常规摄髋关节正侧位,临床效果使用Harris评分评测,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2±25.2)分上升到术后的(85.3±13.2)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上升到(89.2±11.5)分,患者满意度90.5%。20例患者中术后X线片评价上:可观察到骨缺损区的修复,而没有近端骨质吸收和透亮线的增加,锥度连接处没有发生不良并发症,这20例患者术后即获得初次稳定性,另1例因感染未彻底清除而发生了假体下沉进行了再次翻修手术。结论MP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股骨柄翻修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远端生物固定的理念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少于Paprosky ⅢB的骨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泛多孔涂层柄应用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09-01—2015-03应用同一广泛多孔涂层柄对25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观察翻修时间、出血量、术中骨性操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5(60~200)min,出血量平均750(400~2300)ml。1例因假体取出困难行扩大粗隆截骨术,4例行股骨远端开窗,1例因假体固定较好而强行打出假体时并发股骨近端骨折,1例在置入假体时假体末端突出皮质并发骨折。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26(6~67)个月,均显示骨长入,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平均84.4(82~94)分,无一例诉大腿痛。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对假体的选择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用广泛多孔涂层翻修柄可安全、有效地对PaproskyⅠ~ⅢA型骨缺损进行股骨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组配式生物型股骨假体行一期人工髋关节翻修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应用Link MP(R)组配式股骨假体进行一期人工髋关节翻修13例.结果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7(26~52)分,术后88(72~94)分.11例弃拐行走,2例存在大腿疼痛,需扶拐行走,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物后缓解.通过影像学ARA评分评价假体的稳定性,平均5.13(2.47~7.34)分.结论 组配式生物型股骨假体能满足各种翻修要求,是一种较好的一期人工髋关节翻修股骨假体.  相似文献   

11.
Yang J  Kang PD  Shen B  Zhou ZK  Pei FX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55-105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股骨髓内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非骨水泥长柄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侧骨缺损修复应用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7月至2009年6月对27例股骨侧骨缺损患者采用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7~78岁,平均67岁.失败原因:骨溶解、无菌性松动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7例.按Paprosky分型标准,Ⅱ型骨缺损3例,Ⅲ型骨缺损2l例,Ⅳ型骨缺损3例.术中均采用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非骨水泥翻修柄植入.定期随访复查,包括临床、影像学评估,观察假体有无松动、下沉,植入骨活化替代情况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3分(37~62分).结果 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7个月,平均26.4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83分(67~97分).术中2例发生股骨大转子骨折,无一例发生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关节脱位,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2周发生急性感染,经扩创、置管冲洗、抗感染治疗成功保留假体;发生异位骨化1例,Brooker Ⅰ级.影像学所有患者股骨柄中置,无内翻或外翻,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股骨柄移位(内翻或外翻角度变化>3°).23例患者显示至少Ⅰ区股骨髓内移植骨与周围骨或与股骨柄整合.4例发生股骨柄假体下沉,平均下沉3.3 mm(2~6 mm).结论 股骨侧翻修中,良好的股骨髓内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合适的非骨水泥延长柄股骨假体,可以修复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原因所导致股骨骨缺损、重建股骨完整性,具有很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中远期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合应用解剖型骨水泥股骨假体和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IBG)进行股骨翻修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作者在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髋关节翻修中,有49例在股骨翻修中应用解剖型骨水泥柄结合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技术,其中有36例(73%)存在严重的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ⅢB或Ⅳ)。平均随访时间为35.3个月(26~52个月)。通过Harris评分和X线片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44.6分提高到最后评估时的平均88.3分,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8%。X线片未显示有明显的股骨假体下沉。1例出现术后感染,1例出现术后脱位,感染率及脱位率均为2%,3例出现了术中股骨骨折及股骨柄穿孔,其发生率为6.1%,但这些与假体及植骨材料选择无关。[结论]使用解剖型骨水泥股骨假体结合异体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技术,对有严重骨缺损的股骨进行翻修是可行的,并且中短期的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5例(15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对于骨缺损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颗粒骨植骨,自体大块髂骨结构性植骨,使用钢丝、钢缆固定。结果术后髋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15例获随访6~22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远端出现新透亮带,Harris评分平均89.8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使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治疗股骨假体松动伴股骨骨缺损早期疗效可靠,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大转子延长截骨在股骨柄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大转子延长截骨在股骨柄翻修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从 1998年 1月~ 2000年 1月,采用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取出股骨柄、骨水泥,行翻修术 11例。男 7例,女 4例。年龄 53~ 69岁,平均 65.4岁。翻修原因 :股骨柄断裂 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骨关节炎 8例,假体位置异常 1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第 2 d均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床行走,术后 3个月大转子延长截骨处临床愈合后,改扶单拐行走, 6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随访 6~ 30个月,大转子延长截骨处骨性愈合, Harris评分平均为 89.6分。结论 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多用于翻修术中取出固定牢固的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柄。其适应证包括 :(1)股骨柄近端断裂,远端仍牢固固定者; (2)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髋臼骨关节炎伴髋关节强直,股骨柄固定牢固,需行全髋翻修者; (3)股骨柄安放位置错误,但骨水泥固定良好者; (4)不伴有假体松动的早期严重感染需行翻修者。该方法显露充分,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股骨柄固定牢固的翻修方法。主要并发症有截骨处不愈合、移位及截骨片骨折。  相似文献   

15.
Wang Q  Zhang XL  Jiang Y  Chen YS  Shen H  Shao JJ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45-1049
目的 研究辐照深冻异体骨用于髋臼翻修中严重骨缺损的打压植骨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髋关节翻修术中共有20例21髋应用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金属网重建严重髋臼侧骨缺损,18例19髋获得随访.患者翻修时平均年龄为64.4岁(43~81岁).采用Paprosky分型,本组患者均有髋臼骨缺损,其中PaproskyⅡB型4髋,PaproskyⅡC型8髋,PaproskyⅢA型5髋,PaproskyⅢB型2髋.手术用金属网修复髋臼节段性缺损,采用辐照深冻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结合骨水泥臼杯完成髋臼翻修.患者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和临床评估,观察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假体移位松动及异体骨骨整合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2.5分(31~56分).术前疼痛评分平均14.4分(10~20分).结果 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2~48个月).术后Harris评分提高到88.6分(82~96分).术后疼痛评分提高至平均42.3分(40~44分).并发症:术后感染1例,经清创愈合.股神经损伤1例,术后1年随访时已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出现股骨近端外侧皮质吸收,大粗隆骨折.有1例Paprosky ⅢB型患者出现金属网及髋臼杯明显移位等影像学松动表现,其余18髋的髋臼假体稳定,未发现臼杯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大于1 mm的移位,也未发现髋臼假体外展角的改变;植骨层和宿主骨床可见连续骨小梁通过、移植骨与周围骨床骨密度趋向一致等骨整合表现.结论 金属网与打压植骨及骨水泥髋臼技术联合应用能有效地完成髋臼的生物学翻修.辐照深冻异体骨用于打压植骨能与周围骨床很好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9年3月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行翻修手术21例(23髋),男6例,女15例,单髋19例,双髋2例,年龄47~86岁(平均67岁)。股骨侧骨缺损按Paprosky标准,诊断为Ⅱ型缺损者4髋,Ⅲa型缺损者16髋,Ⅲb缺损者3髋。所有患者的股骨侧和髋臼侧手术均分别采用利马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和SPH臼杯假体行生物学固定翻修,其中头臼界面采用陶瓷-陶瓷者20髋,金属-聚乙烯者3髋。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8.8年(6~13年)的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2±8.2)分改善至手术半年后的平均(90.3±3.7)分,而末次随访仍维持在平均(91.3±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0,P0.01)。所有患者的下肢不等长均由术前的平均3 cm减少到术后的平均0.5 cm。手术后下地行走时出现轻度大腿疼痛(VAS评分1~3分)者3髋(13%),但该症状多在术后1年消失。随访X线片显示翻修柄获广泛骨长入达骨性稳定者22髋(96%),翻修柄周围显示有区域性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松动症状,符合纤维性稳定者1髋。股骨延长截骨者(4髋)、股骨大转子撕脱性骨折者(3髋)和股骨皮质穿透性骨折者(4髋)大多在翻修术后4~6个月获得愈合。所有患者的近段骨缺损植骨区均显示有广泛的骨修复。结论采用锥形沟槽式组配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广泛微孔涂层非骨水泥假体在股骨翻修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告采用广泛微孔涂层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翻修的近期效果。方法1998年至2003年,对20例骨水泥固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无菌性松动的股骨假体采用广泛微孔涂层假体进行翻修。翻修前使用国产假体18例,进口假体2例;全髋关节置换1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所有假体均为骨水泥固定,早期骨水泥技术固定18例,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固定2例。原始疾病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股骨颈骨折6例。从初次关节置换到翻修手术的时间最短5年,最长17年,平均11.5年。其中4例患者为再次翻修。根据Paprosky分型,Ⅰ型3髋,Ⅱ型6髋,ⅢA型11髋。翻修假体,AML(DePuy)5髋,Solution(DePuy)7髋,Full-coated(Zimmer)6髋,Perfecta延长柄(WrightMed)2髋。翻修时患者平均年龄64岁(41~77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0个月(18~60个月)。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4分改善为术后平均85分。根据Engh骨长入分级标准评定,术后X线表现骨性固定17例,稳定性纤维固定3例。无一例因松动需要再翻修的病例,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均明显增加。结论广泛微孔涂层假体在股骨干骺端和股骨髓腔同时存在缺损时,可以在相对正常的股骨远端髓腔获得轴向及抗旋转初始稳定,为骨长入和生物学固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锥形沟槽设计的股骨组配柄假体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5月至2005年8月采用锥形沟槽式股骨组配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翻修术19例,男6例,女13例;年龄47~86岁,平均67岁.单髋17例,双髋2例.术前诊断均为股骨柄和臼杯假体无菌性松动合并股骨侧骨缺损,按Paprosky标准诊断为Ⅱ型缺损4髋,Ⅲa型缺损14髋,Ⅲb型缺损3髋.股骨侧翻修均采用锥形沟槽式股骨组配柄假体(Lima-Lto,意大利),髋臼侧均采用SPH臼杯假体(LimaLto,意大利)行生物学固定.关节头臼界面采用陶瓷-陶瓷组合17髋,金属-聚乙烯组合4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5~10年,平均7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46.2±15.2)分改善至翻修术后半年平均(90.3±5.3)分,末次随访平均(92.2±3.5)分.X线片显示翻修柄获广泛骨长入骨性固定者20髋(95%,20/21),纤维性稳定者1髋(5%,1/21).假体下沉0~10 mm,平均2.4 mm.随访期间无一例因假体松动或其他原因需行再次翻修.结论 采用锥形沟槽式股骨组配柄假体行伴有PaproskyⅡ型、Ⅲa和Ⅲb型骨缺损的股骨侧假体翻修术,可获得理想的初始稳定和永久生物学固定,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idterm results of the rev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a fluted and tapered modular stem. Methods Nineteen patients (21 hips) underwent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rom May 2000 to August 2005 were reviewed. There were 13 females and 6 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7 years. Pre-revision diagnosis included aseptic loosening of the cups and stems associated with femoral defects (Paprosky classification) type Ⅱ 4 hips (19%), type Ⅲa 14 hips (67%), and type Ⅲb 3 hips (14%). The adopted acetabular component was SPH (Lima-Lto, Italy), and femoral component was a fluted and tapered modular stem (Lima-Lto, Italy).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evaluations were performed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was 7 years (range, 5-10). The Harris hip score improved from 46.2±15.2 preoperatively to 90.3±5.3 postoperatively, and maintain 92.2±3.5 at the latest follow-up. The X-ray films showed bone ingrowths fixation in 20 hips (95%) and fibrous stable fixation in 1 hip (5%). The average stem subsidence was 2.4 mm (range, 0-10 mm). There were no re-revisions of the femoral stem for any reason. Conclusion The midterm results of revision total hip replacement with a fluted and tapered modular stem in Paprosky type Ⅱ, Ⅲ a, Ⅲ b femoral defect associated aseptic loosening of the femoral stem was encourag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时股骨侧骨缺损的处理和股骨假体的选择。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55例资料较完整的患者中,男16例,女39例;年龄30-89岁,平均73岁。翻修原因:假体松动35例;股骨侧假体下沉4例,断裂1例;髋臼磨透2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3例;股骨假体末端穿通皮质3例;头臼不匹配2例;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2例,髋臼局限性骨溶解3例;合并股骨骨缺损21例。按AAOS分类标准:Ⅰ型:节段性骨缺损5例;Ⅱ型:腔隙性骨缺损10例;Ⅲ型:混合型骨缺损6例。结果48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7例保留较稳固的原股骨假体。5例股骨节段性骨缺损中,2例予自体大块髂骨移植+选用远端稳定的加长生物型假体,1例予异体骨块和自体髂骨移植+选用远端稳定的加长生物型假体,2例予自体大块髂骨移植+选用加长骨水泥型假体;10例股骨腔隙性骨缺损中,2例应用骨水泥型假体,8例选用远端稳定加长生物型假体后,骨缺损部位予自体和异体骨混合植骨。6例混合型骨缺损,2例应用骨水泥型假体,4例选用远端稳定的加长生物型假体,骨缺损部位予自体和异体骨混合植骨。随访时间6-62个月,平均38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9分,提高至随访时平均88分。结论股骨侧翻修的难点在于骨水泥假体的取出和骨缺损的修复,可采用截骨方法取出骨水泥假体;选用远端稳定的加长生物型股骨假体适用于多数的股骨翻修。  相似文献   

20.
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6例42侧髋关节。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8岁。平均50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16年,平均6年3个月。翻修的原因;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11例11髋,感染2髋,无菌性松动27髋,假体柄位置异常2例。42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者10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4髋,Ⅲ型髋臼松动10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0侧股骨进行了翻修术。其中假体无松动12髋。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6,8,13和1个髋关节,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术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柱拐行走,其余患翥 均可于术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6-66(平均22)个月。无假体自欺欺人多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4分(平均32.6分)增加到术后的56-98分(平均88.1分)。随访X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透亮带的患者。结论:最常见翻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其次为股骨头或双动头置换术后金属与髋臼之间摩擦产生的疼痛,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术后中,近期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