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113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 52岁。因结肠镜检查提示息肉行内镜息肉切除术。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在炎性病变背景中散在分布, 形成束状、层叠状。肿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 有丰富的胞质, 轻度嗜酸, 细胞境界清楚, 细胞核长形, 染色质絮状或颗粒状, 小而清晰的核仁, 核膜薄, 细胞学特征温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D21、CD23、CD35和D2-40均阳性, 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RNA肿瘤细胞阳性。病理诊断为结肠EB阳性的炎性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6-02—2018-01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58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在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阻断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病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18~24个月的随访,其间观察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中具有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明显降低术后肌瘤复发率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疗法,研究组采用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疗法。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胰岛素用量、血糖漂移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指标及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早产、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儿童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输液渗漏不仅造成药物治疗失败,增加患儿痛苦,还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方法记录该科2018年4月患儿输液的渗漏情况,找出原因;第2个月,针对得到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比这两月输液渗漏率。结果该科输液渗漏率为5.6%,给予患儿和家属输液知识教育及改善环境后,输液渗漏率下降至2.5%,两个月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输液渗漏这一质控指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强化护理人员标准操作流程及提高操作技术,可以明显避免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靶向性抗肺癌新药ZP-1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为ZP-1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ZP-1分别溶解于0.9%(质量浓度,下同)注射用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5%(质量浓度,下同)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上溶液中ZP-1的质量分数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和光照条件下的质量分数变化。结果 ZP-1溶于0.9%注射用生理盐水中,分别于15、25、30℃条件下放置24 h,质量分数分别为99.22%、100.15%、98.96%,稳定性良好;ZP-1在无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不好,放置24 h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下降为62.40%、68.61%。结论靶向性抗肺癌新药ZP-1在0.9%注射用生理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年龄和既往流感病毒暴露史对免后血清与H3N2亚型变异株交叉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750名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接种试验用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对照用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并且根据年龄和流感病毒暴露史分组,通过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测得受试者免疫前后血清针对疫苗株的血凝抑制滴度,与免疫后血清针对当年流行的4株H3N2亚型变异流感毒株的抗体滴度,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以及变异株和疫苗株的抗体GMT比值比,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既往流感暴露组之间的GMT比值比差异。  结果  在接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人群中,在免疫前同时暴露于H1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株的受试者,其针对A/Jiangsu-Nanchang/11926/2014(H3N2)的免后抗体水平高于无H1/B暴露的人群(t=3.913,P=0.001)。在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人群中,19~59岁的成年人针对A/Jiangsu-Haizhou/11044/2015(H3N2)免后交叉反应水平高于3~18岁的青少年(t=3.198,P=0.008)。  结论  先前暴露于H1亚型或B型流感病毒,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H3免后抗体应答的交叉反应性,并因此可能影响疫苗效力。人类的免疫后反应存在年龄特异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教学管理是综合医院日常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高效的临床教师绩效评估体系正逐步成为显示医院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运用综合评分法,设计绩效考核关键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型考评计算公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为日后完善综合医院教学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和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院难产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结果:与对照组(40%)对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6.67%)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成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8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采用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IL-6、IL-8和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DLBCL患者这些指标与临床特征、疾病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DLBCL组IL-6、IL-8和IL-10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71.81±70.91)pg/ml比(2.71±0.28)pg/ml,(47.95±13.04)pg/ml比(3.69±0.47)pg/ml,(38.02±10.35)pg/ml比(1.77±0.2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38、3.39、3.50,均 P<0.05)。DLBCL患者中,骨髓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及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IL-6、IL-8和IL-10水平均高于骨髓未侵犯、IPI评分1~2分及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均 P<0.05)。DLBCL患者外周血中IL-6与IL-8、IL-6与IL-10、IL-8与IL-10表达水平均相关( r2值分别为0.93、0.89、0.89,均 P<0.05)。IL-6、IL-8、IL-10均高表达的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Ⅲ~Ⅳ期、6个疗程后未缓解患者比例均高于IL-6、IL-8、IL-10单项及两项高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DLBCL患者外周血清中IL-6、IL-8和IL-10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三者表达水平升高预示DLBCL患者疾病分期较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