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补肾健脾方治疗肝肾阴虚兼脾气虚肝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治疗肝肾阴虚兼脾气虚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科肝肾阴虚兼脾气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补肾健脾方及复方斑蝥胶囊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记录患者中医证候、Karnofsky评分,同时检测并记录患者血清VEGF水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免疫功能等理化指标,统计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GT、CD4、NK、VEGF、AFP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提示中医证候变化与VEGF及AF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r〈0.5)。结论:补肾健脾方治疗肝肾阴虚兼脾气虚肝癌患者疗效明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VEGF、AFP及GGT水平,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示该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能途径之一是下调VEGF水平,抑制肿瘤血管内皮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减对特应性皮炎(AD)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符合中医脾虚湿蕴证的AD患者作为治疗组,另设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以内服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3+、CD4+、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NK细胞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D3+、NK细胞构成比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CD8+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A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玉屏风散加减可显著改善A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脾虚湿蕴证AD患者不失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临床各证型与HLA-DR13基因、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即A1762T/G1764A)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乙型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证型5种,设3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核酸定量(HBV-DNA)水平及HLA-DR13基因,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测序法检测样本血清BCP变异,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并分析各证型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BV-DNA定量结果各证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阳性率各组间比较,肝郁脾虚型HBe Ag阳性率高于与其他各证型(P〈0.05),即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胆湿热型〉脾肾阳虚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肾阳虚型CD3^+及CD3^+CD4^+值明显降低(P〈0.05),肝胆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CD3^+CD4^+/CD3^+CD8^+值亦降低(P〈0.05),各证型CD3^+CD8^+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13基因定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组降低(P〈0.05);BCP突变以肝肾阴虚型阳性率高于其他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13和BCP检测结果可作为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抗瘤方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肺癌初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给予自拟扶正抗瘤方,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T细胞亚群(外周静脉血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在治疗16周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CD4^+、CD8^+、CD4^+/CD8^+2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瘤方干预静脉化疗肺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短期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兼脾气虚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将11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服补肾健脾方12周,对照组术后服保肝药(水飞蓟素与维生素C)12周。观察患者临床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瘤体近期疗效、生存期及细胞免疫功能[^3H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及B7分子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0、干扰素-γ(IFN-γ)、IL-12]。结果服用补肾健脾方可明显提高中医证候疗效(73.33%,44/60例),对照组为52.63%(30/57例);提高0.5年生存率(83.33%,50/60例),对照组为70.18%(40/5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照组疾病控制率92.7%(CR+PR+SD,51/55例)高于治疗组(78.0%,46/59例),P=0.035;治疗组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CD14^+/HLA—DR)表达提高,IFN-γ及IL-12的表达提高。结论补肾健脾方与介入术同用可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补肾健脾消症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消症方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各30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化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Karnofky评分)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术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3^+和CD4^+显著降低(P〈0.05),而CD8^+明显升高(P〈0.05),致CD4^+/CD8^+比值降低(P〈0.01);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降低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NK细胞活性、CD8^+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在CD3^+、CD4^+、CD4^+/CD8^+比较上差异更为明显(P〈0.01);3、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联合化疗组治疗后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消症方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中药配合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42例URSA患者和20例正常已生育妇女(正常对照组)及经调免1号方(治疗1组)或调免1号方配合主动免疫(治疗2组)治疗后的URSA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亚群比例及CD4+/CD8+的比值;同时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再次妊娠成功率。结果:①治疗前URSA患者与正常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4+/CD8+比率的比较:CD3+细胞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URSA患者的CD4+细胞、CD4+/CD8+比率有明显增高(P〈0.05),而CD8+细胞明显减少(P〈0.05)。②治疗1组治疗后CD4+细胞有所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D8+细胞有所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D4+/CD8+比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2组治疗前后CD4+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CD8+细胞有明显升高,CD4+/CD8+比率明显下降(P〈0.01)。③治疗组2组再次妊娠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调免1号方配合主动免疫治疗可调节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预防再次发生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细胞免疫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将95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放疗治疗。联合组在放疗期间同步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治疗结束时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及血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1),而CD8+较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中仅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CD3+、CD4+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b及WBC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NEUT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NEUT治疗后下降(P〈0.05);治疗后联合组Hb、RBC、WBC及NEU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多糖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放疗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及外周血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肠安治疗大肠癌术后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大肠癌根治术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分别予胃肠安和加减旋覆代赭汤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脾虚证候积分、KPS积分及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脾虚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CD8、NK水平明显升高(P〈0.05)、CD4/CD8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D3、CD4、CD8、CD4/CD8、NK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可以改善大肠癌术后脾虚证候,改善患者体能状况,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法对肝癌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均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组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证候改善率分别为86.7%、60.0%;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0%、53.3%;生存期〉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占66.7%、4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比值均升高(P〈0.05),CD8+降低(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艾迪注射液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放疗前后检测各组外周血T+B+NK、CD3^+、CD4^+、CD8^+、CD4^+/CD8^+、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放疗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值、NK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T+B+NK、CD8^+和B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汤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2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服用扶正消瘤汤,对照组106例服用乳癌术后方,疗程9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够提高CD3+、CD4+、CD4+/CD8+比值(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NK、CD8+改善不明显(P均〉0.05)。结论扶正消瘤汤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加味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方加味,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SA、f-PSA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CD3+、CD4+、CD8+、CD4+/CD8+细胞水平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加味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内分泌治疗作用,减少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化浊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解毒化浊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IgM、IgG、IgA、C3、CD4+、CD8+。结果:对照组的各指标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G、CD8+有所下降(P〈0.05),补体C3、CD4+升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值比较,IgG、C3、CD4+、CD8+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gM、IgA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浊汤能调节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喜锋  周敏 《河南中医》2014,(10):1929-193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均给予G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日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28.6%,治疗组有效率为5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及NK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各项Ⅱ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骨髓抑制最为显著(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免疫功能状态、降低相关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健脾益肾方提高尿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尿毒症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中医辨证脾肾阳虚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8例,给予血透加健脾益肾方治疗;B组27例,给予血透加安慰剂治疗;C组32例,给予健脾益肾方治疗,不透析;D组28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不透析。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CD3^+、CD4^+、CD8^+、CD4^+/CD8+、IL-1、IL-2、IL-6等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和C组CD3^+、CD4^+、CD4^+/CD8^+及IL-2均显著升高,CD8^+、IL-6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有提高尿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初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E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两组均完成4个化疗周期,观察肿瘤客观疗效及生存质量、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景①治疗组、对照组肿瘤客观总有效率分别为64.3%、53.6%,组间肿瘤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生存质量总有效率分别为89.3%、64.3%;组间生存质量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D3+、CD4+、CD4+/CD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④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减轻EP方案化疗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治疗。肾阴虚兼脾气虚型原发性肝癌术后中医证候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补肾健脾方。两组均以28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变化情况,并随访生存期。结果两组治疗后T3、T4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T1、T4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54.54%;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43.47%、27.27%;组间KP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9个月,组间12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治疗肾阴虚兼脾气虚型肝癌术后患者,可使甲状腺激素水平提高,并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12个月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新辅助化疗组(Ⅰ组)35例,新辅助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组(Ⅱ组)38例,治疗前后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结果Ⅰ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明显下降,CD8明显上升(P〈0.01);Ⅱ组CD3,CD4,CD4/CD8,NK细胞有所下降,CD8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Ⅰ组比较,CD3,CD4,NK细胞明显上升(P〈0.05或P〈0.01),CD8显著下降(P〈0.01),CD4/CD8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使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能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6例给予艾迪注射液+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24例行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大小、AF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77%,对照组58%(P均〈0.05)。治疗后2组AFP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区疼痛、发热、腹胀、纳呆、黄疸等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CD3+、CD4+、CD4+/CD8+及NK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可以有效地消灭肿瘤及残癌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