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20年送检的539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Excel表格和WHONET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394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501株细菌,阳性率为9.3%;其中检出革兰阴性菌337株,占67.3%;检出革兰阳性菌158株,占31.5%;检出真菌6株,占1.2%。排名前七的细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新生儿科菌群分布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儿科菌群分布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4.04%,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78.0%,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28.09%,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均低于1.12%。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8.68%,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0%,没有发现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0.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菌均高于35.0%,MRSA的检出率为15.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90.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4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高于其他三代头孢,两种细菌的碳青霉烯酶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85%,ESBLS阳性率分别为15.49%和7.40%。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2.73%,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20.0%。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原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因病原体而异,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常出现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和脏器脓肿等临床损害,病情进展急进,预后迁延,死亡率和复发率极高[2].为加强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1例类鼻疽复发睾丸脓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以积攒临床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4年海南地区临床分离的1株携带bla_(NDM-5)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药物大肠埃希菌1株,经Vitek 2 Compact和E-test条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复核试验;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扩增并测序筛查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NDM)、bla_(KPC)、bla_(GES)、bla_(IMP)、bla_(VIM)、bla_(OXA-48)和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bla_(TEM)、bla_(SHV)、bla_(CTX);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序列分型;接合转移试验、S1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分析其携带质粒的特征。结果该菌株对所检测的包括碳青霉烯类的β-内酰胺类药物全部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敏感;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增效试验阳性;基因扩增及序列比对显示与已报道的bla_(NDM-5)同源性100%,同时检出bla_(TEM-1)和bla_(CTX-M-55)基因;MLST测序分型为ST5131;S1-PFGE、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bla_(NDM-5)位于大小约50 000 bp的质粒上,并且为接合性质粒。结论海南地区发现携带bla_(NDM-5)的大肠埃希菌,该基因存在于可经接合传递的质粒上;该菌株同时携带bla_(TEM-1)、bla_(CTX-M-55)β-内酰胺酶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耐药状况及克隆传播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5 342例住院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呼吸道标本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情况,检测菌株耐药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5 342例肺炎患儿共分离352株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6.59%;男患儿检出率为7.10%,女患儿检出率为5.82%;年龄<30 d检出率为0.30%,30 d~为8.45%,2岁~为11.62%,4岁~为12.88%,≥ 6岁为2.56%,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检出率为14.04%,夏季为4.48%,秋季为4.62%,冬季为4.40%,各季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2.60%(141/331),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76.43%、69.19%、51.36%,对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30%,对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51株流感嗜血杆菌经MLST测序分成15个ST型;其中ST107包含11株(21.57%),主要分布在4个月~1岁患儿(9株)和3岁患儿(2株)。结论 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遗传多样性,且发生社区克隆传播,以2~3岁幼儿感染多见。春季是感染高发季节,ST107是春季流行优势克隆型。经验治疗时须谨慎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和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一株念珠状链杆菌及其引发的鼠咬热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微生物室和临床医生提供诊治经验。方法 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因被老鼠咬伤左手拇指引起发热就诊,入院后进行血培养,并用美华Ma120、梅里埃Vitek 2细菌鉴定系统、杭州滨河微量生化管、梅里埃TM质谱仪和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细菌鉴定。临床给予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2 d。结果 血培养分离出革兰阴性呈链状、菌体有念珠状肿胀的L型细菌;该菌用美华Ma120、梅里埃Vitek 2细菌鉴定系统、杭州滨河微量生化管、梅里埃TM质谱仪均无法鉴定;16s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菌与念珠状链杆菌的相似度为100%;临床确诊为念珠状链杆菌型鼠咬热,用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结论 念珠状链杆菌能引起人类鼠咬热,该菌用16sRNA基因测序能准确鉴定,常规细菌鉴定仪和质谱仪均难以鉴定。临床医生对于有鼠咬史的患者,血液中检出革兰阴性呈链状、菌体有念珠状肿胀的L型细菌时需考虑念珠状链杆菌引发鼠咬热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1例痰液戈登菌致血流感染误诊为中毒性红斑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为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诊疗经验。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痰培养和血培养,血培养有细菌生长,根据血培养结果改用美罗培南联合阿米卡星抗感染治疗。血培养分离菌用杭州滨河微量生化管,梅里埃VITEK2的NH试条,梅里埃VITEK MS和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痰培养报告有呼吸道正常菌群生长。血培养检出生长缓慢、革兰阳性、弱抗酸性棒状杆菌。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梅里埃VITEK2的NH试条检测提示为无法鉴定的细菌; VITEK MS质谱仪鉴定为戈登菌属;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菌与痰液戈登菌的相似度为99%(GenBank登录号为KY319045.1)。临床最终明确诊断为痰液戈登菌性血流感染,应用美罗培南联合阿米卡星治疗10 d,患者症状消除、血培养转阴。结论 痰液戈登菌可引起血流感染,应用美罗培南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有效。该病可出现发热咳嗽伴红色片状皮疹的症状,临床应注意与中毒性红斑鉴别。痰液戈登菌用常规微生物鉴定仪无法鉴定,质谱仪只能鉴定到戈登菌属,建议积极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以便早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麦文慧  吴清艳  王日  陈柳虹 《海南医学》2016,(14):2266-2269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我院2015年分离的3170株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70株病原菌中G-菌占67.8%、G+菌占26.4%、真菌占5.8%。排名前8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白色念珠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33%,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耐药为1.11%,肠杆菌科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很严重,发现对碳氢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其耐药性也日趋严重,应定期开展耐药监测,及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强台风袭击海南省后灾区类鼻疽病的发病情况及其临床菌株的分子特征。方法 2014年7月威马逊台风袭击海南省后,于3所大型医疗机构开展类鼻疽新发病例主动监测工作。对收集的病例绘制分布地图,并对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MLVA)等方法对病例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溯源及同源性比较。结果 调查期间共发现类鼻疽确诊病例16例,高于2013年同期病例数(7人),其中12例(75.0%)于灾后4周内发病,其余4例于5~8周出现。病例均来自受灾严重的海南省北部地区,其中9例集中分布于台风中心途经的文昌-海口带状区域。临床表现以类鼻疽肺炎(75.0%)、类鼻疽败血症(68.8%)为主;病死率达50.0%。分子分型显示16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区分为12个序列型(ST)、13种PFGE带型及15个MLVA型别,除两株ST1325型菌株外来源均不相同。结论 威马逊台风过后2个月内海南省灾区出现聚集性类鼻疽病例;相关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应多个ST型,呈高度多态性,能够排除生物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出现聚集性类鼻疽病例的原因及其与台风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9.
麦文慧  陈海  朱雄  吴清艳  王日  陈柳红  陈学  郑霄  李伟 《海南医学》2016,(10):1695-1697
目的:分析威马逊台风过后集中发生的5例类鼻疽,探讨台风对类鼻疽发病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海南省遭遇18级超强台风“威马逊”,台风过后发病来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类鼻疽5例,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对培养分离的菌株进行16SrDNA同源性测序比对、MLST多位点序列分型、TTSS1与BLF1毒力因子检测等分子生物学分析。4个月后家访了解患者预后情况,并采集患者居住地泥土和水培养做环境调查。结果威马逊台风是导致本次5例类鼻疽发病的重要因素。5例患者均来自台风中心经过海南东北部沿海一带,均在台风过后一个月内发病。5例均以肺部感染、脓毒血症为主要表现,死亡3例。5株分离菌株16SrDNA同源性比对均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MLST分型分别为不同的ST型,毒力因子检测均为阳性。环境样本培养没有检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结论威马逊台风是导致本次5例类鼻疽发病的重要因素,台风会加大类鼻疽水源性或吸入性感染的概率,导致散发、甚至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现状,为该地区儿童的蛲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三亚市城区和农村18所幼儿园1 234名儿童为调查对象,连续3d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采集肛拭标本,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 蛲虫卵阳性者280名,感染率为22.69%.男童感染率为22.92%,女童为2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05).小班感染率为19.77%,中班为22.5%,大班为25.23%,各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P>0.05).城区幼儿园儿童感染率为18.10%,农村幼儿园儿童为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0,P<0.01).汉族儿童感染率为19.50%,回族儿童为19.29%,黎族儿童为35.46%,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9,P<0.01).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儿童感染率最高(父亲为27.02%,母亲为26.45%),并且感染率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4,8.32,P值均<0.05).结论 三亚市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率较高,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蛲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