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SOCS-3通路的抑制作用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 (20只,正常对照)、B (30只,模型对照)和C组(20只,实验干预)。A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B和C组喂以高脂饲料;12周末随机处理B组10只,行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证实IR-NASH造模成功(100%)后,B、C两组继续高脂喂养,并予C组大鼠替米沙坦每日5 mg/kg灌胃,16周末全部大鼠测血清IL-6、TG、TC、ALT、AST、空腹血糖(FBG)和血清胰岛素(FBI),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行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肝组织HE肝脏病理学检查,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SOCS-3和SREBP-1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饮食12周大鼠进展为NASH。16周末,B组大鼠肝湿重显著高于A组,C则明显低于B组;B组出现血脂异常和IR,血清IL-6、肝脏SOCS-3 mRNA和SREBP-1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A组比较P<0.01),三者分别与稳态葡萄糖输注率(VGIR60-120)显著负相关(r=0.9248,P<0.0001;r=0.9011,P<0.0001;r=0.9739,P<0.0001)。替米沙坦干预后,肝功能和血脂异常明显改善,NASH病理明显好转,SOCS-3 mRNA和SREBP-1c mRNA较B组显著下调(P<0.01),同时VGIR60-120明显增高(r=0.9532,P<0.0001;r=0.9687,P<0.0001),表明IR明显改善;而此时IL-6仍高水平,与VGIR60-120、SOCS-3、SREBP-1c失去相关关系(r=0.0071,P=0.7238;r=0.0019,P=0.8560;r=0.0002,P=0.9586),而SOCS-3 mRNA和SREBP-1c mRNA仍显著相关(r=0.9439,P<0.0001)。结论 替米沙坦干预NASH大鼠可显著减改善肝功能和IR,其机制并非抑制炎症因子IL-6,而是下调肝脏SOCS-3、SREBP-1c的表达,从而改善糖脂代谢和NASH。  相似文献   

2.
郑海兰  李凡  丁维  祁明霞  黄茗 《安徽医学》2020,41(5):562-56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以了解NLR对T2DM合并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43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脂肪肝分为T2DM合并NAFLD组(NAFLD组,n=177例)和T2DM不合并NAFLD组(n-NAFLD组,n=25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NLR的最佳截断值,用以了解其预测T2DM合并NAFLD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结果 与n-NAFLD组相比,NAFLD组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NLR与年龄、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谷丙转氨酶(ALT)、肝硬度(LSM)和脂肪衰减指数(CAP)水平呈正相关(r=0.172、0.520、0.072、0.396、0.162、0.377、0.350、0.650,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NLR和TG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T2DM合并NAFLD患者,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相对应的95% CI为0.809~0.940。NLR的截断值为1.88时,对T2DM合并NAFLD的诊断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53.6%。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NLR明显升高,提示NAFLD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NLR可作为T2DM合并NAFLD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军人焦虑敏感性(anxiety sensitivity,AS)、心理弹性(resilience,RS)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某部260名现役军人,采用AS指数量表Ⅲ(ASI-3)、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关系。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2.3%。军人AS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服役年限、是否独生子女、职别、文化程度、入伍前户籍等人口学变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AS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低AS军人(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ASI-3总分(r=0.487,P<0.001)和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躯体关注=0.435,r社会关注=0.455,r认知关注=0.445;P<0.001),与CD-RISC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坚韧=-0.315,r力量=-0.321,r乐观=-0.227;P<0.001)。结构方程模型和Sobel检验结果显示,AS能通过RS间接影响军人心理健康:χ2/df=20.222/12=1.685 2,P=0.063,拟合优度指数(GFI)=0.977,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46,规范拟合指数(NFI)=0.977,相对拟合指数(RFI)=0.960,增值拟合指数(IFI)=0.991,Tucker-Lewis系数(TLI)=0.983,比较拟合指数(CFI)=0.990,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54。结论 RS在军人AS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应重点关注高AS军人心理健康问题,提高RS,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以北京某农村社区40岁及以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和血样检测。根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糖血压水平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214例患者,其中动脉硬化异常(baPWV≥1700cm/s)有637人,占52.47%。相关性分析显示baPWV与HbA1c (rs=0.174,P=0.000)、SBP (rs=0.481,P=0.000)及DBP (rs=0.167,P=0.000)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HbA1c和SBP每增加1个四分位数间距动脉硬化异常风险分别为1.41倍(95% CI:1.16~1.70)和3.71倍(95% CI:2.80~4.91)。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baPWV与HbA1c及SBP显著相关,同时控制血糖和血压可能有利于降低动脉硬化异常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维生素D水平、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TYG-BM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相关性,探讨TYG-BMI在维生素D缺乏对NAFLD影响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34例成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和血液指标,NAFLD通过超声诊断。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20 ng/mL。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25(OH)D、TYG-BMI和T2DM合并NAFLD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25(OH)D、TYG-BMI与NAFLD之间的联系。采用中介分析方法探索TYG-BMI是否介导25(OH)D和NAFLD之间的联系。结果 ①在所有纳入的T2DM患者中,NAFLD组比无NAFLD组的25(OH)D水平更低[15.89(12.33,19.94) vs. 18.27(14.05,24.63),P<0.05],TYG-BMI水平更高[213.59(191.92,237.60) vs. 176.91(159.55,196.86),P<0.05],并且男性和女性均有同样的变化趋势(P<0.05)。②按照25(OH)D水平不同分组发现,维生素D缺乏组的NAFLD患病率(60.1%)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45.4%)及维生素D充足组(2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血清25(OH)D水平均与TYG-BMI呈负相关(男:r=-0.215,P<0.001;女:r=-0.271,P<0.001)。④采用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Model 1 OR=2.347,95%CI=1.423~3.871,P=0.001;Model 2 OR=2.478,95%CI=1.472~4.172,P=0.001;Model 3 OR=2.057,95%CI=1.172~3.610,P=0.012)。进一步按性别分亚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仅在女性中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Model 1 OR=5.52,95%CI=2.008~15.177,P=0.001;Model 2 OR=5.342,95%CI=1.776-16.061,P=0.003;Model 3 OR=3.734,95%CI=1.108~12.578,P=0.034)。⑤在所有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中TYG-BMI与NAFLD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⑥中介分析发现在所有患者或女性患者中,TYG-BMI部分介导了25(OH)D对NAFLD患病率的间接影响(中介百分比:所有患者58.66%,女性患者38.07%),而男性没有。结论 仅在女性T2DM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与T2DM合并NAFLD发病率增加相关。其中维生素D缺乏导致T2DM合并NAFLD发生率增加的原因部分由TYG-BMI介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和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84例,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68例。结果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与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的年龄(75.23±7.49岁vs 71.42±8.21岁)、甘油三酯(1.59±0.41mmol/L vs 1.41±0.63mmol/L)、血肌酐(82.42±39.27μmol/L vs 70.39±25.76μmol/L)、血尿素氮(7.85±4.31mmol/L vs 6.12±2.49mmol/L)、IL-2(567.32pg/dl±191.53pg/dl vs 501.26±217.74)、IL-6(3.95±2.92pg/dl vs 3.04±2.61pg/dl)和CRP (1.75±1.84mg/dl vs 1.04±2.01mg/dl)相比较高,而FEV1%(83.42%±24.57% vs 92.15%±19.38%)和FEV1/FVC (62.91±13.65 vs 70.24±9.4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P=0.005)、FEV1/FVC (P=0.003)、IL-2(P=0.012)和CRP (P=0.009)差异更明显,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2、CRP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炎性因子IL-2与肺功能指标FEV1%(r=-0.391,P=0.000)和FEV1/FVC (r=-0.571,P=0.000)呈负相关,CRP也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37,P=0.000)和FEV1/FVC (r=-0.559,P=0.000)呈负相关。结论 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7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303例,并以年龄1∶1匹配于本院体检的非糖尿病健康男性303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间不同年龄段血清FT水平的差异。根据血清FT水平将T2DM组患者按四分位法分为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FT水平的相关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男性T2DM患者低血清FT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T2DM患者血清FT水平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健康男性对照,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FT与年龄(r=-0.402,P<0.00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r=0.215,P=0.001)、糖尿病病程(r=-0.121,P=0.035)呈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r=0.115,P=0.049)、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l vitamin D3,25-(OH)D3](r=0.340,P<0.00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r=0.231,P=0.025)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城乡分布、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后,高BMI(OR=1.101,95%CI=1.023~1.183,P=0.009)、高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OR=1.175,95%CI=1.060~1.302,P=0.002)、低25-(OH)D3OR=0.937,95%CI=0.900~0.975,P=0.001)及低TSH(OR=0.838,95%CI=0.710~0.989,P=0.037)是低FT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成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FT水平低于同年龄组健康男性,低FT水平与高BMI、高HbA1c、低25-(OH)D3及低TS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7例单纯NAFLD患者(对照组)及71例NAFLD合并HUM患者(研究组),比较两组相关人体成分测定指标、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患者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内脏脂肪面积(VFA)、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VFA与BMI、体脂含量、WC、WHR、血压、血糖(FBG)、TG、尿酸(UA)、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结论 NAFLD合并HUM患者较单纯NAFLD患者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加重,患MS风险升高,高VFA和高TG血症是NAFLD发生HUM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清胆碱酯酶(S-CHE)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21例T2DM患者,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NAFLD、未合并NAFLD两组。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工人及退休人员206例,分为单纯NAFLD和正常对照组。所有被检者进行餐前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血脂、S-CHE的检测以及肝胆胰脾B超检查;对T2DM患者进行空腹C肽和餐后C肽的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素敏感度指数(HOMA2-%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2-%B)。结果 DM合并NAFLD和单纯NAFLD组的S-CHE水平明显高于T2DM未合并NAFLD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随着T2DM病程的延长,S-CHE、ALT、GGT、TG、TC、空腹C肽、餐后C肽的水平逐渐下降,年龄逐渐增高(P<0.05或P<0.01);将T2DM患者分为A(S-CHE<8900IU/L)、B(S-CHE≥8900IU/L)两组,B组患者的BMI、脂肪肝百分比、ALT、AST、GGT、TG、TC、LDL-C、HOMA2-IR高于A组,HOMA2-%S低于A组(P<0.05或P<0.01);Pearson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病程、HbA1c、FBG、收缩压、舒张压后,S-CHE与HOMA2-IR、BMI、TG、TC、LDL-C、ALT、GGT水平呈正相关,与HOMA2-%S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CHE与TC、HOMA2-IR、ALT水平呈正相关(R2=0.281,P均<0.01)。结论 S-CHE的水平在NAFLD患者明显增高,而未合并NAFLD的T2DM患者S-CHE的水平并无增高,S-CHE水平升高主要与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相关,常规检测S-CHE可以反映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以及早期预测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量水平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47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男性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7.0 kg/m2,女性SMI<5.4 kg/m2,即认为存在肌量减少,将147例患者分为肌量减少组(n=54)和肌量正常组(n=9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生成指数30(IGI30)、处置指数30(DI30),并分析肌量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肌量减少组男性比例63.0%,显著高于肌量正常组(30.1%),P<0.05;肌量减少组患者FINS、FCP、HOMA-IR、HOMA-B、IGI30、DI30水平均低于肌量正常组(P<0.05)。控制了混杂因素后,男性SMI与FCP、HOMA-B呈显著正相关(r=0.324,P=0.014;r=0.301,P=0.024)。女性SMI与胰岛B细胞功能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在老年T2DM患者中,低肌量水平的男性,更容易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的丢失,因此临床上分析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与其他并发症相关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其与肌量丢失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56.4±14.2)岁。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n=23)和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44)。收集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状态下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检测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征,包括急性胰岛素反应(AIR)指数、急性C肽反应(ACR)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等,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UACR,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胰岛素和C肽水平,AIR指数,INSAUC,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正年龄、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AIR指数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9,95%置信区间(CI):1.011~1.194,P=0.026;OR=1.049,95% CI:1.007~1.092,P=0.021]。结论 T2DM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延长、精氨酸刺激后的AIR指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脂肪组织中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变化特点,分析其与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接诊的179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孕妇妊娠10~14周血清Betatrophin、Omentin-1水平。所有孕妇妊娠24~26周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119例被诊断为GDM(GDM组),60例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Betatrophin、Omentin-1与GDM患者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GDM患者HOMA-IR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孕前体重指数(BMI)、FBG、FINS、HOMA-IR、HbA1c、TC、LDL-C、Betatrophin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Omentin-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与TG(rs =0464)、HOMA-IR(r =0.610)、LDL-C(r =0.512)呈正相关(均P <0.05),Omentin-1水平与孕前BMI(rs =-0.304)、LDL-C(r =-0.543)、FBG(r =-0.475)、FINS(r =-0.435)、HOMA-IR(r =-0.576)呈负相关(均P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LDL-C、Betatrophin、Omentin-1是GDM患者HOMA-IR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Omentin-1水平降低,Betatrophin、Omentin-1均与GDM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并分析2015~2016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6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较肾功能正常组,左心房增大(90.8% vs 78.0%,P=0.008),左心室增厚(50.0% vs 35.2%,P=0.018)。血肌酐水平与舒张期后壁厚度(PWT)呈正相关(r=0.007,P=0.011),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呈正相关(r=0.007,P=0.042),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023,P=0.039),与左心房内径(LA)呈正相关(r=0.051,P<0.01)。亚组分析80岁以上和病程在1年以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其更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级别越高者肾功能越差,心脏结构改变越明显。结论 单纯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增大及左心室增厚与肾功能降低相关,改善肾功能可望延缓或逆转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房、心室重构,从而抑制心力衰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o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水平及其诊断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的AECOPD患者70例,同时纳入稳定COPD患者44例(稳定COPD组)及健康人33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首次就诊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呼吸功能,同时检测外周血sTREM-1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 AECOPD组sTREM-1水平显著高于s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治疗前sTREM-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血清sTREM-1与CRP(r=0.674,P=0.000)、PCT(r=0.616,P=0.000)、WBC(r=0.648,P=0.000)及呼吸功能GOLD分级(r=0.454,P=0.000)呈显著正相关;sTREM-1水平与PO2r=-0.363,P=0.002)、FEV1%(r=-0.489,P=0.000)呈显著负相关。血清sTREM-1单独诊断AECOPD的AUC为0.793(95% CI:0.717~0.868),sTREM-1联合CRP及PCT诊断AECOPD的AUC为0.830(95% CI:0.762~0.898)。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Strem-1水平可出现显著增高,且与呼吸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关。STREM-1可作为AECOPD诊断的候选指标,且联合CRP及PCT可进一步改进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中颈围、腰围与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84例。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检验分析颈围与年龄、病程、血脂、血尿酸、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之间的相关关系;Z检验比较颈围、腰围与改良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相关性;Z检验比较颈围、腰围预测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颈围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6、0.312,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32,P<0.05);颈围、腰围均与HOMA2-IR指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2、0.497,P<0.01),两相关系数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0,P>0.05)。预测代谢综合征(MS1) ROC曲线下的面积颈围组与腰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组0.788±0.037 vs 0.806±0.036,女性组0.711±0.045 vs 0.757±0.043,P>0.05)。结论 颈围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其相关性作用并不低于腰围,可作为中心性肥胖的有效测量指标之一,在预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的效能亦不低于腰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非浸润性突眼患者的眼表状况,总结其眼表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非浸润性突眼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结膜充血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检查、眼球突出体征(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眼睑闭合不全程度和上睑退缩程度)测量及瞬目检查,使用Image J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眼表面积(OSA)。比较两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上睑退缩程度均较对照组增加(P <0.05);观察组不全瞬目次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FL、OSA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BUT较对照组缩短(P <0.05)。观察组眼睑闭合不全程度、SchirmerⅠ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上睑退缩程度与OSA呈正相关(rs =0.816,r =0.546和rs =0.723,均P <0.05);OSA与BUT呈负相关(r =-0.339,P =0.007)、与FL呈正相关(rs =0.378,P =0.002)。上睑退缩与不全瞬目呈正相关(rs =0.457,P =0.022);不全瞬目与结膜充血呈正相关(rs =0.434,P =0.002),但与BUT和FL无相关性(r =-0.082和rs =0.013,均P >0.05)。结论 甲亢合并非浸润性突眼患者由于眼表暴露面积增大和不全瞬目次数增加,容易继发蒸发过强型干眼,导致眼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抵抗(IR)及肝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只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r)5只饲喂普通饲料、IR模型(IR model)组5只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造模12周。造模12周后,称重并测量体长,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取前腔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insulin),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estimated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同时进行糖耐量试验,并计算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取肝组织检测IRS-1和IRS-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行油红O、PAS和HE染色,分别观察肝脂质沉积、糖原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IR模型组体重、BMI指数、TC、LDL-C、HDL-C、FFA、FBG、insulin和HOMA-IR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糖耐量试验显示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曲线下降延缓,而AUC血糖和AUC胰岛素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肝组织中出现脂质沉积、糖原增加和局部肝细胞浊肿、部分胞核消失或被挤向一端,偶见淋巴细胞浸润;同时肝组织中IRS-1和IRS-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抵抗,肝组织IRS-1和IRS-2表达降低是高脂饮食影响西藏小型猪胰岛素敏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磁共振氢谱(1H-MR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心肌三酰甘油含量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心肌三酰甘油含量与心功能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52例T2DM患者。测定患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并应用1H-MRS扫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采用Dixon技术行腹部磁共振成像扫描评价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心肌三酰甘油含量与心功能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腹部Dixon技术评价显示,合并NAFLD组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高于未合并NAFLD组患者[(14.99±5.21)% vs (3.5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9,P<0.01)。1H-MRS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组T2DM患者的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为(1.87±0.55)%,高于未合并NAFLD组患者的(1.1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1)。T2DM患者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室间隔厚度(IVS)、空腹血糖及左心室重构指数(LVMVR)均呈正相关(r=0.582、0.293、0.318、0.282,P=0.001、0.035、0.021、0.042)。结论 1H-MRS可无创定量评价T2DM合并NAFLD患者的心肌三酰甘油代谢异常,且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IVS、空腹血糖及LVMVR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HOCM 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BNP水平,对BNP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分为低水平BNP组(BNP<200 pg/mL)和高水平BNP组(BNP≥200 pg/mL),比较两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磁等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BNP水平与最大左心室壁厚(r=0.28,P=0.00)、室间隔厚度(r=0.31,P=0.00)、中隔E/Ea (r=0.51,P=0.00),横向E/Ea (r=0.41,P=0.00)呈显著正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及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D)呈负相关(r=-0.39,P=0.00,r=-0.21,P=0.04)。在高水平BNP组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水平BNP组(87.5%和65.0%,P=0.01)。结论 BNP水平与HOCM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可反映左室的收缩/舒张功能。高水平的BNP与HOCM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PINP、β-CTX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AECOPD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62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为AECOPD 32例(A组),COPD缓解期30例(B组)。另选择同期在笔者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6例为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PINP、β-CTX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烟龄、肺功能、BMI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PINP、β-CTX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血清PINP、β-CTX含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心力衰竭合并AECOPD患者经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INP水平与烟龄呈负相关(r=-0.298,P=0.035),与FEV1%预计值、FEV1/FVC(%)呈正相关(r=0.318,0.402;P=0.038,0.016);血清β-CTX水平与烟龄呈负相关(r=-0.297,P=0.026),与FEV1%预计值、FEV1/FVC(%)呈正相关(r=0.278,0.298;P=0.042,0.037)。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AECOPD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下降,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增大,血清PINP、β-CTX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合并AECOPD密切相关,监测上述指标可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COPD病情及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进行监测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