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2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评价抑郁患病率及抑郁程度,并对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收入状况、体重指数、病程、降糖方案、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并发症等因素对抑郁患病率和评分的影响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评分35.58±10.44,患病率为49.8%,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的31.04±7.31和8.5%(P〈0.01)。年龄亚组分析显示,40~49岁组抑郁评分为44.20±7.33,患病率高达86.67%,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0.05)。在职脑力及在职体力患者抑郁评分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退休人群(P〈0.05)。口服降糖药及联合胰岛素治疗组患者抑郁评分及患病率均显著高于生活干预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慢性并发症是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以及伴高血压和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抑郁状况更为严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中年、在职、血糖控制差、伴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抑郁评分及患病率升高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差异,并探讨其与各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或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各49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4例。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GTN)。同时测定受试者的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尿酸。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胆固醇(T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均明显升高(P <0.01或 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 <0.01)。但收缩压、舒张压、TC 及血尿酸,仅显示糖尿病有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而无并发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糖尿病两组之间,收缩压、舒张压、HbA1 c 及病程,有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 <0.01)。②糖尿病组的 FMD 和 GTN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有血管并发症组更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 <0.01)。糖尿病两组的内膜中层厚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增厚(P <0.05),而糖尿病有无并发症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础血管内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降低,病程长、有血管并发症者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目的调查2侧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冈素。方法于2003—05/08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6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其他慢性及神经系统疾病。男71例,女65例,年龄32~71岁,病程0.5~12年。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让患者进行自我抑郁评分.包含20个项目,每项按照14级评分,评定总分换算成抑郁指数(抑郁指数=各条目累积分/80),抑郁指数≥0.5者为抑郁。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记录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人体质量指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越白蛋白、肾功能等以了解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并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与未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随机发放量表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回收率85%。①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患病率为27.2%。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足否存在抑郁症状分为合并抑郁症组(n=37)和术合并抑郁症组(n=99),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人体质量指数方面参数接近。②合并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门较高,并发症较多,与未合并抑郁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51-5.477,P〈0.01~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行抑郁的发生与病程的长短、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江旭  刘尚全 《临床荟萃》2020,35(1):54-5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3 40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眼科会诊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非DR组(A组/NDR组)2 562例,DR非增殖期组(B组/NPDR组)716例,DR增殖期组(C组/PDR组)126例。得出DR的患病率,比较3组患者之间临床资料及临床指标的异同,及其与DR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达24.7%,与甘油三酯(OR=1.110,P=0.0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087,P=0.000)、血尿酸(OR=1.003,P=0.000)、病程(OR=1.002,P=0.000)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24.7%,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病程长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尿酸,对于减少DR的发生及延缓DR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各种代谢因素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系。方法:将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结果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组(66例)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组(116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量体质量、身高、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P=0.014),病程越长(P=0.000),合并高血压(P=0.003)和体质量指数(BMI)异常(P=0.033),餐后2h血糖(P=0.046)以及糖化血红蛋白(P=0.008)控制不佳,容易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其中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糖化血红蛋白均和下肢腓肠神经感觉波幅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高血压情况以及餐后2h血糖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发病年龄、病程以及血压、BMI和血糖控制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纤维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2例和DR组60例,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分析两组患者间病程、血压、血脂、血糖等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DR组患者年龄、病程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高于NDR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的发生与血糖水平[OR=I.490,95%CI(1.123,1.976),P=-0.006]及病程[OR=2.207,95%CI(1.579,3.085),P=-0.000]相关联。结论DR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糖和病程较长可能是DR的危险因素,积极地控制血糖有利于DR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测量胰腺组织剪切波速度(SWV)评估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并发症组(47例)、无微血管并发症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115例)患者的胰腺头、体及尾部SWV值,比较三组间各部位胰腺SWV值的差异。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胰体SWV值的相关因素。结果 有微血管并发症组和无微血管并发症组胰腺头、体及尾部SWV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微血管并发症组胰体SWV值明显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体SWV值与微血管并发症(标准化系数Beta=0.208,P=0.022)、年龄(标准化系数Beta=0.265,P=0.004)及总胆固醇(标准化系数Beta=0.223,P=0.011)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体SWV值的增加与微血管并发症显著相关,胰体SWV值在评估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剪切波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驻昆部队老干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 年龄、病程、并发症、降糖药物及血糖监测的情况,留取血标本检测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指标,并对HbA1c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达标组(HbA1c <7%)和未达标组(HbA1c≥7%);根据降糖治疗情况分为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HbA1c达标率(HbA1c< 7%)为44.9% (97/216),HbA1c达标和未达标的患者空腹血糖[(6.1±1.2)、(7.8±1.6) mmol/L,t=11.6、P<0.01]、餐后血糖[(9.4±1.8)、(11.5±2.2)mmol/L,t=9.1、P<0.01]和甘油三酯[(1.9±1.3)、(2.4±1.3) mmol/L,t=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心血管病变(69.8%与86.4%,x2=5.8,P=0.02)、脑血管病变(34.5%与52.4%,x2=6.9,P<0.05)、蛋白尿(20.5%与42.8%,x2=15.3,P<0.01)、周围神经病变(20.5%与39.9%,x2=11.6,P<0.01)和视网膜病变(29.6%与46.5%,x2=7.1,P<0.01)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A1c与FBG(r=0.76,P<0.01)、2hPBG(r=0.61,P<0.01)、TG(r =0.24,P<0.05)和血糖监测频率(r=-0.55,P<0.01)呈线性相关.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依次是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及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3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餐后血糖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南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的患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及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之间关系。方法通过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5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根据病史及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NAFL组与对照组(NC),记录并统计临床病史及检验资料。结果(1)NAFL患病率为42.5%;NAFL组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均显著低于NC组( P<0.05);NAFL组C肽120 min、BMI、尿微量白蛋白、踝肱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NC组( P<0.05)。(2) NAFL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NC组( P<0.01)。(3) NAFL组骨密度显著低于NC组( P<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NAFL与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等指标呈负相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肽、餐后C肽等指标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示:甘油三酯、BMI、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NAFL独立相关。结论(1) NAFL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2)NAFL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低,临床上需关注NAFL患者骨代谢情况,及时发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防御机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状况‐28、防御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观察组焦虑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值。观察组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来降低焦虑,血糖控制不理想。对照组成熟防御方式与皮质醇含量直接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对血糖控制不理想,通过调节患者的防御机制,提高成熟防御方式的应用,对缓解焦虑情绪,调控血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抽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名设为C组.A组与B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A组施以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3组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3组抑郁状况;同时检测A组与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且A组均较B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焦虑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3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结合病历资料及心理评估,对6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测评,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例患者SDS(47.02±10.38)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矿工焦虑状况与职业安全体验的相关性。方法对678名矿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矿工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国内企业职工常模( P<0.01),其中26.5%的矿工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不同性别、工种、日工作时间、婚姻状况和职业安全体验矿工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种、日工作时间及职业安全体验与矿工的焦虑水平显著相关( P<0.05或0.01)。结论矿工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国内企业职工,其焦虑状况与职业安全体验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首诊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154例首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78)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n=76)采用看图对话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及焦虑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在提高首诊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方面较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病人均于手术前1d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术前焦虑抑郁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实验组接受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于术日晨分别再次进行SAS、SDS测量。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前1 dSAS、SDS评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日晨实验组SAS、SDS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解除或减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对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女性不同阶段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其与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117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在患者进入周期时(T1期)、取卵前1 d(T2期)、胚胎移植后5~7 d(T3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时期患者SAS和SDS评分情况;妊娠与未妊娠组不同时期SAS和SDS评分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治疗阶段SAS评分与是否妊娠的相关性。结果患者T1、T2、T3期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期S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期SAS评分明显高于T1期(均P0.05),T2期SAS评分高于T3期(P0.05)。不同治疗阶段两组比较,T2期未妊娠组SAS评分明显高于妊娠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期SAS评分为预测妊娠因素(OR=0.685,P0.05),低评分预示高妊娠率。结论行IVF-ET治疗的女性患者取卵前期焦虑评分最高;取卵前期未妊娠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妊娠者;取卵前期焦虑评分与治疗结局相关,评分较低者临床妊娠率较高。提示在IVF-ET周期中需特别关注取卵前期不孕妇女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大地震后2年,地震重灾区留守群众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对汶川大地震重灾区陈家坝留守群众进行分层抽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评估人群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地震受灾情况、政府支持情况等。结果共调查群众161例,男女比例为1∶2.9,年龄(60.8±1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85.7%。地震中受伤56人(占35.8%),亲属死亡者122人(占75.8%),财产完全损失95人(占59%),房屋完全毁损118人(占73.2%)。调查对象中103人(占64%)曾受到心理健康关心,148人(占91.9%)认为需要社会定期进行心理关怀。SAS评分(46.5±9.7)分,SAS评分(48.9±12.3)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调查对象中50人(占31%)存在焦虑情绪,36人(占22.3%)存在抑郁情绪,其中轻度焦虑(SAS标准分50~59分)35人(占21.7%),中度焦虑(60~69分)15人(占9.3%),无重度焦虑者(70分以上);轻度抑郁(SDS标准分53~62分)21人(占13%),中度抑郁(63~72分)15人(占9.3%),无重度抑郁者(73分以上)。老年群众及地震中受伤者焦虑评分较高,亲属死亡者抑郁评分较高,灾区群众不幸预感(占51.6%)及睡眠障碍(占41.6%)发生率高(均P>0.05)。结论汶川大地震后2年,四川地震重灾区陈家坝留守群众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中老年及受伤群众焦虑评分较高,丧失亲人的群众抑郁评分较高,灾区群众不幸预感及睡眠障碍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76例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首次组,同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设为维持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焦虑情绪状况;将首次组存在焦虑情绪者设为焦虑组,无焦虑情绪者设为非焦虑组,分析焦虑情绪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家庭关怀度的关系.结果 首次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9.7%,维持组为54.2%,首次组焦虑情绪检出率显著高于维持组(χ2=4.27,P<0.05).首次组患者中焦虑组文化程度、有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及家庭关怀度水平均显著低于非焦虑组(P<0.05或0.01),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与非焦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其焦虑情绪受患者的文化程度、各种医疗保障、家庭支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焦虑情绪,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对患者支持度,以减少其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无职业亲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有职业亲属(P<0.05).其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70.5%,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0.2%,二者同时存在者高达53.8%.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亲属的支持度和监护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