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R,)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80mg,1次·d^-1,疗程12周。服药前后做24h动态心电图测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指标,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HRV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HRV下降。替米沙坦可有效提高HRV,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率变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73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项时域分析指标和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最小心率比正常人增快;合并冠心病组的HRVI减低曲阳性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率变异性减低,而且其心率变异性减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和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期间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踏车运动试验和24h动态心电图测量心率变异(HRV)。按运动中最大运动量时收缩时血压(peakSBP)分为反应过高组(A组)和反应正常组(B组),以运动停止后后6min收缩压(recSBP)分为恢复缓慢组(C组)和恢复正常组(D组),对比分析各组间心率变异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心率变异指标PNN50、rMSSD、SDSD、SDNNI均显著高于B组(P〈0.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eakSBP与SDNNI显著正相关(r=0.46,P〈0.01)。C组和D组比较,心率变异指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过度升高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凋有关,其中SDNNI与peakSBP呈显著正相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左室肥厚、舒张功能减娼及心脏事件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经CT确诊的85例脑出血患者,分成A组56例,合并高血压;B组29例,无高血压。2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结构及心功能有关数据;记录脑疝、心脏事件及死亡例数,2组分析比较。结果A组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减退显著高于B组(P〈0.01),收缩功能减退较B组明显,但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A组心脏事件39例(39/56,69.6%),死亡18例,B组心脏事件仅5例(5/29,17.2%),死亡3例,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P〈0.01)。结论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导致心脏事件增多,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年龄和血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114例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指数(HRVI),其中59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与131例正常人的HRVI进行对比。结果 正常老年组HRVI较正常中青年组的HRVI低(P〈0.01),老年高血压组HRVI较正常老年人HRVI低(P〈0.01),较中青年高矮一的HRVI低(P〈0.01)。结论 随年龄增大,心率变异性减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明显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36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凌晨血压特点。凌晨血压增高≥54.5mmHg判定为凌晨血压增高(MBPS,n=38),凌晨血压增高〈54.5mmHg判定为非凌晨血压增高(NMBPS,n=98),用动态心电图对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与NMBPS相比,MBPS的凌晨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较高(P〈0.01)。(2)MBPS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明显低于NMBPS组(P〈0.01或P〈0.05),MBPS组LF/HF明显高于NMBPS组(P〈0.05)。(3)凌晨血压与SDNN、SDANN、LF、PNN50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功能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包括38例正常人,67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NLVH)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LVH),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观测左室的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AF、PAFR、PER均显著增大(P〈0.05~0.01),RF/AF减小(P〈0.05);与高血压病NLVH组相比,高血压LVH组RF、TF、PRFR均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LVH组PRFR/PAFR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充盈异常,舒张早期充盈减低,舒张晚期充盈增强;高血压LVH组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受损重于高血压NLVH组;高血压病的舒张功能障碍在心肌肥厚前已经发生,心肌肥厚发生后,舒张功能障碍加重。  相似文献   

8.
刘卫华  梁凌 《华夏医学》2002,15(2):164-165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合并冠心患者的心率变异变化。方法:42例高血压病与35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较高血压组均减低(P<0.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较高血压病组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进一步失调。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8例择期行下腹部、会阴区手术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L组,65~80岁),年轻组(N组,30~64岁),监测并记录患者入室后(T0)、切皮前(T1)、术后1d(T2),2d(T3),3d(T4)的BP,HR和HRV的变化,并记录术后疼痛评分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术后两组HRV各指标普遍比基础值降低,且均在T2时间点降至最低(P〈0.01)。两组间比较,心率变异指数(HRVI),LF,HF,TP在T1至T4时间点L组低于N组(P〈0.05)。LF/HF在T2,T3时间点L组低于N组(P〈0.05)。结论HRV监测分析可较好地评估围术期机体自主神经变化;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影响程度大于年轻人。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氯沙坦干预减少高血压终点事件(LIFE)研究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降低和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减轻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这些预后改善是否独立。方法:以参与LIFE研究的6679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安慰剂治疗2周后以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基于阿替洛尔或氯沙坦的药物治疗)1年后,检测UACR、左心室肥厚(根据心电图观察)、血清胆固醇、血糖和血压。在治疗的第1年,77例患者因发生非致死性卒中或心肌梗死而被排除出研究,以避免偏倚。在随后的3~4年,记录到610例联合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n=228),致死性/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卒中]。结果:在Cox回归分析中,对治疗方案分配进行校正后,基线时的对数UACR(每增加10倍HR为1.16,P〈0.05)、1年时的对数UACR(每增加10倍HR为1.29,P〈0.001)、基线时Sokolow—Lyon电压(每改变1mmHR1.01,P〈0.001)和1年时Comell乘积(心电图QRS波电压与时间的乘积)(每改变100mm×msHR1.01,P〈0.01)均是联合终点的预测因素。心血管死亡可通过1年时对数UACR(HR1.59,P〈0.001)、基线时Sokolow—Lyon电压(HR1.01,P=0.06)及1年时Comell乘积(HR1.02,P〈0.001)进行预测。以上预测作用均独立于年龄、Framingham风险评分、当前吸烟、心血管疾病史和糖尿病。性别、血清胆固醇、血糖和血压未纳入模型。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测定左心室肥大,并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结果:伴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A组)和无左心室肥大的高血压组(B组)的HRV分析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A组的复杂性心律失常(Lown氏分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68.75%)显著高于B组(15.78%),P<O.005。其中尤以成对的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两组比较P<O.01及P<0.005。结论: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存在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高血压病人全麻气管拔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术毕有拔管指征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乌拉地尔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砌,乌拉地尔0.4mg/kg。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1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生理盐水组拔管时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乌拉地尔组较为平稳(P〉0.05)。结论乌拉地尔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痛患者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综合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伴发室性早搏分为高血压伴发室性早搏组(200例)和单纯高血压组(1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分析3组HRV、HRT的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组、单纯高血压组T0、T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室性早搏组T0、佟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室性旱搏组与单纯高血压纽患者SDNN、rMSSD、PNN50、T1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TO与SDNN、rMSDD值呈负相关(P〈0.05),TS与SDNN、rMSD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伴室性早搏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系统受损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HRV、HRT与高血压伴室性早搏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永辉  施志雄  苏迈  覃世坚 《广西医学》2005,27(9):1341-1343
目的 观察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90例高血压LVH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d,B组给予卡托普利50~100mg/d,c组给予氯沙坦25~50mg/d加卡托普利25~50mg/d治疗6个月,观察血压、LVH改善情况。结果 A、B两组均能使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而C组减低左室质量指数的程度更大(P〈0.01)。结论 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用对逆转LVH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诱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观察血糖及皮质醇在诱导前后的变化。结果插管前即刻两组患者SBP、DBP差异明显(P〈0.05),插管后3min两组患者SBP、DBP较插管前即刻显著升高(P〈O.05,P〈0.01),异丙酚组HR在插管前即刻明显降低,而在插管后3min则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插管前即刻及插管后3min两组患者SBP、DBP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诱导后异丙酚组明显低于依托咪酯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血糖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对循环、内分泌的影响小,应激反应轻,静脉诱导平稳,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静脉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种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Ⅰ组(GE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Ⅱ组(G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2组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20min(T3)及拔管时(T4),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各时点血糖(GLU)、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各时点COR、GLU、ALD及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2、T3、T4时,HR、SBP、DBP及COR、GLU、ALD显著高于T0(P〈0.05)。组间比较,Ⅱ组B、T3、T4时,COR、GLU、ALD及HR、SBP、DBP显著高于Ⅰ组同时点(P〈0.05)。结论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期间应激反应,为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率水平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心率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关系。方法: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ST段抬高AMI患者156例,根据入院时心率分为心率〈80次/min组、心率80~90次/min组及心率〉90次/min组,分别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的死亡例数。结果:心率〉90次,/min组及心率80—90次/min组患者前、侧壁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心率〈80次/min组(P均〈0.05)。心率〉90次/min组和心率80~90次/min组患者LVEDD均高于心率〈80次/min组;心率〉90次/min组的LVESD明显高于心率80~90次/min组及心率〈80次/min组;而心率〉90次/min组LVEF明显低于心率80~90次/min组及〈80次/min组。156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5例(9.6%)。心率〉90次/min组死亡率20%(5/25),明显高于心率80~90次min组的12.5%(P〈0.05)和心率〈80次/min组的6.1%(P〈0.01)。结论:入院时心率增快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骨桥蛋白(OPN)已被证实与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存在与否及其程度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浆OPN浓度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SA)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和结果:纳入799例具有稳定型心绞痛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CAD的患者,采集基线血样测定血浆OPN。前瞻性随访的中位期为2.7年(最长4.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性死亡的联合终点。在单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中,对数转换OPN水平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HR1.79,95%CI 1.35—2.36,P〈0.001)。此外,高血压、C-反应蛋白水平和他汀类药物应用与将来发生不良事件有关。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OPN水平(HR 1.88,P〈0.001)、C-反应蛋白水平(HR 1.42,P=0.003)以及高血压(HR 2.39,P=0.008)仍是不良心血管预后的显著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基线OPN水平是CSA患者将来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一项独立预测因素,可能有助于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19.
国产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研究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1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8例,口服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138例,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替米沙坦较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晨峰现象(P〈0.05),2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结论国产替米沙坦为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0.
快通道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青  黄中华  马利  梁宁 《广西医学》2011,33(12):1593-1594
目的观察静脉与吸入全麻(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肿瘤清扫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快通道组)和常规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常规组),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HR、MBP、心率、血压的变异性、总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快通道组HR、SBP、DBP的变异性更小(P〈0.05);两组麻醉时间相同(P〉0.05),而快通道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复苏后躁动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常规全凭静脉全麻相比,患者的生命征更平稳,术后苏醒快,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于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根治术的快通道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