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层组织,是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首诊场所,是农村疾病预防与农民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村卫生室承担为农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多发病、常见病初级诊治的职责,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最基层单位,农村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都需要村卫生室具体实施落实,从而使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农民家庭,为基层提供最方便而费用又低廉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河南省农村HIV/AIDS者多为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经采供血感染,2003年前后进入发病高峰,97.72%的HIV感染者和96.82%的艾滋病(AIDS)患者分布在农村。当地政府为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对HIV感染者在20人以上的村加强了村卫生室建设,装备了部分设备,进行了人员培训。为了解目前艾滋病高发区村卫生室的建设状况和卫生服务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我们于2005年对高发区村卫生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村卫生室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基础,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短缺,村卫生室的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农村卫生面临许多困难。一、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一贯遵循自上而下、先上后下、抓大放小的原则,总是将政府意志、机构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漠视人群的实际需求和需要。深入探讨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不仅有利于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也能够帮助我们换一个视角,“自下而上”审视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格局。1.村卫生室的功能属性(1)从经济学角度看[1],村卫生室具有三个方面的属性:首先是公共物品属性,农村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健康教育、急诊急救等服务均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其次是准公共物品属性,农村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虽然具有竞争性,但排它性很弱;第三是公益品属性,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2)从社会组织划分角度看,村卫生室相当于非营利组织(NPO)。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Laster MSalamon教授的分析,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五个特征: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2]。村...  相似文献   

4.
农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承担着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职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卫生室由原来的“村办村管”变为个人承包、个体行医。卫生室除预防保健工作仍由卫生院负责指导、考核外,其他经济、药政、医疗质量等管理失控,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原有的村卫生室己不能正常履行其基本医疗和防保职能。因此,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从2004年起对原313个村卫生室进行体制改革,至2005年底完成村卫生室改革,建成1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健全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改善了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基础,在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资金对村卫生室进行了多轮标准化建设改造,村卫生室的就医环境和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建设不充分,  相似文献   

6.
西部农村居民就诊单位选择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是我国卫生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它关系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处于农村防病治病的第一线,在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交通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因此有必要关注西部农村地区村卫生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现状以及居民对村卫生室所提供服务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农村卫生室规范化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被调查的83个村卫生室中,有60.0%以上的村卫生室的卫生医疗服务不使用门诊病历和处方;有60.0%左右的村卫生室开出的处方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处方药物剂量、规格、治疗剂量不合理和重复用药。提示,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服务规范化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仍是今后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农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是农村居民获得就近基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服务以及传染病、地方病监测工作的实施机构。为使广大读者了解现阶段农村卫生室的发展及建设情况,本期编发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李彬副教授6篇有关"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卫生室的社会角色模型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课题文章,该课题以江苏、甘肃、广东、河北、湖北、北京、天津5省2市的农村卫生室为观察对象,收集了大量原始数据,全面反映和综合分析了我国农村卫生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在慢性病与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等,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价值,特推荐给国内同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高发区重点建设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现状调查,探讨村卫生室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艾滋病高发区的15个村卫生室,对村卫生室基本情况、接受上级资助、指导情况、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15个村卫生室中,卫生院设点村卫生室占66.67%,个体办村卫生室占20%;村卫生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咨询、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比例分别为93.33%、86.67%、93.33%、100.00%、93.33%;村卫生室所治疗的病人中艾滋病人占87.36%,卫生院设点的村卫生室所占94.66%;仅卫生院设点村卫生室接受了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村卫生室均接受到了价值不等的艾滋病防治药物,其中,卫生院设点村卫生室平均接受艾滋病防治药物价值最高,为40311元,个体办最低,为3500元;每个村卫生室年平均接受HIV/AIDS防治相关技术指导17.40次,累计接受到的培训平均为2.11次,平均累计收到HIV/AIDS防治工作相关文件24.13件次;所有村卫生室均和上级医院建立艾滋病病人的双向转诊制度;艾滋病病人总建档率达到88.97%,获得抗病毒治疗率达到79.18%,艾滋病病人被定期随访率达到100.00%。结论艾滋病高发区村卫生室建设一般状况良好;艾滋病高发区重点建设的村卫生室主要承担艾滋病防治工作;农村艾滋病高发区村卫生室卫生服务量较高,尤其艾滋病卫生服务量较高,表明艾滋病患者基本的卫生服务得以满足,充分发挥了重点村卫生室的作用。可根据承担的防治工作等内容加强和调整对重点村卫生室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以WHO PEN慢性病干预工具为依托,从人力资源、人员培训、设备配备、基本设施、基本生理生化检查指标和药品情况等方面研究西部农村地区资源配置,以期实现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结果发现:两项目地区超过半数的村民由于距离村卫生室较远、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差,难以满足其就医需求,以及由于设备短缺、药品种类少等诸多原因而放弃在村卫生室就诊,青铜峡市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好于西吉县。结论近几年宁夏农村地区卫生服务需要量变化不大,但慢性病呈上升趋势;卫生服务利用能力却并未明显提高;经济原因依然是阻碍居民就医的重要原因;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缩小城乡间差距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5省40个贫困县卫生室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平均和法对中国西部5省40个贫困县村卫生室的科室设置、医疗配置、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卫生服务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省村卫生室的总体综合评分比较接近,达标率均偏低,难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的需要。就五个评价项目来看5省是存在差别,但都与村卫生室的基本要求有一定差距,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逐步完善村卫生室基本医疗配置,对村医进行定期培训,强化卫生制度管理,健全报偿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保证农村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经济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村卫生室(医疗站、防治站)和个体诊所是城市与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最基层的卫生机构,处在卫生服务的第一线。对于基层特别是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经济运行状况的研究在我省是一项空白。通过这一研究,对于了解基层卫生组织资源配置、卫生服务现状和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通过村级卫生机构的收支构成基本情况、第三产业增加值、经济收入和人均诊疗费用等方面对2000年浙江省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经济运行现状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3.
村卫生室是国家卫生三级网络的网底,是卫生健康与百姓群众直接面对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宣传及新农合服务的职责。对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防病治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不仅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更是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摘要]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服务网的网底,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长期以来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村卫生室又是国家医疗体系中薄弱环节之一,要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市场秩序,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大技术培训和监管力度。作者对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北京市通州区村卫生室日常监督档案、行政处罚档案,以及北京市卫生监督平台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总结出北京市通州区村卫生室卫生监督现状,并对今后的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定点救治村卫生室及其服务提供能力。方法:对河南省4个县的33所艾滋病定点救治村卫生室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地区艾滋病重点村卫生室平均拥有防治人员4.73人,中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2.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村卫生室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咨询和护理工作开展率为100%,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覆盖率为88.04%。结论 :艾滋病重点村卫生室要加强基础医疗设备标准化配置,适当放宽政策,推动乡村医生执业化进程,改进培训形式和内容,改善村级艾滋病防治人员待遇,最大程度发挥艾滋病定点村卫生室的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经济地区村民对村卫生室反应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经济地区村民对村卫生室的满意程度,为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随机抽取全国4个不同经济地区的888名村民进行村卫生室反应性调查.结果:4个不同经济地区的村卫生室都承担着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及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服务,村民对村医的工作态度反应较好,村民对村卫生室最不满意方面是设备环境差,4个不同经济地区的村民在对村卫生室的技术水平、设备环境和收费这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政府应重视村卫生室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室的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村医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对村卫生室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农牧民对村卫生室服务利用及满意度情况,从而提出改善思路和措施意见。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个县(市)9个乡镇的270名农牧民对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4.1%的被调查者首次就诊选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村医的现况缓解了广大农牧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但仍不能很好的满足小病不出村的医疗服务。结论村卫生室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得到了当地居民一定的认可,但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的投入和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为主导的社区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方法建立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的机制,强调防治结合,充分利用全科团队深入社区的优势,注重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以社区常见病干预为重点,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结果制订并实施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一体化服务方案,使临床和预防慢性病防治相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成为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要服务平台。结论以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为主导的社区慢性病防治一体化服务,有利于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流行形势严峻,预防控制工作薄弱,亟需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参与的预防机制,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从经费上予以保障;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平台、村卫生室为网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为技术支撑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探索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健康指导员为核心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依托将慢性病预防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切实推进农村地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入村、入户,实现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农村村级卫生组织,各地名称不一,有“村卫生所”、“村卫生室”、“村医疗站”、“村保健站”等等,按照卫生部的要求,统一称为村卫生室。1 村卫生室的地位、性质与功能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同最基层的一级卫生组织,即三级网的“网底”,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开展各项卫生服务的基地,是农村居民群众最初利用卫生服务的“第一接触点”,即农村居民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