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香菇多糖对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改善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角度探讨LNT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Lewis肺癌接种于小鼠腹腔内,以中药单体一香菇多糖为受试因素。以DC细胞为靶细胞,以药物对DC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肿瘤细胞核抗原为观察指标,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等手段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判断并证实香菇多糖对DC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及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揭示该药抗癌作用机理。结果:①LNT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而发挥抗肿瘤作用。②LNT通过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作用。③LNT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而增强其对肿瘤的浸润功能,从而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④LNT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LNT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并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降低西药对小鼠的毒副作用,提高小鼠生存质量,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改善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角度探讨LNT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Lew is肺癌接种于小鼠腹腔内,以中药单体—香菇多糖为受试因素,以DC细胞为靶细胞,以药物对DC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肿瘤细胞核抗原为观察指标,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等手段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判断并证实香菇多糖对DC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及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揭示该药抗癌作用机理。结果:①LNT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而发挥抗肿瘤作用。②LNT通过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从而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作用。③LNT通过调节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而增强其对肿瘤的浸润功能,从而发挥更好的抗肿瘤作用。④LNT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LNT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并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降低西药对小鼠的毒副作用,提高小鼠生存质量,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血中、脾中及瘤体中的树突状细胞(DC)含量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治则方药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肺瘤平膏及其各拆方对Lewis肺癌小鼠血中及脾中DC含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瘤组织中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外周血及脾中D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分别为:0.43±0.26vs4.68±0.90,0.32±0.16vs3.68±1.58,瘤组织中S-100蛋白的表达较弱;肺瘤平膏可明显提高其外周血及脾中DC含量(P0.01),分别为:2.55±0.29,2.70±0.63,并明显上调S-100蛋白表达水平;拆方研究表明,肺瘤平膏中的益气类方药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DC含量及表达的升高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在扶正培本为主要治则的肺瘤平膏抗肿瘤作用明确,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荷瘤小鼠DC含量及表达,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桦树皮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淑英  李智伟  李岩  宗瑞义 《中药材》2000,23(6):343-345
目的:探讨桦树此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桦树皮提取物(EBB)口服观察其对小鼠不同肿瘤的抑制作用。免疫功能检测的方法为胸腺(脾)指数的测定及脾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性和NK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EBB抑制小鼠S180瘤、B16黑色素瘤和Lewis肺癌的生长;并能延长S180和EAS腹水癌小鼠生存期;EBB还可使荷瘤小鼠胸腺(脾)指数增大及增强荷瘤鼠脾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性和NK细胞  相似文献   

5.
中药莪术醇构建胃癌细胞疫苗对胃癌的实验治疗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莪术醇修饰构建的肿瘤细胞疫苗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等的抗瘤作用。方法用莪术醇及新城鸡瘟病毒对SGC-7901细胞进行系列生物修饰,所构建的瘤苗分别对小鼠免疫接种3次后,接种SGC-7901胃肿瘤细胞,观察各组治疗及免疫效应。结果莪术醇构建的SGC-7901瘤苗能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结节形成,明显阻止胃癌细胞的肺转移,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各组免疫效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较同龄未免疫小鼠的LAK细胞对小鼠前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抗瘤作用。结论莪术醇修饰构建的SGC-7901新型疫苗可以增强胃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对胃癌有较好的实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及香菇多糖(LNT)拮抗环磷酰胺(Cy)所导致的荷瘤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同时观察两种多糖与 Cy 合用的抑瘤作用特点。方法:GLP 或 LNT 与 Cy 合用对荷 S_(180)小鼠瘤重影响采用抗移植性肿瘤实验;生物检测法测定 GLP 或 LNT 与 Cy 合用对荷瘤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GLP(25 mg/kg、50 mg/kg)或 LNT(2.5 mg/kg、5 mg/kg)与 Cy(20 mg/kg)合用可显著抑制小鼠 S_(180)的生长,与单用 Cy 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LP 和 LNT均可显著增加 Cy 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 IL-2的产生;GLP 和 LNT 可不同程度增加 Cy 抑制的小鼠脾细胞 IFN-γ产生,可对抗 Cy 对小鼠脾细胞分泌 IFN-γ的抑制作用;GLP 和 LNT 可显著拮抗 Cy 时小鼠巨噬细胞(Mφ)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GLP 和 LNT 可显著恢复 Cy 所导致的小鼠免疫状态低下,增加免疫状态低下小鼠的 IL-2、IFN-γ和 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20,(6)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Pulsatilla saponins,PS)对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炎症因子的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白头翁皂苷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的药物,测量肿瘤体积及瘤重观察白头翁皂苷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4、IL-5、IL-6、TNF-α、INF-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采用RT-PCR法进一步检测IL-6、INF-γ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中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头翁皂苷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B16-F10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INF-γ水平;抑制肿瘤组织中INF-γ、IL-6 mRNA的表达以及p-Akt蛋白表达。结论白头翁皂苷能抑制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与顺铂联合用药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腋下接种小鼠肺癌细胞株Lewis5×10^6个细胞,待肿瘤至100min^3分组给药。分为对照组、灵芝多糖组(1次/2d,40mg/kg,灌胃)、顺铂组(1次/2d,2mg/kg,腹腔注射)和联合用药组(等剂量的顺铂和灵芝多糖)。每3天测量一次肿瘤的体积,30d后解剖,检测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脾脏的变化,脾脏和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变化以及相关免疫细胞的功能。结果灵芝多糖可有效增加小剂量顺铂的抗肿瘤效果,提高荷瘤小鼠的存活率,使小鼠外周血中Th细胞向Thl转化,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并增加骨髓来源DC细胞表面CDllc分子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灵芝多糖组从1.06%升至4.59%,与顺铂比较,联合用药组从2.8%升至7.21%),提高抗原提呈能力。结论灵芝多糖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与小剂量顺铂联合用药后,具有协同抗肿瘤生长作用,且可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免疫抑制角度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联合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小鼠宫颈癌移植瘤的影响,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1×106个(0.2 mL) U14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皮下,7d后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0.2 mL/只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中药组0.2 mL/只中药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14 d;DC疫苗组局部注射DC疫苗5×106/只,每周1次,共注射2次;联合组给予中药及DC疫苗.观察小鼠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小鼠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脾脏CD4+、CD/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干预14 d后,联合组、中药组及DC疫苗组的瘤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用药组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以联合组最为明显.干预后,联合组和中药组TGF-β1、IL-10显著低于DC疫苗组及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CD4+、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DC疫苗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增强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去除免疫微环境中免疫抑制因子有关.中药与DC疫苗的联合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取C57BL/6J小鼠60只,常规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TX)、联合用药组(CTX联合ART),青蒿素的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mg/kg),检查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析青蒿素对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含量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青蒿素能显著抑制小鼠肺癌,青蒿素200mg/kg和100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6.06%、23.84%,青蒿素联合CTX药物组的抑瘤率为61.49%;而且能影响荷瘤小鼠外周血清TNF-α及IFN-γ细胞因子水平,随着剂量的增加,血清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青蒿素对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能上调荷瘤小鼠血清的TNF-α和IFN-γ含量,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中药单体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Ⅳ)联合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负载胃痛SGC7901冻融抗原.制备DC瘤苗,分别观察AⅣ联合DC瘤苗、DC瘤苗、AⅣ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其激活的效应细胞在体外杀伤胃癌细胞的活性.结果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harin,APS)诱导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肿瘤疫苗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制备DC细胞,加入营养液体外诱导为未成熟的DC细胞,培养第5天,黄芪多糖组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的黄芪多糖,细胞因子组加入终浓度为20 ng/mL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诱导DC成熟,观察树突状细胞形态及表型变化;成熟DC以SGC-7901肿瘤抗原致敏,与同种异体T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E 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IL-12、IFN-γ水平;经DC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细胞与SGC-7901肿瘤细胞共培养,采用LDH释放法检测CLT对靶细胞特异性杀伤能力。结果黄芪多糖诱导的DC经形态学观察和表型鉴定,符合成熟DC的特征。黄芪多糖诱导成熟的DC能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T细胞增殖指数随刺激细胞与效应细胞比值的增加而增加(P〈0.05);DC与T细胞共培养上清IL-12、IFN-γ的水平显著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经致敏DC激活的CTL能显著杀伤肿瘤细胞,随着效靶比的增加,杀伤作用增强。结论黄芪多糖可在体外诱导DC成熟,并促进其抗原递呈能力,有效活化CTL,增强机体抗肿瘤功能。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增强树突细胞的抗肺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MHC Ⅰ类限制性肿瘤抗原多肽Mut1致敏的树突细胞(DCs)对肺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原理。方法:制备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细胞,用转移性Lewis肺癌特异性多肽Mut1预激DCs并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癌小鼠,通过FACS分析其脾细胞内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内IL-2、IL-4浓度的变化,间接提示Th1/Th2比例的变化。同时免疫正常小鼠,观察宿主对随后肿瘤细胞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后,比单用.DCs更有效的治疗转移性肺癌,小鼠脾细胞内CD4^ T和CD8^ T细胞明显比例升高,联合治疗组的IL-2/IL-4比例也明显升高。在观察时间内经黄芪注射液和DCs联合免疫的小鼠成瘤率低于对照组和单用DCs组。结论:以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更有效的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应答,具有显著的体内抑制肺癌转移的效果。对正常动物免疫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环孢素A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影响。方法以小鼠BMDC为对象,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CsA(0,0.5和1 mg·L-1)、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成熟,流式细胞分析其免疫表型的改变,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ELISA法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变化。结果CsA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抑制性分子B7-DC表达进一步上调,而另一抑制性分子B7-H1表达无明显变化,该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TNF-α和IL-12P70分泌降低,IL-10分泌增加。结论在BMDC的分化过程中,CsA能直接作用于DC,使其具有不成熟DC的特性,该DC可以诱导免疫耐受,这种作用是通过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和抑制性分子B7-DC表达上调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扶正中药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期(AML-CR)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AML-CR患者的BMNC,用不同浓度复方扶正中药含药血清与之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转化的DC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86、CD-1a、HLA-DR的表达。以诱导转化的DC分别与异体T细胞、自体T细胞共同培养,以激发T细胞,MTT法检测激发后的T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作用。结果:复方扶正中药含药血清与AML-CR患者BMNC培养能促进BMNC分化为形态特征典型的DC,高表达成熟DC的特异性标记(CD86、CD-1a和HLA-DR),并激发T细胞杀伤K562细胞。结论:复方扶正中药对AML-CR患者BMNC来源DC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多糖对荷瘤鼠瘤体抑制作用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玲  陈玲  张振林 《中药材》2004,27(3):202-203
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对S180荷瘤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肿瘤移植的动物模型,对瘤体包埋、制片、HE染色,观察五味子多糖的抑瘤情况.结果:五味子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瘤细胞退变、凋亡,使瘤内炎细胞增多,瘤周浸润部瘤细胞部分退变,有轻度抑瘤形态学表现.五味子多糖合并环磷酰胺有较强抑瘤作用.结论:五味子多糖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不是直接杀死瘤细胞,而与细胞凋亡、活化免疫细胞有关.且五味子多糖与环磷酰胺合用可使抑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黄芪注射液与白细胞介素(IL)-2增强树突细胞(DCs)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制备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DCs,用Lewis肺癌特异性多肽Mutl预激DCs,并联合黄芪注射液或IL-2治疗转移性肺癌小鼠,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脾细胞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IL-2、IL-4含量。结果肿瘤抗原多肽致敏的DCs与黄芪注射液或IL-2联合治疗后,肺癌结节减少,小鼠脾脏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s^+)升高,血清IL-2/IL-4比值也明显升高。在观察期间,经DCs联用IL-2和DCs联用黄芪注射液免疫小鼠成瘤率均低于单用DCs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和IL-2均能增强DCs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有效地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应答,具有显著的体内抑制肺癌转移的效果。对正常动物免疫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驱虫斑鸠菊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维吾尔族民间药材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willd.果实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运用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跟踪的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肝癌细胞(HepG-2)和黑色素瘤细胞株(B16、A375)对驱虫斑鸠菊氯仿、丙酮、乙醇、水提取部位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并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对活性部位进行初步分离,通过HPLC对不同提取部位进行分析。结果:经体外活性筛选显示氯仿、丙酮、乙醇提取部位对肿瘤细胞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经结构分析为紫铆查尔酮;同时,通过对HPLC的色谱图分析显示各提取部位的色谱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本研究可能对天然植物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何欣  朱婴  黄立中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08-1310
目的观察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方案化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同时予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治疗,共治疗56d;比较两组患者原发灶改变及新转移灶发生情况、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变化。结果两组原发灶瘤体变化相近;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及稳定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树突状细胞计数及其与外周血单核细胞比值升高。结论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减少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树突状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