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患者男,66岁。因左侧面部发作性疼痛1年入院。查体:左侧面部的鼻翼及上唇有明显的扳机点。MRI示左侧三叉神经根部有异常血管压迫。入院诊断为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Ⅱ、Ⅲ支)。在局麻下由左耳后横切口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分离蛛网膜与血管时不慎小脑后下动脉破裂出血,即给以棉片、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因小脑半球向切口外膨出,行小脑半球外上缘吸除后,  相似文献   

2.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3例,术中发现小脑上动脉压迫22例,小脑下前动脉压迫5例,小脑后下动脉压迫1例,静脉压迫5例;三叉神经根受动脉压迫扭曲或有明显压迹者24例,神经与动脉接触但无扭曲、压迹4例。28例动脉压迫者术后疼痛均消失,但2例三叉神经根仅与动脉接触而无明显压迹和扭曲者术后疼痛复发;5例静脉压迫者仅3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提出神经根受压的部位在本病的发病中不是决定因素,关键是神经根受压的程度。静脉压迫和动脉仅与三叉神经根接触而无压迹、扭曲者显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远不如三叉神经根明显受压者显著,应同时行感觉根切断术,以提高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136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临床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与责任血管的解剖特点。方法通过对1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术中观察和判定责任血管的来源、压迫三叉神经根部的位置,探讨责任血管的解剖特点及疗效。结果责任血管以小脑上动脉的外侧支的分支压迫三叉神经的上表面最常见,共80侧(58.8%);小脑前下动脉的分支压迫三叉神经的下表面较少,共20侧(14.7%);两支血管分别压迫三叉神经的上、下表面的有18侧(13.2%);单纯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根部的有12侧(8.8%);附近无任何血管压迫但术中发现三叉神经覆盖的蛛网膜明显增厚者6侧(4.4%)。136例病人中,术后疼痛消失134例,治愈率为98.5%,无效2例。术后随访112例,平均4.3年.102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部分缓解,6例复发或无效。结论邻近血管的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方法,其疗效取决于熟练的显微解剖知识和显微操作技巧。仔细寻找所有的责任血管并隔离确实,保护好邻近区域的神经和血管,是增加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128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其中12例患者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症状。结合手术所见,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2例肿瘤患者,右侧桥小脑角8例,左侧桥小脑角4例。其中神经鞘瘤9例,脑膜瘤2例,胆脂瘤1例。疼痛性质以发作性疼痛为主。伴听力下降者5例。疼痛分布于三叉神经第一支2例,第二支4例,第三支6例。2.手术方法:全组病例均在全麻下进行。取耳后弧形切口4.0~6.0cm,常规开颅,十字切开硬脑膜,释放部分脑脊液,探查桥小脑角。在显微镜下辨别肿瘤与三叉神经及血管受压关系。肿瘤直接压迫三叉…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远期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术中分离血管神经后用Teflon补片分隔。结果术中发现24例有血管压迫,18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3例为小脑前下动脉,1例为岩静脉压迫,1例为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压迫,另1例未发现血管压迫。结论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临床适应证广泛,对神经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1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三叉神经痛(单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T1-VIBE和T2-SPC两个序列的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检查,分析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显示的三叉神经血管压迫和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并分析磁共振三叉神经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三叉神经的血管压迫与临床症状有密切关系,且均为单侧临床症状,31例患者的MRI图像显示有听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且35例患者中,对于无症状侧29例患者未见听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三叉神经痛患者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能够清晰的显示出两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情况,对临床具有较佳的指导作用,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结合MR重建技术对微血管减压手术(MVD)的价值。方法对11例三叉神经痛,17例面肌痉挛,1例复发性舌咽神经痛,1例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患者采用MVD治疗。术前应用3D-TOF-MRA结合MR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寻找和判别责任血管,以指导临床手术。结果术前3D-TOF-MRA检查30例中,28例证实有明显的责任血管,并在术中得到证实;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3D-TOF-MRA检查、未发现责任血管,其中1例术中发现为三叉神经出脑干区腹侧受到基底动脉明显压迫,另外1例术中可见小脑上动脉有多支细小动脉攀附于三叉神经出脑干区,给予MVD+选择性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0例患者中,术后完全缓解26例,明显缓解4例。结论 3D-TOF-MRA结合MR重建技术对于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责任血管的判定及手术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于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行3D-SPACE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分析患侧组与健侧组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侧组39侧神经,31例(31/39)表现为神经受压或移位;健侧39侧神经,25例(25/39)表现为神经血管关系阴性;健侧组与患侧组神经血管关系密切阳性率及三叉神经受压推移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PAC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12例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血流评价资料。对比分析临床、影像学及脑血流资料间相互关系及可能的病因探讨。结果右侧肢体偏瘫8例,左侧肢体偏瘫4例;MR检出病灶左侧大脑半球6个,右侧半球3个;DSA检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5支,中重度狭窄6支,轻度狭窄1支。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3支,中重度狭窄6支,轻度狭窄3支;脑血流评价:12例患者TTP检查均见基底节区血流达峰时间延迟,其中9例右侧比左侧更明显;12例患者脑局部血流检查均见基底节区血流量降低:6例右侧比左侧更明显;99Tm 代谢12例中11例双侧均增高:7例左侧比右侧明显,4例右侧比左侧更明显;18F代谢12例中8例增高:6例左侧比右侧明显,2例右侧比左侧更明显;4例双侧均降低。结论双侧闭塞性病变大脑中动脉血管数无差异,血管闭塞性病变程度右侧重于左侧,而临床症状、体征、MR以左侧半球明显;推测双侧大脑中动脉病变是一慢性进展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其病因之一;免疫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26例PTN的临床资料。结果责任血管为单支血管105例,多支血管19例,蛛网膜增厚粘连2例;单纯动脉压迫111例,其中小脑上动脉49例;压迫部位于三叉神经根部98例;三维时间飞跃法核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阳性检出率为88.9%。107例术后随访6~96个月,平均50个月;失访19例。术后6个月治愈96例,显著有效5例,有效5例,无效1例;复发3例,遗留并发症8例。结论 PTN责任血管压迫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以单发动脉性压迫神经根部为主;术前3D-TOF MRA检查可基本明确三叉神经与毗邻血管的关系;MVD对PTN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3D TOFMRA)及其后处理技术 (MPR)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两名神经放射科医师盲法分析 38例临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的 3D TOFMRA基础图像及MPR图像。结果  (1) 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 ,MRI诊断为血管接触或压迫 31例 ,其中有症状侧血管接触或压迫 2 6例。症状侧与影像上三叉神经存在血管接触或压迫有显著相关 (P <0 0 0 5 )。(2 ) 14例以三叉神经第 2支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 ,85 .7% (12例 )血管压迫神经的中间部位 ;10例以三叉神经第 3支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 ,70 % (7例 )血管压迫神经的侧方 (P <0 0 0 5 )。结论  3D TOFMRA及MPR可清晰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临血管的关系 ,血管压迫神经的部位与疼痛的区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方法选择全麻开颅手术非三叉神经痛病人20例,采用针形电极刺激其三叉神经周围支,在头顶记录BTEP波形,统计潜伏期、波幅和波间期。结果本组均可记录到W1、W2、W3三个波形,其中W1为高幅三相波,W2、W3为单相负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W1、W2、W3波幅增大而潜伏期不变。结论采用针形电极刺激能获得满意的BTEP波形,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BTEP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研究了36例经术前MRTA及术中探查除外神经血管接触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切断术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BTEP以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测定BTEP潜伏期及波幅参量的变化指导手术的进程.结果 36例病人患侧BT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术中待BTEP呈一直线后,不再继续切断神经根,术后疼痛均缓解,未遗三叉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可以指导选择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并防止三叉神经眼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血管减压术对老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587例病人施行了神经血管减压术,手术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开颅入路,用涤纶片行神经血管减压治疗,并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对587例病人行神经血管减压术,572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2例疼痛减轻,有效率为99.5%。529例进行了6个月~10年随访,4例术后1~3年复发,3例无效,均经重新减压后疼痛即消失,其余病例未再有疼痛发生。结论:老年人三叉神经痛采取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患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26例有明确压迫血管。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小绦纶片隔开,使之距神经5mm以上,未发现明确压迫血管的4例将附着在神经表面的静脉电灼切断之,同时将三叉神经感觉根的2/3切断。结果:26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4例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例按选用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37例,行单纯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B组5例,术中未发现血管压迫,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R);C组12例,压迫血管不明确,均在MVD后加行PR.结果平均随访51个月.A组总有效率86.5%,复发率10.8%,无效率2.7%;4例复发病例中2例再次行PR治愈.B、C组总有效率100%,无复发.并发症:行PR者术后均有面部麻木,随访期间均见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发生听力障碍1例,复视1例,无菌性脑膜炎1例.结论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术中探查的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余市人民医院64例经MVD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指标。结果 64例患者均为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接受MVD治疗,术后治愈48例(75.0%),缓解12例(18.8%),无效4例(6.2%),术后出现耳鸣2例,面瘫1例,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1例,高热6例,无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压迫程度、手术减压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影响三叉神经痛手术疗效因素主要有病程、三叉神经受压程度及手术减压是否充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化三维损毁梯度回波( 3D - SPGR)序列检出三叉神经痛(TN)患者神经血管压迫(NVC)的能力.方法 对37例TN患者行强化3D- SPGR序列扫描,由高年资神经影像学医师评价三叉神经根进入区(REZ)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并与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观察的结果对比.结果 37例患者中,MVD证实36例存在NVC,强化3D-SPGR显示了35例,其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100%,且MRI所显示的责任血管位置与MVD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K=0.81).在14例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的患者中,12例(85.7%)的NVC位于REZ的内侧,而在16例下颌支疼痛的患者中,13例(81.3%)的NVC位于REZ的外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强化3D - SPGR序列是检出TN患者NVC有效的检查方法,将为MVD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根区周围蛛网膜粘连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40 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根区粘连的蛛网膜,对照组20 例外伤患者蛛网膜,每例蛛网膜分别做病理切片,PCR 检测HSV-1 特异性基因片段以及用HSV-1 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病理切片光镜下粘连的蛛网膜主要以炎细胞浸润、水肿、钙化以及粘液样变性为主,检测到HSV-1 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率为72.5% (29 /40),抗原阳性率为17.5% (7 /40),即以潜伏感染为主,少部分呈增值性感染.对照组病理切片有3 例细胞轻度水肿,余均为正常蛛网膜结构.有4 例HSV-1 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无抗原阳表达.卡方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蛛网膜HSV-1 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叉神经根区蛛网膜的粘连与HSV-1 的感染密切相关;粘连的蛛网膜加剧了根区动脉对三叉神经根的压迫,是加重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REZ)的形态结构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TN患者和20例非TN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纳入研究。所有受试对象采用3.0TMRI扫描,采用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分别扫描两侧REZ区的形态学结构。采取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分析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三叉神经脑桥角、桥小脑角池面积和三叉神经脑池段面积。结果患侧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的均值、三叉神经脑桥角的均值、桥小脑角池面积的均值以及三叉神经脑池段面积的均值均小于健侧。对照组的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三叉神经脑桥角、桥小脑角池面积及三叉神经脑池段面积的均值均大于疾病组。结论三叉神经脑池段较短,三叉神经脑桥角锐利,易发生神经血管冲突,临床上易导致TN;三叉神经脑池段面积缩小提示三叉神经根的萎缩性改变。MRI形态学信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手术决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