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及经其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激活后对QBC93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培养QBC939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进行干预培养,通过RT—PCR检测QBC939中PPAR—γmRNA的表达;光镜下细胞计数了解吡格列酮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技术了解吡格列酮对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QBC939中有PPAR—γmRNA表达;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出现G2/M期停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促使细胞周期G2/M期停滞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PPAR-γ有可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PPAR-γ配体抑制胆管癌的体内有效作用途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c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抑制胆管癌的体内有效作用途径。方法采用不同RGZ给药方法和途径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荷瘤裸鼠进行干预,7d后处死,测量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RGZ对胆管癌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连续多次灌胃组[12mg/(kg.d)](临床途径组)抑制作用明显,而单次灌胃组、单次与多次腹腔灌注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统计学处理,连续多次灌胃组与其他给药途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方法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多次给药法是PPAR-γ配体RGZ对胆管癌有效抑制作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门胆管癌QBC93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与TUNEL酶标记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检测PGZ对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PGZ能明显抑制QBC939细胞增殖,使其停滞于G2/M期,促使诱导细胞凋亡;TUNEL酶标记显示凋亡的QBC939细胞出现凋亡小体;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显示,随着PGZ浓度的增加,透过Matrigel膜的细胞数减少,过河时间延长(P〈0.01),呈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PGZ能明显抑制QBC93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对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PAR-γ配体PGZ有望成为治疗胆管癌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吡咯列酮(PGZ)对胆管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QBC939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检测PGZ对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结果MTT提示在24、48和72h干预点,PGZ显著抑制了QBC939细胞的生长(P<0.01);而12h干预点、浓度(5~40μmol/L)时,PGZ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mRNA、TIMP-1mRNA的表达,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125)。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显示,随着PGZ浓度的升高,透过Matrigel膜的QBC939细胞数减少、过河时间延长(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PPAR-γ配体PGZ能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7的表达以及抑制QBC939细胞的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实验分为实验组(又分为不同PGZ浓度组)和对照组(无PGZ干预);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QBC93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检测PGZ对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干预12 h、其PGZ 5~40 μmol/L时,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TIMP-1 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显示,随着PGZ浓度的升高,透过Matrigel膜的QBC939细胞数减少、过河时间延长,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MP-7的表达及抑制细胞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程南生  李敏  熊先泽  吴良洪  林圯昕 《四川医学》2007,28(10):1079-1081
目的探讨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T-PCR了解QBC939细胞中MMP-7、TIMP-1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MMP-7、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提示在12h干预点、浓度(5-40μmol/L)时,PGZ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PT-PCR证实QBC939细胞中存在MMP-7、TIMP-1 mRNA水平的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后者;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调控QBC939细胞的MMP-7、TIMP-1表达,从而可能改变其体外侵袭力。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二砷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胆管癌癌细胞株QBC939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用不同浓度As2O3处理,活细胞计数和细胞克隆试验观察As2O3对细胞动力学的影响;丫啶橙荧光染色、透射电镜,TUNEL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单抗SAB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0.75-6μmol/L范围内,As2O3明显抑制QBC939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随As2O3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相应地PCNA和bcl-2表达减弱。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明显的凋亡峰,并阻滞细胞周期的G2-M期。结论 As2O3可明显抑制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有临床治疗胆管癌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抑制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分别设立DHA浓度组、NS-398浓度组、二者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即将0、15、30、45、60、75 μg/ml浓度的DHA和0、25、50、100、150、200 μmol/L浓度的NS-398分别联合作用于胆管癌QBC939细胞;应用CCK8法检测其分别对QBC939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QBC939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情况。 结果 DHA和NS-398在体外均能够单独抑制QBC939细胞生长,45 μg/ml的DHA联合100 μmol/L的NS-398经24 h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达到90%,实验组与DHA浓度组、NS-398浓度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增加2种药物浓度,细胞生长抑制率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DHA和NS-398联合能明显促进QBC939细胞早期凋亡;15 μg/ml的DHA联合50 μmol/L的NS-398经24 h作用后,对胆管癌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QBC939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DHA和NS-398联合能明显抑制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促进胆管癌细胞早期凋亡,抑制胆管癌细胞的侵袭,二者联合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早期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增殖、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0、10、20、40、80、100μmol/L)处理QBC939细胞24、48、72 h,MTT法测定QBC939细胞活力并计算增殖抑制率;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0、20、40、80 μmol/L)处理QBC939细胞48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QBC939细胞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QBC939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QBC939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冬凌草甲素的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与0μmol/L冬凌草甲素组相比,其他浓度冬凌草甲素组的S期细胞比例降低;0、20、40、80 μmol/L冬凌草甲素组QBC93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5%、14.8%、25.8%及37.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QBC939细胞的Bax表达量逐渐升高,Bcl-2表达量逐渐降低;其他浓度冬凌草甲素组QBC939的端粒酶活性均低于0μmoL/L冬凌草甲素组,且QBC939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随冬凌草甲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抑制QBC93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el-2表达以降低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已有诸多研究显示中药蟾蜍灵具有明显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观察蟾蜍灵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cyclin E和P2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控胆管癌细胞增殖的途径和机制. 方法 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蟾蜍灵(0.1、1、10μmol/L)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实验检测蟾蜍灵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cyclin E、P27蛋白水平变化. 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 表明蟾蜍灵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Western blot 测定cyclin E蛋白表达量下降,P27蛋白表达量升高. 结论 蟾蜍灵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减少cyclinE蛋白表达,增加P27蛋白表达,来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存活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氮-2’-脱氧胞苷对QBC939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5-氮-2’-脱氧胞苷在浓度为0.5μmol/L时即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24 h半数致死量为5.0 μmol/L,细胞周期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的发生率增高,而且以上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结论 5-氮-2’-脱氧胞苷可能通过消除某些抑癌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而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大蒜素对QBC939细胞的抑制作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大蒜素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大蒜素作用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其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就越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凝胶电泳示实验组DNA梯带(DNA ladder)形成。结论:大蒜素诱导的人胆管癌细胞的凋亡与细胞DNA分裂期阻滞密切相关。这一作用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TY720对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将其分为对照组、FTY720不同浓度给药组。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和凋亡、细胞侵袭等实验观察FTY720对QBC939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当FTY720浓度为2400 ng/ml时,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系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为65.4%(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QBC939细胞系被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发生凋亡;侵袭实验显示FTY720可以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系的侵袭,当FTY720浓度为2400 ng/ml时,侵袭抑制率可达80%。结论:FTY720可抑制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的增殖,诱导该肿瘤细胞凋亡,并且抑制其侵袭。  相似文献   

14.
吴涛  窦科峰  李开宗 《医学争鸣》2002,23(14):1284-1286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胆管癌细胞的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台盼蓝染色,MTT法,光镜,透射电匀流式细胞仪等检测ATRA对体外培养的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ATRA对QBC939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量效关系明显,但大剂量则主要导致细胞坏死,以10μ.mol.L^-1ATRA的作用效是最好。QBC939细胞经10μ.mol.L^-1ATRA处理7d的产殖抑制率可达到60%,光镜及透民镜下可见细胞恶必表型向正常发生逆转,并可观察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ATRA处理组细胞周期延迟10%,G1期货经例明显升高50.5%,S/G2期比例分别下降39.8%和11.4%,结论:ATRA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转染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基因(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protein,XIAP)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ASODN瞬时转染QBC939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ASODN转染入细胞的情况,并计算转染率;RT—PCR检测转染前后XIAPmRNA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率.结果转染后24h可达到最佳的转染效果;ASODN组的XIAP基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结果显示转染后QBC939G0/G1期细胞高于阴性对照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质体介导转染ASODN能特异性地抑制QBC939细胞中的XIAP基因表达,使其发生G0/G1期阻滞,并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有望成为胆管癌基因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RSG(25、50、100、2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RSG(24h、48h、72h)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Cyclin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SG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CCK-8比色法显示增殖抑制率与RSG的浓度-时间呈正相关;FCM检测发现,RSG使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RSG干预后,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下调。结论:RSG依赖激活PPARγ途径能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示PPARγ可能是肝癌治疗的一个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APT(1.0、5.0、10.0 μmol/L)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DAPT对Hela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3 种浓度的DAPT均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847%、32.492%、46.565%,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 DAPT能使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且使S期、G2/M期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DAPT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调节细胞周期、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QBC939胆管癌细胞生长和HIF-1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模拟缺氧诱导,MTT观察缺氧诱导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缺氧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缺氧诱导对胆管癌细胞HIF-1 α表达的影响.结果 CoCl2(0μmol/L,50μmol/L,100μ mol/L,200μ mol/L,400μmol/L)浓度依赖性诱导胆管癌细胞增殖;CoCl2(200μmol/L)处理48 h组QBC939胆管癌细胞G1期显著减少,处理72 h组G1期显著减少的同时S期和G2显著增加;CoCl2(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处理72 h,HIF-1 α表达显著增加,并随CoCl2浓度增加显著增强.结论 缺氧可诱导胆管癌细胞增殖与增加HIF-1α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甲基化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生长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氮-2‘-脱氧胞苷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存活率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氮-2‘-脱氧胞苷对QBC939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5-氮-2‘-脱氧胞苷在浓度为0.5μmol/L时即可以抑制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24h半数致死量为5.0μmol/L,细胞周期中处于G0/G1的细胞比例增多,凋亡的发生率增高,而且以上作用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结论 5-氮-2‘-脱氧胞苷可能通过消除某些抑癌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使其重新表达而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三氧化二砷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生长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光哲  窦科峰  武文红 《医学争鸣》2002,23(18):1669-1673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生长抑制与促凋亡作用 .方法 采用 MTT法检测 As2 O3 对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差显微镜、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 DNA L adder;流式细胞术分析 DNA含量 .结果  0 .5 ,1,2 ,4,8μmol· L- 1 As2 O3均能抑制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的生长 ,且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4μmol· L- 1 (IC50 )的 As2 O3 作用后 ,QBC939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 ,DNA L adder出现 ,并检测到亚二倍体峰 .结论  As2 O3 能有效地抑制 QBC939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