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慧 《吉林医学》2012,(29):6409-6410
目的:探讨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26例重型肝炎患者,每例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2~3次,每次治疗时间6 h,加强管道、观察、心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通过MARS人工肝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好转16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型肝炎早期采用MARS人工肝技术治疗,并加强相应的临床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宋艳 《河北医学》2011,17(12):1679-168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58例重型肝炎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118次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33次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结果:58例118次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33次,发生率为27.96%;其中过敏反应16次,占...  相似文献   

3.
新型人工肝MARS治疗慢性重型肝炎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型人工肝--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7例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之上,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 结果: 加用MARS人工肝治疗之后,患者体内的血清总胆红质水平较治疗前迅速、明显下降,降幅达到9.2%~59.7%,但血清转氨酶、尿素氮、肌苷、白蛋白、胆固醇及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改变,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细胞成分及血清电解质浓度也无显著差别. 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结论: 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常规治疗中加用MARS人工肝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以血清胆红质为代表的蛋白结合毒素. MARS人工肝治疗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脏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ARS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科行MARS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52例,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及血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MARS人工肝治疗可使患者血糖降低,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同时补充葡萄糖治疗。  相似文献   

5.
曾洪兰  李晖  王南 《海南医学》2003,14(11):115-116
我院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3月使用MARS人工肝系统对 2 8例重型肝炎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7- 81岁 ,平均年龄 4 8.3岁 ,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11例 ,占 39.3% ;亚急性重肝、肝性脑病 5例 ,占 17.9% ;亚急性重肝、急性肾衰 4例 ,占 14 .3%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3例 ,占 10 .7% ;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 3例 ,占 10 .7% ;肝硬化失代偿期 2例 ,占 7.1%。患者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腹水回输 )常规穿刺周围大静脉或桡动脉 ,血管条件差取股A、V穿刺…  相似文献   

6.
分子吸附循环治疗重型乙肝肝衰竭52例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 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等其它病因所致的肝衰竭 ,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从而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手段 ,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总体存活率。方法 :应用德国 TERAKLN公司生产的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对肝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每次 6~ 8小时的 MARS治疗 ,检测治疗前后各种有毒物质的改变 ,并与血浆置换组、常规治疗组的某些参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5 2例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经 MARS治疗后 (1)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血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芳香氨基酸、内毒素、IL- 6、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p<0 .0 5 ) (2 ) MARS与血浆置换在治疗后清除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 .1) ,而治疗后 72小时血胆红素反跳 ,血浆置换组明显高于胆红素组 (P<0 .0 1)。 (3)总体存活率 :5 0 % (2 6 / 5 2 )。经 MARS治疗 1次因故而中断 MARS治疗者存活率 :4 5 .5 % (10 / 2 2 )。按设计要求完成 2次以上者存活率达 5 3.3% (16 / 30 )。血浆置换组 4 5 % (9/ 2 0 ) ,而常规治疗组存活率4 0 .5 % (17/ 4 2 )。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 ,通过选择性地清除体内蛋白结合性及水溶性毒素 ,无明显不良副作用 ,是一项充满希望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ARS人工肝在治疗肝衰竭并发症过程中的防治及护理.方法 对MARS人工肝在162例肝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162例患者的538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中,出现并发症148例次,占27.51%.结论 认真做好MARS人工肝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是确保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置。方法住院的重型肝炎病例42人分成人工肝组和药物组,两组均应用常规保肝支持治疗,人工肝组22例加用血浆置换,平均每例次输血浆2000ml,平均每例治疗2·6次。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元时间、凝血酶元活动度,记录不良反应及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人工肝组和药物组的显效率分别是61·9%和15%,有效率分别是14·3%和30%,无效率分别为23·8%和55%。人工肝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工肝组有4例过渡到肝移植。为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患者血液净化,渡过危险期。不良反应有一过性皮疹、瘙痒,静脉置管处渗血、皮下血肿,置管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症处理,解除症状。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及肝移植围手术期肝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MARS治疗重症肝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晖  曾洪兰  王南 《海南医学》2003,14(9):116-117
我科于 2 0 0 2年 11月开展了人工肝治疗 ,其中包括MARS、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灌流、血液透析、腹水回输等 ,现将MARS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4 8(36 - 74 )岁 ,诊断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3例 ,其中 2例并发肝性脑病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2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1.2 MARS治疗的基本设备1.2 .1 血注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 采用伟力血液净化———人工肝机 ,人工肝机有血流速度、压力、空气等监护装置和回血加温装置。1.2 .2 MARS机 包括血液循环、白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就我院收治的62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常规组给予保肝、促肝、调节免疫、防治并发症、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PE)。前2周每周2次,后2周每周1次,每次置换血浆2 400±400 ml,每次持续时间150±30 min。疗程4周。疗程结束,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30.0%和71.9%。不良反应:PE治疗的32例93例次中,出现荨麻疹9例,占9.8%;面部、口周麻木7例,占7.5%;呃逆5例,占5.4%。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途径,尤其适合于早、中期重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指标及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不良反应。随访3~12个月的存活率判断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ALT、AST、总胆红素、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升高(P<0.01);40例次治疗中仅有3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治疗组总存活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对 2 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结果 :经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效率为 4 7 6 %。肝肾功能主要指标均有所改善 ,其中以总胆红素下降最为显著 (P <0 0 1)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P <0 0 5 )。进行 1、 2、 3次血浆置换 ,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2 0 %、 5 0 %和 5 8 3%。治疗早、中、晚期重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率分别为 85 7%、 5 0 0 %、 12 5 %。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4 3%。结论 :中间型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 ,而且进行得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 )单次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17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进行初步评价 ,并观察单次 6h的MARS人工肝治疗对肝功能的改善 ,并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 :单次 6h的MARS人工肝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胆汁酸水平 (P <0 .0 5~ 0 .0 1)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指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12例患者共行MARS人工肝治疗 17例次 ,治疗过程平稳 ,其中 11例好转 ,1例死亡。 结论:MARS人工肝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MARS人工肝在急性肝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MARS(molecularadsorbentrecyclingsystem,MAR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对37例肝衰竭病人进行MARS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各种有毒物质及凝血因子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①37例肝衰竭病人,经MARS治疗后,血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肌酐、尿素氮、血氨、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NO和TNF-α、IL-4、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单次的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因子IX(F·IX)及凝血因子X(F·X)无显著性改变(P>0·05),然而在连续的MARS治疗过程中,在连续两次MARS治疗前之间比较,F·IX以及F·X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凝血因子呈上升趋势;③25例重型乙肝肝衰竭患者存活15例,存活率60·0%;5例肝脏移植术前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成功接受肝脏移植;5例肝脏移植术后急性肝衰竭患者存活2例,存活率40·0%.结论:①MARS通过全面清除肝衰竭毒素、NO和细胞因子,对肝衰竭有肯定的治疗作用;②MARS治疗可改善肝脏合成功能;③F·IX和F·X对肝衰竭预后的早期评估有重要意义;④MARS对于等待肝脏移植的肝衰竭患者,则发挥过渡性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3
目的分析血浆滤过透析(PDF)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PDF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209例,均予PDF治疗,治疗465例次。观察并记录PDF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结果 PDF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86例次(18.49%),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为血压下降31例次(6.67%)和皮肤瘙痒皮疹25例次(5.38%),其次腹痛恶心呕吐8例次(1.72%)、畏寒寒战7例次(1.51%)、面部口唇舌尖麻木6例次(1.29%)、穿刺处皮下血肿3例次(0.65%)、三腔管堵塞2例次(0.43%),还有血压升高、低血糖、心率减慢、血氧饱和度下降各1例次。通过及时处理,上述不良反应均恢复正常,对人工肝治疗的继续进行没有影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PDF治疗重型肝炎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可以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的,在PDF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不良反应的处理,对保证人工肝PDF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志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87-358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宁波亚泰公司产HP-200型血浆净化仪,对95例重型肝炎进行176例次血浆置换,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176例次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52例次,占29.5%。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危险病例。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处理及时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17例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人工肝支持系统选用用血浆置换,对117例重型肝炎进行456例次治疗,平均3~4次。每次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胆固醇、胆碱脂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总有效率84·76%。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ARS人工肝治疗系统对于14例急性妊娠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来了解该系统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方法:全部14例病例在常规终止妊娠,保肝治疗,抗凝、抗感染纠正DIC等治疗基础上给予MARS人工肝治疗,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MARS人工肝治疗时机的选择,疗效及副作用等。结果:MARS人工肝系统对于急性妊娠脂肪肝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各项化验指标明显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MARS人工肝系统对于急性妊娠脂肪肝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MARS透析装置对5例重型肝炎病人共进行了11次血透治疗。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3例治疗好转出院,1例因并发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死亡,1例肝癌自动出院。结论:病员的心理准备,术前MARS管路准备,术中抗凝血处理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插管局部的护理等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MARS人工肝)治疗衰竭患者的操作过程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MARS人工肝资料3例重症肝炎患者9例次,对整个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做了探讨。结果:MARS人工肝治疗效果肯定,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MARS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疗中的操作、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