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触发痛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的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变化,探讨前额叶皮层是否参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触发痛的调控。方法 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前额叶接受45通道的近红外功能成像监测,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反映触发痛任务相关的功能变化。采用多次重复事件相关设计作为任务,分析触发痛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的前额叶功能变化。结果 (1)术前疼痛侧刺激期相对静息期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双侧前额叶出现激活效应;术前正常侧刺激发现刺激期相对静息期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双侧前额叶出现抑制效应;(2)术后1周原疼痛侧和正常侧的静息期与刺激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见双侧前额叶激活或抑制效应。结论术前触发痛引起的双侧前额叶激活效应在微血管减压术后消失,推测前额叶可能参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枢调控,其机制可能与中枢敏化现象有关。微血管减压术引起的外周神经和相邻组织的改变可能达到了去敏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125例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数据分析,评价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125例,患者术前均行神经系统、MRI、残余尿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术中在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评估分为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和并发症评估,远期疗效根据临床表现、MRI、膀胱残余尿和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评估.统计学通过SPSS16.0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近期随访: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108例(86.4%)达到Ⅰ级,13例(10.4%)达到Ⅱ级,4例(3.2%)为Ⅲ级;发生并发症14例,占11.2%.远期随访:根据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后无症状组、轻度症状组症状组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在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残余尿检查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未发现脂肪瘤复发病例;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显微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总结软性神经内镜下个性化手术治疗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的指证、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应用软性神经内镜个性化手术治疗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第四脑室正中孔造瘘9例,第四脑室正中孔造瘘加第三脑室底造瘘5例,导水管成形加第三脑室底造瘘5例,导水管成形加第四脑室正中孔造瘘2例,单纯第三脑室底造瘘11例.术后脑脊液电影检查显示导水管区脑脊液流动良好26例,枕大孔区第四脑室正中孔脑脊液流动良好10例,第三脑室底瘘口脑脊液流动良好15例,脑脊液电影检查结果不满意但临床症状缓解者2例,术后仍有高颅压表现者5例,其中2例经脑脊液外引流数日后缓解,3例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所有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 软性内镜下可以经额部锁孔导水管入路对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进行个性化手术治疗,使部分患者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摆脱分流依赖,但应严格选择手术指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手术治疗癫痫对其远期疗效及智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9例伴癫痫的TS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作症状学、EEG及头颅MRI的特点,随访远期发作的控制情况及智力水平。结果:术后随访24~30个月(平均26.1个月),EngleI级8例,EngleIV级1例。8例手术治疗有效的患者中,5例智力水平显著提高,IQ平均增高18.2,手术时平均年龄为5.7岁。3例无明显变化,IQ平均增高2.3,手术时平均年龄为20.3岁。结论:在一部分TSC患者,当发作症状、MRI上的结节的部位、EEG痼样放电的部位一致时,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控制发作。手术时年龄较小的患者随发作的控制智力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2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僵直、抖动6年余"于2011年7月19日入院.表现左上肢伸直抖动,无先兆,意识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MRI正常.头皮脑电图间期未见痫样放电,发作期肌电伪差掩盖.非侵入性检查提示致痫灶位于中央区附近,置入2个32导网格电极覆盖右侧额、颞皮质.  相似文献   
7.
局部运动抑制性癫痫发作(Focal inhibitory motor seizures,FIMS)是一种少见的癫痫发作类型,发作期患者意识清楚,但身体某一部分的自主运动能力丧失,局部瘫痪,可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期视频脑电倒显示对侧感觉运动皮层区异常放电。我们经历1例为术前评估而行颅内电极记录的FIM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1986年1月~1997年12月,对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显微血管减压术3例、血管减压术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上部1根~2根丝切断术4例、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上部1根~2根丝切断术10例。结果:17例患者疼痛全部消失,3例出现偶发性干咳,其中1例伴轻度声音嘶哑及吞咽功能障碍。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上部1根~2根丝切断术或2种术式合用均为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采取哪种手术方式应由术中有无责任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的方式而定  相似文献   
9.
bcl-2和P 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cl2和P5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5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中bcl2和P53进行检测。结果:bcl2和P53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7%和37%。bcl2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而P53蛋白表达主要位于分化差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P53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度和病理分型均呈正相关。结论:在分化较高的肿瘤中以bcl2表达为主,而在低分化肿瘤中以P53表达为主,二者在调节胶质瘤的形成与分化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癫痫和发育迟滞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手术治疗的Sturge-Webet综合征继发癫痫和智力、体格等多方面发育迟滞的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术前评估后,在全麻下行"右侧半球开颅,右侧额、顶叶和部分颞、枕叶脑组织皮层切除术".结果 术后当天患儿左侧肢体肌力为Ⅰ级,但3 d后左侧肢体肌力开始逐渐恢复,至术后21 d,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18个月,患儿癫痫发作完全消失,并于术后12个月时自行停用抗癫痫药物.左侧肢体肌力达到Ⅴ-级,功能好于术前,左手手指活动好转,能握住钢笔等物体.语言功能显著好转.攻击行为消失,性格较温顺,认知和行为能力均有明显好转.发育状况评估DQ值从术前的48改善为75.结论 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癫痫和发育迟滞可行病变多脑叶切除性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癫痫,还可能改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