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低位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肉的抗疲劳效应以及对腓肠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各剂量的黄芪组,记录小鼠腓肠肌收缩曲线,测定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时间,检测腓肠肌Na -K -ATP酶的活性.结果:(1)同模型组比较,0.8g/kg、1.2g/kg、1.6g/kg、2.0g/kg剂量的黄芪组都能延缓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时间,其中1.2/kg剂量的黄芪组抗疲劳效果最明显.(2)同模型组比较,黄芪组Na -K -ATP酶活性均降低,其中1.2g/kg剂量的黄芪组降低最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具有抗疲劳效应和抑制Na -K -ATP酶活性的作用,保护性的抑制骨骼肌Na -K -ATP酶活性可能是黄芪抗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中枢、神经 (神经 -肌接头 )、肌兴奋性和疲劳性的影响。方法 :记录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和腓肠肌收缩曲线 ,测定中枢、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的阈强度、最适强度以及中枢、神经 -肌接头、腓肠肌出现疲劳的时间。结果 :(1)同对照组比较 ,黄芪组测定的神经和肌的阈强度、最适强度都明显增大 ;(2 )黄芪组中枢、神经 -肌接头和肌出现疲劳的时间延长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有降低神经、肌兴奋性和延缓中枢、神经 -肌接头和肌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及其联合用药治疗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 用ISO诱导建立CHF小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2)、生脉组(n=11)、参附组(n=11)和生参组(n=11)。同时设10只小鼠为空白组。生脉组、参附组分给予与生脉注射液[1.04 mL/(kg·d)]、参附注射液[1.04 mL/(kg·d)],生参组同时给予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行为,测量小鼠体重、脏器重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检测血清脑钠肽(BNP)水平,HE染色后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心肌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空白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大小、形态与结构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小与形态不均匀,生脉组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也较少见细胞间质均质粉染区域,参附组、生参组心肌细胞排列较紊乱,细胞核大小、形态不均匀。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后肢直立次数、跨越格子数、LVEF、Bcl-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小鼠中枢、神经(神经—肌接头)和肌兴奋性及疲劳性的影响,并观察酶学的改变。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黄芪组,记录腓肠肌收缩曲线,测定小鼠运动中枢、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的阈强度、最适强度以及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腓肠肌出现疲劳的时间,并检测腓肠肌ATP酶的活性。结果:同模型组比较,黄芪组测定的神经和肌的阈强度、最适强度都明显增大;黄芪组的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出现疲劳的时间明显延长;黄芪组Na -K -ATP酶和Ca2 -Mg2 ATP酶活性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降低神经和肌兴奋性以及延缓小鼠中枢、神经—肌接头和肌疲劳的作用,保护性的抑制骨骼肌ATP酶活性可能是黄芪抗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A组(大剂量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200mL/日,参附注射液100mL/日;B组(小剂量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60mL/日,参附注射液50mL/日;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血...  相似文献   

6.
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治疗厥脱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比较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对不同程度,不同分型厥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厥脱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在常规的基本治疗方法相同基础上,分别以生脉洲央求认和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并和比较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及对不同程度休克的治疗效果基本相仿,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辨证分型治疗上,对气阴耗伤型2组有效率分别为96.2%和96.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阳怕暴脱型参附组显效率为56.2%,有效率为93.8%,而生脉组分别为28.6%,7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真阴衰竭型生脉组显效率为40.0%,有效率为90.0%,参附组分别为0,55.6%,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治疗厥脱症总体疗效相仿,但真阴衰竭型以生脉注射液疗效较好,阳气暴脱型则以参附注射液疗效为优,提示使用中药注射剂也不要忘记辨证论证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及参附注射液的预防机制。方法:选取10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组,每组20只,其中4组实施心脏骤停(CA)后5min内实施心肺复苏,模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苏方法;3组在常规复苏方法基础上加入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对照组不实施心脏骤停试验,只实施动脉穿刺等基本手术步骤。分析5组大鼠实施心肺复苏后3h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心肌组织凋亡数目和微管蛋白平均光密度。结果:5组大鼠术前血清CK-MB和c Tn I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心肺复苏后参附注射液组和模型对照组CK-MB和c Tn 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CK-MB和c Tn I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CK-MB和c Tn I水平逐渐降低。5组大鼠术前血清S100β和NE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心肺复苏后参附注射液组和模型对照组S100β和NE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血清S100β和NES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血清S100β和NES逐渐降低。5组大鼠术前血清TNF-ɑ和SO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TNF-ɑ和SOD水平均优于参附注射液组和模型对照组;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TNF-ɑ和SOD水平均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对照组心肌组织凋亡数目和微管蛋白平均光密度均优于参附注射液组和模型对照组;参附注射液1ml/kg组、参附注射液4ml/kg组和参附注射液7ml/kg组心肌组织凋亡数目和微管蛋白平均光密度均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心肌细胞会发生损伤,使用参附注射液进行预防,可降低大鼠心脏损伤程度,这可能与该药物减少心肌组织凋亡数、降低炎症水平以及调节大鼠体内免疫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小俊 《光明中医》2011,26(12):2451-2452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血压。方法对5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血压进行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23)和治疗组(27),治疗组静脉持续泵入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2∶1混合,20~40ml/h)。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60min的血压心率变化,以及出现的心律失常。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上升,治疗组用药后30min、60min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心率均减慢,治疗组用药后30min、60min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联合使用可解决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血压,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再灌注损伤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和骨骼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MDA和湿重/干重值(W/D)的影响,并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血浆LDH、MDA、CK和骨骼肌组织MPO、MDA、W/D水平的升高,减轻其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对心肌细胞Ca2+-ATP酶的影响机制,旨在为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细胞后.分别把参附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选取3个浓度梯度直接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心肌细胞.药物作用2 h后检测其对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参附注射液的低、中、高剂量均能使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增强,以中剂量最为明显(P<0.05);生脉注射液低、中剂量对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的影响较小,高剂量有增强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参附注射液对心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心肌细胞内Ca2+-ATP酶活力有关;生脉注射液对心肌细胞内Ca2+t-ATP酶活力有一定影响,但其可能主要是通过其他机制作用于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生脉注射液对心衰大鼠地高辛组织浓度的影响.方法:40只心衰大鼠随机分为地高辛(对照)组及地高辛 生脉注射液低、中、高剂量(4mL/kg、8mL/kg、12mL/kg)组,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不同时点大鼠心、肝、肾、骨骼肌中的地高辛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4组大鼠心肌及肝脏中各时点地高辛浓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30min、12h时点大鼠肾脏中地高辛浓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30min、高剂量组12h时点大鼠骨骼肌中地高辛浓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高剂量生脉注射液有增加心衰大鼠肾脏及中、高剂量均有增加骨骼肌中地高辛浓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参附注射液是古方参附汤的有效提取物,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代众多研究已表明,参附注射液对心血管、神经、运动、泌尿等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具有改善和保护作用,这为参附注射液改善过度疲劳时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异常表现,消除或延缓运动性疲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翟优  刘思远  陈善夫  赵英强 《中草药》2021,52(14):4248-4254
目的对比注射用益气复脉、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在改善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药效。方法选取10只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90只大鼠建立CHF模型;CHF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注射用益气复脉(0.46 g/kg)组、生脉注射液(5.4 m L/kg)组、参麦注射液(5.4 m L/kg)组、参附注射液组(5.4 m L/kg)和卡托普利(3.67 mg/kg)组,每组15只,给予药物干预2周后,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4种中药注射剂对CHF大鼠心脏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A)等心功能指标的影响;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心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肽素(copeptin,CC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肌钙蛋白(troponin,Tn)、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水平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4种中药注射剂对CHF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指标LVEF、LVFS和E/A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ANP、BNP、CCP、Tn、CK-MB、IL-6、CRP和LDH水平显著升高(P0.01),大鼠心肌细胞病变、纤维组织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LVEF、LVFS和E/A均显著升高(P0.01),注射用益气复脉组大鼠血清中ANP、BNP、CCP、Tn、CK-MB、IL-6、CRP和LD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参麦注射液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大鼠血清中BNP、CCP、IL-6和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及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能够通过提高CHF大鼠心脏的射血能力和收缩能力改善心功能,通过改善心脏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心肌纤维化缓解心室重构,通过降低血液中心肌损伤指标水平缓解大鼠心力衰竭,其中注射用益气复脉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参附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14d对患者进行神经缺损评分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缺损评分改善明显,综合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具有安全、经济、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参附生脉注射液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参附、生脉注射液应用对于心肺复苏后,在延续生命支持阶段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疗效。方法:73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搏恢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 8例和对照组3 5例,试验组在西医药常规救治基础上,在心搏恢复后即刻或延续生命支持阶段早期联合应用参附、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①试验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为63 % ,对照组为3 7% ;②试验组和对照组在≤5min时间段的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③两组病例在时间段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5min开始心肺复苏者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6):168-169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参附注射液组36例,多巴胺组36例。参附注射液组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每天两次静滴,每次100ml;多巴胺组在西药常规治疗上加入多巴胺液持续泵入(520ug/kg.min)维持血压。观察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变化、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MAP、r MAP变化、CVP、乳酸、心指数、白细胞总数、有效率及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h后,参附组与多巴胺组比较两组的心率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感染性休克有肯定的疗效,可以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增加有效率及降低血乳酸、死亡率,心率升高等副作用较多巴胺注射液组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及钙激活ATP酶(Ca^2+-ATPaSe)活性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对照组(10只),只做手术,不做阻断;B组: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4h,再灌注4h,未作药物治疗;C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10只),缺血及再灌注时间同前一组。阻断前于股动脉阻断部位处注入参附注射液(2.0mL/kg),5min后夹闭股动静脉。再灌注前15min,再次自尾静脉注入同样浓度参附注射液,检测骨骼肌组织MPO、MDA、湿重/干重值(W/D)和CCO及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 参附注射液能降低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骨骼肌组织MPO、MDA、W/D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CCO及Ca^2+-ATPase的活性。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时骨骼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参附注射液抗膈肌疲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兔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跨膈压(Pdi)、膈肌肌电图(EMGdi)及膈肌诱发电位(DEP)为指标,双侧膈神经刺激30min复制膈肌疲劳(DiF),于用药前及用药后记录不同刺激频率的Pdi、dEMGdi及DEP,算出高/低频(H/L)比值和中心频率(Fc),数据经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参附注射液2ml/kg用药后30min可提高Pdi、H/L比值、Fc和DEP幅度,缩短DE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参附注射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重度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手术后即予关闭腹腔.术后10 min内经尾静脉推注药物: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参附低剂量组给予5 mL/kg参...  相似文献   

20.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及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为该药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20只)、参附注射液治疗组(20只),观察其骨骼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及钙激活ATP酶(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骨骼肌缺血6小时,骨骼肌细胞SDH、CCO、Ca2+-ATPase活性呈下降趋势,而LDH活性则有所增强.再灌注12小时,细胞SDH、COO、Ca2+-ATPase活性进一步明显下降,同时LDH活性亦下降明显,而应用参附注射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上述酶的活性.与此同时,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其酶活性的变化相一致.结论: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可损害其能量代谢酶的活性,而参附注射液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