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升肝健脾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升肝健脾颗粒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NF—α和IL-1β、IL-8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予以升肝健脾颗粒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治疗,采用放免法检测肝脏中TNF—α和IL-1β、IL-8的含量。结果:升肝健脾颗粒大、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受损肝脏中TNF-α和IL-1β、IL-8的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升肝健脾颗粒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含量,而对损伤肝脏发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青霉素致痫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青霉素制备癫痫动物模型,测定腹腔内注射氧化苦参碱 (OMT)后的癫痫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癫痫大鼠血清中TNFα、IL-2、IL-6含量升高;OMT腹腔内注射可降低癫痫大鼠血清中TNFα、IL-2、IL-6含量.结论氧化苦参碱抗癫痫作用机制中有细胞因子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蛋白A (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炎症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酶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 IL-4及IL-10)含量.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小鼠肝脏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 -4均明显减少(P<0.01).细胞因子IL-10较ConA对照组有所升高(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降低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肝内炎症介质TNF-α、IFN-γ、IL-4的分泌,增加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减轻肝脏细胞的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藏药帕珠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IL-6、TNF一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50、100、200mg·kg^-1帕珠丸混悬液,观察其对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藏药帕珠丸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TGF—B,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藏药帕珠丸可能是通过降低肝组织中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肝浸膏对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大鼠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用卡介苗联合脂多糖(BCG LPS)诱导小鼠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清肝浸膏不同剂量组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8(IL-18)活性的影响。结果清肝浸膏能明显降低肝损伤模型的转氨酶水平,并能降低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1β、IL-8含量(P<0.01),也能明显降低BCG 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的TNF-α、IL-18含量(P<0.01)。结论清肝浸膏对实验性肝损伤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和降低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清和关节腔中IL-6、IL-10、TNFα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CIA的可能机制。方法:以胶原诱导的W istar大鼠关节炎为动物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雷公藤内酯醇组。雷公藤内酯醇按40μg/kg BW肌注给药,每3 d 1次,31 d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膝关节腔液中TNFα、IL-6和IL-10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CIA模型大鼠关节腔液和血清中TNFα、IL-6含量升高IL-10含量降低(P<0.01),经过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后,关节腔液和血清中TNFα、IL-6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变化而达到治疗CIA,这也可能是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NF-κB及CCL4肝损伤大鼠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造模方法,分别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NF-κB及CCL4肝损伤大鼠IL-6、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糖肝康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炎性因子水平.结论:以健脾益气为主、兼以调肝解毒活血为治则组成的糖肝康可有效防治糖尿病脂肪肝,其作用机理是多靶点、多方位的,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芪参复康对焦虑模型大鼠β-EP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芪参复康(QSFK)胶囊抗焦虑作用的神经-免疫调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宫模型(EPM)焦虑动物模型,用丁螺环酮(Bus)作对照,观察QSFK对EPM大鼠β-EP,血清NO,IL-1β,IL-6和TNFα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QSFK和Bus均能降低EPM大鼠血浆β-EP含量(P〈0.01),对下丘脑β-EP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两组均能升高EPM焦虑模型大鼠血清NO水平(P〈0.05):QSFK还可升高EPM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对IL-6含量无明显影响;Bus并不能改变此焦虑模型大鼠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论:QSFK降低血浆β-EP含量,提高血清NO浓度和EPM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以调节焦虑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威灵仙总皂苷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威灵仙总皂苷(TSRC)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模型;利用大鼠IL-1β、IL-2、TNF-α定量酶联检测试剂盒测定原发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2、TNF-α的含量;利用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法测定原发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胀足前列腺素E2(PEG2)的含量.结果:TSRC能抑制Con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降低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β、IL-2、TNF-α)的含量;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肿胀足PGE2的含量.结论:TSRC可能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抑制细胞因子和PEG2来发挥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草苷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 AS )的治疗作用及其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制备大鼠 AS 模型;通过大鼠主动脉胆固醇含量以及血脂水平评价甘草苷疗效;以 AS 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1(IL -1)、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评价甘草苷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细胞因子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AS 大鼠体内主动脉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血脂代谢紊乱,血清 TNF -α、IL -1和 MDA 水平异常升高,而 SOD 水平则明显下降。连续8周灌胃给药甘草苷,能显著降低 AS 大鼠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和调节血脂代谢,但作用弱于辛伐他汀;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草苷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 AS 大鼠血清 TNF -α、IL -1和 MDA 水平,同时提高 SOD 水平。结论甘草苷对大鼠 AS 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NF-κB及CCL4肝损伤大鼠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造模方法,分别观察糖肝康对糖尿病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NF-κB及CCL4肝损伤大鼠IL-6、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糖肝康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而且能有效地降低化学性肝损伤大鼠的炎性因子水平。结论:以健脾益气为主、兼以调肝解毒活血为治则组成的糖肝康可有效防治糖尿病脂肪肝,其作用机理是多靶点、多方位的,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七总苷组和地塞米松组。后三组通过在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发佐剂关节炎建模,实验中进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评分,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趋势。在实验结束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大鼠免疫后2周,开始腹腔注射三七总苷注射液(150 mg/kg),连续给药2周,可以降低大鼠佐剂多发性关节炎指数,抑制血清TNF、IL-1β的产生,但对大鼠体质量的变化却无明显影响。结论:三七总苷可改善弗氏佐剂所致大鼠多发性关节炎,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IL-1β的分泌有关。此外,三七总苷在治疗过程中对大鼠生长发育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粗叶悬钩子对实验性肝炎小鼠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中草药粗叶悬钩子防治肝炎的作用,观察了粗叶悬钩子水煎剂(CERA)对CCL4诱发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CERA能降低CCL4所致小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TNFα含量,且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结论:CERA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降低TNFα含量,减轻TNFα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是其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槲皮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槲皮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槲皮黄酮治疗组、中剂量槲皮黄酮治疗组、高剂量槲皮黄酮治疗组,每组6只大鼠。用酒精+0.5ml鱼油灌胃诱导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40、80、160mg/kg槲皮黄酮灌胃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间肝脏病理变化,测定血清转氨酶(ALT)及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6、IL-18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D14、LBP、TNF-α、IL-1、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相对正常对照组而言,组织切片检测发现模型大鼠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TNF-α、IL-1、IL-18及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并且肝组织中CD14、LBP、TNF-α、IL-1、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槲皮黄酮治疗后发现肝损伤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仍存在,但点状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消失,血液中TNF-α、IL-1、IL-18及内毒素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并且肝组织中CD14、LBP、TNF-α、IL-1、IL-1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槲皮黄酮可以缓解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炎症和坏死,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内毒素水平、抑制库普弗细胞活化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ALT、AST含量,显著降低TNF-α、IL-6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的NO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GSH-Px活性。结论:肝脾调补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脏炎症、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透骨消痛胶囊2个有效部位不同配比对骨性关节炎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90只,采用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复制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实验1-7组(苷类部位:生物碱部位分别为10∶0,10∶1,10∶3,10∶6,10∶10,1∶10,0∶10),分别干预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关节液IL-1、IL-6、TNF -α、MMP-3、HA、NO含量. 结果 透骨消痛胶囊苷类部位与生物碱部位不同配比均能有效降低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IL-1、IL-6、TNF-α、MMP-3、NO含量,提高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HA含量. 结论 透骨消痛胶囊的苷类部位与生物碱部位不同配比均能有效抑制膝骨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其中苷类部位与生物碱部位为10∶6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肺阴虚证和肺气虚证大鼠血清TNFα、IL-6、IL-8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用W 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肺气虚组和肺阴虚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肺气虚组和肺阴虚组TNFα、IL-6、IL-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肺阴虚组与肺气虚组TNFα、IL-8有升高趋势。结论:TNFα、IL-6、IL-8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的发生中,引起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从而造成大鼠的免疫调节紊乱,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的炎性反应和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IL-1β、TNFα、IL-10及IL-10R的表达及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它们的作用.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动物分成3组,即对照组、AS组和EGB组,每组6只.EGB组每天灌胃给予EGB 100 mg/kg,对照组、AS组每日给予同体积水.8周后,采用ELISA、RT-PCR方法检测IL-1β、TNFα、IL-10及IL-10R水平及mRNA表达.结果:AS大鼠主动脉IL-1β、TNFα、IL-10、IL-10R水平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GB组主动脉IL-1β、TNFα水平及mRNA表达均低于AS组,IL-10、IL-10R水平及mRNA表达均高于AS组(P<0.01).结论:EGB对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表达的显著抑制作用,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及IL-10R表达的显著上调作用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郑芳芳  陈建茂  张焱  许红霞  侯绍章  任广慧  高岭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1):1114-1117,1129,1096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isoliquiritigenin-β-cyclodextrin,ISL-β-CD Complex)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细胞因子水平及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四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组(100mg·kg-1)和3个不同剂量的ISL-β-CD组(100、400、800mg·kg-1),除空白对照组,其余五组建立CIA模型,自加强免疫第2天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取关节滑膜,观察关节滑膜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ISL-β-CD各个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关节肿胀(P<0.05),降低大鼠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P<0.05),升高抑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P<0.05);ISL-β-CD高剂量组对IL-1β、IL-4水平的影响与阳性药物雷公藤多苷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ISL-β-CD各个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对滑膜细胞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ISL-β-CD可通过上调IL-4、IL-10抑炎性细胞因子和下调IL-1β、TNF-α、IL-6促炎性细胞因子而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内毒素致伤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观察654-2对ALI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8 mRNA表达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8含量的改变.结果 654-2干预后可减轻ALI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减少肺组织TNFα、IL-8 mRNA表达及其肺组织匀浆含量.结论 654-2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8 mRNA表达,减少肺组织中TNFα、IL-8产生而对ALI发挥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