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陈宝  吴华  徐凯  陈丽  吴彪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0):1007-1012
目的 了解海南某三甲医院血培养近三年分离细菌分布情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液标本细菌分离情况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依据202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定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药敏结果。结果 2018—2020年血液标本共分离出2 488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378株,55.4%),革兰阳性菌(1 110株,44.6%)。排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06株,24.4%)、大肠埃希菌(458株,18.4%)、肺炎克雷伯菌(245株,9.9%)、金黄色葡萄球菌(182株,7.3%)、铜绿假单胞菌(139株,5.6%)。2018—2020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16.7%、20.0%、16.9%,30.8%、35.8%、37.8%。未检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敏感率>90.0%)。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且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递增。 结论 该院近3年血液标本主要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菌构成及排序无明显波动。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性呈总体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5家医院2016—2021年血标本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WHONET 5.6和SPSS 24.0软件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血标本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21年河北省血标本剔除重复后共检出4 9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中位年龄为57岁,男女比例为1.42∶1。肾脏内科送检血标本检出7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为14.9%(739/4 950),检出数量位居第一,重症医学科(666株)次之,占比为13.5%(666/4 950)。监测期间,血标本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利福平、青霉素G、庆大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从2016年的48.2%(329/682)下降至2021年的32.3%(340/1 053),下降了15.9%。来源于重症医学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莫西沙星耐药率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年平均检出率为51.7%(334/646),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老年人(≥65岁)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果 近6年河北省血标本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人群及科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存在差异,临床经验用药时需结合上述因素谨慎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密切关注重症医学科血标本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近2018—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床血液培养标本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细菌耐药监测网点医院的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资料,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共收集血液标本分离细菌6 7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 697株(占54.7%),革兰阳性菌3 060株(占45.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 074株(占30.7%)、肺炎克雷伯菌696株、铜绿假单胞菌139株和鲍曼不动杆菌121株;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691株(占25.0%)、金黄色葡萄球菌 442株、链球菌属431株、肠球菌属37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6%和22.6%、1.0%和3.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9.0%(12/139)和80.7%(71/1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26.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7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属细菌。3年仅1株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未检出耐利奈唑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床血液标本分离菌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平稳,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呈低水平。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呈高水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有所上升,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建省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福建省31所医疗机构按统一方案对血培养标本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1年药敏执行标准,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共收集到 10 356株细菌,革兰阳性菌3 668株(占35.4%),革兰阴性菌6 688株(占64.6%)。排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本研究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4.5%,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76.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3.2%。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8%、1.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8%,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41.9%;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15.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45.1%;铜绿假单胞菌则仅为14.2%,且对大多数药物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福建省血流感染多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引起,部分菌种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正确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使用VITEK2-Compact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补充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使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分离细菌11 5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 025株(26.2%),革兰阴性菌8 515株(73.8%)。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4.1%和80.9%,3年MRSA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MRCNS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RSA和MRCNS对监测的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所有监测药物(除四环素和高浓度的链霉素外)耐药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3年检出的成人和儿童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保持全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小于15%,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为6.0%,其中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11.5%。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不大于25%。3年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4.9%)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除哌拉西林外),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由2017年的63.9%和50.3%下降到2019年的38.4%和36.7%。结论 近三年多重耐药情况仍然严重,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仍然较高,但不动杆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同时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以发挥细菌耐药监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牛琰  廖卫  梁鑫  南黎  刘园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8):748-752
目的 回顾性调查新乡市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患者临床资料及药敏报告,阐明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诊疗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新乡市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非重复性肺炎克雷伯菌1 638株。转血平板,通过黏液丝试验,分出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查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的年龄、所在病区、标本来源、感染指标、血糖及药敏结果,数据采用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638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经典肺炎克雷伯菌1 354株,占82.7%;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 284 株,占17.3%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感染患者临床分布主要为重症医学科,占33.1%;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占59.5%;在年龄及血糖>7.0 mmol/L浓度上与经典型肺炎克雷伯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并且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CRE),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低于经典型肺炎克雷伯菌(P<0.05)。结论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引起感染患者所在病区、年龄、血糖、感染部位都有其特殊性,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经典型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7.
张肃川  余建洪  陈喻  韦英  李健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1):1025-1031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 WHONET5. 6软件对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分离12 65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 630株,占28.7%;革兰阴性菌9 028株,占71.3%。居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8.9%)、肺炎克雷伯菌(10.2%)、金黄色葡萄球菌(9.5%)、铜绿假单胞菌(7.7%)、肺炎链球菌(5.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20.7%和72.4%,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约为70.0%。非脑脊液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敏感率很高。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小于8.0%和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约为64.0%和60.0%。结论 临床分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做好耐药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苏倩  张婷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0):948-951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重庆市耐药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完善全市耐药结核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通过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 2016—2020 年重庆市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 年重庆市耐药肺结核患者3 255例,登记率为2.01/10万,呈逐年增加趋势(P<0.01),复治患者占70.45%(2 293/3 255),各年度初、复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区分布以主城片区1 063例(占32.66%),各年度地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病例1 273例(占39.11%)和青年组1 207例(占37.08%)最高,各年度年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户籍类型中,流动人口2 187例(占67.19%),各年度户籍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以农民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各年度职业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耐药患者登记分类以新患者(占29.55%)、复发(占27.53%)及初治失败(占22.12%)为主,各年度耐药患者登记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庆市耐药结核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全市耐药筛查和监测,重点关注主城区中青年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宣教、诊疗和服药管理,优先对复治结核开展药敏检测,进一步完善耐药结核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9.
2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7年6月临床分离的SAU,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11种常见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AU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和伤口标本中。214株SAU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7株,检出率为73.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7株,检出率为26.6%。MRSA与MS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分离的SAU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尤其是MRSA感染的耐药情况更为严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MR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对抗生素的敏感和耐药情况,及MRSA的检出率。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章节进行实验,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我院未检测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4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的平均检出率为64.2%;MRSA 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体外抗菌活性在100%~79.1%之间,其余12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均在21.4%~0之间,为多重耐药;MSSA对所做的15种抗生素中有12种体外抗菌活性在79.5%~100%之间。结论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性;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A)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特征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2017年血流感染分离的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MLST和spa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血流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等14种抗生素的药敏特征。结果 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40株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其主要型别为ST59-t437型7株(占17.5%),ST1-t114型4株(占10.0%),ST239-t030型3株(占7.5%),ST239-t037、ST45-t116、ST5-t2595和ST7-t091型均为2株(均占5.0%);56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其主要型别为ST188-t189型14株(占25.0%),ST7-t803型3株(占5.4%),ST188-t2883、ST6-t701、ST30-t338和ST59-t437型均2株(均占3.6%)。spa分型中发现4个新型,分别为t17040、t17041、t17044、t17046。40株MRSA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2.9%和51.2%,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均为0;56株MSSA对所试验抗生素敏感率均较高,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0%,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4.5%,对庆大霉素和利福平的敏感率均为96.4%。结论 血流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型别较多,应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云南省住院HIV/AIDS患者合并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6—2020年住院HIV/AIDS患者分泌物或脓液标本检出阳性的294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4份病例中分离出病原菌35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b)123株,占比34.5%,以大肠埃希菌(15.4%)、肺炎克雷伯菌(3.9%)、铜绿假单胞菌(3.6%)为主;革兰阳性杆菌(G+b)14株,占比3.9%;革兰阳性球菌(G+c)108株,占比30.3%,其中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44株(12.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4.2%)、溶血葡萄球菌(2.8%)为主;真菌37株,占比10.4%,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5.9%);分枝杆菌75株,占比21.0%。其中结核分枝杆菌41株(11.5%),非结核分枝杆菌34株(9.5%)。294例HIV/AIDS患者中有52例为混合感染,占比17.7%。不同标本来源中G+c、G-b、分枝杆菌和混合感染四类病原菌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分枝杆菌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来源于术后切口与来源于其他部位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患者易合并各种病原菌的伤口感染,对该类患者应及时送检分泌物或脓液培养,特别是对CD4+T淋巴细胞数量低的患者应及时送检,从而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本院2017—2021年艾滋病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种类、构成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类整理分析。结果 共送检5 125人次,分离出1 060株菌,阳性检出率为20.68%,真菌类为7种占比75.94%、细菌类52种占比为24.06%;细菌种类中革兰阳性球菌为34.12%,革兰阴性杆菌为63.88%。病原菌排前五位的是马尔尼菲篮状菌(64.25%),新生隐球菌(10.94%),沙门菌属(5.47%)、大肠埃希菌(4.7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87%)。 药敏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离率为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MRCNS)分离率为60.9%,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耐药率明显升高;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杆菌除了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外其他菌属均未检出;新生隐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总的MIC值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艾滋病患者血培养菌群以真菌为优势,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生隐球菌;细菌中分离率依次为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并发现少见菌如马红球菌、NTM和诺卡菌等,因此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原体有其独特性。对优势菌株药物敏感结果分析结果:敏感菌株占优势,多重耐药菌株占比偏低,而葡萄球菌属对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耐药率明显升高,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西安某医院2017—2020年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血培养瓶使用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培养仪,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VITEK MS质谱仪用于细菌及真菌的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年来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共1 7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00株、革兰阴性菌725株、念珠菌157株。占比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28株(29.6%)、大肠埃希菌311株(17.5%)、肺炎克雷伯菌181株(10.2%)、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6.3%)、屎肠球菌81株(4.6%)。革兰阴性菌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17年的0上升至2.7%;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9.3%上升至24.2%;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33.5%上升至72.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5.4%上升至7.7%,对左旋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革兰阳性细菌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血培养阳性菌株分布广泛,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肠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云南省9所三级医院2017—2021年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演变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法或仪器法,对9所不同地区的三级医院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1年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血流感染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 0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 442株(62.0%),革兰阳性菌4 562株(38.0%),分离株数呈上升趋势;门诊分离出163株(1.4%),住院11 840株(98.6%);排名前三的革兰阴性菌依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N)309株(4.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株(0.4%),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9株(0.3%),CR-KPN检出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排名前三的革兰阳性菌依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检出213株,占27.7%,且由2017年的40.0%下降至2021年的23.4%,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结论 多中心血流感染病原菌5年检出率及构成变化不大,但各医院检出情况不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检出数逐年增加,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20年送检的539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Excel表格和WHONET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394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501株细菌,阳性率为9.3%;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337株,占67.3%;检出革兰阳性菌158株,占31.5%;检出真菌6株,占1.2%。排名前七的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新生儿科菌群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儿科菌群分布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4.04%,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78.0%,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28.09%,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低于1.12%。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68%,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0%,没有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0.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菌均高于35.0%,MRSA的检出率为1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0.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三代头孢,两种细菌的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85%,ESBLS阳性率分别为15.49%和7.40%。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2.73%,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20.0%。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原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因病原体而异,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