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与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随增龄在大鼠肾组织内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留取3、12、24月龄Wistar大鼠肾组织(n=6),石蜡切片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组织微血管生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PTEN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随增龄大鼠肾组织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24月龄大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3,12月龄大鼠(P<0.05);免疫组化显示PTEN在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24月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3、12月龄大鼠(P<0.05).随增龄大鼠肾组织内出现微血管生成障碍,24月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管周毛细血管密度均显著低于3、12月龄大鼠(P<0.05);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与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761和-0.613,P<0.05).结论:随增龄大鼠肾组织PTEN蛋白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生成参与肾脏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细胞或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在数据库的构建与细胞在不同状态下表达差异的研究上[1].随着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定量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有人提出"定量蛋白质组学(quantitative proteomics)"的概念.定量蛋白质组学就是把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或一个复杂体系中所有的蛋白质进行精确的定量和鉴定的一门学科[1].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有关蛋白质的许多研究已从对蛋白质简单的定性向精确的定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光和电研究了白芍延缓肾脏衰老的作用。形态计量结果表明,白芍使老年小鼠肾小体大小,数量,肾小囊腔大小,滤过屏障基膜厚度及足细胞裂孔隙大小均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正反义人TIMP-1转染和酶抑制剂干预HKC细胞对PTEN、VEGF/Flk-1的表达的影响,为研究TIMP-1对肾脏
器官衰老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正义和反义人TIMP-1基因转染至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同时用与正义转染
组细胞酶抑制活性相当的MMP-2/MMP-9 抑制剂(MMP-2/MMP-9 Inhibitor Ⅲ, 100 μmol/L)干预24 h,RT-PCR;间接免疫荧
光法检测各组细胞PTEN、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研究显示,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正义TIMP-1转染组中PTEN
表达上调(P<0.05),明胶酶活性降低(P<0.05),VEGF和Flk-1 表达下调(P<0.05),而反义TIMP-1 转染组则相反(P<0.05);
MMP-2/MMP-9 inhibitor Ⅲ 100 μmol/L(酶抑制剂组)组PTEN、VEGF和Flk-1 表达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无显著差
异。结论肾脏器官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TIMP-1,通过上调PTEN(非MMP依赖途径),进而下调VEGF、Flk-1表达,提示PTEN
在TIMP-1 介导肾脏衰老微血管生成障碍中起重要作用,为揭示TIMP-1 参与肾脏器官衰老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衰老的指标及检测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俊达 《老年学杂志》1992,12(6):377-378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口服VE白术小鼠肾脏结构(包括肾小体数量,大小,硬化肾小体比例,肾小囊腔宽,滤过屏障基膜厚度及足细胞裂孔隙宽)地计量研究,比较VE和白术延缓小鼠肾脏衰老的作用。形态计量结果表明,白术比VE抗衰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9.
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发现的非编码、内源性小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结合参与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miRNA表达的检测技术主要以杂交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为主。近年来,这些技术不断得到改进,例如,RNA加尾和引物延伸在RT-PCR技术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miRNA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现对检测miRNA表达的相关技术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饱和氢气盐溶液对高龄大鼠肾脏衰老的影响。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作为成年组;另取20只健康雄性高龄SD大鼠,随机均分成高龄组和饱和氢气盐溶液组(H2组)。成年组及高龄组以5 mL.kg-1.d-1生理盐水灌胃,H2组以5 mL.kg-1.d-1饱和氢气盐溶液灌胃,其他条件等同。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及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采用RT-PCR观察肾脏组织中p53,p1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成年组相比,高龄组SOD活力明显降低,丙二醛和8-OHdG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高龄组相比,H2组SOD活力明显升高,丙二醛和8-OHdG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成年组相比,高龄组p53和p16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SIRT1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高龄组相比,H2组p53和p16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SIRT1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饱和氢气盐溶液能够发挥延缓肾脏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抑制p53,p16的表达而促进SIR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白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白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观察组各12只。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各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0.2 ml/10 g体重;衰老模型组、观察组各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mg.g-1体重;观察组各鼠同时每天灌胃旱黑口服液汁0.2 ml/10 g体重;连续给药42 d,取肾脏制备光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衰老模型组肾小球硬化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衰老模型组肾小体基底膜增厚,裂隙孔和内皮细胞窗孔增大,分别与旱黑口服液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旱黑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白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D-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衰老模型,何首乌饮连续灌胃,肾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何首乌饮组的肾小球数目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接近;肾小囊囊腔宽和肾小球直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何首乌饮能改善衰老大鼠肾脏的形态学结构,具有延缓肾脏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肾小管基底侧钠/二羧基转运蛋白随增龄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鼠及人类肾小管基底侧钠/二羧基转运蛋白(NaCD3)随增龄的表达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肾脏衰老变化中的意义。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从基因及蛋白质水平观察大鼠出生后1d、7d、1个月、3、12、24个月及少年、中青年、老年正常人肾组织NaDC3表达变化趋势,并利用生化方法测定大鼠血、尿枸椽酸。结果:(1)大鼠血及尿枸椽酸浓度随鼠龄增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大鼠肾组织Northern杂交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随鼠龄增长NaDC3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的趋势。(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aDC3表达于大鼠及人肾脏近端小管基底侧,从大鼠出生后7d开始表达,后随鼠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在人类随年龄增长也呈现表达逐渐增强的趋势。结论:NaDC3可能通过枸椽酸等物质的能量代谢机制参与了机体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NADPH氧化酶4(NOX4)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激活在衰老相关肾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以6、16、20和24月龄小鼠为研究对象,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肾脏组织冰冻切片检测β-半乳糖苷酶(β-Gal)及活性氧(ROS)的水平。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胶原蛋白Ⅳ(COL4)和NLRP3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肾脏组织NOX4-NLRP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6月龄小鼠比较,16月龄小鼠BUN和SCr水平、肾脏β-Gal活性及ROS水平轻度升高,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较轻,没有明显的肾脏纤维化。而在20和24月龄小鼠中上述指标则增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增加,出现了肾脏的纤维化。此外,介导ROS生成的NOX4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在20和24月龄小鼠肾脏中上调。结论 NOX4-NLRP3信号通路可能在衰老过程中激活并促进肾脏老化和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的STZ糖尿病大鼠,观测其肾脏形态、功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C组)相比,DN组大鼠在8周、16周时肾脏肥大指数(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V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清除率(CCr)均升高。16周时,DN组大鼠的KW/BW、CCr则下降。DN组肾皮质CT-GF、PAI-1、FN表达水平均随病程的延长而持续增高;8周时TGF-β1 mRNA表达量与16周相比无明显差剐。结论肾脏TGF-β1、CTGF、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增高对早期和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的形态、功能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合酶在肾脏缺血预处理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一氧化氮合酶 (NOS :eNOS ,iNOS ,nNOS)在肾脏缺血预处理动物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NOS在肾脏缺血预处理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36只小白兔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IP)、缺血再灌注组 (I/R)和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组 (IP +I/R)。分别检测各组肾组织中NOS的表达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在急性肾缺血 6 0min再灌注 6 0min时 ,eNOS阳性表达在IP组和IP +I/R组明显高于I/R组和对照组 (P <0 .0 1) ,iNOS和nNOS在组织肾中未见明显表达。组织学变化发现I/R组肾组织中肾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 ,而IP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肾脏缺血预处理在肾脏缺血再灌注中具有保护作用 ,而NOS参与该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加味地黄饮子对衰老小鼠肾脏组织P21、P5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月龄小鼠10只作为青年组,将18月龄小鼠30只随机分为老年组、维生素E组和加味地黄饮子组。青年组、老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维生素E组、加味地黄饮子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干预60 d后,观察各组小鼠外观特征及肾脏指数改变,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学改变,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RT-PCR法检测P21、P5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2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老年组比较,加味地黄饮子组小鼠运动活跃,反应敏捷,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肾脏指数、SCr、BUN、MDA水平显著降低,P21、P53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地黄饮子组小鼠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系膜基质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均较老年组明显减轻。结论 加味地黄饮子可通过干预P21、P53及其mRNA表达延缓小鼠肾脏衰老。  相似文献   

19.
组织芯片技术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芯片(tissue chip)即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TMA),得益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延伸,近年来成为芯片家族的新成员。1998年Kononen et al首次成功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对乳腺癌组织中6种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该技术的实用价值并宣告组织芯片概念的诞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组织芯片技术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病理学的命运,以其高通量(high-throughput)、快速省时、低误差、用途广等优点广泛渗透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应用研究等科技领域。  相似文献   

20.
EBV相关胃癌组织中bcl-2和Ki-67蛋白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①目的 探讨Epstein BarrVirus(EBV)相关胃癌 (EBVaGC)组织中bcl 2和Ki 6 7蛋白表达与EBV感染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PCR Southern技术 ,检测 1 85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EBVDNA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CR阳性标本EBV小RNA1 (EBER1 )的表达 ,确证EBVaGC。并选择EBV阴性胃癌 (EBVnGC)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bcl 2和Ki 6 7蛋白的表达。③结果  1 85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EBVaGC 1 3例 ,阳性率为 7.0 3% ,1 85例癌旁组织均为阴性 ,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EB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1 .0 77,P <0 .0 0 1 )。E BVaGC和EBVnGC组织中bcl 2表达率分别为 5 3.85 %和 4 8.89% ,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99,P >0 .0 5 )。EBVaGC和EBVnGC组织中Ki 6 7指数 (KI)平均值分别为 2 8.2 5 4± 6 .2 84和 37.86 4± 1 4 .5 2 3,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t′=2 .5 5 3,P <0 .0 1 )。④结论 EBV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EBVaGC的发生与bcl 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与Ki 6 7蛋白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