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V波潜伏期和(或)波幅的变化与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听力损失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9年8月行MVD治疗的HF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VD始末BAEPs的V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以及手术前后听力状况的改变,听力学评估采用平均纯音听力阈值及言语识别率改变。根据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分级方法,将术后患者听力分为听力未明显下降组和听力明显下降组。收集术中全程的BAEPs改变,并将BAEPs的V波术中改变分为:无显著异常,单纯V波潜伏期(LwV)延长>1.5 ms,单纯V波波幅(AwV)下降>50%,LwV延长>1.5 ms且AwV下降>50%,LwV延长>1.5 ms或AwV下降>50%,对5组分类模式下术后听力损伤程度与分组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4组BAEPs改变对术后听力损伤的预测价值。 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009例行MVD治疗的HFS患者中,943例患者听力未明显下降,66例患者术后听力异常,术中BAEPs监测波形无显著改变,术后出现听力下降5例(0.6%);术中仅LwV延长>1.5 ms,术后出现听力下降4例(18.2%);术中仅AwV降低>50%,术后出现听力下降19例(25.0%);术中"LwV延长>1.5 ms且AwV降低>50%",术后出现听力下降38例(64.4%);术中"LwV延长>1.5 ms或AwV降低>50%",术后出现听力下降61例(38.8%)。各组的阳性预测值比较,结果显示"LwV延长>1.5 ms且AwV降低>50%"最高;"LwV延长>1.5 ms或AwV下降>50%"组的敏感度最高;"LwV延长>1.5 ms且AwV下降>50%"组的特异度最强。 结论术中BAEPs监测可为MVD术者提供听力参考。术末V波潜伏期延长1.5 ms且波幅降低50%以上阳性预测值最高。术中根据BAEPs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手术策略,可有效改善术后听力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 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 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应用肌兴奋治疗仪的疗效。方法将 4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分为治疗组 (2 1例 )和对照组 (2 8例 )。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但治疗组患者加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于肌兴奋治疗仪治疗前及术后 3个月、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相应肌肉平均肌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提高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时 ,应用肌兴奋治疗仪可加快肌力恢复和运动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等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成人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在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中如何尽快提高相应肌肉的肌力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 目的:观察肌兴奋仪在成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康复中促进肌力恢复、运动功能改善的作用。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 对象:选择2000-01/2002-05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成人下肢痉挛状态患者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19~48岁。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的21例患者为治疗组,未接受肌兴奋治疗仪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 方法:术后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开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术后第1天康复训练同时开始使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30min/次.3次/d,7d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3d,坚持至少6个月。康复训练之前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踝踱屈肌、膝屈曲肌、大腿内收肌肌力.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肌力改善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和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相应肌肉平均肌力。结果:4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踝踮屈、膝屈曲、大腿内收肌平均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②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踝踱屈、膝屈曲、大腿内收肌平均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4.2&;#177;0.8),(3.7&;#177;0.7)级;(4.3&;#177;0.7),(3.8&;#177;0.7)级;(4.0&;#177;0.7),(3.50&;#177;.5)级;治疗6个月:(4.5&;#177;0.6),(3.9&;#177;0.7)级;(4.6&;#177;0.7),(4.0&;#177;0.5)级;(4.4&;#177;0.7),(4.0&;#177;0.6)级,(P〈0.05或P〈0.01)]。 结论:在成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同时应用肌兴奋仪可以加快肌力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6.
7.
背景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周围神经显微缩小术等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成人患者下肢痉挛状态,可取得满意疗效.但在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中如何尽快提高相应肌肉的肌力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目的观察肌兴奋仪在成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康复中促进肌力恢复、运动功能改善的作用.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对象选择2000-01/2002-05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成人下肢痉挛状态患者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19~48岁.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的21例患者为治疗组,未接受肌兴奋治疗仪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方法术后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开始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术后第1天康复训练同时开始使用肌兴奋治疗仪治疗,30 min/次,3次/d,7 d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3 d,坚持至少6个月.康复训练之前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踝蹠屈肌、膝屈曲肌、大腿内收肌肌力,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了解肌力改善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和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相应肌肉平均肌力.结果4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踝蹠屈、膝屈曲、大腿内收肌平均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②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踝蹠屈、膝屈曲、大腿内收肌平均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4.2±0.8),(3.7±0.7)级;(4.3±0.7),(3.8±0.7)级;(4.0±0.7),(3.5±0.5)级;治疗6个月(4.5±0.6),(3.9±0.7)级;(4.6±0.7),(4.0±0.5)级;(4.4±0.7),(4.0±0.6)级,(P<0.05或P<0.01)].结论在成人下肢痉挛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同时应用肌兴奋仪可以加快肌力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痉挛状态的神经外科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状态(spasticity)是一组因牵张反射过度导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表现为痉挛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病症的总称.痉挛状态一般都有以下4种基本临床特征:(1)关节僵硬,肢体活动性下降;(2)腱反射亢进;(3)肢体被动平伸时表现出强烈的阻力;(4)屈肌反射过强.据估计世界范围内目前有超过1亿人受到痉挛状态的影响,其中约半数以上的痉挛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两次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83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其中A组126例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B组57例采用在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二次改良的Foerster-Dandy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平均随访33.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立即感觉痉挛状态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6例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18例,明显好转11例,无明显变化而影响生活质量7例;B组8例发生不同程度吞咽困难,随访期间恢复正常5例,明显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而影响生活质量1例(该例仅随访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颅内感染10例(7.9%),B组颅内感染2例(3.5%),出院前均治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平均失血量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二次改良的Foerster-Dandy手术,术中不咬除枕骨鳞部及枕大孔,在不降低疗效及不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前提下,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增加寰枕部稳定性,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crosurgical effectiveness of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pasmodic torticollis under endoscope-assisted.Method 183 cases of spasmodic torticollis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microsurgical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from July 2001 to June 2009, which was randomly classifi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Group A(126 cases) were treated by firstly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Group B(57 cases) were treated by microsurgical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under endoscope-assisting.The other surgical steps were same with firstly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averagely followed up for 33.4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The spasticity was reliev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ration in all the patients.In group A, dysphagia in different degree in 36 cases, in whom, dysphagia was disappeared in 18 cases,dysphagia was significantly relieved in 11 , and unchanged in 7 during the following-up period.In group B,dysphagia was in different degree in 8 cases, in whom, dysphagia was disappeared in 5 cases, dysphagia was significantly relieved in 2, and unchanged in 1 ( follow-up only one month) ( P < 0.05 ).The intracranial infection rates in A and B groups were 7.9% and 3.5% respectively( P <0.05).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 P <0.05).Th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Group B was less than in Group A( P <0.05).Conclusions Modified Foerster-Dandy's operation can be done under endoscope-assisted, without resection of occipital squama and foramen magnum.This modified operation is able to keep the efficacy and do not increase the nervous system complications.It further reduces the surgical injury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atlanto-occipital, and significantly des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MVD)术中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同一术者主刀治疗的6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3型:Ⅰ型为交叉型, Ⅱ型为伴随型, Ⅲ型为平行型。对于Ⅰ型患者, 充分解剖分离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和(或)小脑幕之间的蛛网膜, 通过此空间进行第一间隙责任血管的减压;对于Ⅱ型患者, 需尽可能地将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及其神经根进/出脑干区的蛛网膜分离, 并置入垫棉隔离;对于Ⅲ型患者, 以吸引器将岩上静脉轻轻推开, 完整显露第一间隙进行减压。以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分级评估手术疗效。出院后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随访患者的BNI疼痛分级。结果 69例患者中, 岩上静脉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为Ⅰ型者占比为52.2%(36例), Ⅱ型占比为30.4%(21例), Ⅲ型占比为17.4%(12例);MVD术中均完整保留岩上静脉。术后7 d内, 患者BNI疼痛分级Ⅰ级68例, Ⅱ级1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听力障碍、静脉回流障碍等并发症。69例患者的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