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用热塑性聚(氧-1,4-亚苯基磺酰基-1,4-亚苯基)(聚醚砜)树脂作粘接剂,制备耐高温摩阻材料,探索了材料的压制工艺。试验证实了:聚醚砜树脂和制成的摩阻材料,其耐热性和摩擦磨损性能,较大程度优于改性酚醛树脂和其制成的材料。通过近代表面分析手段对摩擦表面和磨屑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2.
提出采用三组份改性酚醛树脂和混杂纤维冷压工艺制备离合器摩擦材料.三组份酚醛树脂为硼改性腰果壳油液体树脂、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液体树脂和芳烷基改性酚醛固体树脂.混杂纤维由玻璃纤维和复合包芯纱混杂构成.结果表明,采用三组份酚醛树脂和混杂纤维可以制备出摩擦性能良好,350℃不发生热衰退的离合器摩擦材料,且材料具有合适的孔隙率.  相似文献   

3.
甲阶酚醛树脂在贮存过程中容易自缩聚,稳定性低。采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一种是引入氯丙烯以降低羟甲基活性,另一种是合成高邻位酚醛树脂并加入聚乙二醇。通过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表征了改性前后树脂的基团变化、热性能,并进行了固化动力学分析,考察了酚醛树脂的黏度变化以研究其贮存性能。研究表明:成功地运用这两种方法合成了改性树脂,且热分析结果说明羟甲基的活性有所减弱;固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树脂活化能变化较小,说明树脂贮存稳定性提高且对固化影响不大,烯丙基改性将酚醛树脂的贮存期由30 d提高到108 d,聚乙二醇改性后也可以贮存至108 d。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粘弹谱仪(DDV)、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摩擦试验机等对影响摩阻复合材料制动噪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摩阻材料基体的合理改性以提高其损耗角正切tanδ对减少振动、降低噪音行之有效。同时对传统解决噪音的方法,如添加固体润滑剂、橡胶共混等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针对甲阶酚醛树脂贮存稳定性低、耐碱性差的缺点,用氯丙烯对其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手段表征了改性前后酚醛树脂的基团变化、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烯丙基团成功地接入了酚醛树脂,并使酚醛树脂的贮存期由原来的30 d提高到了102 d;固化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改性前的58℃提高到改性后的122℃;耐腐蚀性和耐热性也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力学性能则随着烯丙基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热分解温度为461℃,700℃时残留物为63%的硼改性酚醛(P树脂)与丁腈橡胶共混后作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作增强剂。对该体系制成的摩阻材料进行了配方、制备工艺及复合机理等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3%基体含量中,丁腈橡胶占4~7%时具有良好的增韧性及其它综合性能。含21%玻璃纤维的无石棉摩阻材料离合器片,其性能已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进行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2402酚醛树脂/聚氨酯为胶粘剂组分,得到具有优秀粘接强度的胶粘剂体系。通过自由基无规共聚合的方法合成出一系列不同玻璃化温度(-40~80℃)的聚丙烯酸酯,并对胶粘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2402酚醛树脂的适量加入不仅可以改善胶粘剂对被粘面的浸润性、调节胶粘剂的粘度,还可以提高胶粘剂的粘接性能;使T剥离强度达到45N/cm;而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加入虽然降低了胶粘剂的粘接性能,使T剥离强度降至20~30N/cm,却可拓宽胶粘剂的阻尼温域,达到50℃。用SEM研究了不同组分对胶粘剂微观形貌的影响,用DMA研究了聚丙烯酸酯的改性对胶粘剂的阻尼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环氧程度为25%的环氧化天然橡胶(ENR-25)改性轻质CaCO3。研究了改性方法,改性剂用量,CaCO3填充量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料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5%的ENR-25湿法改性有效地改善了CaCO2在LDPE中的分散性及相容性,增强了界面作用强度,使材料在拉伸强度保持较高的情况下,拉伸弹性模量,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3种复合树脂材料和牙釉质在不同负荷下的磨损情况,评价牙科复合树脂材料的耐磨性。方法:使用环块磨损实验机,测定试样的磨损前后体积损失。结果:4.5kg负荷时材料的磨损量最大,与3.0,1.5kg负荷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同负荷下,几种材料耐磨性由大到小排列为:牙釉质、Sculpture,Bayer,Pekulux。Pekulux和其它3种材料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磨损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牙釉质的耐磨性强于3种复合树脂材料。Sculpture和Bayer的耐磨性接近于牙釉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酚醛树脂用于牙齿点隙裂沟封闭的抑菌杀菌作用效果。方法:选择30颗人离体磨牙,在咬合面点隙裂沟接种大肠杆菌,随机分为3组;A组以新配制的酚醛树脂使点隙裂沟内容物树脂化,B组以成品Bis-GMA封闭剂作点隙裂沟封闭,C组仅进行表面清洗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沿裂沟点隙处片切牙齿,放入LB培养基培养,观察大肠肝菌生长情况。结果:3组中酚醛树脂封闭组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作用明显优于Bis-GMA树脂封闭组,而这两组的抑菌效果又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酚醛树脂用于牙齿点隙裂沟封闭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其效果优于Bis-GMA树脂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来源的二聚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二聚酸酰肼和二聚酸酰腙两种衍生物,并进一步以其作为环氧E-44树脂固化剂,得到了新型的含动态共价连接的热固性环氧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多种测试手段对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以及固化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了详细表征,特别研究了动态亚胺键对热固性环氧树脂性能的独特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环氧树脂相比,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有更好的韧性,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热稳定性没有明显下降。在升温和加压的条件下,酸可催化亚胺键的动态交换反应,赋予传统环氧树脂以全新的可修复、可回收与可多次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氨基硅油微乳液与水的原位分散方法,制备了有机硅聚合物共混改性接枝环氧树脂水分散液,采用FT—IR、ATR、TEM以及TGA等对该水分散液的粒子形态、粒径以及成膜后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水分散液相比,改性水分散液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宽,粘度增大。TEM照片表明:有机硅聚合物在分散过程中被包裹在环氧树脂内部,形成“核-壳”结构的复合颗粒。改性水分散液成膜后的疏水、疏油性能和热性能显著提高,表面能降低。膜的超薄切片TEM照片显示:有机硅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取向与迁移,FT—IR与ATR的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它们在膜的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体外比较4种低收缩商品复合树脂及2种传统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探讨影响其耐磨性能的因素,并阐明树脂耐磨性能与材料组成成分的内在关系。方法:选择4种低收缩商品复合树脂CLEARFIL MAJESTY Posterior(CMP)、Filtek LS(LS)、Admira(AD)和Kalore(KA)以及2种传统商品复合树脂Filtek Z350 XT(Z350)、Solitaire2(S2)制成试样,分别置于UMT-2微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与氮化硅陶瓷球在蒸馏水环境中进行二体磨损,摩擦14400次,检测试样的摩擦系数和最大磨损深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结果:6种复合树脂中CMP磨损深度最小,KA磨损深度最大,由小到大依次为CMP< S2≈LS< Z350≈AD< KA(P<0.05)。SEM观察,Z350、S2、AD和KA表面较为平整光滑,以摩擦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CMP和LS表面较为粗糙,有疲劳磨损特征。结论:复合树脂的耐磨性与填料的性状与含量、填料与基质的结合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表面处理后的纳米TiO2加入牙科复合树脂以提高其机械性能。方法: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2进行化学改性,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检测改性结果。将经过表面处理和未处理的纳米TiO2粒子以1.0%wt均匀分散到牙科复合树脂Z100TM基质中,制备纳米复合树脂,根据ISO标准测试其力学性能,并与未添加纳米粒子的树脂样品进行比较。结果:在改性后的纳米TiO2的红外光谱上,出现特征性的Si-O-Si吸收峰;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改性后团聚性下降,且发现纳米TiO2粒子镶嵌在树脂基质与填料间,与复合树脂的相容性良好。加入1.0%wt表面处理后纳米TiO2粒子的树脂试样与未添加纳米粒子的树脂试样相比,其增强增韧的效果显著(P〈0.05)。结论:表面处理增强了纳米TiO2与复合树脂基质的相容性,添加表面处理后的纳米TiO2粒子对树脂起到增强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四元伯胺封端的氨酯脲型聚醚胺(TAPEU),并用于增韧双酚A型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DGEBA/DETA)固化体系。利用核磁氢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 IR)表征了TAPEU的结构,系统表征了TAPEU改性DGEBA/DETA材料的氢键化程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交联网络结构、拉伸断裂面形貌特征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TAPEU;当TAPEU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时,材料交联密度降低,氢键化作用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增加;引入TAPEU改性环氧树脂材料体系,断裂面具有明显韧性断裂特征,且出现微相分离;TAPEU改性环氧树脂材料的韧性和冲击强度有明显的提高。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比,添加摩尔分数为50% TAPEU2000的改性材料冲击强度提高了6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30%。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酯端基不饱和取酯树脂为主链,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取代苯乙烯作为交联剂制成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MAER)与通用型不饱和聚酯树脂(GUPR)的热裂解机理、燃烧现象。结果表明:MAER的裂角产物中苯环化合物含量(14.9%)少于GUPR(74.5%)。MAER燃烧时的发烟量和毒性也远低于GUPR。在MAER中加入三水合氧化铝(ATH)后,裂解产物中有毒物质的各类和数量更少,在燃烧时只有少量  相似文献   

17.
将双(N-间乙炔基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醚(DAIE)和双酚A型氰酸酯(CE)分别加到聚苯乙炔基苯基硅氧硼烷(PSOB)和三苯乙炔基苯基硅烷(PTPES)混合体系中进行改性,制得两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PSOB-PTPES-DAIE和PSOB-PTPES-CE。研究了固化后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耐水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树脂高温下均保持了良好的耐热性能,在氮气中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T5%)最高可达534 °C,800 °C下质量保留率最高可达62.9%。所制备的两种复合材料体系常温下弯曲强度可达250 MPa以上,240 °C下的弯曲强度最高可达202 MPa。饱和吸水率最低可达1.4%,耐水性能优良。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变化较小,介电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