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在实施以乳腺癌患者为中心决策辅助过程中的促进因素与障碍因素,为进一步临床大范围实施决策辅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肿瘤科工作的13名护士及7名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行主题描述。结果 提炼出医护人员实施辅助决策的促进因素及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主题的3个亚主题包括意识到决策辅助的重要性、患者的决策辅助需求、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信任,障碍因素主题的5个亚主题包括环境限制、医护人员信心不足、信息不对称、患者决策参与不足、决策辅助体系不完善。结论 医护人员在实施乳腺癌患者决策辅助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及促进因素,应正视医生、护士、乳腺癌患者参与决策的重要性,完善决策辅助工具及工作流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决策辅助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在实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儿过渡指导过程中的促进与障碍因素,为进一步在临床中实施过渡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2月在上海市某2家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10名护士及6名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行主题描述。结果 提炼出医护人员实施过渡指导的促进因素及障碍因素,促进因素的4个亚主题包括医护意识到患儿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性、患儿存在向成人过渡的需求、患儿及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伴支持为患儿提供信息及情感支持,障碍因素的6个亚主题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不当、过渡指导形式单一、过渡指导内容及流程不完善、医护未对患儿过渡准备情况进行个性化动态评估、患儿缺乏主动健康管理意识、父母过度参与患儿疾病管理。结论 医护人员在实施IBD患儿向成人过渡指导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促进和障碍因素,应正视设立多学科团队进行过渡指导的重要性,开发信息化过渡指导工具,完善过渡指导方案及工作流程,构建符合我国形势的过渡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实习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课程的认识和体验,为引入和完善临床实习PBL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20名参与临床实习PBL课程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对访谈内容进行质性分析后共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参与PBL课程的障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学生认知技能的提升、学生对于课程的情感倾向。结论:PBL课程有利于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深知识理解,促进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与实践,为促进患者安全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神经外科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 神经外科ICU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可归纳为高度的认同与肯定和支持患者参与患者安全2个主题;对影响患者安全文化构建实践中的障碍因素可提炼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当、全员共同参与患者安全的氛围缺乏、患者安全的教育培训体系缺乏、不良事件非惩罚性上报机制的不完善和对护士的心理支持关注不足5个主题。结论 护士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构建中发挥着引导和示范作用,了解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及影响其实践行为的因素,可为制订科学、系统的患者安全文化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的认知和实践, 为改善口干症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1—3月, 运用目的取样法, 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名麻醉复苏室护士为研究对象,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访谈, 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 精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2个主题及所属的8个亚主题。麻醉复苏室护士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认知:高度认同与肯定、支持患者参与口干症管理、重点关注患儿口干;患者口干症实践中的障碍因素:护理人力资源紧张、实践氛围缺乏、缺乏规范化评估工具、管理措施不齐全、护士自我效能不足。结论麻醉复苏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口干症管理中发挥着引导作用, 了解护士对患者口干症的认知及其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 为制订科学、系统的口干症患者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中医院校男护生临床实习阶段角色扮演的心理行为过程及产生的真实体验,以便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支持。方法 2022年9月10—18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4名已完成临床实习的男护生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得出2大主题,6个亚主题:消极的行为体验(偏离社会角色期待产生负性情绪、角色领悟尚不充分导致定位不清、多样化的角色失调引发矛盾心理、多重顾虑造成角色实践结局不佳);积极的行为体验(内心认可男护士未来发展的潜力、感恩、乐观、榜样应对角色失调)。结论 医校合作构建中医院校男护士角色扮演教育培训方案;营造与深化中医院校男护生课程思政教育培训的氛围;调动心理资本强化积极行为体验,改善消极行为体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实践者角度对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实施过程中潜在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对来自上海市4家医院与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护理相关的47名专业人员进行了4次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实施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在证据方面障碍因素包括证据的可操作性差、护士缺乏变革权限及证据应用后结果不易被测量、证据应用复杂性高;在潜在采纳者方面。障碍因素包括护理人员信息与动机缺乏、患者知识、信念、行为欠佳;在实践环境方面障碍因素包括:缺乏护理规范和操作流程、健康教育内容简单且形式单一、缺乏完善的专科护理管理团队、未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结论本研究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导,从证据、潜在采纳者及实践环境3个方面确定了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实施的10大障碍因素,为后续构建实践方案和干预策略推动指南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儿科护理学渗透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设计“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样的儿科护理学渗透式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并在2020级本科护理专业196名学生中开展教学。随机选取16名学生、6名教师(含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访谈,以评价渗透式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结果 对学生访谈提取出渗透式课程思政获益、渗透式课程思政不足与期待2个主题;对授课教师访谈提炼出2个主题,包括提升了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和教学能力、课程思政教学反思与改进。结论 儿科护理学渗透式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育人能力有所提升,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融入方式和教学方法,研发客观科学的学生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护士的视角,探索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推行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障碍因素,为临床提升决策支持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以HOT-fit框架为理论指导制定访谈提纲,对18名试点病区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系统实施的障碍因素分为技术、组织、人和净收益4个层面。技术层面包括界面设计不友好、信息联动机制不健全、技术支持有效性欠佳;组织层面包括系统使用培训不充分、缺乏统一的系统操作规范;人员层面包括护士尚未习惯新系统、护士消极应对新系统;净收益层面体现在护士临床工作量加重、未从系统的决策指导中获益。结论 :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推进需要人、技术、组织层面的共同努力,包括用户积极适应新系统、系统有效性的提升、多部门协作机制的完善和领导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护士视角下“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原因,为顺利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2021年6-11月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障碍的13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本研究共提炼出3个主题: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互联网+护理服务”障碍因素,“互联网+护理服务”期望因素。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实施时存在诸多障碍,临床可通过对护士普及“互联网+护理服务”知识、平衡多重关系、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积极防范执业风险、增加护士培训力度、积极应对状态焦虑,以及进一步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宣传力度等措施,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8级26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思政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成长性、教师的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前学生的综合素养评分为(98.47±6.37)分,实施后为(105.36±6.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01,P<0.001);学生情景模拟汇报考核得分(95.12±3.58)分,总体得分均在95分以上,汇报演出效果较好。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中案例库思政教学效果、案例编制效果、情景模拟效果及总体认同维度得分分别为(20.92±2.27)、(23.83±1.86)、(53.75±2.18)及(4.01±0.73)分,总分为(102.51±3.76)分;学校督导组专家对教学的评价中教学设计文案和课堂教学评分分别为94和96分,尤其是案例设计和育人因素挖掘转化方面接近满分。结论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政意识。  相似文献   

12.
夏玉香  吕娇云  姜贺 《天津护理》2021,29(3):283-287
目的: 在《护理研究》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以2016级121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后采用自行编制的“《护理研究》课程思政学习效果问卷”进行评价。结果: 授课效果最佳的3个思政元素是:大学生诚信道德、科研诚信和医学伦理问题;94.3%的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树立了良好的科研诚信意识,90.9%的学生则认为通过学习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等方面筛选确定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结合案例等多种方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结论: 《护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科研诚信意识、重视医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但需进一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能力与意识,并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优化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融入相应的授课章节,并结合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立德树人”恰如其分地浸入专业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专护理实习生科研能力及需求,并探讨相应对策。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16名大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84.04%的大专护生对科研知识不了解;94.37%的大专护生有提升科研能力的需求,其中护生对科研选题与设计、统计学知识、论文写作、资料的收集等比较感兴趣;最希望的培训方法是理论培训与实践加专家现场指导。 结论 大专护生对护理科研认识不足,对科研知识需求较多,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重视大专护生科研能力培养,满足其对科研知识的需求,提高其科研能力,适应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主”视角下《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方法 围绕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3方面,采取强化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完善课程思政系统、构建“LOVE”和“HEART”2大思政模块、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等措施,在2019级护理本科生中进行《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结果 学生和督导评价中,教师德育能力均分超过上一年度,且获得了一些奖项;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好、线上学习积极、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平均分超过80分,思政素养得分超过90分者占比超过80%。结论 “三主”视角下“课程思政”教学可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激发学生课程学习投入、提升学习效果和思政素养。  相似文献   

15.
本科学历护士在护理部轮转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辰 《护理管理杂志》2007,7(9):44-45,47
目的提高本科学历护士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方法选择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护士有计划地在护理部轮转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教学科研、实习及进修人员管理、经济管理、文件管理、后勤保障工作等。结果锻炼和提高了本科学历护士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护理部也从中更好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结论护理部轮转培训对本科学历护士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及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临床教学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12月在手术室进行专科护士培训的48名护士为观察组,以2017年1-12月在手术室进行专科护士培训的45名护士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方法,比较2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服务质量及综合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服务质量及综合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培训效果及综合护理技能,从而确保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符合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国31个省份三级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管理现状,为规范三级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8月—9月抽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92所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的护理部专科护士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三级医院拥有的专科护士数量达到45.5(18.0,100.0)名,涉及的专科护士种类多样;专科护士学历以本科为主、中级职称最多,省级护理学会培养的专科护士最多;专科护士在临床发挥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专科护理(97.3%)、护理管理(81.2%)、护理教学(77.5%)、护理科研(61.9%)等方面;目前针对专科护士管理的相关制度有岗位管理制度(92.0%)、考核制度(69.8%)、晋升制度(49.4%)、薪酬制度(38.0%);管理者对专科护士在临床发挥的作用较为满意,认为影响专科护士发挥临床作用的因素:支持政策不够(80.9%)、临床工作负荷过重(79.3%)、角色定位不清(67.9%)、岗位职责不明(57.6%)。管理者认为目前专科护士培养仍存在无再认证(63.6%)、质量参差不齐(58.0%)、缺乏统一认证机构(54.5%)等问题。 结论 专科护士整体素质较高,在临床专科护理中发挥了重要角色,管理者应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以提高专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给予专科护士更多支持,包括政策支持、明确岗位职责等;培训机构应同质化专科护士的培养质量,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AIIDE教学模型在循证护理培训的设计及实施效果。 方法 于2019年11月,选取我院4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护士的循证护理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和循证护理实践障碍,设计出“夯基础、强实践”的培训方案,开发所需的教学资源后实施培训方案并进行评价,对比培训前后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障碍评分、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评分与总分。 结果 实施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循证护理培训方案后,护士的循证护理实践障碍中,除条目25外,其余条目评分与培训前评分相比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实践知识及行为评分、总分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基于ADDIE教学模型的循证护理培训方案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护士循证护理实践障碍、提升了护士循证实践的知识与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金课”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科研护士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36名有意向申请2021年科研护士岗位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在“金课”理念下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形式,围绕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更加侧重学员的“分析、评价、创造”3个高级认知阶段,分别展开护理科研培训与实践。结果 培训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课”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A study of 91 nurses in Hacettepe University Adult Hospital in Turkey investigated how effective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was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their teaching performance. Questionnaires about patient car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teaching role 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nurses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expressed in numerical and percentage terms. Nurses were most effective in providing the patient care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requested by students, helping students to adjust to a clinical environment and regarding students as team members. In contrast, nurses were least effective at discussing patients with students and at evaluating the patient care provided by students. The reasons that nurses gave for their clinical teaching performance were those of being overloaded with work, adhering to the view that teaching is not a nursing role, suffering from a lack of equipment, and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working slowly and hence wasting nurses' time. The nurse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clinical teaching performance were those of increas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nursing schools and hospitals, the introduction of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s, placing more emphasis on clinical teach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training courses on clinical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