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70只。模型组大鼠予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降糖三黄片低、中、高剂量组(675,1350,2700 mg·kg~(-1)·d~(-1)),厄贝沙坦组(13.5 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剂量蒸馏水。给药8周后腹主动脉采血测空腹血糖,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蛋白,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MCP~(-1)蛋白的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TLR4、NF-κB(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及肾组织TLR4、NF-κB(P-p65)、MCP~(-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糖三黄片低、中、高剂量组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糖三黄片低、中、高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肾组织TLR4、NF-κB(P-p65)、MC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尿蛋白排出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降糖三黄片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下调MCP~(-1)的表达,起到减少尿蛋白排出,延缓DN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DL)对脂多糖(LPS)导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PDL 7,3. 5,1. 75 g·kg~(-1)·d~(-1)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PDL 7,3. 5,1. 75 g·kg~(-1)·d~(-1)组雾化吸入LPS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探讨不同剂量PDL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DL 7,3. 5 g·kg~(-1)·d~(-1)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P 0. 05); PDL 7,3. 5,1. 75 g·kg~(-1)·d~(-1)组NF-κB表达量明显降低(P 0. 05); PDL 3. 5 g·kg~(-1)·d~(-1)组IL-10表达量明显升高(P 0. 05); PDL 7 g·kg~(-1)·d~(-1)组肺组织中炎症反应减轻,水肿、瘀血等病理改变明显缓解(P 0. 05)。结论:PDL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与NF-κB,IL-10的表达相关,对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梅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及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余50只以高糖高脂乳剂灌胃8周后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剔除造模未成功大鼠,纳入30只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平均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乌梅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ig)生理盐水20 m L·kg~(-1)·d~(-1),二甲双胍组ig二甲双胍200 mg·kg~(-1)·d~(-1),乌梅丸组ig乌梅丸生药20 g·kg~(-1)·d~(-1),28 d后监测大鼠血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NF-κB p65,GLP-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 p65,GL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结肠和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GLP-1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组空腹血糖均明显降低(P0.01),结肠和胰腺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GLP-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结论:乌梅丸可以通过调节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降低NF-κB的表达,上调GLP-1的表达,从而达到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蒿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及青蒿素治疗组(C组),采用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C组给予青蒿素300 mg/(kg·d)腹腔注射。于实验第4周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3组大鼠肾皮质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并观察实验大鼠肾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B组大鼠肾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显著上调;C组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显著较B组下降,肾脏组织的病理学损伤亦减轻。结论青蒿素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上调可能是相关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建中汤对脾阳虚胃癌大鼠模型环氧化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кB(NF-кB)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建中汤高剂量组、大建中汤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1),每天1次;模型对照组给予藩泻叶水浸液10 m L·kg~(-1),每天1次;大建中汤高剂量组、大建中汤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8 g·kg~(-1)和5.4g·kg~(-1),每天1次;西药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2 m L/200 g,每天1次。各组灌胃15 d后处死,取出异常胃组织,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Cox-2、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Cox-2、NF-κB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建中汤高剂量组、大建中汤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大鼠Cox-2、NF-κB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大建中汤可调节胃组织Cox-2、NF-κB蛋白的水平,从而改善脾阳虚胃癌大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楂芪降糖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结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数字法分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按相应药物剂量灌胃。10周末,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组织NF-κB及Desmin的表达。结果 光镜和电镜下模型组肾组织病理变化显著,且模型组肾组织NF-κB、Desmin表达均明显增加;楂芪降糖汤高剂量组和优降糖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楂芪降糖汤对DN大鼠肾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NF-κB、Desmin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抵当汤及其蕴含的泻热化瘀通络法对因核转录因子-кB(NF-κB)通路激活而导致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30只体重达到220~270 g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120只),后者按55 mg·kg-1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建立DM模型。72 h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抵当汤高、中、低剂量组(1.08,0.72,0.54 g·kg~(-1)·d~(-1)),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组(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0.15 g·kg~(-1)·d~(-1))以及抵当-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组(DP组1.08 g·kg~(-1)·d~(-1)抵当汤+0.15 g·kg~(-1)·d~(-1)PDTC),均采用相应药物1次/d进行灌胃干预。8周后,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动物,迅速摘取大鼠心脏,置于液氮中储存备用。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转录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组织细胞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巨噬细胞趋化性蛋白-1(macrophage chemotaxis protein-1,MCP-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F-κB p65蛋白和TNF-α表达均明显升高;且模型组胞浆内观察到被染成绿色荧光的ICAM-1,MCP-1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NF-κB p65蛋白和TNF-α表达则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发现,DP组NF-κB p65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最接近,抵当汤高剂量组TNF-α表达则较模型组降低更加显著;各治疗组胞浆内观察到被染成绿色荧光的ICAM-1,MCP-1蛋白不同程度减少,其中DP组被染成绿色的范围最少,与正常组最为接近。结论:泻热化瘀通络之抵当汤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来减轻DM模型大鼠的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杏调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效果,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0.1 m L)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3.3mg·kg~(-1)·d~(-1)),麻杏调肺汤低、中、高剂量组(1.7,3.4,6.8 g·kg~(-1)·d~(-1)),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待伤口愈合7 d后开始给药,连续5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IL~(-1)0;观察肺功能情况及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细胞因子TNF-α,NF-κB,IL~(-1)β,IL-8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1),肺部组织的病变明显,肺功能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麻杏调肺汤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细胞因子TNF-α,NF-κB,IL~(-1)β,IL-8,升高IL~(-1)0含量(P0.05,P0.01);减轻肺部组织的病变程度,改善肺功能。结论:麻杏调肺汤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中相关细胞因子TNF-α,NF-κB,IL~(-1)β,IL-8,IL~(-1)0治疗COPD模型大鼠,并对肺脏具有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俞氏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β-arrestin1/2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一次性灌肠制作大鼠UC模型,再分别以低、中、高3种剂量(20g·kg~(-1)·d~(-1)、40g·kg-1·d~(-1)、80g·kg~(-1)·d~(-1))的俞氏灌肠方灌肠治疗10天,同时以美沙拉嗪(0.3g·kg~(-1)·d~(-1))治疗做对照,治疗结束后剖取结肠,免疫组化检测肠黏膜δ阿片受体(DOR)、β-arrestin1/2、Bcl-2、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DOR、β-arrestin1、Bcl-2、NF-κB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β-arrestin2蛋白表达则明显下降(P0.01);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DOR、β-arrestin1、Bcl-2、NF-κ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复方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β-arrestin2蛋白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俞氏灌肠方治疗UC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DOR-β-arrestin1-Bcl-2信号通路促进CD4~+T细胞凋亡,同时通过上调β-arrestin2蛋白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和活化,从而减轻了肠道炎症反应对结肠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MAPK)、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骁悉11 mg/kg)、槲皮素25 mg/kg、槲皮素50mg/kg,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并处死取双肾,计算各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光镜下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肾组织p-p38MAPK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NF-κB P65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维连接蛋白(F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均显著升高,糖尿病模型组血清IL-8、TGF-β、FN、PAI-1水平、肾组织p-p38MAPK及NF-κBP65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25、50mg/kg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均显著降低,槲皮素25、50mg/kg组血清IL-8、TGF-β、FN、PAI-1水平、肾组织p-p38MAPK及NF-κBP65表达量显著降低,且明显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结论: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肾脏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糖脂平对糖尿病大鼠晶体糖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脂平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晶体糖醇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脂平高、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动物模型用四氧嘧啶塑造。糖脂平由金线莲、黄连、葛根等组成,灌胃给药,每日1次,疗程30d。结果:糖脂平有效地降解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含量(高剂量组P<0.001,低剂量组P<0.05),有效地降低其晶体中葡萄糖的含量(高剂量组P<0.01),对晶体中山梨醇有降低作用(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下降26.42%,0.05<P<0.01),对肌醇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糖脂平对糖尿病大鼠晶体病变有一定防治效果,作用途径与其降血糖以及改善晶体组织内糖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筋脉通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大鼠的方法造模,简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筋脉通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神经妥乐平组及正常对照组。成模后即开始灌胃给药,筋脉通低、中、高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的5,10,20倍给药;神经妥乐平组按成人剂量的10倍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灌服蒸馏水。所有实验大鼠于灌胃16周后处死。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周的体重和血糖变化,并进行热水甩尾试验和机械痛阈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坐骨神经N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坐骨神经NGF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血糖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造模及灌胃前后,各组大鼠之间的体重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各治疗组较正常组甩尾潜伏期延长、机械痛阈下降,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筋脉通中剂量组与神经妥乐平组的甩尾潜伏期显著缩短、痛阈值显著升高,坐骨神经NG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筋脉通中剂量组与神经妥乐平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筋脉通能够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NGF 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虫草菌丝对链脲佐菌素(STZ)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值以及肝肾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设立模型对照组(MC)、正常对照组(NC),以及剂量分别为5%,10%,20%的3个虫草菌丝治疗组(CS)。以STZ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于造模后第6天,随机分为MC组、5%CS组、10%CS组、20%CS组。NC组和MC组饲以全价饲料;5%CS组、10%CS组、20%CS组分别饲以含5%、10%、20%虫草菌丝的特殊饲料。5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血及新鲜的肝肾组织,测血糖、血清胰岛素值,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肾的组织形态。结果同MC组相比,10%CS组和20%CS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CS治疗组的血清胰岛素均有显著上升,但各CS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且均低于NC组;CS治疗组光镜下肝、肾组织的损害均轻于MC组。结论虫草菌丝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能上升血清胰岛素的水平;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肝、肾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烨  张振贤  黄瑶 《天津中医药》2016,33(9):545-548
[目的]观察多重复合应激致慢性疲劳模型大鼠认知行为的变化,验证理虚解郁综合方对其认知的改善作用。[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对照组外,均以复合因素造模(慢性束缚、冷水游泳、随机昼夜颠倒),同时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以2 m L浓度为0.5、1、2 g/m L中药灌胃30 d,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应用行为学方法(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不同组大鼠之间出现的差异表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穿越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旷场中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明显减少、而在活动箱边缘区域活动时间百分比增加,悬尾实验中静止时间延长、挣扎次数减少;中药三组与模型组比较,在水迷宫实验中,高剂量组在目标象限内停留的时间有显著增加,各剂量组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均明显增加;旷场实验中,中、大剂量组移动时间增加,大剂量组移动距离增加,中剂量组边缘区域活动时间百分比减少;悬尾实验中,中、大剂量组挣扎次数均增加,中剂量组静止时间缩短。[结论]理虚解郁综合方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认知行为学表现。  相似文献   

15.
吴维海  袁炜  李建英  张振会  白艳辉 《河北中医》2020,42(1):83-88,95,I0001
目的研究鳖甲生血丸治疗骨髓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生血丸低剂量组、鳖甲生血丸中剂量组、鳖甲生血丸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采用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模型进行(由于目前骨髓纤维化模型大鼠制备技术尚不成熟,故本实验采用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进行实验)。从造模开始的第5周,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予1 m L/100 g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鳖甲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1 m L/100 g(生药含量分别为0.07、0.14、0.28 g/m L)的鳖甲生血丸药液灌胃,每日1次;肝复康丸组予0.42 g/100 g的肝复康丸灌胃,每日1次。各组大鼠均灌胃5周后脱颈处死,观察各组大鼠实验期间的一般情况,比较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情况,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肝细胞损伤程度分级及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均无异常,模型对照组大鼠死亡5只,鳖甲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死亡3、2、2只,肝复康组大鼠死亡3只。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5周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鳖甲生血丸中、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大鼠灌胃5周后肝组织Hyp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鳖甲生血丸低剂量组肝组织Hyp含量较模型对照组虽有下降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灌胃5周后血清PDGF、TGF-β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鳖甲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大鼠灌胃5周后血清PDGF、TGF-β1及VEGF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idit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灌胃5周后肝细胞损伤程度重于正常对照组(P<0.05);鳖甲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大鼠灌胃5周后肝细胞损伤程度均轻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idit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灌胃5周后肝纤维化程度重于正常对照组(P<0.05);鳖甲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大鼠灌胃5周后肝纤维化程度均轻于模型对照组(P<0.05);鳖甲生血丸中、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大鼠灌胃5周后肝纤维化程度均轻于鳖甲生血丸低剂量组(P<0.05),但鳖甲生血丸中、高剂量组及肝复康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鳖甲生血丸可明显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少组织内胶原的形成和沉积,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更好,其治疗骨髓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PDGF及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制动应激雌性大鼠海马神经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味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四逆散对照组、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四逆散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ip诱发肝纤维化,0.5 mL/只,2次/周,连续10周,5周后即可形成肝纤维化.预防组于造模同时给药(以四逆散加味7 g·kg-1),各治疗组于造模第6周给药,四逆散组4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14,7,3.5g·kg-1),连续10周.全自动分析法测定各组血清肝功能、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酸性水解法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 U·L-1(138.88±21.52),(75.20±3.80),(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U·L-1,(375.25±10.95),(227.10±19.08),(P<0.05)]、碱性磷酸酶(ALP,P<0.05)、透明质酸[ HA,μg·L-1(258.10±32),(135.26±34.09),(P<0.05)]、Ⅲ型胶原[μg· L-1(105.28±15.31),(85.32±9.53),(P<0.05)]、Ⅳ型胶原[μ g·L-1(109.10±8.31),(86.48±19.17),(P<0.05)]、层黏连蛋白(LN,P<0.05)含量均显著下降,肝组织HYP,(P<0.01)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四逆散加味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方六月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型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 I)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SD大鼠sc 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CLYQ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并设正常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ig生理盐水,其他组ig相应的药物,连续4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肝组织Col I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肝组织Col I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CLYQ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Col I mRNA的表达均下调(P0.01),且表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CLYQ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Col I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和强度显著减少和减弱(P0.01或P0.05),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CLYQ可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 I mRNA表达及其蛋白质合成以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芪降糖颗粒对胰岛素抵抗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生芪降糖颗粒干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以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造IR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生芪降糖颗粒、罗格列酮治疗,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观察血糖以及主动脉内皮素-1(ET-1)、蛋白激酶(PK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生芪降糖颗粒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的血糖均明显下降,并以生芪降糖颗粒高剂量组下降最明显。模型组主动脉ET-1、PKC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罗格列酮组和生芪降糖颗粒高剂量组主动脉ET-1、PKC表达量较模型组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生芪降糖颗粒通过降糖、抑制ET-1、PKC表达等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起到胰岛素增敏及减轻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苓桂术甘汤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抵抗素、脂联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取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高盐(模型)组,二甲双胍(降糖)组,阿托伐他汀(降脂)组,加味苓桂术甘汤(试药)高(18 g.kg-1)、中(12 g.kg-1)、低(6 g.kg-1)剂量组,每组动物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以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并于模型制作当日分别ig给予药物治疗,每日1次,连续8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样量的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测定血清抵抗素、脂联素、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模型组抵抗素、脂联素、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苓桂术甘汤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抵抗素、升高脂联素含量(P<0.05或P<0.01),均能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胰岛素水平及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5或P<0.01)。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抵抗素、脂联素、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均有调节作用。提示加味苓桂术甘汤有调节脂肪和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