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测定紫背鼠尾草各提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方法 用DPPH及ABTS.+ 测定紫背鼠尾草不同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紫背鼠尾草乙酸乙酯部位对 DPPH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在浓度为75 μg/mL时,它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6.9 % 和99.8%.但紫背鼠尾草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大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论 紫背鼠尾草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该植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有机溶剂萃取沙棘籽油的最优提取条件及沙棘籽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以沙棘籽油提取率为指标,以有机溶剂,料液比,温度,原料粒度及提取时间做单因素实验,通过料液比,原料粒度,提取时间拟定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体外抗氧化实验通过DPPH法和水杨酸法清除羟自由基的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沙棘籽油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2(60℃-90℃),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A2B2C1,即料液比为1:14,原料粒度为60-80目,提取时间为3 h,提取率为11.09%。沙棘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IC50=0.847 mg/ml,对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为IC50=0.561 mg/ml。结论本次实验数据处理均符合统计学原理,实验结果稳定,方法可靠,运用此种方法可以评价沙棘籽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和其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总多酚、黄酮含量.方法 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评价茯砖茶80%乙醇(总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结果 茯砖茶乙酸乙酯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正丁醇提取物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91.38±5.24)、(222.86±6.12)mg/g.茯砖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为:总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总提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茯砖茶总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048、0.043 g/L,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IC50分别为0.025、0.027 g/L.茯砖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茯砖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开发功能性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沙地柏多酚的纯化程度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沙地柏的多酚含量,经筛选用HPD-700大孔树脂纯化沙地柏多酚。通过对沙地柏多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三价铁离子(Fe3+)还原能力的测定来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经纯化后,沙地柏多酚纯度由0.53‰提高到9.95‰。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沙地柏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和Fe3+还原能力的维生素C当量质量浓度分别为9.4 μg/ml、30.09 μg/ml,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151.83 U/ml、204.59 U/ml,总抗氧化能力为72.68 U/ml。结论:沙地柏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分别测定灯盏乙素体外总抗氧化能力与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灯盏乙素体外能明显清除ABTS·+,同时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也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64.2,82.9,71.6和43.3 μmol/L.结论 灯盏乙素体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三种市售葡萄皮及籽中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 方法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葡萄皮及葡萄籽中的总酚与总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的研究. 结果 巨峰籽中的总黄酮、总酚含量相对较高;红提籽中总酚含量相对较高;而龙眼皮和龙眼籽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对较高. 结论 葡萄籽多酚与黄酮含量均高于葡萄皮,是天然多酚和黄酮的良好来源. 葡萄籽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海南臭黄荆根、茎、叶各部位总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根据DPPH.体系吸光值的变化研究海南臭黄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反应体系为5 mL 6.5×10-5mol/L DPPH.+1 mL样品溶液,反应时间30 min。考察了海南臭黄荆不同浓度根、茎、叶醇提物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关系。结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根)=2.315×10-3g/mL,IC50(茎)=2.440×10-3g/mL,IC50(叶)=1.004×10-3g/mL。结论海南臭黄荆醇提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进一步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不同来源菊花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Na NO2-Al(NO3)3-Na OH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指数,以确定在菊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不同来源菊花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且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因菊花来源不同抗氧化活性能力大小也不同。菊花中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和0.518(P<0.01)。结论:不同来源菊花之间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且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板蓝根药材中提取的正丁醇部位各组分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从板蓝根中提取分离出12个正丁醇组分,采用HPLC法明确各组分在正丁醇部位色谱峰的归属。MTT法检测各组分对两种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同时采用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评价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2、6、7、11号组分对2种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最高增殖指数均大于3。2、6号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366、0.729?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164、0.338?mg/mL,对Fe3+还原性相当于1.441?mmol/g和0.812?mmol/g的FeSO4当量。结论?板蓝根正丁醇部位的提取物中存在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及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活性成分,深入研究其结构,将有助于阐明板蓝根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方法,评价当归芍药散复方及各不同部位对体外自由基的清除和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当归芍药散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4个部位提取物,分别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当归芍药散复方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乙酸乙酯部位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分别为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石油醚部位提取物。结论当归芍药散的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鳌合亚铁离子和还原力、过氧化氢的反应体系,检测了复方丹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进行比较。结果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消除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是41.0μg/mL和8.2μg/mL;复方丹参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是1.39 m g/mL;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抑制羟基自由基产生的EC50分别是1.73 m g/mL和0.58 m g/mL;在实验体系中,未检测到复方丹参螯合亚铁离子的能力;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的还原能力的EC50分别是0.42 m g/mL和0.08 m g/mL。在实验最高质量浓度100μg/mL时,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分别为36%和94%。结论复方丹参具有较强还原力,能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并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复方丹参的多方面抗氧化活性可能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绿菇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野生食用菌绿菇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绿菇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分别为0.24,1.90 mg/mL.结论各提取部分均比芦丁(IC50=0.063 mg/mL)抗氧化活性弱.  相似文献   

13.
芙蓉菊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芙蓉菊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还原力、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4种体外抗氧化模型研究芙蓉菊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用维生素C作对照。结果 芙蓉菊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还原力、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其中DPPH、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273、0.669、0.594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芙蓉菊多糖对自由基清除率与其质量浓度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芙蓉菊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检测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为选择一种有效评价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分光光度法、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和羟自由基(·OH)试剂盒法对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OH、DPPH·)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DPPH·分光光度法、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OH试剂盒法检测0.024mg/ml维生素C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0.09%、95.00%、9.56%,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维生素C浓度(IC50值)分别为0.005、0.013、0.200mg/ml。结论:Mn2 -H2O2-PAR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与DPPH·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该方法可能可以作为评价抗氧化活性物质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干巴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野生食用菌干巴菌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干巴菌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 分别为 0.025,1.69 mg/mL.结论 干巴菌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比芦丁(IC50 = 0.063 mg/mL)抗氧化活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高通量检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实验方法,对姜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通过测定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测定姜黄醇提物和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测定波长515 nm,抗坏血酸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62.5~750.0 μg/mL线性良好,方法可靠。姜黄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7.78 mg/mL)明显强于水提物(IC50 14.84 mg/mL)。结论 建立的DPPH自由基清除测定方法可靠、简便、灵敏,其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为抗氧化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从江南星蕨中分离得到的7种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1, 1-二苯-2-苦基阱自由基(DPPH·)清除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及还原能力,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分别检测江南星蕨中7种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3、4、6、7及Vc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6±0.000,0.005±0.000,0.028±0.001,0.006±0.001,0.033±0.003,0.026±0.002,0.002±0.000)mg/mL,化合物1、2、3、4、7及抗坏血酸(Vc)的吸光度值分别为1.6507、1.5047、1.3347、1.4220、1.0623、1.9454。研究表明江南星蕨中的化学成分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说明江南星蕨中的化学成分具有着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垂盆草80%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通过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4种方法对各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垂盆草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总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四个极性部位,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0.0131 mg/m 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1.0730 mg/m L。结论垂盆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扩展垂盆草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荷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测量荷叶不同溶剂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进而计算出不同提取物的各种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后分别与Vc的各种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水提取物次之.结论 荷叶提取物体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不同溶剂的荷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存在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研究干巴菌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野生食用菌干巴菌提取物的体外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干巴菌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 分别为 0.025, 1.69 mg/mL.结论 干巴菌乙酸乙酯提取部分比芦丁(IC50 = 0.063 mg/mL)抗氧化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