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4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水飞蓟宾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使用硫代乙酰胺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水飞蓟宾组大鼠按照756 mg/kg的剂量给予水飞蓟宾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给药6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蛋白(ColⅣ)水平,苏木精 伊红(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Smad3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ALP、GGT、HA、LN、PCⅢ、ColⅣ水平及肝组织TGF-β1、Smad3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肝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HA、LN、PCⅢ、ColⅣ水平及肝组织TGF-β1、Smad3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 水飞蓟宾能够明显改善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因子水平,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豹皮樟总黄酮(TFLC)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预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TFLC高(4 g/kg)、中(2 g/kg)、低(1 g/kg)剂量组,给药4 d后取大鼠血清作用于TGF-β1干预的HSC,MTT法检测HSC的增值、半定量RT-PCR法检测HSC中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Smad3、Smad7及CTG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HSC中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剂量组TFLC血清均能明显抑制TGF-β1干预的HSC的增值,下调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Smad3、CTGF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且明显降低CTGF蛋白的表达.结论 TFLC血清可抑制HSC的活化增值及胶原分泌,其机制可能与阻断HSC中的Smads信号传导通路进而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SRI组,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的方式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与小柴胡汤灌胃及Smad2/3激活剂SRI-011381腹腔注射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以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了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血清中ALB的含量降低,血清中ALT、AST、HA、LN、PCⅢ的含量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减轻,血清中ALB的含量增加,血清中ALT、AST、HA、LN、PCⅢ的含量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降低;与中药组比较,中药+SRI组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加重,血清中ALB的含量降低,血清中ALT、AST、HA、LN、PCⅢ的含量及肝脏中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小柴胡汤能够改善大鼠的肝纤维化,抑制TGF-β1/Smad通路是介导这一改善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 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笔者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 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 PCⅢ).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 Ⅳ-C).人层粘连蛋白(human laminin, LN)].TIMP -1.TGF -β1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ALT.AST.TBIL.HA.PCⅢ.Ⅳ-C.LN.TIMP-1.TGF-β1水平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能够抑制患者肝纤维相关指标以及血清TIMP-1和TGF-β1 表达,改善患者肝功能,有助于抑制肝纤维化进展,促进肝纤维逆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23例为肝硬化静止期,23例为肝硬化活动期。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CⅣ),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肝硬化活动期患者血清HA和LN均明显高于肝硬化静止期患者(P0.01),血清PⅢNP和CⅣ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A、LN、PⅢNP及CⅣ与ALT、AST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血清HA、LN、PⅢNP及CⅣ可以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动态监测其变化很重要。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硬化静止期较活动期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联合肝功能检测有利于临床对疾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益舒软肝丸抗肝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首先制备出肝硬化的实验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检查ALT、AST,A/G、CHE;HA、LN、PⅢNP、Hyp;TGF-β1和TIMP-1.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用药组组织切片显示汇管区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未见假小叶结构;肝功能指标ALT、AST减少,A/G、CHE增加,肝功能有显著好转; HA、LN、PⅢNP、Hyp水平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降低;TGF-β1和TIMP-1阳性表达减少.结论 益舒软肝丸有明显的抗肝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组织TGF-β1和TIMP-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胶原增生、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俊婷  安和兵 《安徽医学》2018,39(5):537-540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九味肝泰治疗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亚群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儿童CHB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在保肝、降酶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九味肝泰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采集治疗前后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天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计算CD4+/CD8+];肝纤维化各项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PⅢ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TBA、AST、GG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HA、ⅣC、LN、PⅢNP、TGF-β1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九味肝泰可有效调节儿童CHB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水飞蓟素在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纤维化模型组及水飞蓟素治疗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造模.4周后处死全部大鼠,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的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水飞蓟素治疗后大鼠血清中HA、LN和PCⅢ的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降低,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治疗后大鼠肝组织CTGF及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1),免疫反应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细胞的胞浆中.结论 水飞蓟素能有效地减轻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CTGF和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复合因素诱导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采用复合因素诱导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予以高脂乳剂灌胃,模型组予以高脂乳剂灌胃配合小剂量40?l4花生油溶液(1 ml/kg)皮下注射,对比造模.试验4、6、8周后分批处死,检测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以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结果 模型组大鼠4周起血清ALT、AST、HA、LN、PⅢNP、CⅣ及肝组织Hyp含量均有增高趋势,8周后各指标显著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造模8周后,模型组大鼠肝小叶间纤维增生,部分纤维细胞向肝细胞间延伸;电镜观察提示肝星状细胞转变成肌成纤维细胞,周围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结论 采用高脂乳剂灌胃结合小剂量CCl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持续8周,可成功复制出大鼠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血府逐瘀汤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按照12.5 mg/kg小鼠体质量予以尾静脉注射Con A,正常组予注射相应剂量生理盐水,1次/周,共10周。治疗组于造模同时予血府逐瘀汤药液10 ml/kg小鼠体质量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以等量饮用水,1次/d。10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白蛋白(Alb);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碱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Ⅲ、Ⅳ型胶原(Col I、Ⅲ、Ⅳ)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ALT和AST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HE染色可见肝细胞坏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天狼猩红染色可见大量胶原沉积和假小叶形成;肝组织α-SMA、TGF-β1及ColⅠ、Ⅲ、Ⅳ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炎症和胶原沉积明显改善;α-SMA、TGF-β1及ColⅠ、Ⅲ、Ⅳ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减轻肝脏炎症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减少胶原合成而改善Con 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软肝冲剂对四氯化碳性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5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软肝冲剂治疗组.给予空白对照组100%花生油1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四氯化碳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2次/周,共10周;软肝冲剂3个治疗组第3周起给予软肝冲剂高、中、低7.5、5.0、3.5 g/(kg·d)剂量灌胃至第10周.在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Ⅳ-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使用Masson和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软肝冲剂组血清中的HA、LN、PCⅢ、Ⅳ-C、ALT和AST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软肝冲剂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的炎性浸润和脂肪空泡消失,Masson染色显示在汇管区无纤维素沉积.结论 软肝冲剂可以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血清HA、LN、PCⅢ、Ⅳ-C、ALT和AST的水平,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于12周末采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取部分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和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YPF-P(120、60 mg/kg)组能明显改善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纤维化增生程度,同时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肝组织中Hyp、MDA含量,升高SOD含量.此外,YPF-P(120、60 mg/kg)组也能明显抑制肝组织中NF-κB、TGF-β1蛋白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 YPF-P抑制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F-κB和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奥曲肽(OCT)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肝脏血清学的影响,探究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OCT组.实验采用四氯化碳( 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和OCT组),饲养8周后处死大鼠并随机采集标本,使用HE及VG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细胞的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大鼠层粘连蛋白(LN)、大鼠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ⅢNP)、大鼠IV型胶原(COL4)含量;使用Ishak评分系统分析各组肝细胞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RORα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程度、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肝脏血清AST、ALT 、HA、LN、PⅢNP、COL4 含量均显著上升,RORα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 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程度、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肝脏血清 AST、ALT、HA、LN、PⅢNP、COL4含量显著下降,RORα下降程度降低(P<0.05).结论 OCT可降低大鼠体内RORα的下降程度,减少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治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29例),重度肝纤维化组(19例)和肝硬化组(17例),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清TGF-β1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两比较,血清TGF-β1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C-Ⅳ在对照组、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依次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水平与血清HA、PC-Ⅲ、LN、C-Ⅳ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鼠肝纤维化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肝纤维化组、糖尿病肝纤维化组(双模型组),各10只。糖尿病组和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模型;肝纤维化组和双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40%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四氯化碳最后一次注射后48h处死大鼠,心脏采血,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清蛋白(ALB)和清蛋白/球蛋白(A/G);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NP)和Ⅳ型胶原(C-Ⅳ);VG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变性坏死和纤维化的程度;RT-PCR检测肝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MP-1和TIMP-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比较,肝纤维化组和双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ⅢNP和C-Ⅳ浓度升高以及ALB、A/G下降,α-SMA、TIMP-1/MMP-1、TIMP-1基因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双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HA、C-Ⅳ浓度和肝脏纤维化计分升高,α-SMA、TIMP-1、TIMP-1/MMP-1基因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促进了肝纤维化的发展,TIMP-1/MMP-1表达失衡加剧了肝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miR-133b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HF)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4例CHB患者(CHB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两组血清miR-133b、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ol);改良HAI Ishak系统评估CHB患者肝脏纤维化情况。比较分析不同肝脏纤维化患者miR-133b、CTGF、TGF-β1、HA、PCⅢ、Ⅳ-Col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CHB组患者的miR-133b水平明显下降,CTGF、TGF-β1、HA、PCⅢ、Ⅳ-Col水平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CHB患者的miR-133b、TGF-β1、CTGF、HA、PCⅢ和Ⅳ-Col水平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纤维化患者的miR-133b<低纤维化<无纤维化,高纤维化患者的CTGF、TGF-β1、HA、PCⅢ和Ⅳ-Col水平>低纤维化>无纤维化(均P<0.01)。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报》2019,(2):324-327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逍遥散低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8 g·kg~(-1)灌胃)、逍遥散高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16 g·kg~(-1)灌胃),均连续给药8周。结果:干预8周后,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逍遥散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降低ALT、AST水平)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及PD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逍遥散低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8 g·kg~(-1)灌胃)、逍遥散高剂量组(1 g·mL~(-1)的逍遥散溶液,按照16 g·kg~(-1)灌胃),均连续给药8周。结果:干预8周后,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typeⅢ,PCⅢ)、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逍遥散高剂量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和逍遥散低剂量组(P0.05)。结论:逍遥散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降低ALT、AST水平)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降低肝组织中TGF-β1及PDGF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轻中度慢性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阿德福韦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阿德福韦组在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层粘蛋白(LN)]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GF-β1、TNF-α、HA、PC Ⅲ、Ⅳ C、LN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能促进HGF的表达,减少肝组织中TGF-β1、TNF-α分泌,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分解,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和减轻肝组织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的保护及炎症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建立肝硬化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激活剂组、小檗碱组、激活剂+小檗碱组,每组10只.激活剂组给予SRI-01138130 mg/kg灌胃,小檗碱组给予小檗碱200 mg/kg灌胃,激活剂+小檗碱组给予SRI-011381(30 mg/kg)合小檗碱(20 mg/kg)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2周.末次给药后次日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肝纤维化程度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肝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肝脏组织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密度(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升高,白蛋白(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激活剂组血清AST、ALT、IL-6、TNF-α、Ⅳ-C、PCⅢ、HA水平及α-SMA 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升高,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激活剂组比较,小檗碱组血清AST、ALT、IL-6、TNF-α、Ⅳ-C、PCⅢ、HA水平及α-SMA 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降低,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激活剂+小檗碱组血清AST、ALT、IL-6、TNF-α、Ⅳ-C、PCⅢ、HA水平及α-SMA IOD值,TGF-β1、Smad4蛋白表达量升高,ALB水平、Smad7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肝硬化组与激活剂组可见明显肝纤维化表现,小檗碱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较肝硬化组、激活剂组明显改善,激活剂+小檗碱组肝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较肝硬化组、激活剂组有所改善,但不及小檗碱组.[结论]小檗碱可抑制肝硬化大鼠炎性反应,促进肝脏胶原降解,降低肝纤维化程度,保护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