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33例及其中16例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设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并将检测结果与PAS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 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XCR3 mRNA表达水平为1.12±0.8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8±0.28, P <0.01)与治疗后患者(0.57±0.61, P<0.05 ),并与PASI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 =0.516, P<0.05);而中性粒细胞中CXCR3 mRNA表达水平为1.72±1.68,与健康对照组(1.27±1.17)及同一组患者治疗后(1.27±1.01)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CXCR3可能主要通过活化与趋化外周血淋巴细胞而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何敏慧  李红 《浙江医学》2004,26(3):167-168,200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醛糖还原酶(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5名正常对照者PBMC中ARmRNA水平,用肌电图检测腓神经传导速度,根据神经传导速度有无减慢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普通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PBMC中AR mRNA的表达量(0.59±0.56)高于正常对照组[(0.30±0.1l),P=0.003];糖尿病是否伴神经病变患者之间AR mRNA的表达量无差别.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PBMC中AR 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是否伴神经病变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血清维生素A(vitamin A,VA)水平及肠组织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ARM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异常的可能联系.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2例初诊ARM新生儿血清VA浓度,选取30例非消化道畸形新生儿血清作为对照;收集30例ARM患儿直肠末端及造瘘口横结肠组织,选取4例非消化道畸形患儿直肠组织作为对照,RT-PCR检测各组肠组织RARα mRNA表达水平;根据患儿直肠末端病理检查结果将直肠组织分为神经节细胞发育正常组和异常组(n=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直肠RAR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RM新生儿血清VA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0.40±0.14μmoL/L vs0.54±0.10 μmoL/L,P<0.01);ARM患儿直肠末端RARα mRNA表达水平(0.78 ±0.40)显著低于造瘘口横结肠(1.28 ±0.72,P<0.01)和正常对照组直肠组织(1.12 ±0.14,P<0.01),而造瘘口横结肠与正常对照组直肠无显著性差异(P>0.05);RARα蛋白在直肠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细胞核呈阳性表达,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组直肠RA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0.77-±0.08 vs 1.03 ±0.06,P<0.01).结论 ARM患儿存在血清VA及直肠组织RARα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多巴胺D2受体(DRD2)与转运体(DAT)的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2月~2010年10月间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5例及同期在该医院体检的健康成人28例。所有被试者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采用病例对照研究,RT-PCR技术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DAT的mRNA表达情况。用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DAT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表达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456,P=0.022),DAT mRNA表达水平统计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R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一个外周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7(P2X7R)在老年癌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例老年癌痛患者及18例社区健康老年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BMC上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癌痛患者外周血PBMC上P2X7R的表达较老年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3.75±1.86vs2.03±1.23,t=3.17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PBMC上P2X7R的表达可能与老年癌痛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35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以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2216刺激,RT-PCR检测TLR9、MyD88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液中IFN-α水平.结果 SLE患者PBMC中TLR9、MyD88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活动患者TLR9、MyD88 mRNA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患者(P<0.01),TLR9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正相关(rs=0.471,P<0.05),与C3、C4负相关(rs=-0.479,rs=-0.493,P<0.05).CpG刺激后SLE患者PBMC中TLR9、MyD88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SLE患者培养上清IFN-α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SLE患者TLR9/MyD88信号通路明显活化,参与了SLE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9-顺维甲酸对人肺癌组织RARα、RARβ及 RXRα转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9-顺维甲酸(9-cis-RA)处理前后肺癌组织和对照肺组织维甲酸受体α?β及维甲酸类受体α转录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维甲酸抑瘤的分子机制?方法:用组织块法培养肺癌组织和对照肺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RARα?RARβ及RXRα的mRNA水平?结果:肺癌组织的RARα和RXRα基础转录水平高于对照肺组织,而RARβ基础转录水平低于对照肺组织;应用9-cis-RA 24 h后对照肺组织RARα转录水平升高;肺癌组织RARβ转录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肺组织基础转录水平相近?结论:肺癌组织中RARβ受体表达异常可能与肺癌发生有关;9-cis-RA可诱导肺癌组织RARβ的表达显著升高,达对照肺组织mRNA相同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A及ETB受体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6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与20例健康人外周血浆ET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A及ETB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浆ET((0.126±0.01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50±0.006)μg/L)(P<0.05),AMI亚组血浆ET((0.129±0.016)μg/L)与UAP亚组((0.124±0.011)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ETA受体mRNA表达水平(0.86±0.15)与对照组(0.53±0.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ETA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ETB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CS的发生过程中血浆ET水平升高,ETA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促进了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成员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分析其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43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181名成员(精神分裂症患者72名)和40名健康对照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浆TNF-α水平为(62.51±33.26)pg/ml,明显低于非血亲和正常对照组(P <0.05),IL-6水平为(52.58±27.28)pg/ml,未见组间差异;发作期患者TNF-α为(52.06±24.21)pg/ml,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 <0.05),而IL-6为(64.05±26.58)pg/ml,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 <0.05);TNF-α水平与阴性症状N分呈负相关,(r=-0.320, P =0.030),而IL-6水平与阴性症状呈正相关(r=0.429, P =0.003);Ⅱ型患者IL-6水平为(72.97±25.97)pg/ml,Ⅰ型患者为(41.42±22.10)pg/ml,Ⅱ型患者明显高于Ⅰ型患者和非血亲正常对照组(P <0.01).结论 TNF-α、IL-6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IL-6仅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或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TNFα诱导蛋白3相互作用蛋白1(TNFα-induced protein 3-interacting protein 1,TNIP1) 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研究分为两组,病例组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3.0±8.3)岁;健康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共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1.3±9.9)岁.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IP1 mRNA及其编码蛋白ABIN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BIN1蛋白在患者皮损和健康对照者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NI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0.292 1±0.1016)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85 9±0.266 3)(P <0.05),ABIN1蛋白在病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0.093 2 ±0.003 9)与健康对照组(0.290 9 ±0.057 8)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ABIN1蛋白主要表达在健康对照者皮肤的表皮层,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外,病例组皮损中ABIN1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银屑病患者TNIP1 mRNA及其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及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价值。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测定血浆中CC16、IFN-γ、IL-4的水平;用RT-PCR法检测PBMC转录因子T-bet mRNA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CC16及IFN-γ分别为(21.96±7.31)ng/mL和(118.73±22.5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4.88±25.27)ng/mL和(145.53±29.50)pg/mL,P均0.01],哮喘组IL-4高于对照组[(425.22±4.37)pg/mL比(69.72±10.15)pg/mL,P0.01]。哮喘组T-bet mRNA、T-bet/GATA-3表达水平(0.12±0.01,0.25±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48±0.12,1.89±0.65)(P均0.01),GATA-3 mRNA表达(0.45±0.05)较对照组(0.30±0.08)明显升高(P0.01)。CC16与T-bet mRNA表达水平、T-bet/GATA-3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2和0.761,P均0.01);与GATA-3 mRNA无明显相关性(r=-0.146,P=0.551)。结论哮喘患者CC16水平降低,对气道炎症的保护性削弱,可能与T-bet/GATA-3和IFN-γ/IL-4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抗粘病毒1(MX1)基因和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50例SLE患者,2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 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T-PCR)在ABI PRISM 7000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MX1和OAS1定量表达水平(以ΔCt值表示)的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①SLE患者总体的MX1 mRNA ΔCt值(3.55±1.39)高于非SLE患者组(2.31±0.52,P=0.000)和正常人(2.23±1.05,P=0.000).②SLE患者组的OAS1 mRNA ΔCt值(4.45±1.56)高于非SLE患者组(3.03±0.76,P=0.000)和正常人(2.75±0.64, P=0.000).③SLE患者组的OAS1 mRNA ΔCT值与SLEDA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r=0.338,P=0.019),与血浆IgA水平有相关性(r=0.475,P=0.001)④SLE患者组的MX1 mRNA ΔCT值与SLEDAI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4,P=0.661),与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24 h尿蛋白均有相关性(r=0.428,P=0.003; r=0.383,P=0.009; r=0.394, P=0.007;r=0.316,P=0.025).⑤在有关节炎的SLE患者中,其MX1和OAS1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3.04±1.42,P=0.004;3.89±1.49,P=0.006).结论 MX1与OAS1在SLE患者中均有表达上调现象,OAS1 mRNA实时表达定量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二者作为Ⅰ型干扰素诱导表达的基因在SLE发病中均有各自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中1 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ARTS-1)的表达和调节作用. 方法 对AS患者(n=61)和正常对照者(n=40)分别抽提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RT-PCR法定量分析其ARTS-1的表达水平.以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作为病情评估标准:≤4分为病情稳定,≥5分为病情活动. 结果 AS组的ARTS-1mRNA表达水平为0.83±0.7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5±0.40(P=0.0011);但病情活动患者与病情稳定患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9),病情稳定患者有增高趋势. 结论 ARTS-1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与病情转归;而病情活动患者与病情稳定患者ARTS-1表达差异不明显,可能与ARTS-1在稳定体内TNF系统的动态平衡方面的双相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ERCC2与ERCC4基因在骨肉瘤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6例骨肉瘤患者,取其化疗前切开活检标本的肿瘤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后肿瘤切除标本进行肿瘤坏死率检查.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相对定量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RCC2 与ERCC4 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化疗后肿瘤坏死率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水平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体积、分期、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对ERCC2 与ERCC4 在肿瘤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mRNA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肿瘤坏死率较高组的骨肉瘤细胞中ERCC4 mRNA相对定量(6.29±1.20)要高于肿瘤坏死率较低组(5.14±1.16),P=0.023;肿瘤坏死率较高组中外周血淋巴细胞ERCC4 mRNA相对定量(5.59±1.15)要高于肿瘤坏死率较低组(4.52±1.20),P=0.032;ERCC4 mRNA在骨肉瘤细胞和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768,P<0.01;(2)肿瘤坏死率较高组的骨肉瘤细胞中ERCC2 mRNA相对定量(3.49±1.14)要高于肿瘤坏死率较低组(2.33±1.31),P=0.029;(3)年龄较低组的骨肉瘤细胞中ERCC4 mRNA相对定量(6.42±1.26)要高于年龄较大组(5.35±1.07),P=0.046;碱性磷酸酶正常组的骨肉瘤细胞中ERCC2 mRNA相对定量(3.85±1.08)高于碱性磷酸酶升高组(2.55±1.25),P=0.013.结论:检测骨肉瘤细胞中ERCC4和ERCC2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RCC4的 mRNA表达水平,对预测骨肉瘤的化疗效果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因子4(STAT4)mRNA表达及其与血清干扰素(IFN-γ)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60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PBMC中STAT4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LE患者血清中IFN-γ的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BMC中STAT4mRNA表达水平在SLE患者组中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在SLE患者病情活动组中显著高于病情非活动组(P<0.05)。SLE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检测结果为(12.71±5.68)ng/ml,并与患者PBMC中STAT4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69,P<0.05)。结论 SLE患者PBMC中STAT4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并与病情活动性及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冯同喜  曹晶晶  杜华  杨桂兰 《医学争鸣》2008,29(21):1994-1996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I mRNA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36例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在NB-UVB治疗前后皮损部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CCR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设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之间以及外周血白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皮损部位的表达水平之间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CR1 mRNA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0±0.46)及皮损部位表皮(1.94±0.25)与真皮(1.55±0.49)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70±0.28,0.78±0.29,0.81±0.46,P<0.01)与治疗后患者(分别为0.78±0.56,1.21±0.31,1.08±0.43,P<0.05).治疗后皮损部位表皮与真皮中该受体的表达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增高表达的该受体与PASI之间、皮损部位与中性粒细胞中该受体的表达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CR1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状态的维持,NB-UVB治疗银屑病的部分作用可能是通过该受体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umor necrosis factor ligand-related molecule-1A,TL1A)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25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外周血中TL1A 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浆中TL1A水平. 结果 SA组(0.35±0.10)、UA组(0.43 ±0.11)、AMI组(0.53 ±0.13)患者外周血中TL1A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2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MI组患者与SA组患者相比外周血中TL1A mRN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0.98±0.22)ng/ml]、UA组[(1.22±0.24) ng/ml]、AMI组[(1.41±0.29)ng/ml]患者血浆中TL1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2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MI组患者与SA组患者相比血浆中TL1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L1A表达水平升高,TL1A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Chen S  Zeng ZP  Li HZ  Tong AL  Lu L  Song AL  Li M  Liang W  Man N  Cao C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67-2670
目的 观察长型瘦素受体(Ob-Rb)在正常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皮质醇分泌瘤(CS)和嗜铬细胞瘤(PHEO)患者的血浆瘦素水平.方法 提取6名健康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和10例CS、14例醛固酮分泌瘤(APA)、20例PHEO患者的组织总RNA和蛋白,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Ob-Rb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方法测定29例PA、11例CS、15例PHEO患者和20名年龄匹配的血压健康者血浆瘦素水平.结果 在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中存在Ob-Rb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正常肾上腺皮质中,Ob-Rb mRNA(0.32±0.12)和蛋白(1.31±0.26)表达明显均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Ob-Rb mRNA在APA(0.15±0.10)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S(0.05±0.02,P<0.05).APA中Ob-Rb mRNA表达与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正相关(r=0.670,P=0.024),而CS患者瘤内Ob-RbmRNA水平与其24 h尿UFC水平正相关(r=0.870,P=0.005).CS患者血浆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皮质醇瘤患者(P=0.001).结论 肾上腺皮髓质及其肿瘤广泛表达长型瘦素受体,且其表达之间存在差异,瘦素与肾上腺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100B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及17例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100B以及STAT3的mRNA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PBMC中S100B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S100B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评分(PASI)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组PBMC中S100B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057±0.004),正常对照组为(0.043±0.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2,P<0.001)。银屑病组PBMC中STAT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758±0.067),正常对照组为(0.418±0.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54,P<0.05)。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显示S100B和PASI具有明显相关性。银屑病组PBMC中S100B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100B和STAT3表达异常升高,S100B可能通过调控STAT3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