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麦考酚吗乙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RNS)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和复发率。方法62例IRNS患者分别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MMF组,n=31),或采用CTX间断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CTX组,n=31)。二组患者均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后口服泼尼松,MMF剂量1.0g或1.5g/d,疗程均≥6个月ICTX剂量为12-20mg/kg。每月静滴1次,6个月后改为每3月1次。疗程≥12个月,通过观察患者尿蛋白量、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胆固醇(Tch)的变化,比较二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①疗效:完全缓解率MMF组(54.8%)高于CTX组(35.5%)(P〈0.05),总缓解率MMF组(90.3%)显著高于CTX组(67.7%)(P〈0.01)。MMF组较CTX组尿蛋白明显下降及血浆白蛋白回升,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副作用:MMF组(9.7%)的副作用率显著低于CTX组(54.8%)(P〈0.01)。③复发:MMF组(9.7%)复发率显著低于CTX组(41.9%)(P〈0.01)。结论与CTX静脉冲击治疗相比较,MMF联合激素治疗IRNS缓解率高,能更有效降低蛋白尿,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IRNS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霉酚酸酯(MMF)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及副作用,并与环磷酰胺(CTX)联用常规剂量激素进行比较。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9月我科收治的RNS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MMF治疗组24例:口服MMF(1.0~1.5)g/d加小剂量强的松(10~15)mg/d,(3~9)个月后MMF逐渐减量至0.5g/d维持;CTX对照组24例:用CTX按8mg/kg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周2次,总量不超过150mg/kg,同时口服强的松ling/(kg.d),(6~8)周后逐渐规则减量。结论:MMF组RNS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CTX组,MMF组的复发率低于CTX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观察24小时尿蛋白(24hUPQ)、总胆固醇(CH)、血浆白蛋白(A)等指标的变化,MMF组尿蛋白下降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Ⅰ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1mg/(kg·d)]和传统疗法组20例(CTX 1g/月x6月),同时口服泼尼松1mg/(kg·d),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无效(NR)。【结果】治疗3个月内他克莫司组有3例退出,传统疗法组有4例退出。诱导治疗3个月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76%,CR5/17,PR8/17)显著高于传统疗法组(37.5%,CR2/16,PR4/16,P〈0.05)。治疗6个月他克莫司组和传统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CR11/17,PR4/17)和62.5%(CR5/16,PR5/16)。治疗3个月及6个月,他克莫司组在水肿消退、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SLEDAI减少等方面与传统疗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出现副反应较传统疗法组为少。【结论】与传统疗法相比.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诱导IN缓解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49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激素治疗;治疗组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间歇冲击治疗,即CTX0.4—0.6g/d静脉滴注,连用2d,每2周1次。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沉、尿红细胞及狼疮活动性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补体C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可显著增加疗效,使病情缓解,不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明确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F治疗组采用MMF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环磷酰胺(CTX)对照组采用间断静脉CTX冲击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动态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血浆清蛋白均显著回升(P〈0.05),血总胆固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12个月时,MMF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另1为20%和60%,CTX对照组分别为20%和55%。两组间相同时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F治疗组发生胃肠道症状及转氨酶升高各1例,而CTX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带状疱疹及闭经各1例,胃肠道症状2例,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各3例,MMF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轻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TX对照组(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的疗效相同,但MMF治疗的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Ⅰ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1mg/(kg·d)]和传统疗法组20例(CTX 1g/月x6月),同时口服泼尼松1mg/(kg·d),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无效(NR)。【结果】治疗3个月内他克莫司组有3例退出,传统疗法组有4例退出。诱导治疗3个月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76%,CR5/17,PR8/17)显著高于传统疗法组(37.5%,CR2/16,PR4/16,P〈0.05)。治疗6个月他克莫司组和传统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CR11/17,PR4/17)和62.5%(CR5/16,PR5/16)。治疗3个月及6个月,他克莫司组在水肿消退、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SLEDAI减少等方面与传统疗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出现副反应较传统疗法组为少。【结论】与传统疗法相比.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诱导IN缓解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性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成人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RNS)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A组:间断性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31例RNS患者。B组:MMF联合激素治疗RNS患者。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情基本相似,但B组(MMF)绝大部分为皮质激素联合CTX治疗无效者,B组患者病程明显较A组长。结果:CTX组、MMF组治疗KNS均能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MF组患者的平均疗程较CTX组明显延长,而疗效却基本相同。不良反应:MMF组无肝功能受累,感染率为16.1%。CTX组感染率为29.0%,肝功能受损为25.8%。结论:CTX,MMF都能有效地控制RNS,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病程长、激素联合CTX无效及病情迁延者,经MMF治疗后可达到与CTX组同样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少,显示MMF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R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TX冲击治疗,并在治疗的前、中、后期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65./9%;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为26.40%,对照组为74.10%。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X冲击治疗RNS效果满意,在冲击治疗的各个时期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CTX冲击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效率,降低RNS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9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激素加霉酚酸酯,对照组40例激素加环磷酰胺,疗程2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清ANA、血浆白蛋白、补体、缓解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临床缓解率MMF组高于CTX组(P〈0.05);②化验指标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尿蛋白数量比治疗之前有所减少,而血浆白蛋白及补体的数量处于上升阶段,ANA阳性率差异(MMF组)(x2=25.647,CTX组X2=14.58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MF组与CTX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良反应MMF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CTX组(P〈0.01)。结论MMF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L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CTX联合强的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含诺维本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4例复发转移乳腺癌选用NP(NVB+DDP)治疗16例,NA(NVB+ADM)方案治疗12例,NVB单药治疗6例。均3—4周为一周期,连用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患者均治疗2周期以上,CR3例,PR9例,总效率(CR+PR)35.3%,临床获益率(CR+PR+SD≥6个月)44.1%,疾病控制率(CR+PR+SD)58.8%,中位治疗失败时间3.4(0.7-11个月)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0.8—11)个月。CR和PR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5(2—11)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5.3%。静脉炎发生率较高。此外胃肠道毒性轻微,神经毒性少见。结论NVB单药和联合用药对复发转移性乳腹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建议使用NVB时采用中心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11.
罗苇  冯仕品  王莉  谢敏  张伟  李莎 《四川医学》2013,(11):1624-1626
目的 比较CsA与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治疗对以RNS为表现的IgM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34例以RNS为表现的IgM肾病患儿随机分两组,分别予CsA 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sA组)或CTX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TX组),疗程至少12个月,观察各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肌酐、胆固醇和不良反应, 以及各组的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CsA组和CTX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72.2%,P>0.05.完全缓解患儿中,CsA组平均尿蛋白转阴时间为(35.6±18.7)d,CTX组为(54.7±21.6)d,P<0.05;CsA组、CTX组尿蛋白反复率为36.4%、40.4%,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sA与CTX治疗以RNS为表现的IgM肾病疗效无明显差异,但CsA联合激素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长期持续静滴治疗常规含5-Fu类方案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9例经传统的含5-Fu类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5-Fu200mg/(m2.d)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至疾病进展,每30d后以RECIST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以NCI抗癌药物毒副反应0~Ⅳ级评价毒性反应。结果全组19例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8例,进展(PD)9例,有效率(RR)10.5%,临床获益率(CR+PR+SD)52.6%。毒副反应主要是Ⅰ~Ⅱ级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结论低剂量5-氟尿嘧啶长期持续静滴治疗常规含5-Fu类方案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IgAN患者56例,分别采用CTx加激素治疗(CTX组)及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组)各28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的相关指标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CTX组入组时eGFR显著低于激素组(P〈0.05),节段小球硬化明显高于激素组(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O.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TX组12个月时的eGFR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12个月时CTX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素组(P〈0.05),而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的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的干扰素-α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为ET经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女各6例,就诊时中位年龄52岁(33—82岁)。经过干扰素-α治疗6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效(NR)3例;治疗12个月CR6例,PR5例,NR1例。治疗有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均减少,脾脏缩小,出血及血栓均明显控制。随访1.5-2年,CR6例,PR5例,复发1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低剂量干扰素-α治疗ET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但需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伟  叶绥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77-1178
目的 观察FTT方案在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复发难治髓系白血病采用FTT方案(第1~4日氟达拉滨25 mg/m2,第1~5日托扑替康1.2 mg/m2,沙利度胺100~200mg/d)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23表达.结果 27例患者中11例经1个疗程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2例未达CR或PR.4例部分缓解者经该方案第2疗程化疗后有2例获完全缓解,2疗程总完全缓解率48.15% (13/27),总有效率55.56% (15/27).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CD123阳性表达者约占59.26%.化疗前CD123表达量43.8%(11%~74%),化疗后CD123表达量9.6%(4%~1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明显降低CD123表达.  相似文献   

16.
熊金河  张海英 《西部医学》2014,(12):1641-1642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维持治疗育龄期女性狼疮性肾炎的效果.方法 将入组获诱导缓解育龄期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n=25)和环磷酰胺组(n=25),来氟米特组每日口服来氟米特20mg,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1.0g+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每3个月1次.两组均维持治疗12个月,连续观察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来氟米特组复发率(16.0%)略高于环磷酰胺组(12.0%),但无统计学差异(P=1.00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来氟米特组停经率(4.0%)显著低于环磷酰胺组(32.0%,P=0.027).结论 来氟米特较环磷酰胺更适用于育龄期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化单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haplo—HSCs)治疗晚期难治性肾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例晚期肾癌患者入组,均接受1个疗程的haplo—HSCs治疗,分别通过影像学检查、生活质量(KPS评分)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和免疫学反应。结果:(1)10例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PR),6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有效率(CR+PR)为2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0%。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中位达进展时间(mTTP)为5.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生存率为70%。(2)治疗后患者的CD3^+、CD4^+、CD4^+/CD^8+.CD3^-CD16^+56^+(NK)均明显升高(P〈0.05),而CD8^+、CD4^+CD25^+(Tregs)明显降低(P〈0.05);TNF—α、IFN-γ等Th1类细胞因子明显升高(P〈0.01),而TGF-β明显下降(P〈0.05)。(3)除一过性的发热、乏力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晚期难治性肾癌患者,采用活化haplo—HSCs治疗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9例确诊为BCR-ABL基因阳性的ALL患者,予传统化疗、伊马替尼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期3~80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78例ALL患者中,BCR-ABL基因阳性者29例(16.3%),其中B细胞性28例,T细胞性者1例。14例患者在首1~2个疗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48.3%),部分缓解者1例(3.4%),2例在首2个疗程未获CR后加用伊马替尼获得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10.3%),无效12例(41.4%)。2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4.5月。伊马替尼联合传统化疗化疗者完全缓解率80%,高于单用传统化疗者(50%()χ2=5.894,P〈0.01),生存期(18.6月)大于单用传统化疗未进行移植者(11.1月)(t=2.469,P〈0.05)。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ALL患者传统化疗疗效差,联合伊马替尼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和生存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患者长期无病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的影响。方法 54例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低剂量环磷酰胺(CTX, 50mg/d) 联合泼尼松(Pred, 15mg/d) (CP方案) 持续口服,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分别取患者的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和PDGF-BB的表达。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达69%。其中有效并重复检测血清标本3次的患者30例(其中CR2例,VGPR4例,PR24例),可评估无效患者7例。此30例有效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前及治疗2,4,6个月后,血清VEGF(pg/ml)水平为516.68±59.6,394.48±56.71,267.58±32.1,216.66±19.9;PDGF-BB(pg/ml)水平为483.52±59.6,304.4±31.4,273.5±30.9,196.3±21.7;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7例无效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血清VEGF(pg/ml)水平为498. 16±54.72,512.25±39.20,PDGF-BB(pg/ml)水平为488.23±44.21,452.33±39.13,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明显疗效,并明显降低血清VEGF及PDGF-BB水平。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