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宏德  贺勇  张立 《四川医学》2005,26(5):508-510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变异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患者均有不典型心绞痛及不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未见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结论冠状动脉变异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多数开始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冠状动脉 (冠脉 )内血栓形成 ,无冠脉固定狭窄基础者少见。自 2 0 0 2年 ,我们行冠脉造影 (CAG)发现无冠脉固定狭窄的ACS 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例中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2 2~ 6 1岁 ,平均 ( 34.4± 6 .3)岁。其中 1例有高血压病史 3年。均无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发病前 1个月内均无病毒感染症状。有明显诱因 6例 ,3例为过度劳累 ,1例过量吸烟 ,2例精神压力过大。胸痛时间30min~ 4 .5h ,均在静滴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或消失。2 方法与结果2 .1. 入选标准 ①缺血性胸…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7年11月至2004年12月2596例在我院所行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57例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占2.2%。其中36例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占63.2%,并以右冠状动脉的先天性异常为多见。检出冠状动脉瘘21例,检出率为0.81%,并以冠状动脉一肺动脉瘘最为多见,占81%。冠状动脉先天异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或缺如,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各种冠状动脉先天异常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可供冠状动脉搭桥的材料。方法:对经血管造影证实的10例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2例、双支5例、三支2例),我们应用自身桡动脉(RA)行冠状动脉搭桥术。RA-LAD8例,RA-LADdl1例,RA-RCA1例,自体大隐静脉桥13条。结果:10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近期恢复良好。随访6~2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正常。结论:桡动脉位置表浅、获取容易、有足够长度、管径大于胸廓内动脉,可供冠状动脉搭桥选用,是仅次于胸廓内动脉的理想动脉“桥”。  相似文献   

5.
自体桡动脉搭桥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90年代开始国外很多中心研究及使用动脉搭桥技术。其中的桡动脉因易发生强烈的痉挛而导致移植衰竭,曾一度被大多数术者放弃使用。但随着钙离子拮抗剂能防止桡动脉痉挛的作用被发现,桡动脉搭桥在世界上开始复兴。基于桡动脉的生理解剖,在桡动脉搭桥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措施。从1997年9月~1998年12月完成冠状动脉搭桥136例,其中桡动脉搭桥72例,近期效果满意。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组72例,男66例,女6例,年龄42~74岁,平均584岁。大多伴有劳累或不稳定心绞痛。有心肌梗死史31例。伴糖尿病34例,高血压病38例,高血脂症39例。心功…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MRCA)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无创性检查手段。目前,随着磁共振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升级,从开始的2D发展到3D成像,序列也从单一的梯度扫描发展到包括导航门控、对比剂强化等较为先进的序列。本简单回顾了3代MRCA技术的发展历史,重点描述了当前该技术在国外的临床应用,包括冠状动脉狭窄、畸形的诊断,血运重建术后(包括外科搭桥术和内科的介入治疗)血管通畅性的评价以及冠状动脉血流流速和血流储备的测定。最后指出,尽管MRCA仍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但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不失为一种有很大发展前途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在冠状动脉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judkin法常规进行CAG检查,选择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造影剂选用优维显370,按照不同的投射体位,对366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CAG阳性率98%,心绞痛组阳性率64%,不典型心绞痛组CAG阳性率21.9%,冠状动脉发育畸形与起源部位异常占1.9%。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为老年常见病,青年人较少见,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7例青年冠心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致急性冠脉闭塞处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英忠  王风 《广西医学》1996,18(6):683-685
我科自1993年4月 ̄1996年5月间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30例,其中发生急性冠状动脉闭塞7例,5例经处理血管获得再通。急性血管闭塞易出现于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B,C型复杂病变的PTCA。采取再PTCA或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是处理急性冠脉闭塞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成人冠状动脉造影中先天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的检出频度。方法:回顾性总结279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并准确判断出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结果: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39例,检出率1.40%,其中各种右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占79.5%(31/39),左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占15.4%(6/39),单一冠状动脉占0.51%(2/39);检出各种冠状动脉瘘21例,检出率0.75%,其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6例;检出先天性冠状动脉扩张2例。结论:成年人冠状动脉先天异常的检出率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但具体类型有所不同。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应用缠绕型和管型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对 2 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其中DeNovo支架 17个 ,Suboptimal支架 6个 ,Bail-out支架 2个。结果  2 3例患者 2 5支血管植入 2 5个冠状动脉内支架。其中缠绕型支架 9个 ,包括Gianturco -Robin支架2个 ,XT支架 7个 ;管型支架植入 16个 ,均为NIR支架。植入前降支 15个 ,回旋支 2个 ,右冠状动脉 8个。所有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3例心绞痛复发的患者经造影证实为再狭窄 ,其中XT支架 1个 ,NIR支架 2个 ,总的再狭窄率为 12 % ,缠绕型和管型支架的再狭窄率分别为 11%和 12 .5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为治疗PTCA术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降低再狭窄率的有效措施 ;根据不同的病变合理选择缠绕型和管型支架可提高支架植入的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赵彩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35-536
目的 分析女性CHD患者危险因素与CAG特点,提高对女性CHD的诊断率.方法 对106例疑诊为CHD的女性患者行CAG后.分为CHD组和非CHD组,比较2组危险因素的数量、类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女性CHD组发病率年龄高(p<0.05),绝经者比例高(90.6%vs 80.9%,P<0.01).合并高脂血症者CHD组显著高于非CHD组(81.3% vs 40.5%,P<0.005),合并2个及以上CHD危险因素者CHD)显著增多(67.2% vs 28.6%,P<0.05).而且,冠状双支及三支病变者与单支者比较,合并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多(69.8% vs 61.9%,P<0.05).结论 绝经和脂质异常是女性CHD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危险因素越多,CHD发病率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说明CHD发病率及冠脉受累程度与危险因素多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8 8年~年月 ,我院共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6 0例 ,其中 2例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情况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男性 ,6 2岁。以“反复胸骨后闷痛 7月余”为主诉于1996年 11月住院。临床体检无明显体征。 ECG示不稳定性心绞痛 ;ECT示左室前壁心尖间隔及下壁近心尖处血流灌注明显减低 ;二维超声心电图报告 ,左室前壁增厚 ,前壁前侧壁运动减弱 ,L VEF 6 3.6 % ;冠状动脉造影示 :左前降支闭塞10 0 % ,第二对角支 30 %轻度狭窄 ,右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住院诊断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左前降…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经胸腔镜及胸部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项技术。方法:杂种犬11只,用胸腔镜取乳内动脉,然后在非体外循环下,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乳内动脉和冠状动脉(前降支)吻合。结果:取前4条乳内动脉,所用时间为60-80min,在离断分支时有出血,取后7条乳内动脉所用时间为30-50min。6条为单支,5条为带蒂血管,所取11条乳内动脉中用作动脉桥。前4条乳内动脉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有病变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我们对267例临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有病变的患者而核素心肌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完成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其中97例(34.8%)运动负荷试验达到了满意的次极量运动心率.267例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68例(62.9%),双支血管病变61例(22.8%),三支血管病变35例(13%),单支左主干血管病变3例(1.12%);35例三支病变中有27例(77%)各支血管之间的狭窄程度相差≤20%,显示狭窄病变较均衡.267例患者狭窄冠状动脉共410支,其中左前降支188支(45.9%)、左回旋支106支(25.9%)、右冠状动脉104支(25.4%)、左冠状动脉主干12支(2.9%);狭窄程度为50%~70%的有175支(42.7%)、70%~90%的有203支(49.5%)、90%~100%的有32支(7.8%).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多出现在运动量不足、轻中度狭窄患者、单支病变及均衡性三支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8.
冠脉造影中冠脉病变与脂蛋白亚型等易患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为103例冠脉造影病人作了血清脂蛋白测定以分析冠脉狭窄病变(冠脉病变)与血清脂蛋白亚型及其他易患因素的关系。造影提示冠脉正常者47例,男32,女15。平均年龄55±7岁。造影提示冠脉有不同程度病变者56例,男50,女6。平均年龄58±9岁。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不论是病变支数或病变严重度均与血清HDL_2-C呈负相关,与血清LDL-C呈正相关,如结合其他易患因素进行分析,则增加与年龄、吸烟呈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随着年龄增长,吸烟及血清中HDL_2-C降低和LDL-C增高将促使和增加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62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对其雌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病变组问、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雌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减趋势。结论 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以"劳累后心前区闷痛1年"为主诉入院.胸痛发作均在快步行走或上楼梯时发作,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3~5 min后可缓解,伴心慌、胸闷,多次住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扩冠、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