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肠反转套入式缝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吻合术中预防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游离胰腺断端后,将空肠断端约3 cm的黏膜外翻并灭活,先将胰腺的切缘与外翻的空肠黏膜间断缝合(缝线不穿透空肠浆膜层),然后将外翻空肠复位,并将胰腺断端套入空肠腔内,再将空肠切缘与胰腺被膜间断缝合。结果:38例均获痊愈,无胰瘘、腹腔脓肿及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至3年,无胰腺炎、吻合口溃疡,亦无脂肪泻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结论:空肠反转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可有效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发生的效果及术式优点。方法:游离胰腺断端后,将空肠断端约3cm的黏膜外翻,分别用2%碘酊和75%酒精破坏其黏膜,将胰腺的切缘与外翻的空肠黏膜间断缝合,注意缝线不宜穿透空肠浆膜层。将反转空肠黏膜翻回原状,使3cm的胰腺断端套入空肠腔内,然后将空肠切缘与胰腺包膜缝合。结果:本组26例病人均获痊愈,无胰瘘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60%、34.6%。结论:胰空肠反转套入式吻合术防止胰空肠吻合口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疗效满意,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肠端侧套入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基本外科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20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胰肠吻合施行胰肠端侧套入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采用3层缝合结构(胰腺与空肠浆肌层、胰腺切缘与空肠浆肌层切缘以及胰管与空肠黏膜),胰管内置入硅胶管并引至空肠内。吻合口周围覆盖部分大网膜,并于吻合口下方放置引流管。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者。手术时间为(298±77)min、280~420 min。胰瘘发生率为11%(22/200例),A级17例、B级2例、C级3例;其中16例合并腹腔感染,1例合并脾静脉腐蚀大出血,1例合并胆肠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1例合并腹腔脓肿。3例C级胰瘘患者经二次手术治愈,其余19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胰肠端侧套入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胰瘘发生率。吻合口覆盖大网膜可限制外漏胰液的扩散,减少胰瘘导致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保留空肠黏膜与去空肠黏膜胰肠直接套入加捆扎两种不同的吻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2003年2月 2012年12月对5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胰空肠套入吻合术;其中A组28例采用保留空肠黏膜残胰直接套入空肠3~4 cm,在距离残胰腺断端2~3 cm处将包盖于残胰腺体的空肠段用7-0丝线予以捆扎.B组30例则为去黏膜化,空肠黏膜外翻3 cm并去黏膜化处理并行肠黏膜下肌层与残胰体断端缝合,之后将空肠复位,随后按A组方法将包盖于残胰体的空肠予以捆扎.结果 A、B两组胰-肠吻合时间比较,A组比B组平均缩短(36±0.34) min(P <0.001);A组和B两组术后并发胰瘘分别为0和20.0%;A组和B两组术后迟发性残胰断端出血分别为3.6%和3.3%.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保留空肠黏膜与去空肠黏膜两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中,前者不受残胰质地、胰管大小影响和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可以降低胰瘘发病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防胰瘘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 ,是引起术后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1996年底我们设计了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 ,经临床使用 ,效果满意。现将我院近 17年来传统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与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术的资料作一比较 ,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 :(1)手术方式 :全组病例均按Child法重建消化道。空肠与胰腺的吻合分为两种术式 :一种是传统的胰肠端端套入式 ,即将胰腺端与空肠端吻合后 ,再将胰腺套入空肠内 3cm ,行空肠浆肌层与胰腺被膜结节缝合。另一种是胰肠插入荷包式吻合 ,即将胰腺端直接插入空肠内 3cm ,空肠端与胰腺被膜缝合 …  相似文献   

6.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胰空肠吻合术后,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胰十二指切除胰断端空肠吻合术中,采用胰断端空肠鞘式套入吻合术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预防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套入式端侧精确吻合(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者41例(改良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70例(常规组),比较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4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胰瘘;常规组发生胰瘘13例(18.57%)。两种术式间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胃排空障碍、胆瘘、腹腔感染、肺感染和切口感染以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套入式吻合在预防胰瘘发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对165例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端端或端侧套入式吻合(A组),端侧黏膜-黏膜吻合(B组)或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C组),比较各组胰瘘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胰瘘发生率13.9%(23/165);A,B,C组的胰瘘发生率分别是23.1%(12/52),18.8%(9/48),3.1%(2/65),C组明显低于A,B组(均P<0.05);此外,C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血浆管引流量上亦明显优于A,B两组(均P<0.05),其他并发症3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A,B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悬吊式胰管-空肠断侧连续吻合术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瘘发生率;该术式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剥离空肠浆肌层的胰肠套叠式端端吻合术应用价值。方法自1985年8月至2008年10月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74例,术后游离胰腺残端2.5~3.0cm,将准备与胰腺吻合的空肠袢断端2.0~2.5cm浆肌层剥除,施行胰肠套叠式端端吻合术,最后在距浆肌层游离缘1.0~1.5cm处空肠上下壁各缝一针,同定套入的胰腺残端。吻合口周围喷撒纤维蛋白胶封闭剂。观察患者消化道重建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74例患者中,术后胰漏8例(4.6%),保守治疗愈合,无腹腔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采用剥离空肠浆肌层的胰肠套叠式端端吻合术,有助于减少胰漏,适用于胰腺残端各种情况的处理,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胰肠吻合术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198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211例荷包套人式胰空肠双重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首先,主胰管内置导管并加以固定,并使其粗细相互匹配,距胰腺断端2~3cm用7号丝线结扎胰腺,迫使胰液不从胰腺断端流出;然后再行一层胰腺断端空肠环行吻合和胰腺空肠荷包套入式吻合,即双重吻合术,使胰腺与空肠更贴紧,便于愈合。结果21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切口裂开2例,胆瘘4例;肠系膜上动脉切断1例。结论采用荷包套人式胰空肠双重吻合术式,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可避免胰瘘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6月完成的25例PD的-瞄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张氏首层吻合为胰腺全层与空肠浆肌层交叉褥式缝合的端侧胰肠套入式吻合方式。结果除1例发生胆肠吻合口漏,无一例发生胰瘘和胰肠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改良端侧套入式胰空肠吻合术吻合牢靠、操作简便,胰瘘及胰肠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探讨其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165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行对比分析,比较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方法对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总胰瘘发生率13.9%.端端或端侧套入式胰肠吻合组(A组)、端侧黏膜-黏膜胰管空肠吻合组(B组)和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组(C组)的胰瘘发生率分别是23.1%(12/52)、18.8%(9/48)和3.1%(2/65).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血浆管引流量上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吻合术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瘘发生率.该术式安全、实用、便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瘘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和保留幽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间14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胰肠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端-侧吻合、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及保留幽门与否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术后胰瘘总发生率22%(32/142),其中黏膜对黏膜吻合组21%(29/132),传统胰腺空肠端-端套入组33.33%(3/9)。结论胰肠吻合方式、保留幽门与否对胰瘘发生率无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2004年3月—2012年6月1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的质地、厚度、胰管直径、胰管后壁胰腺组织的厚度、有无炎症,结合空肠的直径、空肠壁的厚度选择胰管-空肠黏膜-黏膜吻合、端侧套入式吻合等不同的吻合方式。结果:术中胰肠重新吻合8例。术后胰瘘3例、胆瘘2例、死亡2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腺空肠吻合应根据患者的胰腺和空肠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06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结果术后共出现胰瘘11例(10.4%),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三种吻合方式胰瘘发生率分别为9.6%、12.9%和8.7%。术后平均胰瘘持续时间为(14.7±4.5)d。所有胰瘘患者均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治疗。结论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是改善胰肠吻合口的质量和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有助于胰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采用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改良组)和传统胰空肠端侧吻合术(传统组)两种术式,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改良组4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0.4%),其中胰瘘1例(2.1%);传统组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36.7%),其中胰瘘5例(16.7%),1例死于术后胰瘘并发腹腔感染、出血。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改良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低,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简化捆绑式胰肠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323例壶腹部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胰肠吻合均采用简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胰腺断端游离3~4 cm;将6号或8号硅胶导尿管插入胰管内4~5 cm,胰腺断端外硅胶管为6~8 cm,用可吸收缝线将其缝合固定在胰腺断端上;胰腺断端交锁缝合止血.将空肠断端外翻2~3 cm,电灼损伤黏膜1 cm;回复外翻空肠,在空肠断端的系膜及其对侧和两者的中点与胰腺的下缘、上缘及其之间的胰腺被膜各对称性地缝合1针;并将空肠套在胰腺断端后打结固定.在确定空肠完整地套在胰腺游离段上后,用1-0可吸收线将空肠断端捆绑在胰腺游离段上.消化道重建均采用Child法.结果 323例患者顺利完成了简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1例胰肠吻合口出血患者于缝扎出血点后第3天发生胰瘘,置管引流出院1个月后自行痊愈.2例胆总管下端癌和2例胰腺钩突部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6和8、11 d发生胰瘘,经引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胰瘘发生率为1.5%(5/323).结论 简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黏膜优先愈合理论下的胰管空肠吻合术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治疗组为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和第五附属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临床病例(n=123),其吻合方式是基于黏膜优先愈合理论的胰管空肠吻合术;对照组是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的病例(n=116),该组依据胰腺组织形态情况行胰肠吻合术,包括:经典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经典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术、完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病理、术前胰腺质软比例、术后胃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采用胰管空肠吻合术,在空肠开口直径、胰腺缝合针数以及吻合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均无术后出血和再手术,对照组术后出血10例,再手术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A级胰瘘发生率31.7%(39/123)高于对照组8.6%(10/116)(P<0.05)。结论 本研究从胰肠吻合最终愈合方式来看胰腺...  相似文献   

19.
半或双半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重建中 ,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胰空肠吻合口漏。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为了预防和减少胰漏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医疗改进 ,但尚未能完全杜绝胰漏的发生。近 2年 ,我们改进了常用的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的操作方法 ,采用半捆绑或双半捆绑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 ,无胰漏发生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手术方法1.1 胰端处理 在预定处切断胰腺后 ,在其远侧上、下缘各缝扎一针暂作牵引 ,再用细丝线缝扎胰断面出血点 ,并游离胰腺断端长约 1.5cm ,以备套入和捆绑。1.2 肠端准备 修剪空肠端粘膜使其不外翻吐出 ,并电凝止血。在空肠前…  相似文献   

20.
胰断端空肠浆肌鞘内套入吻合术: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防止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作者设计了一种简易安全的吻合方式,称之为胰断端空肠浆肌套入吻合术。方法:先游离胰断端3cm;再将空肠端翻转3cm,用电灼或石碳酸破坏其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