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戚鸿飞  任程  马腾  许毅博  李明  张聪明  李忠 《骨科》2021,12(1):51-55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门诊复查、电话询问和社区走访等方式获取病人术后康复信息,根据病人术后1年的Barthel指数将病人分为不能自理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和基本自理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病人中,不能自理组65例,基本自理组13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术前合并内科疾病种类、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居住环境、术后是否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是否于康复机构康复均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326,95% CI(1.036,1.096),P=0.025]是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浆白蛋白高[OR=0.543,95% CI(0.276,0.895),P=0.002]、居住环境为农村[OR=0.225,95% CI(0.076,0.462),P=0.007]、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OR=0.647,95% CI(0.427,0.947),P=0.002]、术后在康复机构康复[OR=0.438,95% CI(0.229,0.835),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高龄、术前白蛋白低的病人应加强干预;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及在康复机构康复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龚延海  丁国正  程文静 《中国骨伤》2022,35(11):1070-1073
目的: 探讨初次转子间骨折时腰大肌区域面积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7例在首次骨折时进行腰椎及髋部CT扫描,根据对侧髋部是否发生骨折分为两组,其中对侧髋部骨折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82.30±5.66)岁;非对侧髋部骨折组74例,男32例,女42例,年龄(79.70±5.84)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血白蛋白值,骨折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Barthel指数、术前合并内科疾病,以腰大肌指数(Psoas major index,PMI)比较两组术前CT腰大肌面积,评估初次骨折时腰大肌面积与对侧髋部骨折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2年以上,两组的P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PMI与对侧髋部再次骨折的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641,P=0.018)。结论: 对侧髋关节骨折患者腰大肌区域面积存在差异,故腰大肌面积可作为对侧髋部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吴永光  胡玄  全炜琨  王炯 《骨科》2018,9(1):32-36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26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基础疾病情况、是否单独居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骨密度T值、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治疗方式、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SA)分级以及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临床资料,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年随访期内,有33例(14.60%)病人死亡,根据病人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3例)和生存组(19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种类数、慢性肺病、贫血、痴呆、单独居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骨折至手术时间、治疗方式、全身麻醉、ASA分级以及入院时淋巴细胞、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和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2.48,P=0.006)、男性(OR=1.53,P=0.016)、合并基础病种类数≥3类(OR=2.52,P=0.024)、共患慢性肺病(OR=1.74,P=0.017)、共患痴呆(OR=1.21,P=0.02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OR=1.61,P=0.014)、ASA分级为Ⅲ~Ⅳ级(OR=1.36,P=0.033)、血清白蛋白水平低(OR=1.30,P=0.041)以及保守治疗方式(OR=1.21,P=0.012)是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高龄、男性、合并基础疾病类数≥3类、患慢性肺病、痴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ASA分级为Ⅲ~Ⅳ级、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以及保守治疗方式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应予以重视,全面评估病人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于健  郭红玉  李月  常雅茹  曹虹 《骨科》2022,13(3):237-242
目的 探讨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对髋部骨折病人内科并发症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医院住院治疗的1 062例髋部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男317例,女745例,年龄为(69.81±13.43)岁。对病人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ACCI评分,计算出每个病人的ACCI总评分,将其归类为低危0~2分,中危3~5分,高危6~8分,极高危≥9分。根据病人髋部骨折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内科并发症组(593例)和非内科并发症组(469例)。比较两组病人年龄、骨折类型、住院时间、ACCI评分、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贫血、低蛋白血症、脑萎缩、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差异,对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骨折类型、住院时间、ACCI评分、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贫血、低蛋白血症、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OR=1.011,95% CI(1.006,1.017),P<0.001]、ACCI评分[OR=6.333,95% CI(4.949,8.103),P<0.001]、冠心病[OR=0.579,95% CI(0.409,0.872),P=0.008]和贫血[OR=1.536,95% CI(1.097,2.150),P=0.012]是髋部骨折病人发生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单独使用ACCI预测髋部骨折病人的内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近期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13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资料,男43例,女87例;年龄60~95(77.54±8.49)岁。记录术后3个月死亡、跌倒、并发症情况,采用日常生活功能恢复量表(function recovery scale,FRS)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功能。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P<0.05的因素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得出术后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30例术后3个月死亡7例(5.4%),跌倒4例(3.1%),103例(79.2%)发生术后并发症,123例存活患者FRS评分65.92±22.79。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段、骨折部位、骨折前巴塞尔评级、虚弱指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总数对术后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骨折前巴塞尔评级(t=-2.727,P=0.007)、虚弱指数(t=-2.573,P=0.011)、术后住院天数(t=-3.391,P=0.001)、术后并发症总数(t=-3.281,P=0.001)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R2=0.41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近期康复水平欠佳,骨折前巴塞尔评级、虚弱指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总数可能是影响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功能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谢旖静  张鹏  孙伟 《骨科》2019,10(2):140-145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的康复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动力髋部螺钉内固定术和髓内钉内固定术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基于HBM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前后,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定量表评估病人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两组病人康复治疗前后腰椎正位(L2~L4)、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19;t=2.394,P=0.020);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1,P<0.001);治疗后两组腰椎正位(L2~L4)、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38;t=2.819,P=0.007;t=2.067,P=0.043);治疗后两组BALP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5,P=0.025)。结论 基于HBM的康复治疗能有效增加骨密度,降低BALP水平,促进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的功能恢复,并提高了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病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行PKP治疗的病人1 829例,其中女1 412例,男417例。根据PKP术后是否发生再次骨折,将病人分为再发骨折组(224例)和未再发骨折组(1 605例)。统计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术后侧(后)凸畸形的度数、椎体高度恢复率、初始骨折椎体数量、术前保守治疗时间、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骨水泥渗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骨密度、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骨水泥渗漏及术前保守治疗时间均与再骨折的发生有关(P<0.05);病人术后侧(后)凸畸形的度数、初始椎体骨折数量、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与再骨折无明显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4.355,95% CI:1.598~17.908,P=0.006)、65岁及以上(OR=6.431,95% CI:1.756~23.233,P=0.003)、BMI≥23 kg/m2OR=3.561,95% CI:0.787~12.065,P=0.037)、骨密度T值<-2.5 SD(OR=10.352,95% CI:2.857~41.761,P<0.001)、术后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OR=6.070,95% CI:1.731~21.165,P=0.003)、骨水泥渗漏(OR=6.150,95% CI:1.671~16.177,P=0.004)为PKP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KP术中应仔细操作,尽量避免骨水泥渗漏;对于女性、高龄、BMI高、骨密度过低的病人行PKP术后应重点关注;术后进行规律的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树灏  张堃  冯东旭  衡立松  蔡枭  田丁  杨娜  张军  朱养均 《骨科》2019,10(4):307-313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病人骨折后24 h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并对超过24 h住院病人血栓发生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 183例髋部骨折病人资料,根据受伤时间至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分析24 h内住院的374例髋部骨折病人资料,根据入院时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是否多发伤、是否合并内科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对超过24 h住院的病人进行DVT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 在髋部骨折后24 h内入院的374例髋部骨折病人中,未发生DVT有292例,发生DVT有82例,血栓发生率为21.93%(82/374)。分析DVT组和非DVT组之间的数据,年龄(P=0.005)、骨折部位(P<0.001)、入院时血红蛋白(P=0.002)、入院时红细胞压积(P=0.00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部位是髋部骨折24 h内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粗隆间骨折[P=0.002,OR=2.510,95%CI:(1.397,4.510)]和粗隆下骨折[P=0.023,OR=4.798,95%CI:(1.237,18.605)]发生DVT的风险分别是股骨颈骨折发生DVT风险的2.51倍、4.80倍。45~59岁、60~75岁、≥75岁年龄段病人分别是<45岁病人发生DVT风险的3.12、3.20、6.45倍。24 h内入院的病人DVT发生率最低,延迟住院后DVT发生率逐渐升高,在受伤后8~14 d入院的病人DVT发生率最高,达到48.86%。结论 髋部骨折后24 h内就会发生DVT,DVT的类型以远端血栓为主,也会发生近端血栓,年龄≥75岁、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病人发生DVT的风险最高。髋部骨折后,随着入院时间的推迟,DVT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入院后应当第一时间对DVT进行诊断和预防,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肌肉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是否会增加绝经后髋部骨折病人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风险。方法 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绝经后髋部骨折并完善脊柱侧位片的女性病人共135例,年龄为74.00(69.00,79.00)岁。采用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评估人体肌肉量和骨密度值,以四肢肌肉的质量(appendicular lean mass,ALM)<15.02 kg视为患有肌肉减少症,以骨密度T值<-2.5 SD视为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脊柱侧位X线片计算脊柱畸形指数(spine deformity index,SDI)。根据DXA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既无骨质疏松症又无肌肉减少症(A组,9例),仅患有骨质疏松症或仅患有肌肉减少症(B组,36例),同时患有肌少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症(C组,90例)。比较组间SDI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三组间SDI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012,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组与A组、B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组与A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减少症[OR=3.238,95% CI(1.352,7.755),P=0.008]和骨质疏松症[OR=4.860,95% CI(1.782,13.258),P=0.002]是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绝经后髋部骨折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和肌肉减少症均会增加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风险,故预防肌肉减少症与改善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李松  杨塍尧  彭茜 《中国骨伤》2024,37(3):264-270
目的:探讨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治疗的5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7:3分为建模组(385例)和验证组(165例),建模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将患者作为发生组(112例)和未发生组(273例)。记录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致伤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体力劳动、开放性损伤、骨质疏松、复位不良、术后负重时间、血管损伤、手术方式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图形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以及一致性。结果:建模组112例出现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73例未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年龄、BMI、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体力劳动>Ⅱ级、开放性损伤、骨质疏松、复位不良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87)、BMI(OR=4.042)、骨折类型(OR=4.244)、手术时机(OR=2.665)、体力劳动>Ⅱ级(OR=5.099)、骨质疏松(OR=10.219)、复位不良(OR=3.112)均为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校准曲线显示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度均较好,表明模型预测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基本一致;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为0.867[95%CI(0.826,0.908)]、0.882[95%CI(0.827,0.938)],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年龄、BMI、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体力劳动>Ⅱ级、骨质疏松、复位不良均为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评估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描述股骨头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量化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72例(174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创伤机制、创伤-手术间隔时间、创伤发生季节和内固定物是否取出,影像学资料包括骨折Garden分型、Pauwel分型、股骨头后倾角度、术后骨折复位、螺钉分布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头坏死及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存活的患者进行随访,通过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估患髋关节功能,并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果:172例(174髋)患者纳入研究,共29例(16.67%)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是复位质量(OR=0.126,P=0.027)和后倾角(OR=4.380,P=0.010)。股骨头存活136例患者(137髋)纳入生活质量调查,Harris评分90.14±7.92,其中优96髋(70.07%),良28髋(20.44%),中13髋(9.49%),差0髋。SF-36评分中生理健康得分为46.12±9.12,心理健康得分为50.21±3.97,两者不呈线性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与生理健康得分相关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是复位质量与后倾角度,与心理健康得分相关有显著差异的变量是骨折是否移位与创伤机制。结论:复位质量位不佳和后倾角15°是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心理健康得分恢复良好,但生理健康得分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群平均水平,复位质量与后倾角度可作为生理健康得分预测因素,骨折是否移位与创伤机制可作为心理健康得分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发生二次骨折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对侧髋部再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2月378例老年髋部初次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75例,女203例;年龄60~90岁,平均(75.53±8.04)岁;股骨颈骨折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3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9个月,32例患者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男13例,女19例;年龄72~95岁,平均(81.25±5.94)岁;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对侧髋部再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卧床时间、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治疗的依从性、生活环境(农村/城市)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对于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医疗依从性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6.793,P=0.001),高龄(OR=4.170,P=0.002),合并内科疾病(OR=3.828,P=0.005),术后功能锻炼(OR=0.297,P=0.005)以及医疗依从性(OR=0.295,P=0.007)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龄、骨质疏松、合并内科疾病、术后功能锻炼和医疗依从性。术后需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坚持功能锻炼,以预防髋部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再入院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0月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37例,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再入院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再入院组39例,男7例,女32例,年龄(84.59±4.34)岁;未再入院组198例,男34例,女164例,年龄(84.65±4.17)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纳入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再入院组中合并症(脑梗死和冠心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再入院组(P<0.05),再入院组中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未再入院组(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未再入院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再入院组发生感染、谵妄、关节脱位、贫血和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再入院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髋部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再入院危险因素包括脑梗死、感染、谵妄、关节脱位、贫血和静脉血栓形成(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再入院的患者并发症明显高于未再入院患者,脑梗死、感染、谵妄、关节脱位、贫血和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此减低患者再入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老年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发生心衰的研究,寻找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对其围手术心衰提出相应的临床建议。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43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发生心衰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77.2±12.5)岁;未发生心衰组118例,男54例,女64例,年龄(71.1±10.6)岁。调阅病例资料记录收集其受伤至手术时间、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意识障碍、术前肾功能、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术后血红蛋白等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个因素,对结果有意义的因素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心脏病病史、术前肾功能、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分别是为年龄[P=0.016,OR=2.789(1.208,6.439)],心脏病病史[P=0.011,OR=2.878(1.269,6.527)],术前肾功能[P=0.043,OR=2.410(1.027,5.654)],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P=0.022,OR=4.215(1.230,14.439)]。结论 :年龄、心脏病病史、术前肾功能、围手术期液体出入量差值为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心衰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充分重视及评估这些危险因素的危害,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郎俊哲  章轶鸥  金建锋  吴鹏  陈雷 《中国骨伤》2018,31(10):912-915
目的:探讨肌少症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髋部骨折患者187例,男99例,女88例;年龄50~95(77.40±10.58)岁。观察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脂肪总量、骨矿含量(BMC)、身体质量指数(BMI),握力、术前血维生素D、血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评分(ASA)及NMS运动评分。根据握力和ASMI,将患者并分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统计分析。结果:符合肌少症诊断的患者99例(52.9%),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的发生与高龄、高ASA、低脂肪总量、低骨矿含量、低BMI,低白蛋白、低NMS评分相关,随后进行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OR=1.804,P=0.048),高ASA评分(OR=3.052,P=0.001),低脂肪总量(OR=0.843,P=0.006),低骨矿含量(OR=0.203,P=0.026)是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高龄、高ASA评分、低脂肪总量、低骨矿含量可能是髋部骨折患者肌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使用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KHO型)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51例单侧髋关节病变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女20例,男31例;年龄21~71(50.8±13.3)岁。分别在术后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展力臂、股骨偏心距、髋臼偏心距、下肢长短差异。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假体的稳定性。结果:患侧股骨偏心距、联合偏心距、外展力臂均明显大于健侧(P<0.05)。患侧髋臼偏心距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髋(33.3%)的股骨偏心距得到了正常重建,其中15例(88.2%)双下肢等长。34髋(66.7%)股骨偏心距大于健侧,34例(100%)双下肢等长。51例患者获随访,时间(42.3±7.3)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8.0±7.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1±3.1)(P<0.001)。结论:高偏心距Corail假体在在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虽未能正常重建股骨偏心距,但并不影响下肢长短的重建和假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误诊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股骨头坏死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髋关节疾病患者314例,设定首次诊断后,同样症状体征半年内第2次就诊与首诊不一致或与专家组所给诊断不一致者为误诊标准。将一般资料、发病诱因、发病时间、就诊医院、临床表现、髋关节X线片、MRI等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股骨头坏死误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共127例曾经历过股骨头坏死误诊,总误诊率达到40.8%,其中股骨头坏死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占77.2%,其它疾病被误诊股骨头坏死占22.8%;采用单因素分析,误诊与发病诱因、激素使用史、饮酒史、发病侧别、疼痛侧别、疾病隐匿情况、首诊医院级别、首诊专家级别等有相关性(P0.05),误诊与性别、年龄、使用激素原发疾病、激素使用方法、激素使用时间、饮酒种类、饮酒年限等均无相关性(P0.05)。股骨头坏死被误诊为其他疾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隐匿起病和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级别有较高的相对危险度,其OR值分别为3.059和2.778(P0.01);激素使用史的危险度较低,OR=0.387(P0.05)。其他疾病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级别有较高的相对危险度,其OR值为3.573(P0.01)。结论 :股骨头坏死误诊率较高,隐匿起病和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低级别医生是股骨头坏死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较高的相对危险因素,而激素使用史则是误诊的保护性因素;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低级别医生是其他疾病被误诊为股骨头坏死较高的相对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志祥  王传功 《中国骨伤》2020,33(11):1053-105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重建钛板重建外侧壁及股骨矩治疗Evans-JensenⅤ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Evans-JensenⅤ型骨折患者3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16例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4例行小切口切开重建钛板重建股骨矩及外侧壁PFNA内固定(切开复位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康复(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内固定断裂、退出、螺旋刀片切出),术后12个月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比较颈干角丢失度数。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顺利愈合,切开复位组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均明显大于闭合复位组(P<0.05)。切开复位组患者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颈干角丢失度数均优于闭合复位组(P<0.05)。。结论:使用重建钛板对股骨矩及外侧壁进行复位和固定,PFNA髓内固定治疗Evans-JensenⅤ型的转子间骨折,能够恢复股骨矩及外侧壁对股骨头颈的支撑,有利于提高手术以后骨折断端及内固定的稳定性,减少单独采用PFNA治疗以后骨折断端移位、内固定松动、切出甚至断裂等风险。缩短老年患者卧床时间,减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为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失效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2013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失效后的17例高龄患者,根据从确诊内固定失效到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两组。其中,早期手术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80~89(84.88±2.79)岁;间隔1~7(4.13±1.73) d。延期手术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80~89(84.22±3.03)岁;间隔15~30(25.56±4.36)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地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及死亡例数。术后1、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早期手术组泌尿道感染1例;延期手术组中,肌间静脉血栓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道感染3例,假体脱位1例。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6(14.76±1.8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地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失效后,早期手术同延期手术相比,其死亡率及最终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让患者更早下地负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率,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